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苦盲女阿玲

HD中字

主演:岩下志麻,原田芳雄,奈良冈朋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7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1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2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3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4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5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6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13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14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15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16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17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18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19孤苦盲女阿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孤苦盲女阿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不幸的童年经历让盲女阿玲(岩下志麻 饰)早早就失去了父亲,六岁那年,迫于生活的贫困,母亲抛弃了阿玲另寻出路,留下孤苦伶仃的阿玲一人,在黑暗里看不到任何的光明与希望。  幸运的是,阿玲遇见了善良的齐藤先生,后者帮助阿玲进入了盲女学校学习唱歌。专心刻苦的阿玲进步很快,终于,她 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歌女,得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冰冷的世界上存活下来。尽管辗转在各种各样的男人之间,但阿玲的内心里充满了寂寞,她希望能够拥有一个专属于她的温暖怀抱,带着这样的渴望,阿玲和鹤川相遇了。让阿玲没有想到的是,本以为今后可以同鹤川一起开始安定的生活她,却还要面对更多的悲伤与挫折。骗中骗1973夫人,你的马甲藏不住了回家的诱惑之前妻归来最后的尼安德特人人生我是大财阀境界之轮回小滋味罗茜单身汉2017调酒师断魂小丑2罪恶救赎燃烧吧!欧吉桑剑仙武帝:开局玄武门之变罗丹的情人私家侦探第一季你妈妈也一样从谎言开始的恋爱超少年密码遇见波莉剑女幽魂国语东京塔SP女孩的战地滑板课阿茂正传一起音乐吧2023爱的钟声城市恋人边缘行者(国语版)安娜女士没有你没有我火线干探之阴暗面公子娇心灵想要大声呼喊正义降临沼泽狂鲨红髅鸢2022第五指令偶活学园 Friends!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日本瞽女制度介绍

一、瞽女的定义

瞽女(日语:瞽女/ごぜ goze *)是古代与近代日本的女性盲人卖艺者

”瞽女“两个字在汉语中就有,意思很明确,就是失明的女子。

在日语中,有“盲御前(めくらごぜん)”一词对应。

瞽女表演直到近代都活跃于日本全国。至20世纪则以新潟県(原越后地区)为中心在北陆地方各处弹唱三味线,时夹以胡弓,是以巡回进行门付表演为生的云游艺人。亦称女盲目(おんなめくら)。

不是所有的失明女性都能成为瞽女。在日本的北部,很多失明女性成了巫女【类似于萨满教的巫师,或者中国农村跳大神的。】

二、瞽女的经济来源

瞽女的经济来源一般有:

①在村庄之间云游卖艺,靠吟唱得到施舍;

②乡镇的农民举办一些活动时,会请瞽女组织去表演。【一般是非官方的,非正式的】;

③一些农民向瞽女组织的捐赠【做善事】。

三、瞽女组织

从江户时代(1600-1868)开始【对应中国的明末清初-近代】,瞽女组织开始以多种方式出现。

瞽女组织一般存在于小城市或者乡镇,大城市很少见【毕竟大城市有美丽的歌舞伎哈,没有瞽女的存身之地】。

在日本,以”越后瞽女“比较有代表性。

有学者,对”越后瞽女”进行了研究,对瞽女组织的运作规则进行了分类总结:

1、由一名瞽女担任师傅。师傅在乡镇有固定住宅(相当于瞽女的集中活动和学习场所)。师父带着一帮瞽女徒弟住在这里。失明女孩要想成为瞽女,必须住在师傅家里,有时候往往会被师傅收养为女儿。如果师傅看上了某位瞽女,一般会就会在死后将师傅的职位和财产传给她。【因为瞽女师傅是没有后代的。】【这个类似于我们的少林寺组织哈。瞽女师傅类似于掌门人的角色。】在一个大一点的乡镇,往往有很多这样的瞽女住宅。比如在高田(今上越市),20世纪初,该地区就有17栋瞽女住宅。

2、在有些地区,失明妇女拜师学艺后,少数会留下来陪着师傅(比如优秀的或者无家可归的),大部分学成后,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去(一般住在自己原来的家里)。这些回到家乡的瞽女,与在城镇的瞽女组织日常联系并不紧密。通常一年一次到城镇的瞽女组织参加某种固定的仪式。比如以长冈为中心的瞽女组织,该组织由一名瞽女担任负责人,她被称为“Yamamoto Go”【翻译为汉语为“山本五井”,很奇怪的名字,希望有懂日语的朋友解释一下哈。】。每年该地区的孤女们都会去“Yamamoto Go”的住宅举办一个名为“妙音讲”的仪式【相当于聚会,一般要持续好几天】。在举办仪式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事项:

①集体大声朗读组织的历史和规则;

②讨论对违规瞽女的处罚;

③聚餐;

④表演节目。

【这里解释一下妙音讲:妙音菩萨,《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的菩萨名。又称狮子吼菩萨,曾得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后又能普现色身,以美妙殊绝的音声遍布十方世界,广为宣传佛法。】

3、有些地区的瞽女组织的负责人,是由瞽女师傅们轮流担任。比如在饭田地区(现长野县)。

至于,日本封建时期有没有全国性的瞽女组织,我没有看到相关资料。我估计应该没有。就是各地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

中国旧社会的盲人组织有没有,没有看到相关资料。希望有人能够进行研究哈。

四、对瞽女行为的规范要求

瞽女组织,更像是失明女性的互助组织。该组织的存在,也让盲人妇女在从事吟唱(或按摩)时,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据说瞽女组织对瞽女制定的规则是古代天皇制定的,但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些规则的记录,不早于17 世纪后期【既明末清初】。

瞽女行为的核心规则一般有:

①服从师傅;

②尊敬捐赠者;

③不从事违反社会道德的活动;

④保持处女之身。

关于第④条的规定,虽然没有很详细的规定,但处罚却非常的严重。瞽女一旦被发现失去了处女之身,往往会被逐出组织。【影片女主就受到如此处罚。】

为什么会要求瞽女保持处女之身呢?学者们进行了分析:

瞽女失去处女之身,有几种情况:

①瞽女有了情人或者丈夫。这就意味着她有了经济来源,不再需要靠卖艺来获得施舍。也就不再需要留在瞽女组织之内了。【这是瞽女最好的归宿了。】

②瞽女成了妓女(卖淫)。这将对瞽女组织的名誉造成损害。

因为瞽女大部分时间都在村庄之间云游卖艺,经常要借宿民居,有时候还要借着农民的房子做表演场所。而江户时代的社会,本身就对女性、流民和盲人的充满了歧视。

如果瞽女可以卖淫,则她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很更加低下,这样她们借宿、借表演场地等等都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在农村地区,哪个农民会请一群卖淫女的去表演节目呢?哪个农民会借宿给卖淫女呢?】

所以,为了整个瞽女行业的生存,必须对卖淫的瞽女进行处罚,驱逐出组织,确保组织的纯洁性。

这样,因为瞽女组织对瞽女的严格要求,也就保证了瞽女组织的正规性和合法性,从而也让社会对瞽女的身份有一定的正面的看法。【可怜但不歧视。】

这也让瞽女在社会上讨生活,要容易一些。

③瞽女被强奸。这个对瞽女是致命的打击。因为瞽女看不见,被强奸了往往不能够第一时间报案,因为看不见,也描述不清强奸犯的样子。如果瞽女承认自己被强奸了,往往不仅不能抓住强奸犯,反而让自己名誉受损,受到同伴的排挤和社会的歧视。

而瞽女组织也无从判断该瞽女到底是被强奸,还是在卖淫。所以,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不管你是被强奸,还是卖淫,一旦失去处女之身,就清理出组织。

所以,被强奸的瞽女,往往选择隐忍不说。只能期盼自己千万别怀孕。

从人性来说,瞽女当然有追求性生活的权力。但在那个年代,生存权和性自由权,只能二选一了。

五、影片的情节

 2 ) 岩下发志麻

筱田爱自己的妻子咱没意见,可是,让岩下快四十的脸蛋,演十六、七
轻狂少女那段,怎么说,也是败笔。筱田的电影一贯有逼人的美,却原来,会输给感情

 3 ) 冷暖时代路——《盲女阿玲》三味

过节几天,恶补了几部筱田正浩的电影,这位六十年代“松竹新浪潮三杰”之一的电影大师,以前看过一些作品,都很好,可是说不上特别喜欢。改编自近松戏剧的《情死天网岛》更多是以其形式美而非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最后一幕,头戴黑帽的文乐艺者静静地伺候纸屋(男主人公)“自缢”身亡,诸行无常的佛理夹杂着一股日本电影特有的阴戾气,不胜诡异。《枪圣权三》结尾,昔日白马轻裘的世家子弟在桥头披发被血,断喝一声:“但叫一根长杆在手,也要叫尔等见识见识,我枪圣权三并非浪得虚名!”那是武士生不逢时的不甘。这些是筱田的旧作,都很不错。《间谍佐尔格》以“这世上本没有路”开篇,以《国际歌》煞尾,又夹杂着传奇罗曼史,按说是我最喜欢的类型,可惜处处透着虚假的CG和过于干净、近似日剧的镜头,似乎并非我想象中的大师水准。《枭之城》到现在我也没看出好来,打斗既不精彩,服美道化部门似乎也并未奉献出一流水准,夹杂在同一时期问世的《御法度》和《放荡平太》中间,是最没个性的一部剑戟片。
 
现在掉过头去看,倒是可以做一个荒唐的猜想,《枭之城》不好看,大概是因为主角最后没有挂掉,有违我迄今为止总结的“必拍到死”的“筱田法则”吧?玩笑。
 
最近看到的三部作品:《暗杀》、《在盛开的樱树林下》、《盲女阿玲》彻底更新了我对筱田的认识,对弱小的同情,娓娓道来的复杂叙事,还有彻底的虚无主义,都是很对我脾胃的元素,加上以前积累的好感,我好像找不出理由不欣赏他了。而三部中间,最能打动我的,正是《盲女阿玲》。
 
故事改编自水上勉的小说,发生在大正(1912-1926)年间。自幼盲目的贫女阿玲生长在若狭的小滨,电影从阿玲的母亲与情人私奔,溺死海中开场,一个好心的卖药老人将阿玲送到里见盲女歌团去学艺,从此阿玲跟着团长和姐妹们在村庄之间旅行,以卖艺为生。盲女团体的行规森严,绝不允许失身,然而日渐成熟的阿玲没能坚定自己的意志,与男人发生了关系,从此被逐出了社团,从此一个人过活。
 
一天,阿玲遇到了自称伐木人的鹤川,同为天涯沦落人,鹤川主动为她引路,从此二人结为旅伴,以兄妹相称。和那些一心想占阿玲便宜的人不同,鹤川始终不愿与阿玲发生关系,甚至在她主动要求下也不肯答应。为了让两人的生活更好,鹤川拾起了家传的木屐手艺,渐渐地,两人有了积蓄,阿玲可以不用卖艺了。
 
然而好景不长,在一次与地痞的冲突中,鹤川被带到了警察局。同住一家客栈的的卖药人别所趁机奸污了阿玲,出狱的鹤川一气之下扎死了别所。为了不连累阿玲,他们二人各奔东西,相约来日再见。
 
阿玲重操旧业,与另一位盲女结伴流浪。直到一日在善光寺与鹤川重逢,二人抱头喜极而泣,混不知一张大网已经撒向他们。原来鹤川的真实身份是逃亡的士兵,本名平八郎。因为家贫卖身顶替富家子弟从军,中途出逃。军部根据种种线索,在阿玲的故乡抓住了正准备回乡定居的二人。在严刑拷打下,鹤川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与阿玲话别后走向刑场。
 
失去了心上人的阿玲继续一个人上路了。若干年后,一群铁路工人遥望山顶,绿树上挂着阿玲的红衣,树下的阿玲已是一堆白骨,旁边遗落着陪伴她一生的三味线。
 
寒冷
 
观看这部电影,感觉到的第一个意象便是寒冷。阿玲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失去母亲,宫川一夫(黑泽明的老搭档)的摄影机镜头在铺陈拜师之路时,不断通过雪花与裸露的手、脚之间的切换强调幼女的孤苦无依。卖艺路上,团长心疼小阿玲,给她穿上了一双袜子,想不到反而冻坏了她。“赤脚走吧,只要一直在动,哪怕雪地里也是暖和的”,这是盲女歌伎们的经验,从此,阿玲打了一生的赤脚。
 
旅途中,初潮的经血在冰冷的雪地上绽放,超现实成了一朵红花。
 
盲女的世界是黑暗的,然而却充满了相濡以沫的温暖。在一场大雨中,怀孕的师姐恶心作呕。团长的教诲告诉了她盲女人生的真谛:“佛祖慈悲,赐我等天生不能视物,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看见这世上的苦难。阿玲,你要记住,别和男人鬼混,否则,我只好将你逐出师门。”据说,盲女是嫁给了佛祖的人,所以不能再贪图人间的情欲。
 
习惯了寒冷的阿玲或许是太需要哪怕一点点的温暖,即使是被逐出了门户,她依然不断与男人发生关系,有些是自愿,有些则是被迫。有些寒冷的夜晚,她甚至生怕自己被冻死。事实上她的唯一一个孩子,就是在出生的当夜冻僵的,那个所谓的父亲,早已不知跑到了什么地方。无论是男人的好心还是歹意,身为盲女的她都无从拒绝,唯一的希望只是最后他能良心发现,留下一点钱。冷,是盲女世界的基调,也是理解阿玲的根本。
 
影片最让我的动容的场景之一,在后半部分。一个老妇把失去了父母的盲眼孙女送来学艺,而阿玲能做的只是写封信给当年的团长,求她收留。结果祖孙二人当夜跳海自尽,阿玲和同伴听得消息,在雪地中一边行进,一边为无力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而放声大哭。在狂乱的雪花纷飞中,武满彻的音乐巧妙地与背景的海鸥悲鸣交织成一片,这个世界的寒冷真到了极致。
 
也正因为冷,她才分外需要鹤川的热。
 
火热
 
如果说,冷是理解阿玲的豁达和随遇而安的根本,热就是理解鹤川的根本。这个身高六尺的大汉面冷心热,顽强地伸出拳头,对抗一切遭遇的不公。因为家贫,他卖身参军,旋即逃跑。摆摊被勒索,他的第一反应是用拳头讲理。心爱的阿玲遭到侮辱,他想都不想,掏出锥子就扎死了别所。他的愤怒针对的不只是一个个的坏人,更是这不公的世道,在军部监狱,他咆哮出了他对“圣战”的蔑视:“打仗牺牲的尽是穷人!”
 
在鹤川的心上,阿玲是一尊菩萨。贫困的童年,伤痛的经历,只有在与阿玲的相依相伴中才能得到抚慰。所以他坚持拒绝阿玲的示爱,生怕自己一碰她,就会和那些其他的男人一样,从此缘分如露珠般消散,各奔东西。
 
阿玲在他的庇护下,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岩下志麻(我现在叫她芝麻小姐)即使闭着眼睛,仍然把阿玲的心理变化演得入木三分。从饱经风霜,脸上挂着机械的媚态的歌伎,到一个柔媚天真,惹人疼爱的女人,仅仅两年的时间,这哪里还是《在盛开的樱树林下》中那个神秘而骄横的“花妖”呢?好演员,当如是!芝麻小姐凭此片夺得第一届蓝丝带影后,果然绝非幸致。面对这个有着猫一般的鼻尖,以及比猫更精致的表情的“摆摊人的妹妹”,原田芳雄吼出了我的心声:“声音不要这么娇,表情不要那么嗲,你就不能像个正常女人一样吗?”
 
咳咳,扯远了,继续阿玲的悲惨人生。
 
时代
 
与中国电影不同,中国电影谈到这一时期必然牵扯到新文化运动或者复辟-宪政之争(没办法,这是基本的大叙事,吴天明的《变脸》大概可以算一个例外),日本在反映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中或多或少总会牵涉到时代与社会的变迁。彼时的日本,正处在国力和野心不断膨胀的时期。要说大事,触目皆是。然而原著和电影捕捉到的,都是一些很小很细微的变化。万才师的段子里开始赞美“电气化的新生活”,盲女的歌词里加入了“乘飞机旅行结婚”,让人想起《鬼子来了》和《戏梦人生》里面日军来了赞日军,国军来了赞国军的民间艺人。然而与中国电影专注政治风云不同,这些看似细微的生活上的变化,反而更持久,更坚决,正是它们一点一点,无可逆转地把整个社会拖向了现代。
 
盲女阿玲身处的,就是这么一个民众咸与维新,传统艺能与生活方式日渐消亡的时代。在影片的前半段,筱田正浩通过阿玲与鹤川在营火边的叙述,错落有致地交待了阿玲的生平。这几乎是一段标准的民俗展示,极其细致地展现了盲歌女的生活,从这些残疾人如何收拾房间,如何穿针引线,到她们的行规和组织,巨细靡遗地详述了一类特殊的生活方式。搁在中国第五代的手里,这些材料大概已经够撑起一整部影片了,然而在筱田这里,只是故事展开的一个引子而已。
 
影片结尾,孤苦的阿玲失去了鹤川,穿着渐成褴褛的衣服穿行在日新月异的乡村,盲歌女千百年来栖息的领地正在迎接现代化的洗礼。最后一场戏以隧道口的一架机器开始,象征着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镜头拉远,穿着制服的工人涌出,铁路已经修到了崇山峻岭。而阿玲的遗骨,就散落在对面的高山上。生于旅途,死于旅途,本来就是盲歌者的宿命,别所并没有虚言恐吓阿玲。作为观众,我也清醒地意识到虽然同属盲人,阿玲并不是座头市,不可能长生不死地流浪下去。然而筱田的这个直白的结尾,多少还是让习惯了“奇迹”的观众有点吃不消。人生终究尘归尘土归土,一切归于虚无,莫非是筱田幼年出家,师傅成天跟他叮嘱的就是这个?
 
从这个意义上说,阿玲的悲剧是双重的,她既背负着身为盲女的不幸,又背负着传统艺人身处大变革时代的不幸。即使她回到师傅的门前,师傅也已经不可能出来向她微笑了。剧团的破败已经分明喻示了盲歌者的没落,在过去,“盲女可以做按摩师,也可以做妓女,当然,还是做歌伎体面一些。”人们认为,成群结队的盲歌者是永远在路上的修行者。而在一个新时代,残障已经失去了神性的光辉,变成了彻底的医学意义上的缺陷。
 
如果这么看,盲女阿玲悲惨的一生或许也不失为一种圆满。
 
PS.感谢止痛片兄的推荐,电驴拖了半年,终于把这部杰作下到,幸甚。可惜无缘欣赏片兄翻译的中文字幕。
 
感谢侠兽兄关于筱田的文章,获益良多。

 4 ) 日本电影往事:筱田正浩的夜光水母

筱田正浩镜头中的“阿玲”一直在走,她就像一只悄无声息的夜光水母,带着透明的温暖去迎接着炎凉世态。她不时回头,看看往昔的回忆,在镜头的渲染下,时间和生命从她的笑容中一点点的抽离,在山尖留下一抹嫣红。

“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己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最大的悲悯。”

筱田正浩的电影《孤苦盲女阿玲》便是讲述了一个关于悲悯的故事。

自幼双目失明,探寻这个世界的方式便是自己的身体,阿玲倔强的成长,正如她赤脚走过的那些山坡上的野草。这样的女性角色,多多少少都是值得人们同情的。而筱田正浩却用自己的方式,将阿玲放置于一个残酷的世界之中。

中学时代的筱田正浩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军国主义少年,现在看筱田正浩的这些影片,很难想象那时候的他经历着怎样的人生。尽管他对天皇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拜,不过,战争的失败,依然给筱田正浩带来了一种幻灭感。而这种幻灭感和阿玲的幻灭感有着如出一辙的相似,阿玲对逃兵的依赖和期待并没有让她真正摆脱悲悯,而是从一个黑暗的山谷进入另一个黑暗的山谷。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筱田正浩继承了日本电影的感伤传统,并将此升级为一种唯美的悲剧,使其具有了筱田正浩的个人风格。在《孤苦盲女阿玲》这部电影中,阿玲并没有对人生充满绝望,而是在这样的境遇之下,一直燃烧着生命的喜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筱田正浩电影中角色的悲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苦,而是非常体面,非常有风度的悲苦,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也可以看见这种桥段。

上个世纪的日本电影大多都很厚重,或许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已经深深地根植于导演的灵魂之中,所以,他们的电影总能看见一些对战争的控诉,这部《孤苦盲女阿玲》也是如此。尤其是鹤川的逃兵身份,更是告诉了观众,阿玲的悲剧是这段历史造成的,是战争造成的,是那个时代不得不承认的宿命。双目失明的阿玲总是可以让人感动,虽然她眼睛看不见,可她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对相濡以沫的期待。她渴望的不是鱼水之欢,而是那种可以一直依靠的温暖胸膛。

影片的结尾非常直白,是一种可以遇见的结果。不过,这恰好符合幻灭的情感基调,尘归尘土归土。阿玲所代表的除了有女性本身的悲剧身份之外,还有传统艺人在战败之后的尴尬地位。不同于其他的日本导演,筱田正浩是一位注重技巧的导演,在这一点上他和黑泽明有些相似,不过,他比黑泽明更浪漫一些。筱田正浩从不可以卖弄技巧,而是通过流畅的叙事来展示自己纯熟的拍摄技巧。

筱田正浩其实是同情阿玲的,因为阿玲就是另一个筱田正浩。

 5 ) 聖馬丁鳥的宿命

大正以前的日本盲女歌手,介乎于艺人、行乞者和妓女之间,传说中她们是嫁给佛祖的人,所以不能再与男人同寝。

记得张国荣在《阿飞正传》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世界上有一种没有脚的鸟,它的一生只能够一直飞翔,飞累了就睡在风中,这种鸟一辈子才会落地一次,那就是死亡来临的时刻。”我查了资料,这种鸟叫做无足鸟,又叫圣马丁鸟,学名岩燕。盲女阿玲,以及她的那个群体,就像圣马丁鸟一样,一直在路上,不知道终点在何处。当她失身于男人,与其说是为了生存,与其说是为了男人的体温,不如说是在寻找一种方式休息,以圣马丁鸟在天空中睡觉的方式休息,因为看不见世界的人生太冷、太累了。

用这种方式,阿玲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尽管在她身上的男人只不过图一时之欢娱,不过这也足够了。直到她遇见鹤川,一个对她的身体敬而远之的男人。如果说男人有“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般的思想,女人大体上也会有“被拒之于千里之外”的落寞感。所以,当药店老板想诱奸阿玲时,她半推半就的表现直到最后鹤川的杀人,都是对这个男人的试探:一个会为我杀人的男人还会拒绝我吗?

阿玲终于在鹤川身上找到归宿,可惜杀人犯和逃兵的双重身份又让这种归宿感像窗户纸般一捅就破。这就是命,盲女歌手的命,注定像圣马丁鸟那样不能落地。电影结尾处那一堆白骨和一把三味线,以及树顶上一大群缭绕的乌鸦,是暗喻一个悲剧的结局吗?我以为阿玲终于找到可以休息的地方了,圣马丁鸟终于落地,死亡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开始。

这是我第一次看全英文字幕的电影,可能有些词理解得有偏差,但对于美女天生敏感的我来说不得不错过岩下志麻的美丽,这种美太精致,尤其是侧脸和鼻尖。出演过《雪国》和《秋刀鱼之味》的岩下志麻配得上“昭和十大最美女优”的称号。

以下是我借用的一段话,权作本文结束语:我生为盲女,本就不应存世,我们扶着背一路吟唱乞食,初潮入雪成花,直到碰到了你,坐在你车后是这一生最快乐时光,我喊你"哥哥“,你却当我菩萨,乱石滚过,你却紧紧拥住我,你为我杀人,陪我归乡,却永隔两世,从此我成孤魂,终化为海边一堆白骨。

 6 ) 锁骨菩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寒冷,黑暗,孱弱,盲女阿玲来到这风雨如晦的世间时注定就要饱尝辛苦。其时正值二三十年代日本对外穷兵黩武,内部经济窘迫之时。中层市民尚战战兢兢以求自保,底层民众则沦为战争机器的柴木,对于向阿玲这类的残疾边缘人物,实在如春之雪、冬之蝉。即至成年有时才懂人世之残酷。童年时所学的种种信念,大到人定胜天,小到有志者事尽成,都是有使用局限性的。人生之基调本来就是无序的、混沌的。像阿玲这样的悲剧,几乎是无解的。虽然剧中常常强调,阿玲由于不守清规戒律与男子发生关系,遂被逐出师门成为流莺。但当警察去盲女寮向阿玲师傅调查取证时,影片所展现出的已然破败的居所,向观众暗示了新时代中盲女歌唱团的没落。所以无论留在师门与否,阿玲几乎都无法自保。何况阿玲太寂寞太寒冷了,与男子的私通于她也是种慰藉。
    知乎上有个问题,“美丽但贫穷的女子会怎样”。我的经验是,不幸乘以二。现实是冷酷的,从来只遵从丛林法则,向钱权与武力低头。然而凭借美貌脱离苦海的故事也是有的,但不幸的是人们往往以为这种故事是常有的。片中没有明确肯定阿玲的美貌,但从男人们对她的青睐与轻薄中可以确证她的美。美丽使阿玲获得了轻佻的喜爱,这也足以令处境凄凉的她高兴了。然而悲哀的是,由于自身太过弱小,她无法抵挡男人们由轻薄产生的侵害,甚至逆来顺受,将其视为冬日里的热源聊以慰藉。
    本片有很多佛教元素,盲女们拜的是菩萨,说自己是嫁给了佛祖的女子。鹤川和阿玲洗澡时赞叹阿玲端庄安详的模样真像菩萨。是的,阿玲的故事只有放在佛教的世界观里才能令人免于窒息。大千三千世界,六道轮回,人世的悲喜在佛的眼里都是暂时的小事物。生死苦乐,都会在无尽的轮回中不断补偿与更替,最后是个无悲无喜的干净结局。是的,阿玲的悲剧戛然而止,简直没有任何曙光,世人无法释怀。
    《续玄怪录》中有个锁骨菩萨的故事,说昔日延州有个美少妇,常独行于市井,与男子亲近交欢,几乎来者不拒。妇人死后众人皆悲伤,厚葬了她。某天来了个胡僧,见妇人的墓便顶礼膜拜。大家问僧人,这不过是个人尽可夫的放纵女子,为何要拜她。僧人答,此乃慈悲喜舍的锁骨菩萨,殉身满足世俗之欲。众人打开棺木一看,果然尸骨遍体钩结如锁状。于是便为妇人修塔设坛。阿玲的故事,有点像低配版的锁骨菩萨,的前半部分。那挂在树枝上的红衣裳,和跌落在山涧的白骨似乎并没结成锁。导演虽然注入了大量佛教元素,但并没打算安排个慈悲的结局。面对无解的悲剧,导演希望人们直面现实,而不是躲在粉饰出的佛光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或许也不能抵御无序的世界,但鹤川与阿玲的死亡才真正有了意义。阿玲作为一位始终善良天真的锁骨菩萨才能解救未来更多的阿玲吧。

 短评

为了暖和随便和那么多男人睡,不怕怀孕搞坏身体吗。一被男人吻或碰下就自动脱衣和男人做,太敏感了。鹤川原来是不去中国东北的逃兵、被通缉的杀人犯,被抓后阿玲去找盲女屋收留自己的盲女但屋中空无一人,去找生母也没找到于是跳崖自杀了。真是悲剧

5分钟前
  • 绿色阳光
  • 推荐

岩下志麻太美了……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10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推荐

结局太悲了。最后一组空镜头导演显然也不忍正面表现阿玲死亡过程,但飘荡在树间的红色和服,盘桓在枝头的乌鸦,以及地上的头骨说明了一切,阿玲最终凄凉而去,告别了这个没有一丝温暖的世界。

12分钟前
  • 木二开
  • 力荐

如果说心中天网岛美术和音乐风格是我们熟悉的典型栗津洁和武满彻,那这一部里他俩或许还有点一反常态,大地色系内景,有点芥川附身的哀伤交响乐,你别说后半开始破案命运捉弄人伦惨剧了特么是有点在看野村芳太郎的错觉..不过他还是比野村好看一些,就冲那结尾的狠劲!前半七八分钟一首歌特别喜欢,只有一把琴伴奏的近乎清唱的民谣赶脚各国有共通之处不过以前卖唱助兴的歌咋非黄即惨而且惨得居多orz 70年代彩色胶片四比三画幅这种浅景深多中景如画一样平面的构图,难以复制的美。ps原田芳雄演时代剧好像从来就是直接顶着自己当时的长卷发上阵的从来不剃头么...@新天地

16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雪地、温泉、海边、山林,在自然的霜风雨雪中颠沛流离.相聚、别离、战争、厄运,在世事的变迁动荡中求得一席.这是一个人的编年史,说什么世人洗罪的尊佛,只要一个温暖的归宿却求不得.命运注定在先,有时候有缺陷的人不得不用一生来寻求对生命的弥补.岩下志麻不事雕琢,原田芳雄真乃好汉也.

17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阿玲与鹤川的第一次拥抱真是感动。孤独无助且隐忍,这成为活下去的方法,影片的情绪也很好,没有太过激的情绪释放,很冷静的观望,却带来隐痛。岩下志麻演的真好,脚下开出的花。

2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生存本就艰难,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心灵的慰藉,经历了无可倾诉的痛苦,也经历了短暂深刻的幸福。昙花一现的幸福过后,眼前却仍是幽深的黑。

24分钟前
  • 蓦兰
  • 力荐

旧时对女性欲望的压抑,苦命的阿玲尽管目盲可她拥有善良的心灵和正常的生理欲望。她在鹤川眼里是个圣女,不容被任何男人沾染包括鹤川自己,我猜大概因为自己是逃兵怕连累阿玲吧。通过鹤川的供述,表现出导演反战和招兵腐败(有钱人可以花钱不用去当兵,当兵的都是穷人家娃)的事实。

26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东方佳人,不过岩下志麻尔。

29分钟前
  • 胖大海
  • 还行

太有魅力的一部电影,同时也是一部无法展现视线的电影(拍盲的电影让人看,实在是件美而残酷的事情),气候和景观成为主角。初潮之花和结尾的红摄人心魄,筱田正浩故意在全片压制红色,为的也就是这两个瞬间。背景并没有设置在二战期间,而是在之前,似有点《白丝带》的意思,不过反战只是一个方面,阶层也是重要部分(莫名想起印度三傻)。冒昧说一句,树木希林演盲女真的太合适了。

34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那個陌生的男人猴急地進入她的身體的時候,她感受到疼痛的時候更多的卻是一種溫暖,對於性的渴求,除了生理上的,也許更多的是對於孤獨和冷漠的畏懼,但是,那些男人只貪求一時的魚水,天沒亮,他們就漠然離開,把寒冷留給女人。她被趕出那安身之所,遇到那真正關愛她的男人,但,他們一起遭遇了死亡。

39分钟前
  • 蘇小北
  • 力荐

人间料得极难看,且喜生来已丧目,人生难有一知己,原来只有我自己

4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在这部片里突然体会到了岩下志麻的美,柔美的面庞带着清雅的欲望,那是男人迫不及待的占有欲念,也是阿玲在这孤单世上能抓住的少有温暖。如果能一直和“哥哥”相伴卖草鞋下去该有多好,最终还是从孤苦中来,从孤苦中去。打酱油的西田敏行和树木希林可爱。

45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①如此冰冷而凄苦的电影,沉静地勾画出盲女阿玲的一生,颠沛流离的孤寂命途与昙花一现的温暖拥抱,历遍风霜血雨,迎来短暂幸福与刹那芳华,转身依旧空无,终如霜花零落。②影片亦浸染着物哀与幽玄之美,一如时而插入的空镜(大多为两两一组):雪野,苍松,夜月,密林,海岸,远山,夕阳,配上武满彻的怆然音乐,洞穿心底。③岩下志麻的表演无可挑剔,全程闭眼仍然美到发光。④反战主题隐现,还有不少对20世纪初日本的时代侧写:对外征伐,买穷人代替服役,传统曲艺卖唱的没落,街头摊贩与节庆仪式,铁路繁盛。⑤盲女大家庭里的光与暗:穿针引线,驱逐严规,互绊设陷。⑥雪地上的点点经血,初潮开出的红花。⑦两人在雾气弥漫的山溪中沐浴,鹤川说:阿玲,你在夕阳下活像个慈佛。⑧吃馒头与喝水时的笑靥。⑨一群乌鸦,一袭红衣,一地白骨。(9.0/10)

4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阿玲在开头面对一众男人唱戏时,她的语调及笑容很是俏皮,这是一个闯荡江湖多时的形象。而当她渴求着男人拥抱占有她的时候,是那样让人心疼。她是艺妓,不是妓女,但看不见世界的人往往缺乏安全感与温度,与男人躯体纠缠能够暂时填补她缺失的温度与想象力,想象力可以通过触觉在脑海中建构一个男人的形象,对盲人来说,身体接触是最可靠的认知方式。阿玲被强奸的段落里她最后主动屈服,她在等待与鹤川重逢,这是不得不做的退让。阿玲与鹤川在一起的日子是唯一幸福的时光,他们摆摊做木屐让阿玲不用再四处流浪卖唱。而鹤川杀掉强奸者后逃走,又因底层出身被迫顶替富人参军,参军后又逃走的元素有着极强的社会批判性。最后鹤川被处刑,只剩阿玲一人重新流浪,多年后被人看见了她挂在树上的红衣以及树下的白骨,她是怎么死的没有交代,这样的留白让人寒心。

50分钟前
  • 7级残废
  • 推荐

7.5/8 孤独的灵魂 悲凉的命运 大正时代日本民间残像;战后日本电影好看 不仅演员演技无可挑剔 更在于剥离历史时代背后那光怪陆离的人性与人心的故事

51分钟前
  • 東郷柏
  • 推荐

生活本已不易,盲女更为艰辛,抚琴编鞋,都是为了能够在这凄冷的世间生存下去;黑暗中,既经历了深沉的痛苦,幸而也得到了短暂的幸福;但纵使再坚强,也没能抵住这举世的冰冷与凄凉!除了散乱的衣帽,破损的古琴,还有谁记得你曾在这世上来过?

55分钟前
  • 伊菲吉妮娅
  • 推荐

岩下志麻演得真好,日本导演真的是非常善于刻画此类女性形象,和西方爱情、婚姻悲剧不同,这种完完全全是女性个体命运的悲剧,而男性的存在只会加剧女性的痛苦,包括曾给予她虚妄的希望最后幻灭成泡影的鹤川。结尾镜头扫过树叶上的红衣和草地里的头骨,一声唏嘘。《西鹤一代女》是如此,本片亦是如此。

60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2021SIFF.因为寒冷从光脚下开出红花开始寻找温暖,盲女用嘴唇穿针,投海自杀的老妇和孙女,穷人是战争的牺牲品...重复出现的海浪是阿玲记忆中家乡的声音,被铁路和电话削弱,新的时代容不下盲女了...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悲怆一如莱昂内的往事系列;当外部战事受挫,疯狂指向内部和弱者,一如夏布洛尔的女人韵事;招供时权威的视而不见与逃避一如大岛渚的圣诞快乐;笑意盈盈地流浪和相依为命,一如费里尼的大路,私心觉得筱田正浩一定看过大路,也许非常非常非常喜欢... 筱田是本届siff大师单元唯一在世的大师了好年轻的树木希林和小林薰

1小时前
  • 吴邪
  • 推荐

24th SSIF No.08@黄浦剧场。“世间如地狱,我不能和你睡觉,只是想与你,再走一段路。”盲歌女们的每一首歌,都是水深火热的苦,如何听来取乐呢?阿玲特别动人的是声音,明明活得如此艰难,讲话的声音却始终清脆明亮,浑若无事。电影里的树木希林、小林薰都还年轻。只是西田敏行叔,跟现在看不出多大差别。读佐藤忠男日影史,得知这部电影是70年代津轻三味线和盲女歌得到再评价后拍摄的。p.s.黄埔剧场这反人类座间距伸不开我这大长腿…

1小时前
  • 奥兰少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