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问苍天

HD中字

主演:唐·瑞德·巴里,蒂姆斯·伯特姆斯,Craig Bovia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1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2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3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4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5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6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13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14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15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16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17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18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19无语问苍天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无语问苍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尼(蒂姆斯·伯特姆斯 Timothy Bottoms 饰)是一位普通的美国青年,怀着报效祖国的心情拿起枪杆走上了战场。不幸的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强尼身受重伤,失去了他英俊的面庞,也彻底失去了行动能力。残缺不堪的强尼被送入了陆军医院,对亲人的思念支撑着强尼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了疼痛和绝望的夜晚。  福斯(黛安·瓦西 Diane Varsi 饰)是医院里的一名护士,负责照料强尼。因为强尼的声带被破坏了无法说话,所以福斯使用了摩斯电码同她进行交谈。善良温柔的福斯渐渐唤醒了强尼内心里对于生存的渴望,可不久之后,福斯不见了。打雀英雄传(粤语)劫持 99 美国版赫尔克里士非礼勿言火星救援您说了算火力少年王3无辜恋人第一季黛西与乐队第一季东北小哥进城记一路闯关过圣诞国语哥伦布日史上最强弟子兼一暗之袭击动态漫画·快穿之顶级反派要洗白第二季古村风云约定的梦幻岛您一定不要错过下姜村的绿水青山梦梅森探案集 第二季危急迫降堕落人鱼哦我的鬼神大人特种部队: 终极地狱周 第二季麻烦终结者献王虫谷西游新传玫瑰骑士2022万古仙穹 第三季吸血鬼学院跨越时间来爱你纸牌之国与博诺和边缘面对面: 大卫·莱特曼回归都柏林非亲兄弟2008请跟我走大菩萨岭忧国的莫里亚蒂第二季奇食记 第二季圣徒TheSaint加斯帕24小时宅男腐女恋爱真难石纪元婴尸高堡奇人第四季暑假作业噪音

 长篇影评

 1 ) 选择沉睡 还是选择苏醒

到底是醒来还是继续沉睡
哪个更快乐一些呢

当Leonard奇迹般醒来的时候
我觉得这不过是一个俗套的电影
Leonard会渐渐融入这个社会
找到自己的位置
当美丽的她出现的时候
我更加失望
Leonard和她互生好感
并奇迹般的在一起

可是可是
在Leonard开始浑身抽搐着面对一切的时候
当他对医生说
不要放弃我的时候
当他不得不再一次回到从前的时候
我感觉到的只有痛苦

所有的人都回到原地的时候
我不禁要问
他们是否应该醒来
面对物是人非的世界
他们是否还能融入其中
或者我应该问
他们是否应该曾经醒来
体味那种美好
然后再被无情的夺去

因为那是人
而不是一台坏掉再修好又坏掉的机器

那是人
他们再次沉睡以后
他们并没有停止思想

那是人
所以他们会在那片刻美好之后
感到比从前更加难以忍受的心灵的煎熬

没有什么比健康和自由更加宝贵的事情了
我们拥有完整的身躯
拥有灵活的头脑
我们还缺少什么呢
缺少感恩
我们还犹豫什么
珍惜你现在的生活
不论贫穷还是富有
不论残疾还是健全

做你想做的事情 吃你想吃的东西 唱你爱唱的歌 爱你想爱的人...

 2 ) 无语问苍天,内心找答案

   在整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无语问苍天》都像极了一部美国俗套煽情片,一位内向无名的医生在一所医院里治疗一些“睡人”,经过起初看起来被同事笑话的努力,他成功的唤醒了他们。整个过程波澜不惊,略有挫折但已经有着大踏步向大团圆结局迈进的趋势,此时,片子才转向更深刻的内容,一直到结尾,都给了我更多的启示。
    在片中,医生塞尔是一个有着医学理想,热心工作的优秀医生,但同时,他羞涩,不善表达,感情内敛,而这些特征又和他的病人相似。塞尔的病人是些得了类似帕金森综合症和脑瘫的病人,他们显得毫无知觉,陷入一种沉睡状态,如同植物人一般,但是,不同的是,他们又具有行动能力,对外界的一些刺激会产生反应。于是,机智的塞尔用抛球的方式选出了有相似特征的病人,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经历。整部片子有很多时间都讲述着塞尔和他的同伴们对病人们的“唤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被唤醒的不仅仅是病人,起初看起来死气沉沉的医院也显得生机勃勃,那些对工作开始显得态度很被动的医生们充满了热情,而羞涩的塞尔也被唤醒,打开心门,开始了他的恋情。
    在我看来,本片在病人与医生的交互中也涉及着医务伦理的问题,在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中,特别如本片中展示的环境,病人无疑处于一种极度弱势的状态,而当时的病人病状也属于疑难病症,医生与病人亲属间也处于一种极度的信息不对称中。那么,医生该怎样对待病人,他们可以因为这是当前难以治疗的疾病便消极对待,然后在病人长期的不知人事死去之后,淡淡的对病人家属说声,“很抱歉”,“我已经尽力了”。而塞尔和同伴们对待病人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在积极的态度中也涉及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问题,即究竟是对什么积极?是对探索未知领域,勇攀科学高峰积极?是对克服医学障碍、名利双收积极?或是对病人恢复健康的那一抹微笑积极?事实上,以上的这些都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而塞尔在治疗病人时,也夹杂着这些因素。他是个热爱自己职业的医生,所以他对医学的未知领域,不是消极对待,而是知难而上。我们看到,他设计小小的实验来区分病人,他去劝说商业机构赞助药物,同时,在医疗过程中,他也不得不在征求病人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采取实验的手段,当他决定药量的紧张,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种探索的兴奋和一种为病人担当责任的紧张。而塞尔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是将病人当作“白鼠”,不是将他们当作自己升级的台阶,也不会诱导性的让病人家属签字。他真正的关心着他的病人们,特别与雷纳之间有着兄弟一般的情谊,这样的医患关系在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大背景下看来有些理想主义(其实如此亲密的医患关系在任何社会又何尝不是人们向往又稀有的理想)。值得一提的是,在唤醒病人时,塞尔等人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来“刺激”病人,比如不同的人对不同的音乐有反应,与很多医院集中统一的“管理”病人相比,这又是多么人性化的态度。
    当影片越来越显得有大团圆的俗套时,情节发生了扭转,塞尔和雷纳的关系很快受到考验,他们的问题在于,无论如何,医院都把雷纳当作一个特殊的病人看待。所以,雷纳不能独自出行,也就不能伴随心爱的女孩去恋爱。雷纳的反抗让片子有了些《飞越疯人院》的味道,但是,雷纳是个真正的病人,塞尔的治疗方法终于开始出现问题,渐渐的,雷纳和其他病人重新成为“睡人”,留下的是懊恼的塞尔。塞尔最后的懊恼是什么?仅仅是一次医学实验的失败吗?或许不能排除这样的因素,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一个医生的良知,他的失败带来的损失是一群人的人生,他尽力了,但是正如他最后向人们表述的,他没有推卸,他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在影像中,我们不时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医生没能挽救垂死的病人,恼火的将拳头砸在墙上,甚至痛哭。这是真正关爱病人的医生,他们勇敢的承担关乎生命的压力,他们勇敢的担负应该承受的压力。就如塞尔,面对沉睡的病人他可以以安全为由采取“无为而治”,但是他勇敢的行动了,尽管只是带给了这些病人很短一段时间的苏醒,但是至少让他们可以再看看母亲,再谈谈钢琴,再唱唱歌,再跳跳舞,再一次的萌发爱情。雷纳重新沉睡前和心爱的女孩的那段舞令人感动,看着女孩离去的那眼神令人哀伤,或许沉睡后的他会在脑子浮现这段难忘的经历让他在沉睡中更加安宁,而雷纳们,依然在努力,为了更多生命、更多生活的延续而努力。
    本片是部容易被忽视的佳片,两位主演是罗宾.威廉姆斯和罗伯特.德尼罗,在回顾两位成功的演员的演艺生涯时,这部片子估计也容易被略过。二位的表演非常精彩,特别是罗宾.威廉姆斯将塞尔的那种羞涩表现的真实而可爱,而塞尔心底的热情与善良更是让威廉姆斯演绎的打动人心。罗伯特.德尼罗扮演了病人雷纳,显然,扮演这样行动困难,不断颤抖的角色需要功力,罗伯特在这点上演绎的颇为到位,不过比起《我的左脚》中的刘易斯稍显逊色了些,但是在表现雷纳的内心上,他更有精彩的表现,特别那段争取“自由”的反抗,那段将要重新沉睡前的痛苦,看着让人揪心,让人同情,也让人与这类病人更加贴近。
    在影片的最后,经历这场大悲大喜的苦闷的塞尔终于领悟了生活,他打开了心门,开始了与同事的爱情。是的,作为人,我们重要面对最后的永恒沉睡――死亡,而塞尔们、观众们也从这个故事中领悟了在人生中,那么多生活的平淡多么可贵,所以,如果生活的挫折让我们困顿,心生无语问苍天之感的话,就让我们问问自己的内心,从内心寻找答案,找到最值得珍视的,去珍视生活的美好点滴,带上雷纳重新苏醒时的那份好奇与希望。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93d833f376a50452352acc99.html

 3 ) 无语问苍天和献给阿尔基农的花

曾经看过那部著名的短篇科幻小说《献给阿尔基农的花》,我觉得这部电影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再看它,感情上就没有那么震撼了。虽然这个故事是个真实故事,而《献给阿尔基农的花》只是部科幻小说,但是比较起来,还是《献给阿尔基农的花》更优秀。

 4 ) 每一刻都是唯一

一個內羞害向的醫生,缺乏臨床的經驗,不太懂得如何和人們相處,也不知道應該怎麼樣表達自己的情感。他來到這家醫院,發現一群類似症狀的病患,他們看起來像植物人,但是卻有行動能力。這行動能力被看做是一種神經反應而產生的動作,Robin Williams 飾演的醫生卻發現這些人對不同的刺激會反應,他認為如果每個人的反應是不同的刺激,那麼就不像是神經反應而已,而是他們的內心試圖透過這些反應與外界溝通?換個方式說,因為他們的 "反應"源不一樣,是不是就表示他們的內心確實活著?

Robert De Niro 飾演的是一個好動的小孩,突然變成了這樣的患者,等到這醫生出現的時候,他已經有三十年沒跟外界溝通了,儘管他並沒有被與外界區隔開。

醫生的猜測是對的,他把他們都"喚醒"了,這些心靈被禁錮在黑暗深處的病患們都沒辦法接受自己竟然"睡了"這麼久。他們很害怕再次睡著,他們很享受醒著的時間,漸漸地醫生也開始把自己的心靈放了出來,一點一點地...

DeNiro的角色也是其中之一,他還把自己當作十來歲的小孩子,他發現他錯過了好多,他想挽回、爭取時間,但他是最早醒來的病患,也最早出現抗藥性,他開始又要進入沈睡狀態.... 醫生很緊張、很不捨,De Niro 也必須夠勇敢面對可能來臨的另一次沈睡。

感人的地方,除了情節之外,鏡頭把二個主角的心理也拍出來了,從他們的表情和動作上。

這一部片子,真是強冷推薦,保證賺你個熱淚盈框;最重要的是,希望這故事可以讓我們更積極、更珍惜地過我們的每一天;這歲月,不論是青春或其它,通通都是過了不再回來的,每一刻都是唯一。

 5 ) 演技+情节=完美作品

我最喜欢的演员,罗伯特德尼罗,不但演黑帮出色,在表现这个从植物状态苏醒的病人时,举手投足间更是细致入微,丝丝入扣。事实上,剧中堪称老戏骨的不在少数,罗宾很好的表现了一个内向,善良,执着的医生形象。茱莉则如此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真是一个完美的crew造就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影片,一个改编自真实故事的杰出作品。

影片最后以悲剧收场,一度苏醒的病人再次沉睡,让人不禁扼腕;特别是德尼罗颤颤巍巍间与茱莉跳完最后一支舞,我不经热泪盈眶。在常人看来平淡无奇的生活在这些病人看来是多么的珍贵。比起那些高调生命可贵的电影,此片展现出了无声但有声的强大力量。

一个糟糕的片名让很多国内朋友人甚至不知道这部与肖申克救赎同时代,同样伟大却内敛的多的作品。实在可惜...

 6 ) 临床试验失败后,他将论文写成了小说

本文来源:科研圈(ID:keyanquan);作者:戚译引

2015 年的8月30日,“当代医学桂冠诗人”奥利弗·萨克斯逝世。他用一个个精彩的案例故事记录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更为“帕金森神药”左旋多巴的传奇故事留下了一个精彩的注脚。

奥利弗·萨克斯 | Adam Scourfield/BBC/AP Photo/AP

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实在不算成功。他不是把面包屑掉到离心机里,就是搞丢实验记录和样品;他的论文要么被拒,要么遭到同行的猛烈批评。

然而在实验室之外,他是被病人喜爱的医生、被读者喜爱的作家。他将一个个奇特的病例写成故事,作品被翻译成 25 种语言,被改编成电影、戏剧,《纽约时报》称他为“当代医学桂冠诗人”。

这一切的声望和荣誉,或许还得从那场失败的临床试验开始。

“神药”登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萨克斯还是牛津大学的一名医学生的时候,神经科学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1957 年,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森(Arvid Carlsson)指出,多巴胺并非去甲肾上腺素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而是一种独立的神经递质。随后他用动物实验证明,多巴胺的前体左旋多巴(levodopa)能够有效逆转利血平造成的运动不协调——这种状态与帕金森患者的症状非常相似。

阿尔维德·卡尔森 |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接下来,医学界开始尝试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症。有些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些试验使用了相似的剂量却毫无成效。直到 1967 年,乔治·科奇亚斯(George Cotzias)使用了一项大胆的方法:把左旋多巴的用药方式从注射改为口服,逐渐增加剂量,最终把剂量从最初的毫克级增加到每天 16 克,才在帕金森病人身上取得了稳定的疗效。

科奇亚斯的发现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年轻的萨克斯也没有错过这个消息。

年轻时的萨克斯酷爱骑摩托车 | 图片来自 The Telegraph

此时,萨克斯已经到纽约落脚,在贝丝·亚伯拉罕医院(Beth Abraham Hospital)当住院医生。这是一所慢性病医院,收治了约五百个患者,其中有约八十人是昏睡性脑炎(encephalitis lethargica)的幸存者。

昏睡性脑炎如同 20 世纪初的一场梦魇,许多人被困其中,从未醒来——要么是生命的沉睡,要么是心智的沉睡。萨克斯眼前的这些病人就患有各种复杂的后遗症,许多人出现了帕金森症的症状,有的已经在医院里度过了数十年的混沌岁月,所有的记忆和心智状态都被定格在二十年代。

既然左旋多巴能让帕金森病人“解冻”,那么它能不能唤醒眼前这群患者呢?

梦醒时分

经过重重审批,萨克斯终于拿到了还在实验阶段的左旋多巴。他的双盲临床试验于 1969 年 3 月开始,最初参加的只有 6 个病人。

药物的疗效很快开始显现:失败率是 50%,但已经远远超出了安慰剂效应。于是,试验开始数周后,萨克斯便决定让医院里所有的脑炎后遗症患者用上左旋多巴。

1969 年的夏天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度过。患者们纷纷焕发生机,不仅恢复了行动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也在恢复。萨克斯写道:

“这样的整体苏醒或活力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神经解剖学概念截然相反,当时的神经解剖学将运动、智力和情感中枢看作是相当独立于大脑的部分,与后者并无交流。”

电影《无语问苍天》里,使用左旋多巴后恢复生机的病人雷纳德(左),由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扮演。| 图片来自豆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问题开始浮现。患者对药物剂量变得极度敏感,而且反应也出现波动,甚至有些病人每次用药后的反应都不一样。

萨克斯意识到这件事非同小可。他开始随身携带摄像机,并且搬到医院附近,长期值夜班。他将左旋多巴称为“某种奇怪的个人时间机器”,在另一本书里,他记录了一名 63 岁的女患者在用药后变得极度亢奋,不断回忆起二十年代流行的黄段子和打油诗,那可能是她发病前最后一段鲜活的记忆。

奇怪的沉默

1970 年,萨克斯开始将这些病例投稿到《柳叶刀》(Lancet),并成功发表。不久后,他又给《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写了一封信,描述了自己的 60 个病人连续一年服用左旋多巴的整体效果,包括长期用药导致的种种古怪而无法预测的状态。

然而这一次,学界的回应却是“一片奇怪而相当可怕的沉默”。直到几个月后,杂志的通讯栏目被严厉的批评淹没。同行纷纷否认了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其中一封信指出,就算情况属实,也不该发表,因为这样会“对左旋多巴的治疗反应所必须的乐观气氛产生负面的影响”

当时的明星药物左旋多巴 |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接下来,哪怕萨克斯不再描述个案,而是尽量使用“正统”的方法,写出塞满了数据和图表的论文,他的研究也一再被退稿,甚至受到激烈的批评。萨克斯后来回忆:

“我悲伤地感到,我再也不可能在医学期刊发表论文了,除非我背叛自己的临床经验。”

与此同时,萨克斯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病例报告又被《每日新闻报》(Daily News)转载,令患者家属非常愤怒。而萨克斯则感到惊讶,他本以为这些文章仅限于学术交流,不会进入公众视野。这件事让他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个灰色地带。

苏醒的作家

真正唤醒萨克斯的诗人气质的,是那些被萨克斯“唤醒”的病人。

在疗养院度过大半生之后,病人们强烈感觉自己已经被世界遗忘和抛弃,希望有人能讲出他们的故事。于是,萨克斯为每一个病人和医院都起了化名,将这些案例写成了《苏醒》(Awakenings)。在他即将满四十岁生日的时候,这本书在英国出版了。

媒体对《苏醒》给予高度评价,然而医学界却再次报之以沉默。不久后,萨克斯被贝丝·亚伯拉罕医院解雇。

萨克斯与院方的矛盾由来已久,或许是因为他反对将病人严格管理,为此多次破坏医院的规定。他曾经用摩托车载着一个病人出去兜风,满足了她的遗愿,回来后几乎被当场开除。在下一家医院里,萨克斯不愿意将病人关进隔离病房,而是带他们出门散步,院方指责他破坏了医院的“治疗性惩罚”制度,这次轮到萨克斯愤而辞职。

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萨克斯在纽约的叶史瓦大学(Yeshiva University)教授神经科学,同时接待少量的病人,并继续写作。他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又从小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学教育,继承了 19 世纪的“临床轶事”写作风格。他从来不把患者抽象为某几种症状,而总是设身处地去想象他们的人生,想象疾病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他写道:

“所有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自己内在的旅程与风貌;而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些内在的东西,是不需要跟哪条神经连在一起的。”

《苏醒》改编而成的电影《无语问苍天》于 1990 年上映,罗宾·威廉姆斯在剧中扮演萨克斯。

因为对神经递质的研究贡献,卡尔森等人于 2000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左旋多巴至今是治疗帕金森的首选药物。而萨克斯的《苏醒》也成为左旋多巴传奇故事中最富戏剧性的注脚,这本书得到了书评人和前苏联生理学家亚历山大·卢瑞亚(Alexander Luria)的高度赞扬,并获得了 1974 年的霍桑登奖(Hawthornden Prize),这是颁发给 41 岁以下“想象类文学”作家的一个奖项。它改编而成的电影《无语问苍天》于 1990 年上映,拿到了三项奥斯卡提名。

至于左旋多巴能否治疗昏睡性脑炎后遗症,恐怕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确切的答案了。最后一批患者早已去世,试验的见证人和讲述者也离开了我们。

参考资料:

奥利弗·萨克斯(著),朱邦芊(译),《说故事的人:萨克斯医生自传》,中信出版社,2017-10

奥利弗·萨克斯(著),孙秀惠(译),《错把妻子当帽子》,中信出版社,2016-7

Ovallath S, Sulthana B. Levodopa: History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Annals of Indian Academy of Neurology. 2017;20(3):185-189. doi:10.4103/aian.AIAN_241_17.

Marsden CA. Dopamine: the rewarding years.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06;147(Suppl 1):S136-S144. doi:10.1038/sj.bjp.0706473.

Sacks O. The origin of “Awakenings”.British Medical Journal (Clinical research ed). 1983;287(6409):1968-1969.

 短评

片名翻译有问题,应译作苏醒。讲述帕金森治疗药物左旋多巴的故事,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赛尔医生从一群石头的病人中发现端倪,研究规律,最后试药,大剂量,医院的人有爱愿意募捐拿药,雷纳成功了。雷纳起来走动,最后拥抱年迈的母亲,照镜子发现自己很老了却没印象,有喜欢的女孩了。影片现实也残酷的地方是,雷纳的药效不起作用,在喜欢的女孩面前僵硬抽搐。全是泪点,最后女孩却与他共舞。但依然改变不了药物治疗有限,回到原点的可怕现实。

6分钟前
  • 怀山鹿
  • 力荐

拍得极好,尤其影片开始时不疾不徐而又很能抓住观众的引入,近十几年已经少见这样胸有成竹又自然的电影了;所有演员都特别棒,这种融入式演技,如今也稀有了。看到中间,我也被awaken,这一定是当年“第二课堂”看过的片子。如今隔着岁月淘洗和尘世经历,愈发感动。Cherish life! Don't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

10分钟前
  • 故园遥望
  • 力荐

一部富于伦理悲剧元素的剧情片,但导演彭妮·马歇尔以轻松的手法去处理这个严肃和悲剧性的题材,使这种信手拈来的从容增添了人物不幸遭遇的无助感。片中用的药名为左旋多巴,该药在用药初期对于PD患者具有所谓“蜜月期”的特别好的功效,但过了“蜜月期”后,该药的副作用就显现出来。

13分钟前
  • Allen
  • 推荐

一开始是冲着罗宾威廉姆斯去的,结果被这个节奏不徐不缓的故事感动了。尤其是最后的那支舞,一颗有力的心和一个渴望爱的灵魂被禁锢在无法自由控制的身体里,窗外是阳光,只差一步就能够跨出门外。I'm not asleep.每一次醒来,都是上天的恩赐。能控制我们的身体,就是生命给予我们最大的自由。

18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力荐

玛德,牛逼疯了!偷一段短暂的时光与你相爱,医院里几乎都是天使一般善良的人,美好得有些虚幻。

22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影片过于煽情了,夸大了清醒时刻的神奇,其实真实故事就已经很有力了,完全无需如此夸张。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是特别喜欢罗宾威廉姆斯的剧,因为老是充满了虚张声势的温暖。

24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这不是一部大团圆式的奇迹故事,而是幸福从有到无的过程,令人心碎的是这种从你手里抽离的感觉,就像看到日渐衰老的父母般无能为力,那一段身体复原的经历如同一场忧伤的白日梦,因为德尼罗和罗宾的演绎,这种心碎感翻倍了,尤其老罗和女孩子拥舞那段看得让人神伤。

29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本来有大把角度可以挖掘:病人醒来后如何面对30年的缺失?如何面对再次沉睡的现实?......可惜仅仅定位成热爱生命的美式煽情。

30分钟前
  • 基顿不抹口红
  • 还行

德尼罗简直太帅当不了精神病人好吗,坐在那里只要不抽搐就能把到妹。。很奇怪为什么他看到他麻麻已经这么老想不到中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呢?总觉得要么写怎么唤醒,要么写唤醒之后的故事,这样一分两半大概只适合改编剧本吧?总觉得像记录不像故事。只能说很规整很90年代,really cant say he nailed it

34分钟前
  • McCutcheon
  • 还行

除了爱 世上没有奇迹

37分钟前
  • 推荐

被低估的片子,里面演员整体的表演都很出色,De Niro和Robin Williams双星闪耀

41分钟前
  • dormant
  • 推荐

3+ 非常美式的浮云片。各种似曾相识感..价值观也典型美式中产阶级囧。如果从浪漫主义来理解的话,或许可以欣赏,剧情就不要推敲了。德尼罗的人设就是用来秀演技的,Williams细节处理还不错。结尾总算扣题“提倡人本主义治疗”又点题“唤醒观众珍惜拥有”只是场合未免牵强。Post-en

45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真人真事,人物原型也全程参与了本片的拍摄。……伦纳德苏醒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是罗伯特德尼罗,那么帅,演技那么好。……罗宾威廉姆斯在2014年被误诊为帕金森综合征,实际是路易体痴呆症,那么好的一个人,不堪病痛折磨,自杀了,留下了那么多的佳作。犹如《菊花香》的张真英一样,剧中人是胃癌离世,她也是胃癌离世。……佩内洛普安米勒在本片的颜值是巅峰期,和德尼罗共舞的一幕,太催泪了,止不住。

46分钟前
  • 君心可晴
  • 力荐

最后10分钟哭傻了 上一次看电影哭成这样都忘了是哪部了 哎 老罗演的太好了 对生命即将被剥夺的那种不甘与难过 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珍惜现在健康快乐的人生吧

48分钟前
  • 错用神
  • 力荐

好片子都被烂名字给毁了.看哭了

52分钟前
  • 程大飞
  • 推荐

'how kind it is to give life only to take it away again' 这是上帝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人却敢于践行

55分钟前
  • 卡帕
  • 力荐

有时候励志片确实能帮人恢复元气。生命睡过去了。也许还会醒来。醒成个什么样子?谁知。下次醒来少了三十年,我会更怕死亡,不再怕衰老,更珍惜时间。

58分钟前
  • 一"一
  • 推荐

“救人一命只为了再次夺走它,这就叫好人?我怎么感觉不到一丝的宽慰?”“因为你是个好人,因为他是你的朋友,好人做任何事都在自责。”

60分钟前
  • 丰饶之海
  • 推荐

90年代的片子是讲人性的,没有快餐,没有不合逻辑的血腥暴力色情,只有人性的苏醒。这里面讲了三次苏醒,第一次是德尼罗和病人们吃药之后的好转,中断的人生又开启了。第二个是德尼罗的爱情,跳舞那段令人心碎;第三个是罗宾的,他浪费自己和护士的生命几十年,是个罪人,好在最后醒了。

1小时前
  • mon babe
  • 力荐

跟罗宾后来的医生电影《心灵点滴》的内核一样,病人和医生本来就是平等的关系,医者医治病人的过程也接受病人的医治。在这部片也是,唤醒了病人,病人也唤醒了他对身边人的关心。人类的美好情感比科学、药物很好有效,亦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身边的简单的事。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罗伯特又接这样电影,抖得厉害,苏醒当晚场景“科学怪人”既视感。

1小时前
  • 扬花点点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