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

HD中字

主演:张曼玉,梁家辉,秦汉,刘嘉玲,吴启华,叶童,李子雄,张冲,叶晨,萧湘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199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阮玲玉 剧照 NO.1阮玲玉 剧照 NO.2阮玲玉 剧照 NO.3阮玲玉 剧照 NO.4阮玲玉 剧照 NO.5阮玲玉 剧照 NO.6阮玲玉 剧照 NO.13阮玲玉 剧照 NO.14阮玲玉 剧照 NO.15阮玲玉 剧照 NO.16阮玲玉 剧照 NO.17阮玲玉 剧照 NO.18阮玲玉 剧照 NO.19阮玲玉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哎 只能说是遇上的时机不对

电影,不免感伤。我觉得她和蔡楚生导演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如果蔡楚生早点遇到阮玲玉,和阮玲玉一起去香港的话,他们就会幸福一生,不会发生阮玲玉自杀的悲剧。她下定决心的时候,精心打扮着自己,她开心的和每个导演敬酒并送上感激的吻,尤以对蔡楚生吻的时间最长,她解释说他是我见过的最害羞的导演,其实那是她给他最后的告别。
 
      反常的一幕幕,都是走向绝路的前奏。最后的那段舞步是她人生中最后的最后一次跳舞。当蔡楚生第二天在她的床前失声痛哭时,只能感叹遇上是时机不对,蔡楚生有着自己的顾虑,害怕的东西太多,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破坏别人的家庭是违反道德的,但看到这个结局我又是难过的,只愿下一次能够早点遇见,人生 不再有遗憾吧。

 2 ) 华语影坛顶级美人,却遭世人非议至死,她的一生写满传奇

美丽的女演员常被世人贴上“花瓶”的标签,就算她演技一流,也很难得到重用,因为世人对她的期待就是用美貌装点剧情。

然而美貌毕竟有花期,没有谁能一辈子当花瓶。

如果有幸能遇到伯乐,留下几部好电影,无疑是幸运儿。

说起那些长期被误解为花瓶,其实演技在线的华语女演员,你会想到谁?

张曼玉可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的演艺生涯前期几乎都在扮演花瓶角色,直到一部《旺角卡门》才终于成功卸下了花瓶的标签。

不过今天想聊的不是张曼玉,而是另一位有着与她相似经历,美貌与演技并存,却没那么幸运的女演员——阮玲玉。

巧的是,张曼玉就曾在电影《阮玲玉》中扮演她。

自古红颜多薄命,尤其在演艺圈,自杀的和被逼疯的女艺人不在少数。

崔雪莉和蓝洁瑛的遭遇就曾被各媒体争相报道,可还有多少人记得近一个世纪前的阮玲玉呢?

她算得上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偶像明星了,阮玲玉16岁步入影坛,17岁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位代言人。

20岁时,她被封为“国民四美”之一,24岁被誉为“电影神女”……

然而,星途灿烂的她却在25岁留下那句著名的遗言“人言可畏”,自杀身亡。

究竟是什么样的遭遇,让年仅25岁的阮玲玉走上绝路?

张曼玉主演的电影《阮玲玉》,重现了当年的恩怨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你会了解那句“人言可畏”的遗言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阮玲玉》由关锦鹏执导,张曼玉、梁家辉、秦汉、吴启华主演,于1992年2月20日在香港上映。

该片讲述了阮玲玉的演艺生涯,以及她与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三者之间的恩怨故事。

本片入围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张曼玉也凭借此片夺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原本关锦鹏是想让梅艳芳来扮演阮玲玉,但她嫌路程远婉拒了。

仿佛冥冥之中注定这个角色属于张曼玉。

为了在外形上贴近真实的阮玲玉,张曼玉甚至剃掉了眉毛,画成民国流行的细长眉;每天还要花数小时穿旗袍练习仪态。

张曼玉还在片中复现了阮玲玉演员生涯的几个经典镜头。

例如:阮玲玉在1934年的电影《神女》中,扮演被流氓胁迫的底层女性。

这一幕抽烟镜头是阮玲玉无声的反抗,堪称经典。

《神女》剧照(1934)

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年《阮玲玉》拍戏现场还传出过灵异事件……

导演关锦鹏回忆,在拍摄现场,一位叫潘恒生的摄影师看到阮玲玉的鬼魂就站在张曼玉旁边。她看着张曼玉扮演自己,在旁哭泣。

潘恒生当时便告诉了张曼玉,但张曼玉一点也不害怕,还大声告诉阮玲玉:“如果你真的站在我身边,那请保佑我,让我演好这个角色,因为我演好,就代表你好!”

另外,关锦鹏邀请音乐人小虫(原名陈焕昌)为电影谱写主题曲《葬心》。

据说在创作过程中,小虫也遭遇了一系列灵异事件。

好几次明明是要弹这个音,却按下另一个键,这首歌就是在这种“冥冥之中的指引下”,3小时内写完了。

再说回《阮玲玉》这部电影。

不同于普通剧情片,这部电影采用了30年代与90年代时空交错的演绎方式。

一边是片中主要演员对阮玲玉的评价,一边是张曼玉扮演阮玲玉的剧情。

交织展开,可谓戏中有戏。

片中,关锦鹏问张曼玉:“你希望半个世纪后还有人记得你吗?”

张曼玉说:“我觉得半个世纪之后,有没有人记得我并不重要,但是如果有人真的记得我,都是跟阮玲玉不同的,因为她在二十五岁最光辉最灿烂的日子里,让自己停留下来,她现在已经是传奇了。”

确实,阮玲玉是中国默片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女影星,被美国CNN评为“史上最伟大二十五位亚洲演员”之一。

《红楼梦》里,曹雪芹这样描写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这段话用来形容阮玲玉也十分贴切。

张曼玉看了很多阮玲玉的影像资料之后说:

“我觉得阮玲玉的骨子里有一种讲不出来的妩媚。她的身上充满了孩子气的感性和柔软的忧郁,对于强大的男子,是致命的吸引。”

然而这样一位气质独特的美人,却有着贫寒困苦的童年。

阮玲玉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六岁那年,工人父亲患肺结核去世,孤苦无依的母女俩,只好到处替人帮佣维持生计。

阮玲玉的母亲不希望女儿以后也过这样的生活,她节衣缩食把阮玲玉送进上海的崇德女子中学。

阮玲玉虽出身寒微,但天生丽质。

她被雇主家的四公子张达民看上,张达民虽然长得白净斯文,其实是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阮玲玉》剧照 吴启华扮演张达民

身为情场浪子的他使出各种手段追求阮玲玉:

去她经常散步的公园装作“偶遇”;当他得知阮玲玉喜欢舞蹈家邓肯时,跑了很多书店买了本邓肯的传记送给她。

终于感动了阮玲玉,她说:“我太弱,我这个人经不起别人对我好。要是有人对我好,我也真会疯了似的爱他!”

阮玲玉和张达明的交往惹怒了张家,之后阮玲玉母女被扫地出门,张达民索性也搬出来与阮玲玉同居。

但蜜月期一过,张达民吃喝嫖赌的本性就暴露无遗,经常赌钱输得身无分文。

阮玲玉还要被迫出去挣钱,养家糊口。

1926年,阮玲玉考入明星电影公司,首演《挂名夫妻》。

当时的中国电影还处在默片时代,即便没有台词,阮玲玉的表演天赋也展露无遗。

《挂名夫妻》的导演卜万苍这样评价阮玲玉:她像永远抒不尽的悲伤,惹人怜爱。

电影《挂名的夫妻》的剧照,阮玲玉饰演的女主角史妙文

《挂名夫妻》之后,阮玲玉的演艺事业一路走红,随后又成功塑造了多位社会各阶层的女性角色。

她被公认是当时戏路最宽、演技最好的女星,连一代“电影皇后”胡蝶也承认:

“阮玲玉演得了我演过的角色,我演不了她演过的角色。”

与蒸蒸日上的事业相反,她的个人生活却陷入深渊。

张达民挥霍无度,不仅败光了继承的10万遗产,还将阮玲玉辛辛苦苦积攒的积蓄全部花掉。

《阮玲玉》剧照 吴启华扮演张达民

为了摆脱他的纠缠与勒索,阮玲玉搬出了张达民的房子。

但张达民依然总去找阮玲玉要钱,动辄狮子大开口,得不到就去电影片场大闹。

他扬言如果分手,就将他俩的隐私爆给媒体,讨个好“价钱”。

已红透半边天的阮玲玉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代价。

这时一个“救世主”般的男人出现了。

他叫唐季珊,是当时东南亚有名的茶叶富商。

一直垂涎阮玲玉的美色的他,对阮玲玉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唐季珊

唐季珊也是个风月老手,阮玲玉喜欢跳舞,他就常常邀请她去高级舞厅,像女王一样捧着她。

《阮玲玉》剧照 秦汉扮演唐季珊

唐季珊还利用自己是联华大股东的身份,经常去片场探班,殷勤备至。

《阮玲玉》剧照秦汉扮演唐季珊

很快,阮玲玉就将真情押在了唐季珊身上,搬进了唐季珊在新闸路买的三层小洋楼。

得知此事的达民气急败坏,发誓要报复。

阮玲玉通过律师协议解除与张达民的同居关系,签订了一份《阮玲玉与张达民脱离同居关系契约》。

按契约规定,阮玲玉必须按月支付给张达民100元生活费,两年为止。后来阮玲玉提前付清了。

但张达民不甘心,状告阮玲玉与唐季珊伤风败俗,通奸卷逃。

《阮玲玉》剧照 吴启华扮演张达民

茶叶大王唐季珊马上又反告张达民,这些是非恩怨很快成了街头巷议的头条八卦:

主仆通奸、忘恩负义、三角恋、私生活混乱不堪……

此时的唐季珊对阮玲玉也逐渐失去兴致,变得越来越喜怒无常,不仅限制她的自由,甚至在街上当众殴打她……

阮玲玉曾向朋友哭诉:“张达民把我当作摇钱树,唐季珊把我当作战利品,他们都不懂得什么是爱情……”

然而,最致命的打击还是唐季珊感情上的背叛,不久他就与舞女梁赛珍好上了。

与此同时,多家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阮玲玉的“风流”韵事。

标题都十分狗血:《张达民将控阮玲玉通奸》《阮玲玉通奸案发》《背张嫁唐都是为了财产》《三角恋爱纠纷未了,继以通奸罪起诉》等等。

这一切终于让阮玲玉彻底崩溃。

1935年3月8日,阮玲玉在家中服安眠药自杀,年仅25岁。

而唐季珊怕事情闹大,当时没有送她去上海最好的医院,而是去了一家没有医生值班的小医院。

等阮玲玉被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已是第二天中午了,而此时的她早已没了呼吸。

阮玲玉曾说:“假如我要当一个很有名的人,我要当一个神话,我便会在我最美、最锋芒的时候死去。”

阮玲玉出殡当日,一共有三十万人为她送葬,送葬队伍长达3里。

孙瑜、费穆、吴永刚、蔡楚生、黎民伟等十二名电影名流为她抬棺。

鲁迅先生也为她写下《论人言可畏》的文章。

阮玲玉曾在电影《新女性》中发出过“救救我,我要活”的呼唤。

然而,现实中却没有一个人爱她,帮她。

孤立无援的阮玲玉,在舆论的压力下选择了结束生命。

张曼玉在电影中也说:作为一名艺人,人言确实可畏,不分年代。

再加上如今声势浩大的网络大军,人言真的能杀人。

自杀的韩国女星崔雪莉不就是个现实的例子吗?

希望今后这样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本文作者:RAMA

 3 ) 阮玲玉、张曼玉—谁成就了谁

       阮玲玉,中国早期著名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中山县人,1910年出生于上海贫寒之家。6岁时父亲病故后,就随母为人帮佣。1926年,因处女作《挂名夫妻》,踏入影坛。此后,她先后出演了《三个摩登女性》、《城市之夜》、《小玩意》、《神女》、《新女性》等一系列进步电影,以她朴实、细腻和传神的精湛表演,成功塑造了各种饱受苦难的中国妇女形象,尤其是在《神女》中,她把一个品格崇高的母亲与一个地位卑微的妓女奇迹般地融合为一体。这种出神入化且震撼人心的演技,确立了阮玲玉在中国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可惜,事业功成名就的她,在感情上却一塌糊涂,一生之中爱上的三个男人——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或无赖、或自私、或怯懦,没一个靠得住。“红颜自古多薄命”,1935年3月8日,阮玲玉服药自杀,这位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巨星陨落了,留下“人言可畏”的一纸遗言……
    《神女》的导演吴永刚称赞说:“阮玲玉是感光‘快片’,无论有什么要求,只要向她提出,她都能马上表现出来,而且演得那样贴切、准确、恰如其分。”阮玲玉演出的电影都是默片,有一个经典的表情,侧脸似乎对着天边的一角,明明在微笑,却流露哀婉悲伤。那是将自我的不幸和角色融为一体的阮玲玉真实情感的瞬间流露。
    电影《阮玲玉》向观众展现了默片年代一代巨星的短暂而璀璨的一生,同时这部影片应该也是向老上海影人的致敬。整部《阮玲玉》中的“历史”一半由摄制组成员之间对话表现,一半由张曼玉等演员虚拟演出,穿插着黎莉莉等老电影人的现身说法。
    香港目前最出色的女演员张曼玉(应该说在华人女星中也是最出色的)因电影《阮玲玉》而与一代巨星结缘,在关锦鹏蓄意制造的迷离布局中,两人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而混淆。
    很多人知道扮演阮玲玉的张曼玉因该片而横扫国际、国内电影节各大奖项,甚至她自己也坦言她从这部影片开始学会了如何演戏。却鲜有人知,那时的张曼玉戏外也刚经过一段宛如影片中女主角阮玲玉一样的人生低谷。
    张曼玉曾经惆怅地说,她与导演尔冬升就是一出文艺片。尔冬升之前,张曼玉的男友不是发型师就是设计师,两人在1987年9月20日她的生日宴会上邂逅,3年后却因他的大男人脾气而分手。和尔冬升分手后,她始终在不断恋爱,偏偏拍《阮玲玉》这一年,此前认识的男友在杂志上公布了署名“死鱼”的张曼玉写给自己的数十封情书。别字夹杂,终生难堪,甚至被导演王晶在电影《爱在娱乐圈的日子》中拿来嘲讽。但正是这种刺激,使她由此悟到了“人言可畏”的要义,一下子懂得如何用手势和眼神表达女性的隐忍和矜持,所以才有了电影版中神似大过形似的阮玲玉……时隔多年年,该片导演关锦鹏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阮玲玉》这部电影的评价是:“《阮玲玉》不可能重拍。它就是那一部电影。不可能说换个人、换个时间,再来一次。”
    其实一直在想,到底究竟是阮玲玉造就了张曼玉的多,还是张曼玉成就阮玲玉的多?
    梅艳芳当年不经意地退出了影片《阮玲玉》,让张曼玉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她也把握到了。因为《阮玲玉》,张曼玉不仅成功甩掉“花瓶”称号,还为她赢得了包括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芝加哥、日本、香港和台湾在内六个“最佳女主角”奖项,同时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大电影节中封后的华人演员。毫无疑问,一部《阮玲玉》为张曼玉的演艺事业铺开一条通往辉煌的康庄大道。
    同时,反过来说,张曼玉的成功,不仅让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后辈熟悉了阮玲玉,更把阮玲玉带向了世界。在曾举行的第2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阮玲玉》的2005年数码修复版被作为开幕影片,我想组委会考虑更多的应该是电影《阮玲玉》本身的经典性,或是因为张曼玉,亦或是阮玲玉……
    如果说是在《阮玲玉》中,张曼玉就是阮玲玉,阮玲玉就是张曼玉;然而脱离《阮玲玉》之后,她们什么关系也不是。阮玲玉与张曼玉,前者是一个美丽传说,而后者则愈显妖娆……

 4 ) 比永遠多一天

這一趟,總算彌補了些缺憾,去了念叨了很久的影音堂。
武漢的碟市,據說已經快被D9壟斷,D5都不出產了,於是我收了幾張D9回來補缺。
片子都不是難找的片,長沙一定有。
只是,我都很久不逛碟市,這次有人陪,在哪裡買都一樣。
就好像,遊樂場到處有,可是很久沒人一起坐飛椅和過山車,那么在哪裡玩不都是一樣。
重要的是,身邊有人陪。

收了一張《阮玲玉》回來,買的時候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收過。
回來查看發現,并沒有。
之前每次看,總是感嘆關錦鵬拍女人之精準。
這次看,卻很奇怪的,注意力都不在阮玲玉身上。
那是30年代的上海,大師們在聯華的辦公室籃球場閒談、抽烟、玩笑,一部部電影就在煙霧氤氳間誕生出來。
孫瑜熱情浪漫,才華橫溢;卜万苍成熟穩重,態度謙和;蔡楚生思想激進,言辭敏銳;聶耳朝氣蓬勃,活潑好動。
我卻獨獨注意到在眾多面孔中,一張安靜木訥的躲在圓形眼鏡後的臉。
那是費穆,眾人心潮澎湃的唱著聶耳未完成的愛國歌曲時,他站在人群之外與阮玲玉目光相遇,靦腆一笑。
想起《小城之春》里破敗的城墻,玉紋徘徊來去的身影,電影和他本人的氣質那樣相似。
他在眾人聚會中,用輕輕的卻堅定有力的聲音說,女人站起來,男人不一定要倒下去。大家可以一起站嘛,這個世界夠大。
羞澀低調,但卻有深度有才華,是我喜歡的那一種人。

這一版的《阮玲玉》里,收錄了很多我未曾看過的畫面。
比如吳啟華說,我覺得,張達民就是那種無藥救的人。
比如劉嘉玲說,陳燕燕後來有很紅哦,我媽媽都說她那時候只記得兩個名字,阮玲玉和陳燕燕。
比如關導對秦漢說,唐繼珊後來去台灣,在街頭賣煙過活,晚景凄涼。
我還記得,梁家輝說,如果我要成為一個傳奇的話,也會選擇在最輝煌最光輝的時候死去。
於是我就無法避免地想起了哥哥。
四月又快到了,不是么...

蔡楚生對阮玲玉說,別那么高高在上,蹲下來我看看。
於是阿阮便乖乖地走到他身邊,輕輕扯了扯旗袍的邊,慢慢蹲下,微笑看著他。
那么多人都說,如果蔡楚生帶阿阮走,她就不會死。
梁家輝問關導,你覺得蔡楚生不肯走,是因為他是共產黨,必須留在上海完成一些事,還是因為他不夠愛阮玲玉?
關導說,他覺得蔡楚生就是很沒種。
然後梁家輝很苦澀的笑了笑,好像關導是在說他自己一樣。
可其實,蔡楚生在阿阮的葬禮上,泣不成聲幾欲昏倒。
沒種,大概也是種深深的無奈。

亂七八糟說這么多,倒忘了自己一開始想說的是什麽。
總覺得,長長長長樓梯上的告別太過倉促,有什麽事忘了做,有什麽話忘了說。
那天在綠茵閣,是晃說,我們可以拿它來造句,比永遠多一天,點點點。
我也是標題黨。

 5 ) 看过这部电影的你还在做键盘侠吗

我现在一死,人们定认为我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我一死何足惜呢,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蔡楚生的同事劝他将新女性揭露记者行业黑暗内幕时说“历史会记住的”,是啊,历史是记住了,然而记住了又怎样?现在的记者和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上网络的发展,可以更加轻易的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们这些网民所看到的,真的是真相吗?还是只是记者和媒体想让我们看到的?从古至今大众对两性的桃色新闻总是趋之若鹜,津津乐道,若是像陈赫文章那种啐一口唾沫也没什么,然而一些根本毫无根据全凭卓伟那条狗再三胡编乱造加上一些所谓圈内人士正义爆料遍似乎白的也生生成了黑的,广大网友也在各处义愤填膺仿佛亲眼看到了人家苟且,然而一年多连个疑似的照片都没有,却每每被送到风口浪尖。有些谣言每天在耳边传上百遍就成了实事,什么无风不起浪真是笑话!现在的风也要看是什么风!想靠传谣毁掉别人的邪风也可以掀起黑浪!愿我们每个人都心存善念,少论人非,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成为被人操纵的浪!

 6 ) 沧海月明,暖玉生烟

   近代电影史上,有一位女子,她算不得一个神话。她貌不及蝴蝶,歌不似周璇,入行短短数年,影片大多散失。她只是旧上海十里洋场烟波红尘中沉浮而过的一位丽人,来去不过廿数载,身前浮华盛名,身后凄楚寥落,既无权势,亦无子女,一生没有什么大作为,哪怕死,也因死在一桩三角之爱的桃色新闻上,显得多少有些上不得台面。但是这个女人,却每每不甘寂寞,被人一再提起,拖上台来依旧上演着那嬉笑怒骂的辛酸故事,不知何时是个完结。


啊呀,伊就是阮玲玉。


遥想那个晚春的午后,白玉兰花静静绽放在枝头,十六岁的阮玉英迈着怯怯的步子走近明星电影公司的大门口,想在卜万苍的《挂名夫妻》里扮演一个角色。她心头忐忑,面颊绯红,见了生人便乖顺的垂下眼帘。


此时的她不知是否料到,踏入这个门槛,将是踏入十年的风霜浩荡,十年的芳华暗涌。十六岁的阮玲玉,微微蹙着眉,她看不清。


卜万苍惊喜地看着这位蛾眉轻蹙,楚楚动人的姑娘, “你们看,她有永远抒发不尽的悲伤,惹人怜爱。一定是个有希望的悲剧演员。”


从此,阮玉英就成为了一名演员。 是年改名阮玲玉。


阮玲玉为人勤勉,知时守礼。为了锤炼演技,她几乎每接到一部戏都把自己关在家里,专心揣摩角色的心理、语言、动作和眼神,时而嬉笑,时而哭泣,极为投入。她待人接物极有涵养,对人也和蔼可亲,对卜万苍在艺术上极为敬重,始终事以师礼。后来,当她成为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时,依然不改本色,联华公司主动提出给她加薪,被她拒绝了,因为她敬重卜导演,觉得如果薪水高于卜导演便会心中有愧。


阮玲玉不仅在角色塑造上不断要求进步,而且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她成为明星后主动要求在一些进步电影中担任角色,参演了《小玩意》,《三个摩登女性》等一系列带有革命性质的禁播影片。她演出的人物大多身世悲惨,经历坎坷,屡遭磨难而奋斗不息,虽然最终都是以自杀、出家、入狱、惨死为结局,但都能保持善良正直的天性和纯洁美好的心灵。阮玲玉也是这样一位温婉纯洁的女性,外表柔弱而不轻慢,内心刚强但不暴烈。她崇尚温煦和谐的处世方式,尽量不与任何人发生冲突,恪守本分,但求能够遇到值得托付终身的良人,一生便臻圆满。


但是命运偏偏不遂人意。她十六岁结识了母亲帮佣的少东家张达民,倾心相许而与之结合,可是婚姻生活却并不快乐(部分人说是同居,未正式结婚)。1933 年,阮玲玉与张达民分开,后与茶商唐季珊同居,不久又发现被唐季珊玩弄了。她曾对朋友说:“张达民把我当作摇钱树,唐季珊把我当作专利品,他们都不懂得什么是爱情。”


最后,阮玲玉不愿为她与张唐二人的同居官司上庭而沦为众人笑柄,于1935年3月8日留“人言可畏”遗书服安眠药自尽,时年25岁。遗作为《新女性》。


这就是阮玲玉的短暂一生。


与其说阮玲玉死在“人言可畏”四字上,倒不如说,她死在对爱情的失望和人生的绝望中。诚然,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十年代的影星名媛,即使思想开放作风大胆,也还远非能将外界对其私生活的诟病抛诸脑后我行我素。温良软弱的阮玲玉,在《新女性》引起的轩然大波中遭此攻干,无依无靠,势单力薄,就更无怪她走上这条路了。


按照比较可靠的说法。阮玲玉的劫数来自于小报记者的疯狂追踪与侮辱,而记者的过激行为在于左翼导演蔡楚生的一部《新女性》——你说我们逼良为娼,戕害人命,我们就还真要按电影里演一回试试看!看你们以后这些拍电影的谁还自觉了不起敢得罪记者!——那么事发之时蔡楚生在哪里?为什么只把阮玲玉一个弱女子推在风口浪尖?难道蔡楚生实在足赤完人难有瑕疵,苍蝇才去抱了有缝的蛋?


口口声声“女性解放”的蔡楚生们,不怀好意的小报记者们都知道,一样的新闻,不同的标准,女明星私生活的猛料才能卖的万人空巷。于是早已与张大民离异的阮玲玉,又无可奈何的挂上了“通奸”的罪名。张达民乐得揣上小报记者们备妥的起诉书上法院走一趟,把个风光排场的明星拉下马,自己又捞油水又出名,不要太适宜嚄!张达民的侮辱,唐季珊的冷淡,蔡楚生的逃避。阮玲玉四顾茫茫,身后孑然。不相识的人,要她死;相识的人,也要她死。施恩的忘恩,结义的负义,有情的背情。人人恨不能逃得快一些,只有那些流氓无赖缠上来,缠上来````阮玲玉梦已碎,心已死,又何苦上那三尺判台,多受几番凌辱?所谓“人言可畏”,世道人心俱丧,谎话一一揭穿,此时对阮来说,可畏的也只有人言,固然无他了。


阮玲玉气质娟媚,神态姣然,美艳盖世。自从电影一开始出现伊的音容笑貌,我的视线就再也无法从她身上离开。张曼玉勉力为之,体态婀娜,极尽彼时丽人柔婉风韵之能事,亦及不上阮玲玉举手投足哪怕分毫。阮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她的心放得很低很低,低到泥土里,又从尘埃里开出若水美莲。眼波流转,双泪若垂,楚楚之态动人肺腑。仔细看一看她就会发现她的无助,像失怙的幼鸟在风中颤抖着羽毛。她是时时需要人保护爱怜,否则只能通过自我毁灭来求得解脱的人啊!


但是曼玉显然不是,无论头颈玩出多么美丽的弧线,她在心里都是骄傲的高昂着头的,对周围人事亦是淡淡不以为意。


在心里思忖了半晌究竟是谁来扮演阮玲玉更为合适。最后,不等不承认,她是无可替代,不能重复的。她是那个新旧碰撞,中西冲突的时代造就的传奇,因而我们只能膜拜,无法回忆。关锦鹏的电影中规中矩,当作纪录片来看尚可,真想塑造什么。恐怕就不是那么得宜了。电影中难得的经典同时又是败笔就是阮玲玉临死前的那段独舞,曼妙而奢靡,阮玲玉去意已决,故做轻快的向这个世界告别。但这样一种无可奈何的离去,怎会带来一种愉悦的解脱呢?但这部电影,说实话,也找不出第二个场景,更加让人印象深刻了。

 短评

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 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 是贪点儿依赖 贪一点儿爱 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 怎受的住这头猜那边怪 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捱 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 千不该万不该 芳华怕孤单 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 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 怎受的住这头猜那边怪 人言汇成愁海

4分钟前
  • 八部半
  • 还行

张曼玉啊,就如高楼处的一个回眸,妩媚风流而美不胜收。

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要想你救我 除非你不是你 我不是我"

10分钟前
  • 瀚文匠
  • 推荐

何必回溯那么久远,你的风情比起阮玲玉,不遑多让。

13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我一死何足惜呢?不过是人言可畏,人言可畏。半纪录片的拍摄,戏中戏,张曼玉把阮玲玉诠释得很淋漓。阮玲玉在演各种女子,张曼玉在演阮玲玉,而我们这些银幕前的人,又在演谁的人生呢?不过都是一台戏。。。。

14分钟前
  • 冷翳
  • 力荐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只贪点儿依赖,只贪点儿爱,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阿阮总是笑得如花朵绽放,总是独自一人徘徊。只是让秦汉来演唐,让人无论如何都讨厌不起来。

19分钟前
  • 提拉米苏苏
  • 力荐

“女人站起来,不代表男人一定要倒下去,大家可以一起站,这个世界够大啊。”

23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张曼玉已经人戏不分了。。

28分钟前
  • Mathilda
  • 力荐

张曼玉演活了阮玲玉,特别是她的神韵让我怀疑张曼玉是不是阮玲玉转世的。

30分钟前
  • 妈咪宝贝
  • 推荐

阮服毒自杀前,跪在熟睡的唐季珊面前,问:“季珊,你爱不爱我?” 我忘记你是张曼玉。

35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阿关视角误不误导另说,Maggie始终做作了一点...阿梅来演会不会更好?

38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拍得很上海,真难得,长恨歌跟它比基本不是人

41分钟前
  • 阿苏
  • 推荐

张曼玉是在演张曼玉,而不是阮玲玉。现在看来,演员讨论的片段放在末尾或许更好,而葬礼那几段的剪辑也给人混乱可笑的感觉。

42分钟前
  • 已注萧
  • 还行

阮玲玉最中意那种无语问苍天的表情、穿的很密实却骚在骨子里、坐在桌子上抽烟姿态是在反抗,只是力量太薄弱,只能从眼神中看出来。唐季珊年老时在台湾的路边卖香烟、张达民36岁在香港死于肺炎、蔡楚生,新女性。费穆,香雪海,尼姑,原影片失传。张曼玉自有一分笃定从容,阮玲玉则楚楚天真得多。葬心

44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竟然是第三遍重看了,依旧四星半。多重嵌套结构出入时空,虚实结合,人戏难分,古今一样的十分唏嘘;众人围坐香消玉殒的剪辑,毫无突兀,泪意充盈。临终一句”你爱不爱我“,她不无留恋地忘了一眼客厅然后关灯,像是回望整个短暂而悲苦的人生,片场几段难以自制的失声痛哭让人揪心。银幕上千姿百态的她,终究柔顺且企望爱的安全感,死又何惜死又何惧,不过是人言可畏,接连念了几遍是对冷酷世界的最终告别。未过多纠缠八卦细节,新旧作品对比,空间感的延伸,镜头考究,光线细腻。最喜欢的几场都和蔡楚生有关:1、拍集体照时他回头微微一笑;2、邀她拍戏的楼梯上,她犹疑着来回上下来几次;3、他俩关于“蹲”的谈话。在她极为有限的生命欢乐中,这段微妙的感情可能是最接近光明的存在,但又有何用,这也许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4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故事片和纪录片穿插的很不一样的传记片,导演故意不想让观众那么“入戏”吧,看完感觉很像跟着一群演员进了一间很大很逼真的图书馆查阅了很多珍贵的默片资料。张曼玉真的还是有点肉好看啊!另外大家是不是都没看到尔康的cameo,哈哈哈!

4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张曼玉演出别样的美丽与哀愁。“她把人生看得太严肃了,每当她饮到半醉,她总要问别人,我是不是个好人。”

48分钟前
  • 長閑
  • 推荐

「她把人生活的太认真了」……才25岁,是的,再老一点,也许会渐渐明白,人生是不需要那么认真的

53分钟前
  • *银河甜心
  • 力荐

关锦鹏代表作,张曼玉获柏林影后。1.三线交叉剪辑:原片拷贝片段+黑白影人访谈+彩色传记演绎;2.暗调高反差打光,怀旧音乐,旗袍和布景,精致还原旧上海的氤氲氛围;3.曼玉外貌虽离阿阮远矣,神韵却至为相似,第二代导演的选角和表演出彩;4.戏中戏及模仿经典段落和老照片;5.传奇已逝,空余嗟叹。(9.5/10)【2021.6.12.SIFF上海影城4K修复重温】酒席上的亲吻、致谢与随后舞会上的狂欢与肆意起舞至为感人,将其与阮玲玉葬礼上各个导演的悼念告白交叉剪辑,更添叹惋之情。曼玉饰演的阮玲玉几次在片场拍完哭戏继续陷入痛哭之中,既是念及自己命运触景生情,又有入戏太深之因,关锦鹏便用间离手法时而让观众出戏——在事先揭露出的片场葬礼表演上,还再加上最后“曼玉透气了”的戏谑段落,够大胆。集体哼唱[大路歌]太耳虫了。曼玉独自在楼梯或门窗边的镜头不少。

5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采访、原片与表演穿插,分不清是阮玲玉抑或张曼玉。阵容相当强大,可谓星光璀璨,张曼玉亦凭此拿下柏林影后。Maggie真直爽,那句“骚到骨子里”让人印象深刻。当她伏在唐季珊床头问:你爱不爱我?是十足的绝望,也让我对人言可畏四字重新认知。

59分钟前
  • 瓶子不能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