芬妮与亚历山大

HD中字

主演: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伯杰·阿斯特,佩妮娜·奥威,克里斯蒂安·阿尔姆格伦,卡尔·比尔奎斯特,阿克塞尔·迪贝里,艾伦·埃德渥,茜芙·埃里克斯,阿娃·弗洛灵,Patricia Gélin,迈丽丝·格兰隆德,Maria Granlund,贝蒂尔·古韦,埃娃·冯·汉诺,索妮娅·赫登布拉特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其它年份:198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2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3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4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5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6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3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4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5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6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7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8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19芬妮与亚历山大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芬妮与亚历山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07年圣诞,艾柯达家族两代人共享圣诞晚宴,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小主人公亚历山大(伯特·格福Bertil Guve饰)和芬妮(妮拉·艾尔温Pernilla Allwin饰)的父亲奥斯卡(艾伦·艾德沃 Allan Edwall饰)在排练《哈姆雷特》时突然中风,弥留之际把苦心经营的大剧院托付给妻子艾米莉(艾娃·弗洛灵 Ewa Froling饰)。一年后艾米莉带着一双儿女改嫁冷酷残暴的青年主教爱德华。爱德华的母亲和姐姐专横刻薄,亚历山大与继父的矛盾日益尖锐,却只能默默忍受。当老祖母海伦娜(古娜·沃根Gunn Wallgren饰)得知此事后,暗中请老友帮忙,终让孩子们重获自由。艾米莉也逃离了主教家,从此一家人再次团聚享受着天伦之乐。  本片获得第56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海军来了嘻哈狂喜第一季角色主播女友我控诉2019豪斯医生 第七季小飞侠2:梦不落帝国十八洞村横冲直撞20岁 第一季万人之上 动态漫画八哥他和她的故事2016完美修仙系统2024吉林春晚厨房第三季现在启示录X战警:逆转未来(原声版)爱情零距离第二季魔力女战士1080P虎口飞花随着我的节奏舞动奇侠义士ST红与白的搜查档案电影版约会实验室 第一季地下室居民我的下位来宾鼎鼎大名第一季特工强档飞虎精英之人间有情恋上纯喫茶续篇毒海情迷任侠学园极速狂飙1971龙的牙医她找我黑脑黑白伞菜鸟囧探慈母泪一张空白照片欲望号列车(国语版)蚊之状态女人城1980夜车2007昆山九缘当家小娘子绯闻女孩第四季

 长篇影评

 1 ) 《芬妮和亚里山大》 生命的呼喊 细雨的绽放

《芬妮和亚里山大》

生命的呼喊 细雨的绽放

 

1

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其中我父亲奥斯卡身体最弱,他的两个兄弟卡尔和古斯塔夫,一个整天喝酒,喝醉了就和她那遭全家人厌恶的德国妻子呆在一起,另一个则经常与漂亮女人裹在一块,奇怪的是古斯塔夫的妻子却百般纵容丈夫拈花惹草。

今年的圣诞夜,斯德哥尔摩依然被沉沉的大雪笼罩,家人们一年里难得相聚,奶奶总是这一天起来最早的人,她会在每年的这个早晨监督佣人们布置好节日的屋子,琳琅满目的白蜡烛此刻闪闪发亮,汇成一条条绚丽多姿的长龙,她走过的时候,还会小心翼翼的将歪了的蜡烛扶正。

圣诞晚餐前,蹩脚演员父亲在自己的剧院发表着一年的感慨,他讲话的样子就象一个生病的牧师,奶奶总是希望父亲能休息好些,可是作为蹩脚演员的父亲却总是没多少机会休息,几年前,剧院每年亏本,经费都是奶奶一人承担,或许还有和她以前好过尤太人的份。父亲虽然演技不高超,却总算让剧院能自力更生了。

2

斯德哥尔摩全家人欢聚的圣诞夜在我看来,国界和文化的鸿沟早已消逝在伯格曼一格格昏黄的胶片中,记忆中的家人,和蔼的奶奶,长辈们,西方人对家庭和睦的渴望以及对生命的怜爱,都与东方文化里的精髓相同,所以看《芬妮与亚里山大》时,你会深深的感受到“他们”就是你曾经挚爱的家人,那些呼喊和细雨中的日子也在对童年美丽的怀念中变的坚韧和成熟起来。

电影的前半部分,亚里山大的父亲奥斯卡孱弱的剧院演讲似乎已经预言了不久的分离,在此之前,导演用开头的几分钟,空无一人的豪华别墅来营造对孤独恐惧的亚里山大,直到奶奶出现在眼前,国语配音的版本里,奶奶的和蔼更是凸显无疑,这时她正为圣诞晚会布置房间,房间狭长的走道皆是其矫健的脚印,但是面容上,她却显得有些悲伤。

“亚里山大,你在那里吗?”

奶奶发现了依然躲在桌子下的亚里山大,镜头转接在亚里山大余悸未消的脸上,他似乎没有听到奶奶的叫唤,他似乎对家人们存有疑虑和不信任。

伯格曼显然是把自己化身为亚里山大,那早熟,聪慧的男孩,而且外貌与童年的伯格曼很相象。只不过电影的童年部分多了点法国文学的味道,可惜的是法国导演没有伯格曼的才华,斯德哥尔摩的那间豪华屋子,如果读过〈追忆逝水年华〉的观众,很快的便联想到普鲁斯特早年在乡下贡布雷的生活,伯格曼的成功在于其很准确的掌握了古典气氛以及被溺爱的贵族阶级对待生活时的脆弱。

电影以亚里山大的视角为主,但又不拘泥于其,伯格曼试图展现二十世纪初的瑞典上层社会,但主角却大多给了女性,亚里山大的奶奶显然是家庭的顶梁柱,家里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求助于她,但她又绝不是纵容孩子们的家长,对待其的三个儿子,她的博爱展现的淋漓尽致,却又不失严厉,三兄弟中卡尔最没本事,不但欠了债,还讨了个德国媳妇,而家里人是厌恶德国人的,圣诞夜里当卡尔再次张口找母亲要钱时,母亲婉言拒绝了,后来他又找母亲的旧日情人借,可尤太人却象和母亲串通好了的,问道:你还是把以前的高利贷还清把

当年老的母亲和家人们度过完圣诞的良宵后并没离开客厅,她的惆怅谁人能知,当旧日情人走近其时,日渐衰老的她对着镜子,没再象年轻时候与之热吻,而是回忆了往事后说道:你看我还得往脸上补妆呢。

电影里的男人似乎都很混蛋,女人成为了家庭的中心,她们没有男人们的小气和不讲道理,而是默默工作,支撑着各自家庭。亚里山大在这样一个和睦的环境里成长,虽然看到了很多虚假,却还算甜蜜,有值得尊敬的父亲,以及和蔼的奶奶。

瑞典那时候究竟是什么样,影片里几次出现城市附近河流的汹涌急流镜头,那白花花的水花,一切宁静,嘈杂都被淹没其中,当一个场景接另一个场景时,急流便成为了新生的可能。

3

新生也许应该是好的兆头,可母亲在奥斯卡死后却嫁给了一个冷漠的主教,在孩子们的眼里,这样的选择实在不可思议,可摆在亚里山大面前的却只有一条路:

走过去,不然就跳进冰凉的急流中。

从和睦温暖的奶奶家到主教阴冷的城堡,摆在任何人面前都会停止前进,更别说主教的前任夫人死在城堡下的急流中。来这里的第一天。母亲被新婚冲浑了头,她笑容可掬的劝导孩子们给她点时间,然后一起祈祷上帝。

观众会在这里认为母亲是一个浑人,而且对待新婚上过于考虑自己,她更多的是被主教英俊的外表迷惑,甚至天真的认为,那就是可以重新嫁接生长的天地,他应该靠的住。

而这里显然又是导演自身的情感抒发,但他的主教父亲是生父,所以影片里描述的只是一小部分,甚至是导演乌托邦似的构造,因为在现实里,母亲始终为了孩子的抚养权没离开父亲,尽管埋藏在他黑色教士服里的魔鬼有多冷酷,多暴力。

伯格曼很在意亲情的描绘,早在〈野草莓〉和〈呼喊与细雨〉里,就出现过对美好童年的向往,然而现实始终与之相左,充满矛盾的童年经历激发了导演对形而上世界的热衷,呼喊与细雨正是对这种矛盾的最佳概括。

〈芬妮与亚里山大〉最终是将继父“毁灭”在上帝惩罚的大火里,因为他的冷酷无情早已背离了人性,离开阴冷恐怖的城堡后,亚里山大和妹妹芬妮重新回归到奶奶和蔼的世界中,亲切的叔叔古斯塔夫在欢迎宴上大声演讲,语无伦次的激动里透露着对新生的赞扬和期待。而这也是电影最后一个镜头中。奶奶所念斯特林堡戏剧中的大意。

那靠在奶奶怀中的时刻,也正是亚里山大甚感欣慰的回忆。

4

可以说影片前半部分是作者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热闹和睦的宴会,无处不在的幽默,噱头让童年显得五光十色,而这也是普鲁斯特小说里第一章〈贡布雷〉的景象,〈芬妮与亚里山大〉经过导演从电视剧版本中剪辑后显得甑至完美,虽然在有些层面上叙述的过于简单,但细心的观众仍能体会作者的原意。而这部电影的诞生更加证明了伯格曼对文学的真正野心,电影只不是一种通俗的方式。

影片再次运用了文学里的意识流,回归到电影语言里便是记忆或者时间蒙太奇,在父亲死后,亚里山大却总感到父亲的存在,尤其在他需要光怀时,那灵魂的光芒,虽然看不到,却成为勇气的化身。有趣的是,令亚里山大憎恨的主教也在影片临近结尾时出现,与光明的父亲相比,主教则在世界的另一端警告他:你是逃不过我掌心的

对生命的热爱成为影片的无时不在的呼喊。可惜父亲奥斯卡却只能在天堂呼喊,在逃出主教城堡后的夜晚,父亲再次闪现在眼前,他缓缓的走近亚里山大,对他说:事已至此,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逃出城堡后的他显然获得了新生,却与童年的纯真做了告别。

他变的更加多疑,却对爱越发充满了期待,哪怕只是靠近时的温度,母亲的天真多情和父亲懦弱胆怯的性格相继在他身上展现。

5

在贡布雷的时候,绿野葱葱,女人们顶着白色遮阳伞在乡间小径上缓慢移动身躯,其中便有我的母亲。

在斯德哥尔摩的郊外,母亲获得了新生,永别了阴冷的城堡,她正朝乡下的方向走去,步伐坚定而美丽。

伯格曼在〈芬妮与亚里山大〉里以美好梦境似的结尾给人以雨过天晴,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受。这与之在十几年前的〈呼喊与细雨〉相同:

戴着白色低顶帽的三姐妹荡漾在春风淋漓的秋千中,死去的艾格尼丝日记上这样写道:

这一刻多好,我们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这时,童年的细雨迤俪在记忆里:莎莎,仿若微风抚过。

 

06,07.28 汉口

 2 ) 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看了Fanny and Alexander的完整版,六个小时,从晚上七点看到半夜1点多。怎么判断好看不好看?用一个比较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吧,因为片子比较长,中间起来喝水若干次,上厕所若干次,居然都是来去匆匆的。电影恐怕看过的人太多了,情节就不介绍了,其中的思想也不用我总结了。说点个人的感受吧。

这个电影的速度比较慢,不过在伯格曼的电影里就算比较快的了。看他的电影有意思的一点是,你不知不觉地就把不能给别的导演的耐心交给他。比如在这部电影里面,一个人进来和屋里十几个人挨个握手拥抱,每个都演一遍,中间没有对话,但是我们却有耐心一个一个地看完,居然不觉得腻。还有,电影里一个人坐在那里拿着本书讲故事,也不是什么精彩的情节,而且他讲着讲着自己就失神了,用很慢的速度说话,镜头就这么停在这个人身上,半天不动。等到镜头切换,我发现我其实也不是在看这个人,而是心思跟着他的说话声音跑到不知哪里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忽然想起来这个解释其实在我前些日子说的主观摄影法中能够找到。也就是用摄影来反映摄影者自己而不是被摄对象。我们平时看电影,往往从心理上和电影里的人有一段距离,看得比较入戏的有可能把自己当作电影里的某个主要人物去想象或者预测当时的情况。但是看伯格曼的这部电影时我很少去做这种想象,而是不知在什么时候,摄影者的镜头已经转换成我自己的眼睛了,我就慢慢地走,慢慢地看,看到哪是哪。这时候什么情节紧凑这些现代电影的要件仿佛都变得不重要了,仿佛摄影者的节奏就是我的节奏,我不会产生用自己的节奏去约束摄影者的节奏的欲望,因为我就是那个摄影者。所以,看那个读书的人,演员念到后面观众自己就看得失神了,所以在观众没回过味儿来之前,镜头不切换也无所谓。

类似的电影我看过的好像还有一个,是Russian Ark(导演Aleksandr Sokurov),是一部介绍圣彼得堡历史的有点像纪录片却好像又不是的片子。也能让你产生同样的幻觉。

这样的电影,看完了以后好半天我还处于木讷的状态,觉得自己跟条鱼似的,潜到水底看了半天其他的鱼。

这样的导演不是靠玩弄眼球,他们确实得是玩弄观众心理的高手。

 3 ) 越接近“真理”的人,越质疑“真理“

最近看伯格曼的自传《魔灯》对里面一句话印象深刻。

“如果我们努力的话,还是可以分清现实和幻想的。但是真的有绝对的现实吗?那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呢?那些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呢?开辟红海的故事呢?”

我们生活的现实,都包裹着一层梦的外衣。

书里还说了一段,伯格曼儿时因为迷恋一个在马戏团骑马的女子,就去学校吹嘘自己这学期结束后就要去马戏团了。结果被妈妈带去看了儿童医生。长大后的伯格曼问妈妈,“你们当时没人认为我那么说很有想象力吗?”

而影片中,绝不允许说谎的主教,就是一个极度矛盾的人物。他信奉上帝,但上帝是否只是存在于幻想中。他不允许说谎,发假誓,因为他认为人应该活在现实里。

伯格曼从小生活在牧师家庭,这样的矛盾与困惑也是他很多影片都在讨论的主题。看上去他的片子都涉及了宗教,但是他的每部影片都在质疑宗教。质疑上帝是否存在,质疑人死后何去何从。第七封印里的与死神对谈,质问上帝为何只在幻想中。野草莓里梦中被撞倒的棺木,没有指针的时钟。

而芬妮与亚历山大表现的最为直白。这部影片甚至有点魔幻现实主义,华丽的场面甚至让我有点联想到了追忆似水年华。伯格曼深深讨厌的牧师父亲、连过世他都不愿去看望,以及伯格曼深爱着的母亲,都以片中的父母形象呈现了。只是在片中伯格曼将自己的父亲分割为两个人。死去的父亲,对应着伯格曼心中想要的那个父亲,而继父才是伯格曼讨厌的那个人。大概是因为伯格曼接触得太多,离得太近,所以他不断的追问上帝。

看伯格曼的片子很惊喜。看的时候会不知不觉沉浸其中,舞台剧般的台词,让人忍不住想再看再理解一次。伯格曼一次一次追问魂归何处,真理与幻想是否能够并存,以及时不时的让人看见生活的美好之处。

人生不过是,童年沉迷想象与单恋的痛苦,年轻时摘下野草莓与情郎约会时的迷茫,衰老后一切都失去后剩下徒有的名誉,想知道却不敢知道的死亡的意义。我们一生中,一次又一次的拷问自己那个“上帝”,最后闭眼睡去时,却只想回忆阳光正好时,奔向海岸边,能看见所爱之人的身影。

 4 ) 序幕:平安夜就看《芬妮与亚历山大》

序幕便足以让你哭出声。冬季,巨大的房间空无一人,只能听到钟表的声音。它让我想起,让我想起都还不够,它让我重新经历,或者说回到童年:父母上地里去了,要不是在夏天的中午睡觉。钟表,我首先想到的是奶奶家东房里那只,搁在褪了色的绿色柜子上,像一台收音机,表盘是红色的。寂静,并不是没有声音。奶奶的炕上装了水暖:一个原本是白色但已经发黄变黑的塑料壶挂在煤炉的烟囱上,里面的水经过煤炉加热,在一根橡皮管里来回往复,橡皮管铺在褥子底下。这个水暖不时发出声音,如同你用吸管喝仅剩的一点可乐时所发出的。但因为橡皮管是软的,两者之间又存在些许的不同。奶奶坐在板凳上,偶尔说上一句话。不,并不是如此准确、单一的对应关系。这只是我的童年(不只童年,还有我上初中时,上高中时在我家,或在奶奶家)与《芬妮与亚历山大》的序幕产生勾连、拥有同一样密度、灵魂的一个场景。你可以说序幕这场戏:亚历山大独自玩一件玩具,专心、无聊、落寞、忧伤,发现家里没有人,一个房间接着一个房间喊,未得到回应,躲在桌子底下,害怕鬼魂到来——它既是一个概括(将千万个场景浓缩),又是一个典型(对一个观念的演绎),它涵盖了童年的所有内容,或者一针见血地找到了童年和人生的本质。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以为该场景让人感动的原因便在于它触动了童年的记忆,它令你想到了你曾经经历过的一个或多个事件,一段或多段时间。它与你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但行文至此,做了上述略显夸张的断言后,我宁愿相信我所说的。表象的相似并非必须。你可以不是孤独一人,可以与你的一两个乃至七八个伙伴玩耍,或者当母亲坐在院子里用大铝盆洗衣服,你坐在一旁观看;可以没有钟表的滴答声响,比如你开着电视,看一档播映了很多遍的电视剧或者镀金手机广告;可以不是冬天而在夏日,你置身繁茂的果树林,听蝉叫声不绝如缕;还可以如前所述不是童年,大年初一,拜访完奶奶和姨妈,你与堂弟站在院子里晒太阳。它涉及一切。

在漫长或短暂的一生中,童年的独特性有两个:第一是它短,即便有些人十几岁才断奶,但在他这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里,童年只是过去时;第二,不用操心挣钱。这两个独特性即童年美好的原因。可能还有第三点:身体是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追念童年,并在电影和小说里看到别人也追念童年。进而痛心疾首:回不去,以及没有像他们那样观察、像他们那样记住。但问题可能并非如此,问题可能出在素材的欠缺上:童年,大体上是平乏无味的。它看上去花样繁多,比如在那些陈词滥调里:抓田鼠、打野鸡,玩小霸王游戏机,池塘里游泳,跟爷爷赶集,看《葫芦娃》、《黑猫警长》。但隐藏在这些表象和行为之下的,是重复,是对于当下的不满。你在童年,你在当下,在每一件事中所经历到的都是同一样东西。你每天都在重复同一样感觉。你厌恶你工作的繁复,你渴望回到过去,你没有感受到当下与过去有什么相似之处。但当当下也变为过去,你便会发现过去和过去是同一码事。时间上离你越远,它们之间的界限也就越模糊。

那是贯穿一生的寂寥感。伯格曼抓住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曹寇的《屋顶上的一棵树》也一样。

 5 ) 想象如纺线

在伯格曼百年的最后一个月初识了他,相见恨晚。上个周末第一次看完F&A记了不少笔记,想是还会再看2、3遍的。

观影过程用“渐入佳境”来形容再适合不过,前半部分沉浸在精彩的运镜、烛光的运用、幕布与门对置景的巧妙切割、色彩与情绪的渗透;当时间到达电影黄金分割比的高潮处,伯格曼彻底带我们走进一个安全的诡异梦境,他把诗意与线索都揉进台词,唤起思考与联想。

冗长的情节让我昏昏欲睡时,这两句台词刹那惊醒我带来灵光闪现。其一是“情感自我身体处升腾,尽管我控制得住,现实却似被情感粉碎个精光。你走了之后,现实便已是支离破碎,但怪异的是,这样感觉起来反而又更为真实,所以我也不费心去修补这现实了。”其二是结尾处老祖母朗读奥古斯特·斯特林堡《一出梦的戏剧》中的诗句,”万事皆有可能,皆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后者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核心,说斯特林堡是伯格曼精神上的父亲,这一点在这儿稍有体现。就在你以为电影要在你一头雾水中结束了,就在那些若有似无的线索在你脑子里盘绕之时,这么短短一句诗出来了,解释了电影中所有的奇特现象,把之前的疑点穿成了一条线。交融的、失去边界的时间与空间在电影里折叠,如梦似幻的置景,在无数细节里描述共存的伏笔。没有很难的镜头运用,但每一次简单的推拉都很讲究,营造无数情感交织的氛围。

影片结束了我仍回味这句话,喃喃自语重复着“时间、空间并不存在……”。父亲生时演哈姆雷特的鬼魂,死后又以白衣鬼魂的形式存在人间。木乃伊死了4000年,但胸口仍有起伏。芬妮和亚历山大既可以在箱子里,又可以在楼上房间里。人的不同形态可以共存,生死两态可以在时间里融合,而时间的概念也可以不存在。伯格曼真实童年里绿色的房子和影片里红色调的房子共存,影片的灵感是他童年经历的映射。

“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想象如纺线,交织着新的图案。”甚至引向了一种新的理解,想象力让一切仿佛都失去了边界,融合在一起,每一根线都以一种方式交织、变化。想象力的力量让Alex摆脱继父、宗教、时间、空间的束缚,他真正成为自己的主宰,成为一个全新的神。

上帝、死亡、人性是伯格曼一生的思考,他西方式的拷问在F&A里得到了一个东方式的解答。这一解答讲述了无形之巨大,幻觉成为真实,真实成为幻觉,真与假水乳交融。伟大的作品不是在描述故事与人物的弧光,是在讲述一个完整的圆,人物在不同线上变化无形,但最终汇聚到原点。他所找到的与世界和解的方式——想象力推动世界的变化。

 6 ) 幻想的盛宴

颜色构图精湛,开场浓烈的颜色,从淡绿帷帐一直过到暗红的深处,光柱散落其中,很像“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
其实这是一出四幕剧,第一幕 庆典,在一场圣诞晚宴中,用老太太,儿子们和亚历山大三条线铺陈一个虽有小忧但无大碍的家族。第二幕 死亡 从奥斯卡去世到主教一家人出现,阴冷的人性,桎梏版的遵教,都是在延续着死亡带来晦暗 第三幕 觉醒 布偶出现,木乃伊和枯死的病人,被面具恐吓而痛哭,尤其是被人操纵那巨大恐怖的玩偶出现,似乎暗示着那虚伪面具如此傀儡而可笑,尤其是最后布道式的仪式,都暗示亚历山大逐渐觉醒,成年意识萌发。 第四幕 回归,虽然仍有悬而未解的问题,家族还是重新团聚,而主教的冷酷也成了亚历山大一生无法磨灭的记忆,但他还是能靠外祖母的怀抱来打消痛苦。
全篇的关键是亚历山大的幻想,从第一场幻想雕像开始,亚历山大的幻想一直跟随着她,幻想父亲,幻想邪恶,幻想复仇,最后幻想出主教幽灵这个可能成为终生枷锁的形象,他的幻想力不因外界的各种阻挠而削减反而更加强烈而逼真,不知道所谓自传色彩是不是就是指这种伴随着伯格曼终身的无穷想象。

 短评

伯格曼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近似于北欧版“红楼梦”+“哈姆雷特”。现实主义和神鬼魔法并存,舞台剧风格和意识流结合。伯格曼对一生的主要创作主题(如童年、死亡、宗教、家庭关系)都作了探讨,并给了一个理想化的结局。但和红楼梦一样,尽管哲理遍地有,本片的华丽和冗长还是经常让我出戏。(8.5/10)

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看过的最不闷的伯格曼片,同时也是我看过所有电影里摄影最棒的。 想看5小时版本。

9分钟前
  • shu
  • 力荐

3个多小时流畅淋漓眼睛都不敢眨一下,除了美轮美奂的场面每个镜头都耐人寻味,精致华丽温情细腻的大师之作,连演员也是大师级的。可以说是一部没有缺点的完美电影。

13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重温#2018年6月第三次重温;完美演绎斯特林堡之「万事皆可发生 时间空间并不存在」,数次泪目。魔灯照亮童年的天堂,这个温暖的小小世界近乎梦幻,他看见父亲悲伤的灵魂,“我们永远不会分开”,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在在主题和形式上圆满回归,与《假面》同为最好、最爱的伯格曼。

1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1,开幕华丽的房间放那么多蜡烛对火灾恐惧症患者来说呼吸困难(所以后面是影射观众的忧虑)。2,几位儿子的扮演者面相实在太老了。3,玩偶让人无从吐槽。4,主教邪恶的很优雅。5,伯格曼真的很喜欢两张脸交叠的画面。6,憋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导演最后还是压抑不住自己的意识流。五个小时,撒花!

17分钟前
  • 判官
  • 推荐

這個男孩親眼目睹了世界末日的三種型態:一種乃富貴而溫馨,卻欠乏創造新物新生的能力,沒有屍臭但明確往衰逝墮去;一種則積極而禁慾,來世渴望壓過現世響望而偽善終生;一種則上達天聽,上帝惡魔交相聚,卻令人失望地察覺牠們並未如你想像所願。那麼,太早明晰人世間毫無希望的男孩,該如何渡過接下來的每個明天?只有說謊,演戲,「或著,息影。」他道。

20分钟前
  • 焚紙樓
  • 力荐

蓝光+投影来看,简直绚烂如梦一般

21分钟前
  • 卫西谛
  • 力荐

每次看伯格曼的电影,我都会认为那些小孩就是伯格曼自己,还有那些女人,那些濒死的人和那些残障的人,都是伯格曼自己。他一生都在怀疑中乞求爱,在绝望中寻找温暖,以此片尤然。尽管他一再否认其作品中的自传性。但是读读《魔灯》就知道了。虽然很多时候他无意写实,一再标榜自己一直住在梦里,偶尔造访现实世界,“不信任何人,不爱任何人,不缺任何人”,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内心复杂,不改单纯,再次开始盼望。

25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力荐

看了5小时的导演剪辑版。帷幕从大家族的华梦一场扯开,个中人的盛衰,在儿童视角下有种明丽、直截的呈现,而那鬼神的介入,也玩出了经典文学的厚度。这出伯格曼的绝唱,放入了他钟爱的戏剧、音乐以及情欲追逐、心理分析、宗教质问,而曾经的上帝是爱,是虚无,此间也许转为更浓重的淡漠与可耻。

30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芬妮的故事不多,一定是被剪掉了吧?想看5小时的导演剪辑版。

34分钟前
  • 枯川满
  • 力荐

[芬妮与亚历山大]起于一场盛大的契科夫式的庆典,一上来就让我折服于其细节和人情;到中后部哈姆雷特、浪漫主义童话和斯特林堡等元素融进来时,我不由地觉出这些主题嫁接起来的不协调和过犹不及。作为一部确切无疑的老人作品,我还是高兴他在最后和生命讲和的同时,在尾声的和弦里也掺上了不和谐音。

37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每一帧镜头都极为考究

41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台词:那些快乐的美好日子已然过去,只剩下这可恶肮脏的生活 在吞噬着我们,人生总是如此?—— 瑞典大师的绝唱,半自传性质,处理极为细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摄影、美术、服装四个奖项。影片细腻地探索了心理折磨这一题材,但因采用儿童的视角,因此不像伯格曼其他作品那么低沉。… -百度百科 —— 拉斯·冯·提尔:我对《芬妮与亚历山大》很失望。我想 我气坏了。伯格曼一直以来都当自己的观众是知识分子,这部片子里他突然开始拿观众当傻子。我看《芬妮与亚历山大》时,我看到各种我喜欢的元素被加以强调,我讨厌这样,我讨厌片子过于大众化。我知道伯格曼本人并不太满意自己的电影。我真心不喜欢的是,他这部片子里所讲的各种内容 已经在他其它很多严肃电影里讲过了,他把我钟爱的电影中的亮点截取出来,塞到一部普通平凡的东西里,这是亵渎。

4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一直没有补记伯格曼大概是因为第一次试图用生命体验去进入他而不是用他既有的地位和名誉。然而没那么容易。他对宗教的怀疑、与世俗的和解,都太像梦魇,都被还原到非常本质的欲望的层面。这几乎让生活变得不可能,尤其我好不容易才有些勇气来面对具体的道路的选择。

49分钟前
  • 57
  • 推荐

1.一般般的家庭剧,重婚需慎重,不能因为丧夫后夜夜的寂寞欺骗了自己的内心,那不是爱,是焦虑,是下体空洞洞的需要;2.“万事皆有可能,皆能发生。时间,空间并不存在。在现实脆弱的框架下,想象如织线,交织着新的图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瑞典影史十五佳NO.13

5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艰难的一次看完,伯格曼是单细胞啊,叙事效率太低

55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虽不难看,但内容与篇幅未免也太不匹配了,有失大师水准。PS:主体故事有点《猎人之夜》的意思。3星半。

58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真棒!画面场景超美!每一帧都想截下来。三小时看下来一点都不累。两年前看过一点,这次看发现某个情节没有,可能那是五小时的版本。伯格曼我还是更偏爱彩色片。我决定看一下五小时的。ps:原来这里还有魔法的事。。

60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伯格曼嫉妒塔氏,因为“他放弃了现实主义,并让梦在房间里如此自然地移动”;他可能也喜爱维斯康蒂,承认“圣诞晚宴那场戏就是从《豹》中学来的”。所以事实就是,伯格曼在二者之间,在现实与超现实、清醒与混沌间穿梭—哪怕显得些许僵硬。伊斯梅尔的雌雄同体象征着梦与现实的边界,流动、自然但又足够戏剧化;母亲丧夫后抛下剧院改嫁主教—从戏剧投向宗教的怀抱;亚历山大不断地谎言以填补恐惧与未知的缝隙—父亲死后,他终成一个合格的“说谎者”“编造家”,这难道不就是艺术家的雏形吗?而光明已至,亚历山大又有了新的亡魂作伴。死去的继父成为新的梦魇,也是新的艺术养料。它似乎就是在告诉观众:你们喜爱,或者唾弃的“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用双眼捕捉着风、电、雪、水,捕捉着一个庞大而幸福、虚伪而空洞的家庭,捕捉着生命原初的模样。

1小时前
  • Aloysha
  • 推荐

【A+】构图,布景,光线,每一方面每一个细节都如此的一丝不苟,将电影视觉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故事透着戏剧般的古典,台词深邃令人玩味,简直就是一尊近乎完美的艺术品。 (PS.看的312 分钟版本)

1小时前
  • 掉线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