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HD

主演:渥美清,倍赏千惠子,吉冈秀隆,后藤久美子,前田吟,池胁千鹤,夏木真理,浅丘琉璃子,美保纯,佐藤蛾次郎,出川哲朗,滨田麻里,桥爪功,Tamahei Hayashiya,北山雅康,小林稔侍,松野太纪,樱田日和,笹野高史,竹山隆范,Sôtarô Tanaka,立川志らく,富田望生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1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2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3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4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5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6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13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14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15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16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17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18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19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好怀念寅次郎(渥美清)

满男变成了大叔,辞职居家写作,是一个作家。他有一个女儿,乖巧得很。而他的妻子六年前因病去世了。

一家人在妻子周六祭日结束后,父母劝她再婚,这种日子提起再婚的事,他很生气。后来在书店签售时,遇见了从欧洲回国的旧情人,小泉。两人没有旧情复燃,只是过去的美好和遗憾一次次在他们脑海里浮现。最后小泉还是回了欧洲,她有自己的家庭。

源公依然在寺院敲钟,不修边幅,傻傻的样子,最近学习打架,估计七十岁了。樱桃和阿博夫妇变老了,满男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他们的叔叔婶婶都不在了,包括哥哥寅次郎。

故事一开始,伴随着熟悉的背景音乐,以为还是寅次郎的歌声和旁白,但其实是另有其人,一个模仿寅次郎的人。其实故事主角的主演渥美清早就去世了,电影就没有继续拍。停滞很久后,导演山田洋次决定拍,可能是为了纪念渥美清。主要角色还是原班人马,有些角色没有出现,确实有些演员真的去世了。

记得导演说过,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世,他觉得特别孤独。这部电影经常出现挂在墙上的日历,也许导演想强调时间的流逝。一部长达几十年的电影,从六十年代末开始,几乎每年有一部上映,直到渥美清去世。故事都是关于他扮演什么的寅次郎的故事。寅次郎只穿拖鞋,衣着从来不改变,每天无忧无虑,满世界游荡,号称全日本最闲的人,见到漂亮女人就开心得要命,但从来没得到任何一个,一直光棍,这让他家人特别着急。如果寅次郎结婚了,这个故事就没办法继续,所以导演一直让他是个光棍。但他并不是一无是处,他很善良,这一点很重要。虽然有时候他特别小心眼,幼稚可笑,但无论谁都会这样,也许从他那里你会读懂自己,读懂每一个人。每个故事都是独立的,不像连续剧,但各个角色关系早就定下来,是每个故事的基础。虽然都是轻松的喜剧,可是那些日常的琐事,以及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情绪投入(我花了半年时间),直到看完最后一部,突然有种史诗电影的感觉。

其实这部电影是以中年的满男为主角的视角,把他们各个角色的回忆(闪回)巧妙剪辑而成的。再看到寅次郎那张四方脸,他熟悉的语气,以及那些慢慢老去的演员(角色)们,感慨颇多,好像和他们每个角色一起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这种感觉很美妙。

电影资料馆准备放映这部电影的时候,想去北京。可能这辈子都没机会在大银幕看寅次郎。最后只能下载。可能是最后一部了……

谢谢寅次郎,陪我度过那段荒芜的岁月。

 2 ) 最美是离别

《寅次郎的故事》是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日本经典影片,如今该系列电影在时隔二十二年之后,迎来了第五十部作品——《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时光荏苒,观众变换,电影里温暖的话语仍然深深地感染着内心,这部更满含着岁月的沉淀和怀念。

电影系列讲述的是一个热爱家乡却四处流浪、又四处失恋的浪子闲人寅次郎的故事。现在则由作为畅销书作家的寅次郎侄儿为主线,穿插交织了整个系列故事。

中年男人从梦到初恋的遗憾中醒来,作为丧妻抚养女儿的他在城市生活与乡下父辈们有很大差异,但在感情上的纠结和惆怅总是与家族中的舅舅类似。

电影情节新旧交替,一边是侄儿人生继续向前的相遇离别,一边牵扯出寅次郎的过往。美好是相遇在平淡的温情中,被善良围绕;离别时懦弱迷茫的哭,此去经年。

于是最美是离别,甜美也伴着苦涩,成年人复杂的心事唯有拥抱牵手就好。

 3 ) 在这难如人意的时代,更需要阿寅爽朗的笑声

寅次郎“复活”了3次。最初,在26集电视剧的结尾,他在冲绳岛上被毒蛇咬死,在观众的抗议下,他在大银幕“复活”,成就了《男人真命苦》系列电影四十八集的辉煌。1996年主演渥美清患肝癌逝世后,1997年推出了纪念性质的《回顾:芙蓉花特别编》,寅次郎再次“复活”,时隔22年后的2019年,电影《欢迎归来,寅次郎》上映,寅次郎第三次“复活”,山田洋次到底要让寅次郎跟新时代的观众说些什么呢?

《男人真命苦》系列电影不但载入了日本电影史,也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该系列电影从1969年开始,到1995年的《寅次郎红之花》,一共拍了48集,总观影人次达到了8000万人,基本每一集观众人数都在150万到200万之间,如若加上通过电视、录像带、VCD、DVD及蓝光的观影人次,这个总观影人次估计还得翻番。我国的电影院放过几集,CCTV6电影频道播放过全系列48集电影,因此喜欢该系列电影的中国影迷人数也是一个庞大数目。去年第五十集在日本上映时,不乏国内影迷专门飞去日本影院捧场。

在这部系列电影里,主人公车寅次郎总是戴着礼帽,穿着土气的格子西装,扎着同样土气的护腰,拖着吊儿郎当的木屐,拎着破烂的茶色皮箱,在外闯荡一番后回到他的家乡——东京葛饰柴又,起初会和妹妹樱花、妹丈阿博、叔叔婶婶及邻里如章鱼厂长相处融洽,进退自如,不过一得意就会闯大祸,多米诺骨牌般引发连锁反应,弄得鸡飞狗跳,令家人蒙羞,眼看事情不可收拾,他只好灰溜溜远走他乡。就这样他的“回家—离家”的人生方程式一演就演了四十八回。与此同时他的恋爱遵循“回家——恋爱——闯祸——失恋——逃走”的公式,同样在四十八集电影里演绎了四十次左右(同一个女主角有时会在几集中出场,如浅丘琉璃子出场了3集、吉永小百合出场了2集等),不管过程如何,最终都以失恋收场。每一集的收尾,都是其他人快乐,只有他自己成为多余人,带着羞耻和情伤丢人地逃离家乡。只有体贴的妹妹樱花会赶去车站送他,替他买车票,有时还会偷偷往他干瘪的钱包里塞上几百乃至几千日元钞票。

《男人真命苦》如烈酒,一喝就上头,每每欲罢不能。日本影评人川本三郎曾引述过上世纪六十年代参加全共斗的青年学生的反应:“在参加学运疲惫之余,看到阿寅这样的傻瓜,真的深有共鸣。”山田洋次则提及另一类群众:他认识一位在在土耳其浴场(变相的色情场所)工作,从早到晚均看到男女的性爱,久而久之连看到人都觉得厌烦。然而,一有寅次郎的影片上映,他必定购票入场。在他看来,寅次郎虽然每次都会爱上不同的女人,但都全心全意从爱念出发,而与性欲无关,纯情无比,让人看完电影后有安心而归的抚慰感。

该系列影片在许多影评人那里收获了“不登大雅之堂”“索然无味”等评语,他们往往认为它老掉牙、重复乏味、缺乏创新、是专门取悦大众的典型通俗剧。

但能将通俗剧讲好也需要功力,讲理念(所谓电影语言、风格等)容易,但讲故事难,讲人人皆懂皆能入迷的故事更难,而《男人真命苦》最擅长讲故事。而且通俗并不意味着低俗,《男人真命苦》底蕴深厚,如陈年美酒,丰醇无比。四十八集中,寅次郎踏遍日本城乡,为观众打开了一个广大的人间世,它就是巴赫金意义上的民间世界、第二世界,是“不折不扣的生命现场,礼法无力下达、人无法太修饰自己真相毕露的地方,因此,每一个地方既是在地的、异质的、特色清晰的,但又同时是普世性的……(作家唐诺语)”,这样的民间世界本来就是鲜活、滑稽、热闹、火爆的,如今再丢入一个爆竹般闹腾的寅次郎,两个欢快加在一起,构成巴赫金所说的充满自由和活力的“狂欢”。这个民间世界并不具备讨厌的民粹或国族色彩,而是充满实体细节,这些生活细节“有一个国族思维无法涵盖无力竖起边界加以隔离统一的普世性基础,那就是人本身,广阔而且源远流长的生命本身,它远大于久于国族,它甚至可以回头来拆穿国族嘲笑国族(唐诺语)”,因此能引发全世界观众的共鸣和喜欢。

《男人真命苦》中的民间世界的细节丰盈到几乎溢出银幕。观众随寅次郎去到听得见寺院钟声的大阪小旅馆,或是濑户内空气中飘满大海腥味的小渔村,或是北海道低矮的牧场,或芙蓉花盛开随手可采取热带水果随时可听到当地民歌的冲绳岛,或是荒野盛开的龙胆花和杜鹃花,还有小镇人家秋日院落中果实累累的杮子树,或是你带你的鱼我带我的萝卜野菜的淳淳朴乡村生活……这是一个诗经般明媚、广大、丰沛、鲜活的世界,通过寅次郎这个媒介,和寅屋为代表的认认真真、兴兴头头忙活的东京小手工业、小商铺的下町世界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人对人和善慷慨、人对人满怀同情心和责任、人人守礼自持、不盗不取不抢不夺的庶民美好世界。寅次郎的人生运和恋爱运都很糟糕,但影片不是悲剧,寅次郎只对自己的家人是灾难,但带给整个世界无尽的欢乐,因此它绝不单调、乏味,从1969年到1995年,它每年于正月初一和盂兰盆节两度上映,雷打不动,本身就已经成为了类似女儿节、男童节、盂兰盆节和新年一样的仪式化的节庆祭典,不看它,人们仿佛一年没有了着落。

第四十八集《寅次郎红之花》拍完,主演渥美清1996年过世,没有了寅次郎的世界,对他的观众而言,日子变得多么无趣无聊。观众心底里或会有这样的心愿:山田洋次会不会拍一部没有寅次郎的寅次郎电影,拍一部所有人都在只有他一个人拎着皮箱不知所终的寅次郎,曲终奏雅为观众画下句点?

山田洋次确实这样做了。如果说1997年的《寅次郎芙蓉花特别篇》只不过将过往未用完的影像简单拼接而成(原计划拍摄的第四十九部拟名为《花遍路》,因渥美清逝世而作罢),很难说是真正的电影,那么,22年之后的第五十集《欢迎归来,寅次郎》,不仅是因为2019年是系列电影诞生的50周年,而且是因为,“遇到困难,就呼唤我寅次郎的名字吧”,的确,经历了泡沫经济后长达三十年的阵痛,还有311地震,面对一个“前景不透明、存在严重停滞氛围的时代(山田洋次的话)”,真的需要他“归来”,真的需要他爽郎的笑声来驱散阴霾。

第五十集的主要故事,围绕着寅次郎的外甥满男和其初恋情人泉展开。在第四十二集和四十八集的时候,两人还只是初涉情网的少男少女,到了第五十集的2019年,他和她已经是步入中年的男女,各有各的危机:满男成了一位小说家,6年前他的妻子过世,他和女儿相依为命。身边的人都劝他再婚,但他一直沉浸在对妻子的怀念中,和初恋情人泉的重逢,内心的波澜涌起,却又无从说起。泉在欧洲为联合国难民署工作,然而她能助人,却无法自助,怎么也解不开自己和父母之间爱恨交缠几十年的纠结。满男的家人亲友也发生了不同的变故:寅屋的叔叔婶婶已经过世,樱花和丈夫阿博已经年迈,过着平淡孤寂的生活。

如果说前四十八集的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到最后所有人都开心,就只有寅次郎一个人不快乐”,那么,第五十集则可以概括为:自从大家的生活中没有了寅次郎这个开心果,当这个远方的旅行人离开了他们,加上时代的低气压,所有人似乎都有一种惘惘的失落,每个人都患上了城市病——寂寞:

旅人啊

看到无法前往的人

就停下来微笑吧

看到不认识的人

就聊聊吧

因为人皆寂寞啊 (《男人真命苦》中的演员之一犬塚弘写给寅次郎的诗句)

或许,寅次郎的笑声,是抵抗寂寞的最好灵药:对樱花和阿博来说,寅次郎的闯祸和闹腾固然带来麻烦,却也使他们的生活充满欢声笑语;对满男来说,舅舅添乱的帮助和励志常常让人尴尬,却真的能点中他的软肋,人到中年他的困惑比年轻时更多,更需要舅舅的指点。对原生家庭的泉来说,和父母之间糟糕的关系,可能需要寅次郎善解人意的沟通才能化解……在山田洋次看来,只有寅次郎“归来”,提醒他们超越一己的困顿、哀伤和得失,投入到更广大的人世间去,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才能化解时代的病症。

影片中,寅次郎的“归来”或者说是“复活”的设计非常合情理,他其实只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作为大家的回忆出现,二是片末在满男的呼唤下,以幻影出现(小时候,寅次郎经常对他说:“遇到困难的话,就迎风呼唤他的名字吧。叔叔就会马上飞奔过来救你的”)。与其说是寅次郎“复活”了,不如说是他作为“精神力量”的存在而“归来”。

实际上,作为现实主义者的山田洋次,早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寅次郎那种逍遥于主流世界之外的流浪者,在现实中早就没有了存在的空间。早在2010年的《弟弟》一片中他已经指出这点,片中那个半生流离浪荡不务正业、随时给姐姐闯祸、最后无助地在姐姐的怀里死去的铁郎,其实正是另一个寅次郎。本片中泉那位离开母亲和人私奔,老后只能寒伧地局促于养老院度过孤独余生的父亲,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寅次郎十分可能的凄凉结局。可是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家的山田洋次,认为在这个一切前景不明、一切都停滞不前的时代,可能更加需要傻瓜寅次郎的爽朗的笑声。于是在电影的结尾,他利用艺术的特权,化身为小说家满男,要为这个沉闷的世界召唤出寅次郎。他要让寅次郎回来,解答他答不好的人生问题,他要让寅次郎快乐地回来,携着他的妻子——就像《天堂电影院》结尾多多放映阿佛特爷爷为自己收集的所有接吻片段一样,前四十八集中寅次郎邂逅的那些大美女:浅丘琉璃子、吉永小百合、八千草薰、松坂庆子、香川京子、大原丽子、若尾文子、田中裕子、樋口可南等笑靥如花出现——归来,为眼下这个越来越沉重的时代带来解脱和抚慰。

所以在影片中,寅次郎处处不在却又无处不在,因为,他就是那广阔、丰饶、泼辣、多姿多彩的世界的化身,他就是生命那酣畅淋漓的元气本身。

 4 ) 50周年的第50部,向寅次郎的追忆与道别(全文较长)

12月27日的10点,银座有乐町的丸之内TOEI电影院,第五十部寅次郎的电影正式全日本院线上映。

特意攒了年假从北京飞过去的我,在第一时间踏进了影院。这是对我很特别的电影,在我16岁一整年里, cctv6每周四晚十点都会播出一集,每周的这个时间成了我固定在沙发一动不动的唯一理由,安慰着处在最难熬的一段时间的自己。

电影院基本都是中老年,在银座的时尚时髦闹哄哄买买买的氛围里,这部电影为他们和我圈出了两小时的宁静。

作为一个不懂日语的人,几乎完全不知道对白讲得是什么,所以日本观众的笑声我也只能想象发生了什么对白。还好不是错综复杂的故事,人物关系简单如以往的每一部。

一.故事剧透(连蒙带猜,回忆的画面可能顺序略有出入):

故事的开头延续了寅次郎电影的经典开场音乐,老画面里的柴又河边和寅次郎相应出现。这次的特别之处是桑田佳祐,这个从昭和时代一直活跃到现在的老歌手,身穿寅次郎的黄色套装提着箱子,在黄昏的柴又堤岸上边走边唱着主题曲,之后他念起了那段寅次郎的独白,寅次郎的画面和声音同时出现,两个老男人用这种奇特的组合完成了仪式感的开场。

已经成为作家的满男在桌前苦恼地写作,身后阿寅的合成画面出现,好奇地看着满男在干什么。满男带着女儿回樱花家,满男的老丈人带着哈密瓜作为礼物也到了家里,寺院新的主持带着全家祭拜。画面闪回到了阿博向樱花求婚的片段,之后阿博要走,樱花追到车站跟着阿博上了车,把阿博拽回了家。

期间厂长的女儿来家做客,就像厂长以前那样自在进出聊天,画面回到了厂长串门儿跟阿寅吵闹的片段。厂长的孙子和满男的女儿已经差不多都在高中的年纪,两人熟络地打闹,少年耍帅摆出了李小龙的pose,少女扔给他香蕉,少年拿到后用中文说了声谢谢,简直就是系列新的一代青梅竹马。

满男带着女儿回家,樱花送他们离开。画面回到了樱花每次送阿寅的片段,妹妹对哥哥的不舍依恋和牵挂。现在樱花牵挂的对象换成了满男和孙女。满男少年时候送阿寅走,阿寅大方掏出几张钞票,然后看看瞬间扁了的钱包撇了撇嘴。

满男初恋泉在联合国难民署工作,工作原因回到日本。在逛书店时候正好碰到了满男的签售会。画面回到了满男参加仪仗队吹大号,两人的相识开始的片段。

之后他们跑到了浅丘开的小酒吧。浅丘回酒吧跟满男和泉聊了很多,中间穿插了浅丘跟阿寅过往的片段,片段里浅丘和阿寅在沙滩上远看着少年的满男对泉的表白,现在只剩浅丘自己看着他们。活份的浅丘唱着跳着去了更衣室。

满男和泉回到了樱花和阿博家,四个人边吃边聊,画面穿插着以前寅次郎在的时候全家人一起吃饭有说有笑的画面,叔叔和婶婶早已不在,樱花和阿博成为了家里的最年长的一辈。阿博让樱花把哈密瓜切了,樱花拿着瓜闻了闻似乎想起了什么,画面随之回到某一集也是家里分哈密瓜吃,阿寅突然回来发现没有他的,就大吵大闹最后把婶婶气哭了。

满男跟泉去看泉母,画面来到了泉母跟少女泉的片段。之后看望了躺在病床上的泉父。满男送她们回家,画面回到了泉母跟寅次郎倾诉的片段。之后不知什么原因泉和妈妈在车里吵了起来,泉母下车要自己走,满男劝泉追上去并相拥和解。

满男回到樱花家,在玄关的楼梯上,阿寅的合成画面出现望着满男,满案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回头看去,阿寅的的画面消失,什么也没有。

之后泉要离开日本,满男到机场去送,两人终于拥吻。画面切回到少年时候两人的初吻。

满男回到家打开电脑,画面逐个出现历代女主和阿寅温馨的片段,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片段都是女主角为主的镜头,阿寅成了镜头里的陪衬,不是背影就是侧脸亦或者只有女主角。

满男随着这些追忆的闪回,两眼落泪,在键盘敲打下开始了撰写自己舅舅的故事。随之是寅次郎每次卖东西时的如俳句的经典呦呵和裹着头巾的镜头,然后阿寅带着少年满男嬉笑的背影画面,最后阿寅原声的开场自述下电影落幕。

二.个人感受(梨花带雨)

从开场的桑田佳祐和阿寅的画面,到每次由不同角色带出老画面,泪花就一直往外蹦。最后那段历代女主角的闪回,无疑是彻底摧毁我泪腺的一段,我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声惊扰到别人,眼泪哗哗,像水管爆裂,堵不住止不住。

从电影院出来呆坐了二十分钟,我才算缓过来,但不能碰刚才的片段,一回想就要哭,第二天离开东京前我又去二刷,还是哭。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也是够丢人的了……

最后这个片段虽然没有阿寅的过多画面,但这些画面在借用历代女主的出场,像是每个人在跟寅次郎道别,告诉大家阿寅带给了很多人快乐、希望,所有人都记得他,感谢他曾经帮助很多人成长成熟,他也始终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和每个人的回忆中无法忘怀,他有一个幸福快乐多彩的人生。

电影里樱花和阿博代替了叔叔和婶婶,厂长的女儿代替了章鱼,寅屋有了新服务员,寺院来了新主持,柴又的街道有了更多游客,柴又的车站也更换一新。但每晚钟声依旧响起,樱花始终温柔亲和,阿博始终爱坐在靠窗户的位置喝酒。

樱花家的炕上,按上了扶手以便樱花和阿博上下方便。如果这部是系列的最后一部也挺好,时间就可以停留在美好的瞬间不再走,不再残忍。

简单的故事脉络,简单的人际关系,简单的小矛盾和纠结,就像每一部的故事风格。时不时跳出来的回忆片段,就像寅次郎经常突然出现在家里,又突然找点事跑掉。最后的集体女主亮相,就像在每一部最后寅次郎带来的团圆结尾。

五十周年的第五十部,导演山田洋次作为见证者又是经历者,让寅次郎这个脱轨于“正常”的角色活在荧幕里,他不再是一个角色,在这部剧中他成了每个人的灯塔,而追忆纪念他的最好方式,山田洋次用一部电影告诉我们,是带着对寅次郎和渥美清的回忆好好生活。

一个稳稳的句号,之于电影中的故事,之于我们的小日子。寅次郎可以没有牵挂地走上了开往别处的火车了,我们也可以踏实地转身回到生活中。

寅次郎,渥美清,五十周年,干杯。

寅次郎朝圣之旅的图文攻略,请点击如下链接阅读:

柴又,一幅昭和时代的风情画

(文章同载于公众号:yuanfangfm 关注旅行和异邦文化)

 5 ) 情怀归来

抛开情怀,寅次郎归来 在IMDB上的6.5分比较贴切。那些突然插入的过去时空硬切多少有点惊人。但 寅次郎 系列是山田洋次的作品,50年后,无论怎么玩都是合理。 另一个震惊的地方是山田洋次居然把 寅次郎 里的演员几乎找齐了。配上过去的画面和一点现在的故事,技术上其实很违和,甚至有点像一个电视栏目蹩脚的专题。但情怀依旧能掩盖一切。 渥美清已经过世,小樱的扮演者倍赏千恵子现在只剩慈祥,吉冈秀隆造型变成帅气的中年大叔也有点认不出。但最神奇的是后藤久美子,93年曾在 城市猎人 里和成龙王祖贤飙戏,眼见就是国际影星的路线,两年后出演完最后一部 寅次郎 再无新作,直到25年后这部 寅次郎归来。 25年能发生太多的事情,最后只剩情怀。

 6 ) 欢迎归来,寅次郎!

不知道《寅次郎的故事》系列,不能说了解或者喜欢日本电影。 28年间,拍了48部电影,本身就是世界影坛传奇! 50周年纪念作,欢迎归来,寅次郎!

第一次知道《寅次郎》的故事,应该是高中时候,那是刚看完《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经常沉浸在那样的日式温情家庭治愈电影中,于是乎想找些同类型的电影看一下,就知道了有《寅次郎的故事》这个系列。

而且《寅次郎的故事》系列比《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系列长多了,活生生把电影演成了家庭情景剧,曾经有一说法,每逢新年,日本人可以不看电视台的春节节目,但是一定要到电影院去看《寅次郎的故事》,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过节的习俗,而且盂兰盆节和正月初一一年上映两部,48部电影,拍了28年。

但这个习俗却又曲终人散之时, 随着主演渥美清的驾鹤西归,在第48部时不得不完结。

高中时第一次看《寅次郎的故事》,剧情印象倒不是特别深,反而当时是因为高三要晚自修,晚自修放学后,回到家把U盘插在电脑里,吃着宵夜看的。

当时没有像当初期待的这么高,毕竟是69年的第一部,很多社会背景文化都不了解,思想境界也只是高中生,而且当时还没有修复版,画质渣渣,并没有让我觉得太好看,但是主题曲却单曲循环了好几遍。

高中毕业上了大学后,电脑硬盘里一直存着《寅次郎的故事》第二部,但是屡屡因为画质问题而作罢,但是每当片头画面,或者海报,主题歌自动就会在脑中响起。

直至最近,《寅次郎的故事》出了4K修复版,才看完了《寅次郎的故事》第二部。

因为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观看时间,其实也差不多隔了7年的时间,整个人都成长了很多,但是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日本观众会喜欢上寅次郎,并且将它奉为国民级的角色,一个不学无术的地痞无赖 、爱贪小便宜,还老是放不下面子。

但是看完最后这一部之后,我对寅次郎的印象180°大改观,很多时候,寅次郎不就是我的缩影吗?

小气、敏感、自卑又放不下面子,还老是揪着一些无谓的尊严不放;面对真爱时,不敢承认也不敢行动,只会把真情默默藏在心底。

我相信我以上的这一段对自己的形容,也击中了不少男性观众的内心,我们有些时候不知不觉像寅次郎一样,外表是个成熟的男人,但是内心却还是个小孩。我仿佛还以导演再借寅次郎这个角色,把自己小孩子的一面展露出来。

这部期待已久,诚意满满的《寅次郎的故事:欢迎归来》。

自从知道50周年纪念作的消息,就一直期待着,虽然只看了前两部,但是依然对纪念作充满期待,并非因为剧情,而是因为主创班底的这份诚意与情怀。

寅次郎的家人与朋友,演了这么多年,想必也成了生活中的家人与挚友。

很羡慕这种,一个系列,演着演着就成了亲人的感觉,果然装着装着,装久了,就是了。

看完了,有不舍但也没有太喜欢,就剧情而言真的是在怀旧,不过这都抵不过结尾的垂泪。

 短评

怀念阿寅,是怀念逝去的温馨质朴,充满人情的旧日时光。

5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跟一群中老年大叔大妈看完了这部电影。即使没看过之前的系列,这也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一部跨越50年的电影,传达的能量浓厚的同时又是细腻的。

7分钟前
  • 白吃猪排
  • 推荐

寅次郎沒有真正現身,但卻無處不在。當天的吵鬧回憶起來都是各種會心微笑,原來回憶就是愛。

10分钟前
  • kayiw912
  • 力荐

寅次郎,昭和女神收割机,浅丘琉璃子、夏木真理、吉永小百合、八千草薫、岸惠子、田中裕子、松坂庆子、栗原小卷、石田良子、桃井熏、大竹忍……简直一网打尽。

14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时隔快两个月终于又能进电影院了😭😭相当于总集篇了,冲着最后几分钟松竹美人大串烧(乱入一个笠智众)也值回票价了!全都是寅次郎的女人!

19分钟前
  • Rhodesia
  • 推荐

原来男人苦在接连不断的艳遇和求而不得的爱情。

24分钟前
  • デブリ
  • 还行

知道是个系列,不知道居然50部了…很高兴和一场次的爷爷奶奶一起体会他们当年的故事。那个敢爱敢说敢跳上新干线的时代真好。那个时代的姐姐们真是美的无话可说。

29分钟前
  • 雪里拾多德
  • 力荐

回忆杀。感人是挺感人,但难度并不大,太讨巧了。

33分钟前
  • 小A
  • 推荐

真是太棒了,不仅仅是把渥美清重现在新世纪的大银幕上,也不仅仅是把过去五十年中这一系列中的主要演员请回来演绎新的故事,也不是说新续集中故事的完整度也完成的特别好,更精彩的是在于通过人到中年的侄儿的角度,再一次阐述了系列中寅次郎一生的困惑,对于爱情对于人生的再度思考,山田洋次真是太了不起了!!!

38分钟前
  • 满江红
  • 力荐

東京国際映画祭TIFF2019开幕电影「男はつらいよ お帰り寅さん」从1969年第一部到2019第50部,昭和跨平成到令和,承载无数日本人青春与岁月。而这应是影史上前所未有的。用山田洋次导演的话说“我相信大家都是有眼光的观众(导演谦虚一下),但是如果大家如果能够在观影时想着自己是在看一部花了50年时间制作出来的电影的话……”

41分钟前
  • 山下林
  • 力荐

一輩子只拍一部電影,一生都是這部電影。

43分钟前
  • 诛言
  • 力荐

想念你们,阿寅、樱花、满男、百合……六年前初次相遇,两年前得闻新作,近日翻看桃桃林林对春节档影片评价时瞥见观看记录遂再度尝试寻找资源而终得所愿,重逢,我在期待什么呢?平淡生活之下遍布着无法互通心愿的争执,阿寅绝算不得一个完美的人,却为何成为大家想念的,促使重逢甚至凝聚的核心?改变是唯一的不变,缺陷是唯一的完美,神化寅次郎的树典型行为,若没有根植于人心的向善、向暖、向亲情,怕也无法取得此番成功。回望寅次郎的一生,审视寅次郎的心性,仿佛打开一扇前往自己与自己关心之人的窗,联结你我,传情达意,把人生谱成曲,将生活酿成歌。

47分钟前
  • 妍春
  • 推荐

没想到多年后,寅屋的故事还能继续,但这一次,希望满男不再像舅舅一样,错过一次又一次的幸福了。

48分钟前
  • 品客
  • 推荐

如果看过寅次郎才比较好理解吧

52分钟前
  • 苏娃
  • 还行

泪点不少,各种重温,最后的混剪真的很感动。

5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无法评价。看着二十岁的倍赏千惠子,一点一点,一部一部变成七十岁的倍赏千惠子,是纯粹的岁月的魅力,也是独属于这个系列的魅力。

57分钟前
  • 古拉格的罐头人
  • 还行

这些年不停重温,阿寅的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是他的善良、率真难能可贵,他的笑声和生气都发自内心。

59分钟前
  • 木音
  • 力荐

年纪越大耳朵越不好使,只能听见别人说我的坏话

1小时前
  • kulilin
  • 推荐

粉丝向?但真的理解日本人怀念那个蓬勃美好的年代啊。真心希望老爷子长命百岁

1小时前
  • 这货是牛奶
  • 还行

国内观众可能不太理解这种情怀,两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一是昭和和平成时期奥特曼穿越时空的重聚,或者,再过十年,乡村爱情剧组重温第一季。

1小时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