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已完结

主演:大卫·索兰斯 David Solans,弗兰塞斯克·奥雷利亚,佩雷·庞塞,卡洛斯.古尔巴斯,Marta Marco,Candela Antón,Albert Baró,Elisabet Casanovas,Júlia Creus,Marcos Franz,Adrian Grösser,Iñaki Mur,Pau Poch

类型:美剧地区:西班牙语言:其它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1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2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3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4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5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6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13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14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15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16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17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18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19校园哲学家第一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e3 马基雅维利

我虽然听过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这本书,但是由于书名不讨喜,我就没有看过。直到今天,要写这篇文章,我才百度了一下,大致了解了一些,又看了很多段子,觉得可以乱写一点东西。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意大利语: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又译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1469年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其思想常被概括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在中世纪后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本领、应该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他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百度百科)

先说点有趣的吧,我百度出来的很多词条是如何辩驳马基雅维利主义(大概这个意思的不同词条),最吸引我眼光的无疑是“ 其实马基雅维利不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如果以他的名字作为主义的名称,结果他是不推崇甚至反对的,这不就是一种最好的嘲讽么?

于是,大概看了几篇文章,了解了一些皮毛。这个理论大体就是从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里概括出来的,然而他本人只不过是想用这本书做一个跳板,来期盼恢复意大利的荣光罢了。他迎合君主,说在必要时可以残忍,可以欺骗。 可是他并没有明确“必要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时候。他说即使你要准备忽略传统德性,但还是要要努力去维持。可以知道,他并不是追求君主可以为所欲为的人。

他认为:德性与恶行(vice)的语言已经受制于如此巨大的操纵,以致现在许多被视作是有德性的行为实际上是恶行,而许多其他被谴责的恶行则是德性的实例。 正是由于无奈,他在语言上做出让步。

后来,我又在知乎看到了一个问题“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弱点是什么”。下面的回答大概都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都不承认他是,反而会起身批判这种主义”。百度里有一个表格对照,从那可以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

高马基雅维利主义 低马基雅维利主义
抵制社会影响 易受他人意见影响
隐藏个人罪恶 显露内心的罪恶
有争议立即改变态度 坚持己见
拒绝承认 立即坦诚承认
阐述事实时具有较高的说服力 阐述事实时缺乏说服力
怀疑他人的动机 在表面上接受他人的动机
情境分析 对情境进行了大量的假设
不接受互惠主义 接受互惠主义
对他人可能行为的判断持保留态度 相信他人应该以“确定”的方式行动
能够随情境改变策略 局限自己的行为
说别人喜欢听的话 说实话
对他人的信息很敏感 对他人的影响很敏感
如果他人不能报复则尽可能多地剥削 不愿意去剥削他人
绝不明显地操控别人 操控别人时往往很明显
不容易脆弱到恳求屈从、合作或改变态度 以社会所期望的方式去反应
偏爱变动的环境 寻求稳定的环境

如剧中所说,这个主义是一定被现在追寻自由的人所批判的,所以遵从它的领导人一定会加以掩饰,如成果,如过程,甚至歪曲。

但剧中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到底什么结果论衡量的基础。

但我们无法反抗,我们失去了声音。


回顾时发现确实很邋遢

去劝伊万出门时偶然提到的:赫拉克利特。剧里不是特别重要,但他是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有句特别有名的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即万物皆变,就是剧里的梗的来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三个阶段的最初形态。试图在某些具体的有形物体中或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本原性和统一性,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它总是把某种或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是世界的物质本原的物质基础。 (百度百科)

关于逻辑,对立统一的概念也是他提出的。


最后一幕出现了这句话,朋友告诉我是《君主论》里的句子。我倒是挺想一厢情愿理解成爱情的呢。

 2 ) 相见恨晚的值得思考很多的好剧

本来是奔着同志支线去看的,但其中一个人直的不能再直,非常糟糕的一件事。然而也没有那么遭糕啦,认识和接纳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总体来说远远超出预期,将哲学大概念化小以至于落实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去解决具体的青春烦恼,不得不说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总是忠于课堂,已经和其他花里胡哨的青春片不在一个level上面了。

无论师生还是家长,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非常亲切真实。大家都会有一些秘密或是烦恼,那是不知道自己将去向何方、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的思考。

对,思考,里面的每个人物都像我们的一面镜子,让我们重新反思自己,反思家庭,反思教育,反思体制,反思不被包容的不正常,也反思通过嘲笑别人来让自己看起来正常的病态,还有更多更多。

Merlí有各种缺点,但不妨碍他教书育人,不妨碍他是一个好老师。这里必须思考的是,我们对一个好老师的要求到底是什么?我们真正不能容忍的又是什么?其实我们不能接受的是神圣在上的教师也并不完美,不能接受他不遵守道德规则的约束。因为情感不专一,所以就是不遵守“师德”,所以就是有伤风化,就必须要遭到万人唾弃,谬也谬也。

 3 ) 凭你为所欲为,他都不觉得坏

“So true a fool is love that in your will,

Though you do any thing, he thinks no ill.”

——Sonnet 57, by William Shakespeare

最近ship的这对cp,在主剧的进展可谓蜗行牛步,在看到第二季第四集时,毅然决定上YouTube刷支线片段,刷完后终于可以慢条斯理追主剧剧情了。因为一部剧而爱上一个学科的经历真的很美妙,就因为追这部剧,开始上维基查阅各种哲学学派资料,开始看各种哲学书籍,开始整理哲学笔记,距离上次有这种感觉已经过去5年多了。

⚠️本文只讨论BL支线,不讨论哲学思想,另外本文涉及大量剧透,以及大量本人主观感受,请不喜该内容的看客自行离开,敬请谅解。

⚠️剧透预警⚠️

人物简介:

Bruno,美0⃣️,该剧主角哲学老师Merli的儿子,喜欢舞蹈和历史课,性格细腻内敛,在每个时期都有较大的改变。有一个好闺蜜Tania。跟父亲一起住在奶奶家里,跟父亲Merli的关系一开始处得并不和谐。暗恋同班同学Pol许久。

Pol,渣bi,哲学老师Merli最得意的门生,行走的荷尔蒙,男女老少通杀,性格乐观开朗,热爱思考。是Bruno最好的朋友。家境贫寒,在奶奶去世后,跟父亲和哥哥一起生活。复读了两年高中,因受到Merli的启发,找到了人生发展方向。

⚠️BL支线在本剧只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戏份并不多,如果对BL剧情要求较高的,可以不用考虑追了。

一、暗恋期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第一季,时间线大致在高一开学到暑假。

P的妈妈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爸爸一开始也没出现,家里就只有奶奶跟哥哥。哥哥负责赚钱,但也入不敷出,经常怂恿P别读书出去工作。P一放学就回家照顾年迈的奶奶,是个很孝顺的孩子。P想跟女友Berta分手,Berta编了怀孕的借口,把P吓尿了。Berta把这件事告诉了好朋友Tania,Tania转眼就说给B听。B在体育课时拿怀孕的事跟P开玩笑,被P揍了一拳。P后来去舞蹈室找B道歉,还夸B舞跳得很美,B立马就把Berta的谎言戳破了,P知道自己不用喜当爹开心到飞起。果然在喜欢的人面前,朋友义气什么的通通都可以抛弃。B看P那种青春期时的悸动,演得实在很到位。

B的爸妈应该是早就离异了,妈妈准备搬去意大利,临走前就把B交代给了Merli。B跟父亲的关系处得不是很好,多次顶撞他,还经常说跟妈妈一起生活会更愉快,知道了父亲是自己的新哲学老师和班主任之后,第一反应还不想让班上的同学知道。

Merli一来学校就搞上了有男朋友的英语老师,跟学校同事保持距离,跟教务主任明杠,还跟同班同学的家长搞暧昧。但是对学生却是100%尽心尽力,无论这个学生在其他老师眼里是个怎样的奇葩,Merli都不会放弃他们。就因为自己父亲跟教务主任的关系处不好,教务主任就让B挂科重考。B跟Merli抱怨了这件事,没想到他竟然偷了教务主任的考试试卷回家。B拿到考卷之后很开心,马上叫同样挂科的P一起去他家复习。复习时两人还要自拍留念,完了后B留P在家睡觉,半夜B轻抚P的脸被发现,P的反应剧烈。

P看着手机里跟B的合影,迟迟不肯删去。也许此时的P还在纠结,发现好朋友喜欢上自己,是惊恐,还是惊喜呢,可能B在他心中已经不知不觉萌芽了。反观B,却决然把两人合影删掉,看到P那么大反应,也想着是时候翻篇了吧,毕竟这时的自己都还没接受自身的取向。

Bruno按了确定删除
Pol按了取消删除

后来P的奶奶去世,B去殡仪馆安慰P,P一见到B就紧紧把他抱住,宣泄奶奶离去的悲伤。两人当时没有明言,B默默地拍扫着P的后背,似乎在安慰他,“没事的,你还有我”。

在P18岁生日这天,同学们约好去Monica家开party。在party上P身边虽然环绕着女生,他仍用余光注视着B。过一会儿,他从泳池起来走向室内,眼神没有一刻离开B,B似乎get到了他的暗示,紧随其后,终于上演了本剧第一次bl肉戏。事后P表示只当B朋友,单纯想尝鲜,B也只能默默接受。

B很喜欢嘲笑体型臃肿的语文老师Santi,不跟与他主动交朋友的出柜同学Oliver来往,也不敢告诉别人自己喜欢跳舞。终于有一天Santi心脏病发去世了,B一直没机会跟这位善良的老师道歉。在父亲Merli的开导下,他过去跟老师的夫人坦诚之前的无礼,也跟Oliver重新交朋友。剧里用B和Oliver一段在英语课堂外的走廊热舞来表现B出柜后的心境,既交代了B开始勇敢做自己,又说明了他不再惧怕别人的眼光,敢于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

二、暧昧期

主要集中在第二季,暑假回来到新学期期末。不得不说这一季B发型留长后颜值上升了好几个层次,虽然颜值高寸头的他也蛮好看的,但是显然长一点更适合他。

B的暑假去了意大利跟母亲一起,还在当地认识了一个男朋友,开始了异国恋。

P迫于生计,打算退学去工厂打工赚钱养家,Merli亲自去工厂找他,劝他周末再去做兼职,平时回学校上课,还把课上的作业留给他回去思考,P直截了当拒绝。Merli不死心,叫B去劝他,也无补于事。P抱怨B不会保守秘密,全班也就只有他一个人知道P的行踪,说明他俩还是有保持联系的,甚至可以说是无话不谈。P也问了B异国恋男友的事。B看P的眼神,总是有一股欲在,好像在表达“我虽然有别人,但在我心里最重要的还是你”。

最后Merli打电话叫P的父亲来学校,想通过改变他父亲的想法来让P上学。结果他老爸直接破口大骂,说Merli多管闲事云云,Merli忍不住骂了他ignorant,直接被校长又请去办公室。校长问Merli,为什么对一个复读两年高一的学生这么上心,Merli说,因为P是他带过最有哲学天赋的学生,他不希望这个孩子就这样埋没了自己的未来。

几天后,P来学校找Merli算帐,P觉得Merli为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把自己当成苏格拉底,想让P当柏拉图去追随他。Merli只是很平静地让他想清楚为了满足家人愚昧的需求而放弃自己热爱的事物值不值得,说完P就离开了。回到家后,哥哥跟爸爸打算买那些P觉得是多余的东西,P用了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来评价他们的行为,结果却遭无情的嘲笑。在那一刻,P似乎明白了他们家也不是他爸所说的那么缺钱,也理解Merli的良苦用心,于是回归了学校。当然最后只有P答对了Merli的哲学问题。

B觉得父亲Merli比较重视患有广场恐惧症的同学Ivan和得意门生P而闷闷不乐,Merli跟他解释道,不是不在乎他,而是Merli也需要自己的空间。还有他之所以可以跟妈妈顺利出柜是因为Merli提前打电话给妈妈做思想工作,还举了小时候B想买洋娃娃的例子,当时妈妈坚决不给买,而Merli直接买给儿子,让儿子尽情的玩。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把性别枷锁看得那么云淡风轻,大部分家长都觉得男生就一定要玩玩具车,女生才可以玩洋娃娃,他们都很怕自己的子女会变得“不正常”。Merli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儿子是他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所以他希望儿子也可以换位思考,理解父亲。

在人物塑造方面,P真的跟Merli有太多相似之处了,对于哲学的热爱,同样都是行走的荷尔蒙,也难怪Merli一直说P是他最好的学生。不过P比Merli更厉害的是,男女通杀。而从之前的剧情可以推测出B跟Merli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他会为父亲关心别人而心生嫉妒,说明他内心是很渴望得到父亲关注的,因此他爱他的父亲,也爱P。

P在辞了工厂的工作之后,来到Ivan妈妈的小酒吧兼职,然后开始跟自己同学妈妈——一个40几岁的熟女暧昧。P来到B家诉说此事,B这时刚跟异国恋男友视频聊天,于是他关掉视频开始挑逗P。“反正我们俩现在都是欲火焚身,为什么不各取所需呢?”开始上演本剧第二次bl肉戏。P的欲拒还迎,与B的主动进攻,跟第一季时两人的表现截然不同。B从出柜前的羞涩压抑,到出柜后的自信妖娆的蜕变真的让本人叹为观止。

后面P终于勾搭上了熟女妈妈,热情退却后又过来找B倾诉心事,这次轮到P主动勾搭,没想到B竟然拒绝了。B不希望跟P的关系停留在sex上面,并且跟P坦诚自己会选择他现在的那个男友,是因为他身上有P的影子,但是P表示自己从未爱上任何人,包括B。于是更坚定了B想离开西班牙去意大利跟妈妈生活的决心。

本季最后,Tania准备送B上车去机场,没想到Tania未经B同意叫了P过来送别。P跟B拥抱后给了B临别一吻。送B上车后,P流下不舍的眼泪。记得上一次P流泪,是P的奶奶去世后,B过来殡仪馆安慰他时。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总能流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或许P一直不敢承认的,就是他早已爱上B的事实吧。

三、追求期

主要集中在第三季11集之后,还有整个番外篇。时间线大致在高中毕业前一段时间到高中毕业七年后。

B在意大利时发现男友劈腿了,于是回来西班牙跟同学们一起毕业。B回来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要找P表明心意。经过了这么多,B更勇敢了,意志也更坚定了,不得不说B的颜值真的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狗血的是,P竟然跟Tania谈起了恋爱。两人知道B回来后当然很高兴,但也在苦恼该怎么跟B说这事。

B打算邀请P来家里吃饭,Merli把P和Tania在一起的事告诉B,B非但没伤心,还邀请了Tania一起过去用餐。在三人吃饭期间,B还用脚挑逗了P。回归后的B表现得十分自信,即使知道心上人跟闺蜜搞上了,也完全没有却步的姿态,反而越战越勇。

在毕业游时,B在明知闺蜜在观察他们的情况下,还大胆地跟P搞起暧昧,喂了P吃樱桃,仿佛是在跟闺蜜宣示主权。当然闺蜜也不示弱,转眼就跟P在一旁卿卿我我,B在一旁心塞地看着他俩。这时父亲Merli过来安慰儿子,B问父亲是不是有可能同时爱上两个人,父亲毫不犹豫地说是。真的很羡慕B有一个这么开明的父亲。晚上熄灯后P深情凝视着熟睡的B,B睁眼后向P索吻无果,P表示不想做对不起Tania的事。第二天,Tania不希望因为P影响跟B的关系,于是在她的建议下,和BP玩起了三人行。

在毕业当天,父亲Merli脑出血进了医院,班上很多同学都赶了过来,最终医生还是宣布抢救无效。Tania和P紧紧抱住嚎啕大哭的B。

之后PB上大学,开始番外篇的虐恋。番外篇是以P为主线的大学校园的故事,本人昨天刚看完,正如评论说的全是玻璃渣,没有糖。官方已经续订了第二季,具体播出日期待定,播出平台是流媒体MovieStar+,跟Netflix一样一整季放出,尺度也比电视台播的更大。如果点击率高的话,P和B应该会继续虐下去吧。

四、稳定期

在第三季大结局,高中毕业七年后。

P当了中学哲学老师,B在番外说学了历史,正剧没交代职业,两人同居。

在毕业七年后参加了同学会,见到当年一张张可爱的脸孔。一群同学还一起重游高中校园。在当年全班同学的签名墙上,B拿起笔签上了亡父的名字。

结尾的字幕放起了各位同学的现状。其中P和B顺利结婚。剧终。

最后的结局看出P已经修心养性很多,不再像当年行走的荷尔蒙一样,看着B的眼神都流露出满满的爱意。本人推测,应该是剧情留白的部分,B跟P发生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B成功让P浪子回头,这部分在番外篇还没出全之前,就只能靠观众自行脑补了。本人觉得,该剧作为哲学教育启蒙剧来看的话,绝对是可以给满分的,但是单纯从BL支线看,编剧塑造得还不够完整。B这个角色才颜肉三全,性格也不算差,实在是想不出为什么会爱上P这么复杂的bi。P整体上比主角Merli还要复杂多变。P这么多情的人,最后是怎么给B收复的,就看编剧在番外怎么圆了。

 4 ) 独立思考不是让我们去投靠新权威

情节和《死亡诗社》有点像,一个临时带班的老师,面对一群青春期悸动的年轻人。哲学老师一方面鼓励孩子们创作、反思生活、突破其他人对自己灌输的知识,也主动去帮助不敢走出家门的学生,另一方面又跟学校漂亮的英语老师调情、给体育老师戴绿帽子,追求班里学生的家长。从哲学老师的背景来看,他虽然有很多道理,自己却活得很悲观,剧情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工作,寄住在妈妈家,曾经抛弃妻儿离家2年。他没有自控力,同时与英语老师还有追求学生家长,在剧情一开始就表现得暴躁。

剧情有个小高潮,就是哲学老师偷了试卷,他妈给了他儿子,儿子和他暗恋的朋友(男男)共享,最终两人都得了优秀,毫无疑问导致学校怀疑追究起来。最后居然是一个崇拜老师得优等生主动背的锅。这事情中哲学老师的做法太让人不齿。

我觉得最终这个剧想表达的,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的灌输,包括这位哲学老师。所有把哲学老师塑造的不是像《死亡诗社》里的船长那样完美,而是有各种毛病。所谓独立思考是有自己的判断,多角度去看问题评估问题,不是一定要反叛谁、听从谁,或者抛弃旧权威,投靠新权威。而是要学会听从自己的内心。

有一点很欣赏这个哲学老师,他活得很真实。真实的赞美喜欢的女人,真实的调情,真实的骂人。但真实,有时候和道德好像是背道而驰的。

 5 ) e2 柏拉图 何为真实

边回顾边百度,还有一点点个人的哲学见解之类的,不过我的哲学常识早忘光了

不过根据百度百科,柏拉图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理论上是不会出现这种定义的,因为他的观点是

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百度百科)

所以,既然自己无法准确感知,就不会给整体一个定义对吧。

后面就顺势说到大众比较熟悉的柏拉图爱情了。

然后我在百度时发现了这个词条

里面说被微信封禁了,在我手机的应用商店的评分还可以

虽然我对任何交友软件都抱着好奇却又害怕的看法,但这个描述仿佛就是我开始交网友的路子啊,都是在文字下相遇,然后再厚着脸深交。不过,我脸皮薄,文字也不好,至今效率不高。如果它是个同性交友软件我倒是愿意试试。

但是,从这个词条就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柏拉图爱情的认知还是有点浅薄。这个软件最后还是要看脸,还是要奔现的。我周围的人(包括我)对这个词之前的认识就仅仅只是“不谈性,只谈精神”的恋爱。不过,很明显,并没有那么低俗。因为我又百度到了这个

古希腊时期,男人是喜欢女人的,但他们更喜欢男人。在柏拉图的爱情观里特别明显,他所讨论的爱情基本上是男子之间的感情,就是同性恋。
柏拉图的爱情里,主要是指成年男子与少年男子的恋爱,当时流行于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的贵族阶层。成年男子爱恋美少年,属于主动的“爱人”,被爱的少年则是“情人”。在这种关系中,处于被动一方的社会地位往往比较低,而主动方的社会地位则较高。
在柏拉图看来,最崇高的爱情是精神之爱,拥有能使人灵魂上升的力量。但柏拉图认为,这种高尚而珍贵的爱,仅限于同性之间。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提到,陷入爱情中的男人愿意为他们所迷恋的少年做任何事,不惜一切代价。(还是百度百科)

哈哈哈,作为同性恋的我觉得这就有点夸张了。不过,明显的,这种爱情观更加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相通,至于其他的只是次要追求了。

至于岩洞的故事,有点老生常谈的真实性,后面的剧情有更好的例子,后面再来

我印象中柏拉图还有几集,后面继续补啦,就先这样了

 6 ) 我居然在西班牙语校园剧Merlí里学哲学 而且快乐到停不下来?

是的,你没有看错,正是这部IMDb评分8.6,在西班牙以及拉美收获收视狂潮的电视剧Merlí(中文译名:校园哲学家) 唤醒了我对哲学的巨大兴趣与好奇,并且追剧追到停不下来!简直太上头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Merlí,五十岁左右、离异、前教师、因失业而被房东赶出门,不得不搬到父母家啃老,而且是带着自己青春期的儿子 Bruno 一起。就是这样一个生活满地鸡毛的中老年男士却在机缘巧合下被教育部通知到Bruno上学的高中代课哲学。虽然和中国学校一样,哲学课的重要性经常被忽视,但Merlí老师却凭借自己与众不同的授课方式、不按常理出牌的行事风格成为了Bruno班级的“明星”老师,而Merlí所在学校的领导则经常为要帮他收拾烂摊子而无比头疼。

作为一部校园剧,校园哲学家也和其他同类型电视剧一样,涉及抑郁、同性恋、校园欺凌、酗酒等热点话题。但正如Merlí老师不会像其他老师板着脸教育学生,而是更愿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理解他们,并用哲学知识帮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意志扛过人生的考验一样,校园哲学家这部剧整体基调更加温暖,会让人在追剧的快乐中不忘反思自己的人生。

Los peripatéticos 逍遥学派、Platón 柏拉图、Maquiavelo 马基雅维利、Aristóteles 亚里士多德、 Sócrates 苏格拉底、Schopenhauer 叔本华…… Merlí老师将哲学融入生活,通过幽默的口吻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让哲学不再枯燥,甚至可以说是为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青春期学生们提供了前方的指引。

正是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剧集也收获了许多名人粉丝。歌手Pablo Alborán、演员Dani Rovira等纷纷在社交媒体上为这部剧打call,你还不快追起来吗?

 短评

Merlí就是21世纪的苏格拉底,一个满身是缺点的直男,但值得尊敬的老师。按哲学家派系来命题,切入每个学生的生活,有点Skins,更有泰剧《荷尔蒙》的味道了。哲学课很重要的是启发自主思考,而学校还需要帮学生认识到尊重(包括自尊)和共情的重要。

5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力荐

好看,有颜值有演技,又温馨又轻松

10分钟前
  • 阿雀水
  • 力荐

片头赞,语速快到大脑都反应不过来。一直都想成为这样的老师。用反思来构建思维与三观,才是教育最基本也最本质的吧。挺喜欢pol的,青春期荷尔蒙旺盛的男生,虽然是行走的生殖器,却不停地在思考。同性支线几乎算是套路。

14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感谢树屋字幕组西语配音,E09Joan在聚会上哭着表白也太好看了!这睫毛!这欲笑欲哭的表情!天呐!🎵Merlí,11(Cap.1)[Merl](E01/05 Merlí专属暧昧曲?)🎵Silencis—Josep Thió(E05片尾朋友和好)🎵La Revolución Sexual—La Casa Azul(E09派对上大家跳进泳池~)🎵Los Chicos Hoy Saltarn A La Pista—La Casa Azul(E09派对/E13两人跳舞)🎵Protagonistes—Pau Vallvé(E13 Iván来学校)

1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对哲学和个性老师因材施教的套路都有了解,所以并不新鲜,不过乐趣在于过程的细节,还有板鸭人民的文化和性格。成人除了打炮,事业和家庭都没有什么好烦恼的。年轻人任何事都能坦诚地一笑泯恩仇,人人皆朋友,这种国家果然就不会产生霓虹那种校园传统艺能~期待下一季

23分钟前
  • 管⁢⁢理⁢员
  • 力荐

看过最好看的西语校园剧

27分钟前
  • 奥利奥脑残粉
  • 力荐

完美教导者,完美质疑者,完美受害者。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我们的社会要求一些人要完美,否则,揪住一些缺点就可以把你打入阿鼻地狱。你是一位教育者,他们不管你的教学能力如何,只希望你举止完美,道德不逾界,否则就是有伤风化,违师德,万人唾弃。你是一位社会公民,对政府的某项措施提出质疑,他们让你提供你的社会贡献证,高风亮节证,爱国证,否则你就是给反对势力递刀。你是一位受害者,被强奸,他们问你为什么你被强奸,你举止行为是否不妥,然后对你进行荡妇羞辱。这个剧的主角就有各种缺点,但是他是一个好老师,他不完美,但不妨碍他教书育人,他的品格有各种瑕疵,但是他在实践让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人生。我们真正不能容忍的到底是什么?一个人的些许错误然后无限放大然后让这个社会的人完美?这么看,“人无完人”的口号多么可笑!

28分钟前
  • 柯西莫
  • 力荐

校园剧,一集讲一个哲学观点,特别好。开头是野蜂飞舞,苍蝇做爱

30分钟前
  • 情感鸡
  • 力荐

没有特别喜欢的点。。。

32分钟前
  • 人可
  • 还行

啊啊啊啊,bruno小天使好可爱,那小娇羞样,以及爸爸坦诚说你喜欢男生我不在乎时连忙捂住耳朵不想谈的小动作,天菜啊,还有好闺蜜tania,羡慕。又得小抱怨下,看看人家的青春校园剧,有心用心,各位少男少女也是栩栩如生,怎能不爱。Ivan的狂奔,哎呀泪点啊。

35分钟前
  • 马文口Itzan
  • 力荐

看了同志支线,别说帅男主不懂就连我也不懂为什么Pol那么饥渴的吻了男主之后说扔就扔了。。Pol真的是直男吗,可是之后一点想念男主都没有,编剧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忘记说了,颜值突破天际。。虽然只有一场吻戏,但是也比很多同影好

38分钟前
  • 胡汉
  • 还行

片头曲是狂蜂飞舞,秒赞。每集都在上哲学课,但每个哲学点都在联系生活,以启发性的教育去让学生自己领悟哲学道理,并从中反思生活,挺有意思的。从我看的几部西剧来说,板鸭人颜值都好高啊!

40分钟前
  • immediately
  • 推荐

超喜欢!

45分钟前
  • Tardiolo
  • 力荐

挺精巧的一部剧,把你带入哲学世界

48分钟前
  • 花明
  • 力荐

这个哲学老师简直就是极品,太好玩了,如果能像他这样讲哲学,哲学就不会变成冷门学科了。

50分钟前
  • 石头
  • 力荐

好看,剧情引人入胜,很棒的校园剧,鲜肉们的颜值都挺高的。字幕君辛苦啦。

54分钟前
  • 月夜刺死燕尾蝶
  • 力荐

很好看,每集都有一个哲学论点

56分钟前
  • EEdwardd
  • 力荐

喜欢这种带点说教但不死板的青春剧。每集的哲学主题有意思极了。

1小时前
  • 刺。
  • 推荐

我说口音怎么那么配音,原来是Cataluniaa的电视剧,听到最后还听习惯了。哲学和高中生思维构建结合在一起的想法也太好了吧。Merlí一开始那样让我想到Carlos,不走寻常路,严苛又魅力,我就是现在跟他发WhatsApp还习惯斟酌大小写句点反问号字字到位,不用缩写。Joan跟父母说的那段“他人幽默,课讲得好,让我喜欢这门课,我们所有人都喜欢他”太给我related了,想起家长会放学后天天一群人等着要跟着回家,说是因为我喜欢上了某个科目,写长长的信和动态感谢,每次上课前后还要来拥抱握手,告别时还哭了。给我related的哟,太感慨了。虽然Merlí本人刻薄狡猾淡漠,但和学生之间真就是缘分,能处好的就浑然天成,没有就没有。Joan眼睛也太好看了诶,女生们都好酷,我每一个都喜欢。

1小时前
  • VZDYve
  • 力荐

每一集都是一个哲学主题 简直心头好

1小时前
  • Zo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