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车神

HD中字

主演:艾尔顿·塞纳,Alain Prost,Frank Williams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1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2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3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4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5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6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13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14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15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16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17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18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19永远的车神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永远的车神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讲述了巴西传奇车手埃尔顿·赛纳传奇的一生。一级方程式车手赛纳在其职业生涯中参加了161场大奖赛、41次冠军、65次排头位、三次一级方程式大奖赛年度总冠军,以其勇敢、智慧,奔驰在赛场上10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当代世界最优秀的赛车手,被誉为“赛车王子”……不幸的是, 1994年5月1日在圣马力诺的伊莫拉赛道上撞车身亡,年仅34岁。  1960年3月21日,塞纳出生于巴西的圣保罗市。其父亲是一位拥有百万资产的企业家,经营一个汽车零配件厂。塞纳4岁时,他父亲便专门为他定做了一辆一马力的轻便小赛车。小塞纳似乎天生就对汽车有一种偏爱,7岁那年,他便敢独自把父亲的轿车开到街上。塞纳10岁时,父亲送给他一辆真正的小型赛车,从此,他就对赛车着了迷。他在作文中写道:“将来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 1973年,年满13岁的塞纳首次参加在家乡举行的小型赛车比赛,初战告捷,从此节节胜利,17岁时便夺得了南美冠军。此后,他又多次获得小型赛车的巴西全国冠军和南美冠军。但是,塞纳并不满足,他的愿望是向世界一流车手挑战。  1981年,塞纳到了赛车运动的圣地——欧洲,开始参加方程式汽车比赛。不久,塞纳夺得福特1600方程式和福特2000方程式的冠军,在赛车界崭露头角。  1983年,塞纳集中全力角逐三级方程式的比赛,结果荣膺全英冠军。在1981~1983年的短短三年间,塞纳先后夺得了44站的胜利,轰动了整个赛车界,创造了“塞纳现象”。  1984年, 24岁的塞纳开始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生涯。塞纳不仅在晴天比赛时是一名优秀车手,就是在乌云翻滚、暴雨倾盆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他超人的胆量和妇熟的技术在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塞纳职业车手历史中,不乏雨中夺魁的出色纪录,他的第一次一级方程式冠军就是在雨中创造的。  1985年4月22日,在葡萄牙大奖赛的埃斯托利尔赛道中,连日不断的大雨使本来就已颇具危险的比赛变得更加艰难,车手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法国车手普罗斯特的车原地打转熄火了,巴西著名车手皮盖特的车也退出了赛场。然而,勇敢的塞纳却沉着地驾驶赛车冒雨飞驰,终于以先于第二名1分30秒的绝对优势取得冠军。这是塞纳参加一级方程式大赛的第一场胜利,由此,塞纳也以“雨中塞纳”而闻名。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塞纳赛车生涯的辉煌时期,他每站比赛排位几乎总是最前,最先冲刺的也几乎总是他;他三次夺得了世界一级方程式车赛年度总冠军,各著名车队用尽招数争夺塞纳,他成为年薪最高的车手。塞纳一时间几乎成了赛事的代名词,赛纳这个名子在巴西、南美和欧洲家喻户晓。  1993年,塞纳在其家乡圣保罗出尽风头。比赛时,大雨如注,赛手们纷纷畏惧不前,唯有塞纳勇往直前,其熟练的驾车技术博得成千上万的崇拜者一阵又一阵的狂呼,整个赛场为塞纳而沸腾。  1993年10月,塞纳同威廉姆斯车队达成有效期2年,年薪1500万美元的协议。世界上最好的赛车配上了最佳的车手,新闻界认为这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史上最完美的结合。塞纳已鼓足勇气,决心驾驶威廉姆斯车在1994年第四次夺魁。  然而,1994年一开赛,塞纳的运气就不佳。在其家乡圣保罗湖区赛道举行的第一站比赛中,塞纳由于求胜心切,进入弯道时踩油门过猛而造成赛车打滑熄火。在日本举行的第二站比赛中,刚一起跑,塞纳的威廉姆斯赛车便被芬兰选手米卡·哈基宁的车撞在尾部,被迫退出比赛。  由于前两站比赛的失利,塞纳全力以赴备战,决心拿下第三站。5月1日,在意大利的伊莫拉赛道开始了第三站的比赛,塞纳还是排位第一。当赛车行至第7圈时悲剧发生了,只见在坦布雷罗弯道上,塞纳驾驶的2号赛车以约300km/h的高速撞上了水泥防护墙……  塞纳之死震撼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介都进行了大量报道。在巴西,塞纳不仅仅是一名超级车手,他还是国家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总统为他亲自主持了国葬。七宝奇谋(国语版)致我们渴望的人生 第一季LoveLive!虹咲学园学园偶像同好会四格漫第二季骆驼客3之弓魂传大指挥家 弦上的真相和平公主减肥记摩登澡堂空手道2019青春同学会加百列的地狱4城市英雄永远深爱陈百强粤语这些女人机动战士高达UC神仙直播间澳洲黑帮极道鲜师2第501统合战斗航空团 强袭魔女自行车叹息警与囚 第二季狼溪2我家的英雄2023福星小子新作小谢尔顿 第一季这里那里花满楼之绝世花魁爱心咖啡酒精计划狩火之王泰迦奥特曼剧场版:新生代之巅新包青天南侠谜案我叫李广安丈夫的女朋友珠珠的秘密第一季新参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皇帝的新装之圣诞大明星血溅回旋路灵偶契约国语女跳水队员莫扎特!警视厅遗失物搜查档案阴阳路之凶周刊腹黑女佣

 长篇影评

 1 ) Best documentary ever!

Best documentary ever! 他像神一样创造奇迹,就像他自己坦言,多次关键时刻他见到了上帝一样充满传奇,最后的离去更是以了史诗般的惨烈让世人扼腕-那似乎是对他再合适不过的离去的方式,就像采访过他上百次的记者忍住哽塞所说的: “ Can you imagine, I mean I would love to see Ayrton with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out on that beach? But can you imagine, hearing that, a news report: Ayrton Senna died of cancer after a long battle at the age of 50? I don’t know. In some poetic, unjust way, it was almost fitting that he died in a race car. ”

 2 ) 他曾承载了一个国家的希望,他战死赛场

他曾承载了一个国家的希望,他战死赛场。他是F1运动的灵魂,最伟大的车神——雨战之王Ayrton Senna。

本片从senna初踏入欧洲赛车界讲起,忠实记载了他在F1世界里的人情世故,热忱,光荣,个性,眼泪和最后的离开。头一次看到这么多关于他的珍贵影像资料,观影过程中数度落泪,实在是一个真性情的让人不得不爱戴的男人,一个王者。1985年,尚显青涩的Senna初出茅庐,即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天赋,尤其是在雨战之中。他在下一年赢得了个人首个分站冠军,并在1988年第一次夺冠。在那个伟大的时代,另一名车手Prost是Senna注定的一生之敌,两人几乎不分上下,一个稳重,一个狂野,为F1留下了无数精彩瞬间。大概Prost是最了解Senna的人,正如他言,Senna根本不是想打败他,而是想羞辱他,Senna总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这是车神最大的弱点。也许他说的很对,但是,如果Senna不是有这样的一颗冠军的心,他还会是Senna吗?Senna总是想变得更快,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以至于别的车手当他是疯子。他的话语总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当车手们担忧赛场安全的时候,Senna动情的说,我们是赛车手,我们必须承担赛车所带来的风险,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赢得比赛,而不是为自己的安全担惊受怕。在巴西,他是神一般的存在,成为无数巴西穷苦人民的精神寄托,狂热的欢呼声总是不绝于耳,尤其是在家乡的赛道上第一次赢得冠军时,巴西举国上下就像过节一样,随着Senna举着巴西国旗狂吼而沸腾。Senna对F1充满无限的热爱,他在比赛的同时,还为促进F1运动的发展以及车手的安全而考虑诸多,向领导们提出建议,虽然领导不太喜欢这个刺头,但是也无奈于其影响力。Senna唯一一次萌生退意是在一名车手意外在练习赛中丧生之后,他说,我想放弃,想回家钓鱼。但也许冥冥之中总有定数,在圣马力诺赛道的那个弯角,那次不幸的意外,那片致命的碎片并没有偏移哪怕六英寸,无情的带走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传奇车神。巴西为他们的英雄举行了国葬,一名巴西车迷痛苦的说,巴西人民只有饥饿,贫困,疾病和一点点生活的乐趣,现在连这一点乐趣都没有了。

最早看F1是在初一的时候,那时候是舒马赫称王称霸的年代,但是我却钟情于蓝色的雷诺车队,是阿隆索的狂热车迷。记得在看一部关于F1的纪录片时,讲到了Senna的故事,便久久无法忘怀,成为了车神的拥趸。那个帅气的巴西男人,不知在多少车迷心中象征着整个F1。他是最快的那个人,又是最纯真,最爱这项运动的人。记得在被问及遇到过的最难忘的比赛时,Senna想了一会,说,那是在来到欧洲后的第一场比赛,是卡丁车比赛,虽然级别很低,但是赛道上没有政治,只有纯粹的竞技,和赛车本身带来的快乐。不知道在Senna的意外背后,是否有政治因素左右,因为总觉得F1高层看他不顺眼。Senna作为一个悲情英雄,极大的促进了车手的赛场安全进展,自他之后再无车手为这项运动献出生命。

古时战死沙场,无限荣光,而Senna战死在他挚爱的F1赛场上,把所有热血洒在了他奋斗一生的地方,也洒在了车迷的心里。他用生命诠释了F1的真谛,那就是,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变得更快,更强。

 3 ) 《塞纳》影评:直面人性的弱点

我总会思考,若没有伊莫拉的那场事故,塞纳得享天年,是否还会有这样多制作精良的纪录片。

是的,普罗斯特不会有这样多的纪录片。事故前他们一时瑜亮,事故后阴阳两隔。而今普罗斯特在电视里献声,在RoC出场,塞纳却只能活在影片中,活在Murray Walker的声音里。

死亡不应该让他更伟大,死亡只是让他的人生定格。人们能怀念什么?不朽的一切。所谓立言、立德、立行三不朽,正是给人怀念的材料。

这部影片试图回放塞纳的立行。不同于塞纳的其他纪录片,从一开头,就没有死亡的任何提示,更没有神化。只是在讲故事,就像塞纳自己的诉说。

影片的主线是他的赛车生涯,从登上欧洲赛场,加入莲花,再转到迈凯轮。镜头绵长地沿着时间轴流淌。流俗的套路是把它变成一部年表。《塞纳》仍然是编年史,但是它是一部《左传》,只有活着的镜头,而没有纸面上的议论。

这是充满荣光的年代,但更是散布着冲突而不平淡的。任何影片都无法回避塞纳和普罗斯特的斗争,而对这个题材的处理才是现高下的。“伟大的斗争”“冤家路窄”“既生瑜何生亮”……你在《塞纳》里看不到这些陈腐的词句。制作者所希望的,也许恰恰是摒弃这些充满了火药味,抑或带着过褒过贬的词句。他们只是希望还原。

“塞纳的弱点,在于总是要表现他比别人更强。”也许普罗斯特的话才是整片的基调 。塞纳的弱点,在影片中被他一次次的桀骜表现所表现。至此,巴西人的形象里一个没有喜怒的神,或者一个胜利机器愈发远去;他只是一个和你我一样有弱点,并且不懂得掩饰的凡人。

影片记录了他和普罗斯特的几场著名争斗。尽管声音给了他赛后的那些不服输的强硬言论,但镜头却给了退赛后的刹那落寞。表情,正是直指内心的,而内心,才是让一个逝去的人真实化的本源。

制作者驾驭了这种表情流露。甚至压抑到暗示的程度。这恰能避免将一个人脸谱化。你会看到塞纳作态地牵起嘴角,但随即乘人不备一般地放下。这种压抑弱点的暗流也就像影片沉缓的音乐一般,有时候被张扬的胜利打破,然而不久便回归了微温的情绪。

欢愉仿佛是难得的假期。令人忧伤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死亡,却渐渐笼罩了塞纳的生活。

“此时他才想到,他在F1中还是可能受伤的。”这对于一个不知退让的人就是死穴:再强大的人,在死神面前总是弱者。我想到的是,佛住世时,释迦族仍然因业力被族灭。逃不掉的Karma。

Karma的流转到了影片最后才显现出来。塞纳被迫转到威廉姆斯,去完成让自己强大的目标。而这恰前是事与愿违的。这时候的配乐,是下行的旋律。欢愉已经挥别了。在这时候放出他的爱情影像,即使短暂,违和感也是意料之中的。

还是推进到了那个周末,悲伤压倒了一切。先是巴里切罗出了事故,然后,拉岑伯格遇难了。影片停留在塞纳惊愕的表情。然后便是和医生的那段著名谈话。他想放弃了,想回去钓鱼。

这也许是他唯一一次承认自己内心深处的弱点。尽管很多影片都试图归结为宿命论,这部片子的旋律走向,却显示了这是一种必然。

也许塞纳有机会功成身退,然后愉悦地享受阳光和爱情,也有机会和普罗斯特一泯恩仇。可是,那一刻还是到来了。

影片的处理手法,却不是放大悲剧。尽管它给了不少的篇幅,去记录塞纳在那片缓冲区离开人世间的过程,仿佛是轻诉着:他已离去,带着他的执念。

直到这个时刻影片才到直面死亡的阶段。而真正煽情的只有这一小部分,有如《辛德勒的名单》最后的彩色部分一般:那些和他握手、亲吻、拥抱、共事、对战过的人,或敌或友,都出现在塞纳的葬礼上。影片中之前的镜头,和葬礼上的镜头交叠。仿佛朝露须臾,蜉蝣一日般,所有的恩仇都归宁静。

这种回环的手法,在最后的镜头得到了强化。又放出了他最早来到欧洲的时刻。人终归是弱者,并不是神那样无坚不摧,而是和婴儿一样,面对着周遭的爱与恨无能为力,希望变得强大而掩藏弱点,却在Karma的面前被击回。只有回到母胎,才能消寂一切。至此,普罗斯特的话才得到了较完整的诠释。

 4 ) 在他之后的人都在玩玩具

我读初中那年的劳动节,我知道了世上有一项危险而激烈的运动——一级方程式赛车。同时也知道了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车手离开了人世。记得当时新闻报道说,他的老乡们鼓掌欢迎车手遗体回乡。这是他们英雄致敬的方式。从始我就成了个伪车迷。

其实我真正开始有意留意F1,是从2000年ESPN那个大胖子开始(知道的人你懂的)。那时有我喜欢的哈基宁和不太喜欢的舒马赫。那时刚开始有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直纹胎。

但实在对不住大胖子叔叔了,因为有很多很多次在电视机前睡着。即使胖子叔叔和搭档邓先生卖力地插科打诨。当然那时偶然也有感动我的时候,比如哈基宁泪洒赛场。

其实之后不至一次地怀疑,所谓一级方程式原来就是一级烧钱无聊方程式?那为什么那个人,和他所在的时代会被包括胖子叔叔在内的老车迷一再尊敬膜拜?

因为是个不努力的伪车迷,我并没有刻意寻找那个年代的任何资料。只是道听途说地了解到当年赛车相当原始,既没有任何电子助系统,也没有无缝变速器。是“原始人”才能开的车。

可能因为就是一个“原始人”,并且是个信奉宗教的“原始人”,他才显得如此有血有肉。不论是在片中,还是在现实中传达给我的信息。

他在家乡首次夺冠之后的狂喜和疯癫,着着实实震撼住我。从未见到任一运动员夺冠后会如此……如此……我不会形容了。

我有个感觉,感觉他一直是个孩子。孩子般专注、孩子般单纯和孩子般热爱生命。我在片中,横跨27年光阴地观察着他的眼睛的变化。
从1984年至1994年。
从兴奋到失望。
从天真到压抑。

而赛车也从原始变得野蛮暴虐了。虽然威队推出了最早的电子液压悬挂,也如后来的变形尾翼、质量减震器和双层扩散器成为禁断の技。他那一代的车手的优势保住了,可他们的生命并没有因此得到更大的保障。

有人这样说过“拉力赛车是男孩们的玩具,B组车是男人们的玩具”。如果以他为时间分界线,我会这样说“在他之后的人都在玩玩具”。他所属的那个时代的一级方程式,是继B组赛车之后最后一个的消失的人服从机械的汽车赛事。

自他离开之后,赛车就不再是把头提在腰间玩命的运动。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却将生命都投入在随时呑没生命的运动,只能用激情来解释。

他的名字值得致敬——塞纳。

 5 ) 一哭而过

       这部纪录片虽然充分考虑到了不了解F1的观众的需要,但很多燃点还是追过比赛才能感觉得到,如果一无所知的话大概对片中的很多赛车相关场景都没什么感触。对本片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关注过当年塞纳VS普罗斯特的剑拔弩张的老车迷们,也就是习惯于称他为“冼拿”这个充满圣经范儿的港译名的那一批。本片其实很有诚意,《影子写手》里面有一段是麦克格雷格中途接手首相自传的写作,他上来就三下五除二的把原来那些个人简历一样的杂碎删得一字不剩,美其名曰:“读者想看的是活生生的人!”然后自动狗仔模式ON——这其实符合绝大多数人物传记/纪录片的运作模式,本片却反其道而行之,紧紧围绕他的职业生涯,拍法简单朴实(就是个人简历啊),可见制作组集体都对塞纳顶礼膜拜,是一群真正热爱赛车热爱车神的可爱的人。

    塞纳过世的时候我才两岁,因而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令人高山仰止的“车神”符号,虽然片子放到最后我也哭了,但由于片中以老素材居多,常看赛车节目或多或少会有所耳闻,并未加深我对塞纳的了解,所以我对这个纪录片的基本定位就是二流甲等。本片主要是用比赛片段、电视新闻、业界人士访谈剪辑而成的,因此塞纳仍然是电视上的塞纳,并没有走下神坛。当然这也反应出制作方相当中肯的态度,相当一部分女性观众,比如我这种长舌妇,甚为关心的塞纳的感情问题搞基问题等等,几乎都没有涉及…哦不对,不是还有一辈子的好基友普罗斯特么…(群殴)

    有大量出场的普罗斯特和麦克拉伦的白胖老板罗恩丹尼斯(现在已经是前老板了…这厮就算化成灰我都认识他,以前净看他吃莱科宁豆腐)(猫眼死光~PEW!),在本片中形象都十分讨喜,有个镜头是塞纳得了分站赛冠军站在领奖台上喷香槟,丹尼斯冲上台用一个蓝色大塑料桶加入喷香槟队伍,好个慈父形象,我都要落泪了好吗…诸如此类的很多素材为本片注入了浓浓的人情味。另一个在塞纳人生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威廉姆斯的不苟言笑的老弗兰克,很遗憾他没有出场…

    这类纪录片的拍摄难点一在素材的剪辑选择,二在如何使观众接受片方的观点。素材前面已经谈过了,梗还是老梗,新瓶装旧酒而已;再说观点。电影主要从三个角度切入:一是他的天才、勤奋与幸运,出身富豪人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二是他的乐善好施,生前捐献了4亿英镑,尤其关心巴西贫困儿童;三是极力塑造他孤胆英雄的形象,与城府极深的教授型车手普罗斯特相比,他富有攻击性、乃至有些莽撞,有领袖气质,而且是积极与“腐朽的官僚体制”对抗的英雄。这是本片的重点之一。

    塞纳终生的对手(好基友)普罗斯特慷慨陈词,重述他和塞纳那段令全世界都刻骨铭心的往事(大误)。作为世界上最无趣的法国人没有之一,普教授口中的塞纳更加活泼生猛。塞纳尽管谦逊有礼,但是野心勃勃,非常自信,觉得上帝是自己的副驾驶;他自打进了麦克拉伦就气势汹汹,立志要占普教授的一哥位置,这种丝毫不加掩饰的猛攻让习惯了假惺惺客套的普某很是受不了。可见塞纳天生就是一个横冲直撞遍体鳞伤的Front Man,像老乡后辈巴里切罗那种炮灰老好人的角色和他是完全无缘的(巴妹也有出场,羞射少年~真萌,像只大泰迪熊,怪不得他最后…)。

    显然塞纳向来是不惮以把对手撞出去为代价来获取胜利的,片中有段当年的访谈,某记者质问他“你虽然战绩卓越,但这一年间你和其他车发生碰撞的次数是你的偶像某某、某某和某某职业生涯的总和,你怎么解释?”本片给出了一个十分牵强的解释:塞纳是卡丁车出身,和其他车手背景不一样,在他的观念里车体轻微接触是可以的,而其他人则唯恐引发事故。我感觉这个说法有洗白他的嫌疑,典型的睁眼说瞎话,从卡丁车起步的车手明明那么多…只能说制作组在刻意回避,之所以还要提几句,大概是由于这样的风格已经成为了塞纳的标志之一,以此为依据暗暗黑他的人想必不在少数,作为一部关于塞纳生平的纪录片,着实无法故意忽略掉这一点,可是又不得不维持他伟岸的神之形象,真难办啊…我是觉得这种处理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斯人已逝,是与非都盖棺定论了,车神的光芒如此耀眼,任谁都无法熄灭,还车神以真实面貌难道不更好么,遮遮掩掩反而无法说服我了。

    至此本片已经完成了对塞纳性格的概括,接下来就是他“孤身一人对抗体质”的悲壮了。片尾处有记者问塞纳最喜欢哪一场比赛,他回答说是他还是个半大孩子时参加的卡丁车赛,队友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法国猛男,那时候开车真幸福,没有复杂的政治经济牵涉其中,大家就是单纯地开车,比谁开得快——言外之意已经很清楚了。本片突出了两件塞纳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事,一是由于普某向组委会打小报告,导致塞纳栽倒在一个吹毛求疵的规则上,世界冠军旁落;二是他为追求好车出走威廉姆斯后,国际汽联取缔了该队引以为豪的某高新技术,导致最好的车瞬间变成最烂的车,和威队的技师处得又不怎么融洽,心情抑郁。

    这两件事虽然很悲催,看下来倒也不觉得体制把他怎么样了,相较之下像法拉利动不动就让巴妹把车停一边的“让舒马赫先过!”的野蛮玩法,麦克拉伦后来的间谍案等等,比他的这些事来得崩溃多了…F1作为世界上最富铜臭气息的运动(乃至严格意义上讲它都不算运动),塞纳作为巴西头号民族英雄、有史以来最富商业价值的赛车手之一,为“黑暗罪恶的政治经济因素”所累是肯定的,不过本片作为官腔官调隔靴搔痒的典型,显然没打算再深挖下去(那么多银子那么多大佬在里面搅和伤不起也);说穿了这就是一部喊口号,树偶像,歌功颂德的纪录片(当他也确实当得起这样的溢美就是了),它很煽情,却留下了太多供观众胡思乱想的蛛丝马迹却又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了。

    不过拍到最后塞纳的葬礼那里,我还是不争气地哭了。以前有朋友说,她最喜欢看撞车摔车的场面,认为这才是车赛精华所在;但车赛不同于动画电影游戏。比如塞纳,虽说我们无法想象他老态龙钟时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无法想象他在与癌症斗争五十年以后插着呼吸机默默死去,猜想即便结局注定如此他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赛车这条道路,有一个赌上生命去追逐的事业是无比美妙的——但是,他是一个极其卓越的年轻人,他没有做任何作践自己的事,他死了。别的都不那么重要了。

 6 ) 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看过的最好的纪录片,绝对没有之一!也许是因为对F1的热爱,到最后哭的稀里哗啦,冼拿,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承载了多少人对F1的美好回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老布、老巴、白白胖胖的丹尼斯老板、当然还有最爱最爱的舒米、最后少不了冼拿的好基友普罗斯特……那些年熟悉的面孔差不多齐了!
影片就是像人物简介一样的编年史,从冼拿登陆欧洲到最后魂归伊莫拉,在普罗斯特的旁白中,一年一年的翻过,没有过多的剧情,自然的剪接叙述,真实的讲述了冼拿对赛车的热爱,与狂热的痴迷。
当剧情无法回避的讲述到1994年5月1日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曾经不止一次看过这一段视频,但真的有机会如亲身经历,和冼拿一年年走来,到了分别的那一天,应该是永别的那一天,目睹巨星的陨落,影片一直保持着车载镜头的视角,左弯、右弯…终于到了坦布雷罗弯的时候,知道是终结的时候了…看见车体支离破碎,冼拿在驾驶仓里耷拉着脑袋,被迫再一次接受了冼拿的离去。

 短评

这些英美纪录片的理念就是做剧情片的,冲突和铺垫做得有时候比剧情片还足,不过对赛纳无感的人来说这片就有点不知所云了,适合赛车迷观看,哥略知F1一二看下来觉得挺带感的

6分钟前
  • 谋杀电视机
  • 还行

从来没有一部纪录片能如此惊心动魄、激动人心,一个伟大的F1车手,Senna 塞纳

8分钟前
  • ken_zhang
  • 力荐

幼儿园的时候,我知道了 F1 。那时候,我一直以为 F1 里只有一个叫「冼拿」的人,其他人都是陪他玩儿的。

12分钟前
  • 胡天翼
  • 力荐

完美的男人,强烈想起《碧海蓝天》。

16分钟前
  • 林劈叉
  • 力荐

大师们最喜欢喷这种片了

18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不从侧面反映F1车神的方方面面,而选择用已经略显褪色的画面直接映射巴西英雄的一生。不会为了尊敬死者而有各种刻意隐瞒,包括面对队友拉岑伯格去世时的恐惧,以及那场著名的会诊谈话“我想回老家钓鱼”,都得以忠实再现。Senna最后死于传奇车手无法逃脱的宿命,一生就此在影片中定格。

20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不是一个时代的偶像,但是还是被纪录片感动得一塌糊涂。我这个最新生的车迷刚为Sebastian Vettle着迷,却没想到那个年代早有洗拿这样的神话在前面创造奇迹了。F1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感动。

2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还应深入挖掘他对体制的对抗以及多些主观镜头 5星给塞纳

24分钟前
  • 𝐓
  • 力荐

天妒英才

26分钟前
  • benlovingmusic
  • 力荐

「他会永远年轻,埃尔顿·塞纳永远是那么快,他不会老去。对巴西和全世界车迷而言,他永远是冠军。」看着事故录像哭成傻逼。

30分钟前
  • bear.07
  • 力荐

小时候明明译成冼拿的!

31分钟前
  • vin
  • 推荐

9.5让人忘记时间的纪录片,完全由真实的历史记录视频拼接而成,事后的采访都以画外音的方式加入。

32分钟前
  • 小A
  • 力荐

这个世界上肯定有数以百万计比洗拿比舒马赫有天赋的淫,不过他们一辈子连碰车的机会都没有,好在他们还能活着

35分钟前
  • HiStory
  • 还行

為什麼面對這樣一個全世界都知道的結局,我還是無法制止自己的眼淚? 能够为了梦想而死去,是多么光荣的事情。之后的F1能留恋的东西也不多了,你向往的车手之间的pure racing更不存在了。

40分钟前
  • LOL
  • 力荐

还有小学时候听到塞纳出事儿的懵懂记忆,因为当时一个赛车手的事故制造的动静如此之大很容易在童年记忆打下印记。这次看了这部片的162分钟版本,得以更全面了解一个赛车手的光荣与个性。

42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力荐

看完我都想瞭解一下F1

43分钟前
  • ming
  • 还行

我可以预想这是如何一部电影,但还是被它的残酷震撼到说不出一个字。“他给巴西带来的那一点点幸福,也消失了”。没人知道那一秒发生了什么,他全身没有任何骨折,但就是那样离开了。跟着摄影机无声地走完他人生最后一个弯道,这真是今年最悲凉的镜头啊。想看到他更多地为赛车安全抗争,但一切不可逆

4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tragic death

47分钟前
  • NeoCon
  • 力荐

并不了解F1和塞纳,却依然看得非常入迷,或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这部影片的精彩。虽然是纪录片,却由于主人公塞纳充满戏剧性的一生变得好像剧情片,同样有悬念、有高潮、有各种情绪调动。这样波折的剧本如神的指引。充满传奇的人物,非常感动。

5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The Brazilians need food, education, health, and a little bit of joy. And now that joy is gone."

53分钟前
  • 三七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