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HD中字

主演:马克·鲁弗洛,迈克尔·基顿,瑞秋·麦克亚当斯,列维·施瑞博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聚焦 剧照 NO.1聚焦 剧照 NO.2聚焦 剧照 NO.3聚焦 剧照 NO.4聚焦 剧照 NO.5聚焦 剧照 NO.6聚焦 剧照 NO.13聚焦 剧照 NO.14聚焦 剧照 NO.15聚焦 剧照 NO.16聚焦 剧照 NO.17聚焦 剧照 NO.18聚焦 剧照 NO.19聚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聚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聚焦”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专栏,罗比·罗宾森(迈克尔·基顿饰)是"聚焦"栏目的编辑,栏目拥有一个独立的调查小组,组员包括萨夏·菲弗(瑞秋·麦克亚当斯饰),迈克尔(马克·鲁弗洛饰),马特·卡罗尔(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当马蒂·巴伦(列维·施瑞博尔饰)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他开始指派罗宾森和他的团队,紧跟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不仅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甚至全世界,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罗宾森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教会内的,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人生战术本要塞风云贾斯廷新暗行御史2020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 第二十五季鬼片王之再现凶榜有人非死不可不死者之王 剧场版后篇 漆黑的英雄鳄鱼变世界上最艰难的比赛:斐济环保挑战赛全能女王飒翻天妈咪宝贝女子特警队复仇保姆我回来了 欢迎回来霸王花1988粤语肉与灵稍安勿躁结婚大作战战争房间英雄司机贝多芬圣诞大冒险快乐星球 第一部魔诫坟场龙凤村儿女消防厅旁警察厅第二季末日孤舰第三季比尔·伯尔:红石剧场现场秀吻我!尸体第一季占领2彩戏师之云机现世拯救列宁格勒光年正传严密监视的列车雷神3:诸神黄昏(原声版)疾风铁男大婚告急纸花灵魂奔跑者单身日记:好孕来袭我老公不靠谱

 长篇影评

 1 ) 从纽约时报说到波士顿环球报

哥大新闻学院向来是力挺《纽约时报》的 我也深受影响 每天家里就是这一份报纸 偶尔上网看看别的 华尔街日报啦路透社报道啦
但确实 上课这么久 尚且没有教授提及《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

BG是一份好报纸 这是无庸质疑的
它有它的问题 曾经盗用色情网站的图片 声称是自己发现的美军士兵强奸伊拉克民女 曾经发表报道谴责挪威有关人士捕鲸 结果天气原因 文章发表时挪威那边人还没有开始捕
这些都是它曾经被诟病的事件 然而 比起NYT的一些报道 老实说它已经好多了

说到这部电影 还得从这篇报道说起
这篇报道是一系列超长的报道 从2002年1月6日一直持续到 12月14日
最后一篇的标题是 《罗马教皇接受Cardinal Law的辞呈》
而影片最后 也说这个Law君 曾经掩盖那么多犯罪牧师的人 还得到了升职 颇为讽刺
在这之后 NYT也跟进了对这一系列的报道
就在Pope访纽约之际 一些幸存者(指经历过性侵犯却坚强地活下来的人)还示威游行
Pope也坦然承认了这一事情 并且用了这么一句话 “上帝也为之哭泣” (God weeps)
当然 他不承认也不行 这一事件在BG跟进以后 演变成为了全球性的事件 先后于加拿大 澳大利亚等地爆出相似案件 又在欧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足可见这件事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我院也为之颁发了普利策奖

说回这部电影 在纽约看了这么多电影
除去电影节装逼 多烂的电影美国人都鼓掌之外(不要对号入座 如果一定要 那我们估计想的一样)平时电影院是嫌少有人鼓掌的
Bridge of Spies有一小撮群众鼓掌 Suffragette有更小一撮人鼓掌
而这一场 周末档面对007几乎满场不说 还有两次掌声
一次在正片结束时 一次在字幕阐述了后续发展时
足可见左派占领的纽约 对这种教会统治批判的电影 还是颇为支持的 南部如何看这部电影 也许后续会有更多影评跟进

说到左派右派教派这些pie 这部电影最难能可贵的是 它几乎没有批判 没有倾向 更加没有妥协
单说一点 其中有一个记者 发现了一个猥亵儿童的猥琐的牧师就住在他那个街区 他穿着个拖鞋 拿着笔就冲出了房门 确认了牧师就住在两条街对过 回到家就在冰箱上贴了 "孩子们小心 不要接近那个怪蜀黍“ 之类的
而报纸印刷出来的当晚 他亲自把一份报纸扔在了那个猥琐牧师(啊我们可以称之为暗牧哈哈)的门口
你说这部电影有没有立场呢? 只此一幕 足矣说明导演和整个团队的态度了

没错 就是教会这桩丑闻带来的恐惧与不信任
照理来说 美国是上帝的国家 牧师就是上帝的手
牧师干什么 其实像电影里说的 无非是一些”坏苹果“ 中文翻译过来叫害群之马 或者用我们政治语言就是 我X极少数
如果这部电影 蜻蜓点水般停在 这一群变态的牧师被这群记者揭露了
那它就不值满分 也不值得瑞秋和鲁佛洛(尤其是他)这么倾力演出
幸好导演看的深入

这篇报道的意义根本不在于要靠几支笔 就扳倒整个教会
且不说美国人还是多么多么信任 崇拜 追随教会
单说就算教会坏到骨子里去了 也没有当年赎罪券 政教合一来的可怕
所以想要直指整个教会的黑暗 那十部这样的电影都不够
但这部电影最厉害的就在于 它剖析到了这一系列文章的真正意义

这一系列文章就像是 《盗梦空间》里一样
想要人相信一件事 不是直白地告诉他 也不是默默暗示
而是要植入一个小小的观点 让它生根发芽
此即Inception
而这一系列文章 就是一个inception
至此之后 美国人看到教徒或者牧师抱着孩子讲故事 第一反应不再会是 上帝降福于我儿
而是
赶紧抱走我的儿
当然 全世界信徒还是会信教 天主教 基督教 整个上帝系统
但这一个小小的inception 会让全世界媒体一直跟进 并且从此以后 对教会重拾新教革命那时的那份怀疑
这是对这一系列文章的最好注脚

而这部电影 对它的注脚
则在电影最后 Mark Ruffalo 从门窗外向里看去
两个受害孩子 正在开心地玩积木 他们的母亲在一旁神情凝重 即将与律师就这个问题谈话
Mark的表情 是痛苦的 他脑海里一定翻滚过那些猥亵的画面 并且为整整下一代人而担忧
仅仅波士顿地区 就有90名牧师进行了类似的行为
全美国又有多少 整个教会又包庇了多少

而这一幕最让人动容就在于 它让人不禁思考
假若有上帝
那牧师也不是天使 教皇更不是大天使
只有孩子 才是这个世界最美的天使
这也是为什么这篇报道这么重要 而这部电影用近乎白描的手段 就给每一个美国人 植入了一个想法。

——————————————————————————————————————————
牧师改为神父。谢谢网友指正。

 2 ) 《聚焦》: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

《聚焦Spotlight》的故事发生在2001年,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新京报》也没有创刊,尽管互联网的大潮已经袭来。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呆过多年的“老”报人,看到这样一部讲新闻记者工作的影片,内心真是感叹不已——在纸媒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聚焦》叫人重温了报纸昔日的荣光。

《聚焦Spotlight》最终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此前的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它两次败给了小李主演的《荒野猎人》。幸好奥斯卡的6000多个评委到底还是慧眼识珠,他们心里明白,无论小李的表演多卖力、《荒野》的景色多迷人,论故事、论剧情,还是《聚焦》更胜一筹。而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呆过多年的“老”报人,看到这样一部讲新闻记者工作的影片,内心真是感叹不已——在纸媒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聚焦》叫人重温了报纸昔日的荣光。

这张海报真大爱

《聚焦Spotlight》的故事发生2001年,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新京报》也没有创刊,尽管互联网的大潮已经袭来,但中国报业还在蓬勃上升。无数有志的文艺青年怀揣着用真实打动人心的梦想,纷纷投奔到媒体的大旗下(我亦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彼时的我们正当年轻,豪情万丈,相信可以凭自己的一枝笔“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在大洋彼岸的波士顿,也有着一群相同理想的媒体人。 “聚焦”栏目的性质大约相当于我们央视的“焦点访谈”,就是那种专给社会挑刺的新闻,它所属的《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是《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下属的一份地方性报纸,创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该报在2002年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刊发了约90篇文章揭露美国各地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并且指出:教会其实早已知情,却始终在包庇恶行。这一番锲而不舍地穷追猛打引发了全球关注,最终惊动罗马教廷,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便是《罗马教皇接受劳主教的辞呈》。本片正是改编自BG这一组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超长报道。 性侵儿童这个主题一直电影青睐的题材,比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片《素媛》和《熔炉》。就是讲教会内部性丑闻的也不乏先例,例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已故的菲利普•霍夫曼合作的《虐童疑云》,还有西班牙大导演阿莫多瓦带有自传性质的《不良教育》——阿导不惜在片中自曝童年曾受神父侵犯的经历。但也正因为此,这个内容也很容易被拍“烂”,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过度煽情的窠臼,何况是非对错一目了然,观众在走进影院之前都已经站好了队,除了再次激起人们心中的义愤,电影还能做什么?

有好几段在走廊里穿行的戏,记者的工作就是在漫长的行进之后寻找到出口吧

“聚焦”栏目14年前爆出的丑闻相当震撼:仅波士顿地区涉案的神职人员就高达271人,有的连续作案已经长达30年。这样惊人的故事,影片却处理得极为冷静和克制,没有歇斯底里地哭诉,没有正义天使般的记者,也没有唇枪舌战的辩论和对峙,有的只是媒体人埋头工作的日常点滴。平淡的叙事消解了戏剧冲突,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纪录片般朴实的风格。 电影开头,BG编辑部集体欢送老总编离开。大家开玩笑,吃蛋糕,然后镜头随着“聚焦”小组的萨夏和马特一路穿行回办公室。马特无意中提到自己吃不下蛋糕,因为那会让人心情低落。为什么低落?这里面有深意。影片中充满了这样看似不经意却意味深长的台词和细节。关于新总编的消息在办公室里流传:听说他是个难缠的人,听说他在迈阿密裁掉了15%的人。显然在美国的市场环境下,互联网的冲击更快地到来,对BG这种地方报纸而言,打击是多重的:读者数量日益下降,出色的骨干都被上面的老大NYT抽走了,留下来的人还要面对一天紧似一天的裁员压力(数年后的2013年,NYT最终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将BG出售。要知道1993年时,它可是以11亿美元把BG买进来的,还创下了当时报纸收购的最高纪录。20年风水轮流转,纸媒衰落的速度之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不久,新总编马蒂•巴伦走马上任。和BG大部分采编人员都是本地出身不同,这位内敛沉默的媒体人此前甚至没有到过波士顿(“聚焦四人组”私下里揶揄:或许该送他一份波士顿地图)。但上任第一天,巴伦就展现了强大的工作魄力:不仅恢复了上午十点半的谈版会,而且丢给“聚焦”一个新任务——去跟踪一篇专栏文章里提到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件。这场谈版会的戏前后仅2分多钟,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在普通观众眼里,这不过是一次略为沉闷的工作会议,但有过切身经历的人方能体会到波澜不惊之下涌动的暗流,每一句话都是重重伏笔,看得人惊心动魄,如同《红楼梦》里那些暗藏玄机的对白。

《聚焦》有很多戏份都是室内的会议戏,各种走位和调度其实都有讲究

借助巴伦的追问,观众了解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波士顿,性侵案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早在1976年就有受害人报案,警方、教会、律师都已经知情,甚至还有受害人组织和良知律师向报社投书揭发,BG自己也做过几篇不痛不痒的报道。可是,却没有人站出来制止,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明显的事实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遗忘了、掩盖了,施暴的牧师仍然被派往不同的地区任职,导致恶行一再发生。直到有一天,有人终于狠下决心把那些散落的碎片连缀起来,人们才突然发现,真相竟是那样可怕。 “如果养育一个孩子靠得是整个村庄的支持,那毁掉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影片借律师加拉贝迪安的口开掘出“控诉和揭露”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那就是“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整个事件不单是少数人的个体犯罪,如此大规模的罪行完全是体制包庇和纵容的恶果。但是,在一个有着深厚天主教传统的城市,一听说要与教会为敌,所有人都望而却步,只有巴伦,以及亚美尼亚裔律师加拉贝迪安这种外来者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揭开丑闻的盖子。 站在商业电影的角度,无疑是《熔炉》之类的作品更通俗易懂,丑陋可怖的校长和柔弱无助的聋哑孩子,这样鲜明的对比太容易引发汹涌的同情。但本片中,主导整个调查巴伦和“聚焦”组长罗比永远都沉着而冷峻,话语中听不到丝毫维护正义的激昂,参与调查的记者几次义愤地想要公布牧师名单,都被他们按下了。因为他们深深明白要对整个体系进行问责,而不能针对单个施暴者做出批判,一旦公众把目光停留在个人身上,那么案件很有可能就像过去一样大事化小:教会出来顺应民意对犯罪的牧师加以谴责,摇身一变成为关心教民、替天行道的好机构,最多只承担约束不力的责任,顺利逃脱惩罚。如巴伦指出的那样,把板子打在个体身上,不能促成根本性的改变,唯有对整个体制发难,才可铲除罪行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BG性侵案系列报道的第一篇,标题选择了《教会包庇牧师多年》,而不是“70名神父涉及性侵”。 相较于韩国电影人的感性,美国电影人对性侵案不止于煽情和煽动,而是提供了理性层面上的反思。面对一个顽固的封闭系统(教会),一个麻木的熟人社会(波士顿),《聚焦》给予了手术刀般的剖析,也成就了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电影。

 3 ) 《驚爆焦點》:沉默的好人是邪惡的同盟

2002年1月6日,《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的「焦點」(Spotlight)小組以一篇報導指控天主教波士頓教區任由神父性侵孩童,更試圖掩蓋其罪行長達數年。報導刊出後,「焦點」仍持續追蹤事件的後續發展,並發表了近六百篇的相關報導。很快地,這起令人憤慨的醜聞開始在全美國發酵,甚至蔓延到其他信奉天主教的國家,已故的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也因處理不力備受質疑。曾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提名的湯姆.麥卡錫(Tom McCarthy)在注意到這則新聞之後,與共同編劇喬許.辛格(Josh Singer)多次前往波士頓,悉心訪問當時的相關人士,歷經反覆的修改與重寫才完成現在的劇本。

故事以深夜警局裡的糾紛調解拉開序幕。神父蓋根因性侵孩童進了警局,但在主教和助理檢察官相繼的關照下,最後竟平安無事離開。短短兩三分鐘的開場,隨即揭示出一個駭人的事實:在波士頓,天主教與法律共同密織出嚴謹且封閉的體制結構,而前者的權力(Power)往往高於後者。由此可知,若想撼動並破壞這層結構,就需要另一股強大且絕對的力量(Power),受新聞自由保障的記者無疑是最佳人選;他們不但擁有「記者之筆」的力量,也有正當的權利(Right)。可是記者也是人,其職業身分雖然看似神聖,但他們終究還是生長於同樣的體制架構內,從麥克(Mark Ruffalo飾)和莎夏(Rachel McAdams飾)在陽台上的談話便可知道,宗教信仰早已內化成一種意識,這或許間接說明為何受害者互助會的菲爾(Neal Huff飾)和律師艾瑞克(Billy Crudup飾)過去提供的資料未受重視。因此新任主編馬帝(Liev Schreiber飾)的出現便顯得格外重要。

其實在湯姆.麥卡錫沉穩紮實、刻意淡化衝突的敘事策略下,馬帝並非以英雄姿態降臨《波士頓環球報》,他沒有展現出記者強烈的使命感,也好似沒有身為人的正義感,彷彿是在眾多議題中恰好看見神父性侵案件一樣,那樣隨意,又有點毫無來由,便為焦點小組指定一個新的目標。若真要說,只能看作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話雖如此,馬帝仍是推動採訪的關鍵人物。從《邁阿密先驅報》(The Miami Herald)調來的他,單身未婚,又是猶太裔出身,種種身分讓他獨立於波士頓主流社交圈之外,幾乎是個完完全全的外來他者;或者如同律師米契(Stanley Tucci飾)所言,是「局外人」。旁觀者清。馬帝的「清」,源自於他沒有家庭牽累,也不曾浸淫於當地的天主教信仰,可以隨時抽離、隨時來去,不受任何因素干擾。這就是為什麼馬帝總能適時跳脫出桎梏,直指問題的核心,並點醒焦點小組應將重點擺在教會機構的體系之上,而非只是揭發單獨的神父。

不同於台灣,天主教在西方對於社會,以至於個人的思想與生活,都有直接且密切的連結,古老大城波士頓尤其如此。在得知焦點小組正積極調查神父性侵案件後,教會內部的律師曾屢次勸他們收手,「人們需要教會。主教或許不是完美的,但也不能因為幾個害群之馬就一竿子全打死,」彼特如是說。就像莎夏的奶奶,每周都會上三次教堂,宗教與生活根本是相依相存,那不僅是心靈的依賴與寄託,更是價值觀建立的最大憑據。片中一幕,莎夏陪同奶奶上教堂,神父向信眾說:「知識(Knowledge)是一回事,但信仰(Faith)又是另一回事。」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卻也深覺不寒而慄。因為在天主教的世界中,顯然信仰早已凌駕一切,是唯一奉行的價值,這也造就了宗教場域的封閉性。換句話說,籠罩在天主教信仰底下的波士頓,固然沒有高牆鐵門圍繞,卻儼然是個封閉社區。想想好萊塢虐殺片裡宛如化外之地的偏遠小鎮,那裡多倚靠單一價值使社會得以安然運作,但也因此讓殺人成為維持平和的可行手段。此時的波士頓,給我的感覺正是如此。

在《波士頓環球報》揭露醜聞之前,神父性侵孩童的事件早已存在,而且不是單一案例而已,但為什麼沒有人舉報?主教、警方、媒體,甚或是受害者家屬,難道都不知情嗎?一位黑人警察對莎夏說:「沒有人會去指控一個神父。」而一位受害者母親則沉痛地指出,是教會、朋友以及教區其他居民的壓力使他們閉嘴。至於《波士頓環球報》,多年以前就曾接獲消息,卻只是以一小篇文章悄悄帶過。隨著焦點小組的調查,發現可能涉案的神父從原先鎖定的13人,擴大到將近90人時,編輯本(John Slattery飾)十分詫異,認為這樣的數量不可能沒有人知道。是的,大家都知道,卻都選擇祕而不宣。沉默的好人是邪惡的同盟,不要以為不作惡就是好人。整個體系的腐敗,以至於惡的養成,其實正是靠著每個人的沉默慢慢滋養而成。

於是乎,每個人都是加害者,換個角度來看,每個人也都可能是受害者。馬特(Brian d'Arcy James飾)在清查名單時,赫然發現其中一名神父就住在自家附近,隨即貼紙條警告小孩不要接近;莎夏在訪問完曾性侵孩童的羅納德神父後,轉身就看見兩名男孩從門口嬉鬧而過;羅比(Michael Keaton飾)發現高中時期的球隊教練涉案,才驚覺自己有多幸運,才能逃過一劫。種種巧合看似戲劇性,卻也再次說明宗教與個人生活密不可分的關係。別忘了當莎夏與同志受害者談話時,他們經過的公園旁邊就是教堂。原來在平實的影像裡埋藏有這些的巧思,因此即使沒有利用受害者的傷疤去賣弄悲情,卻還是能引人入勝,讓觀眾立即有了深切的感受。湯姆.麥卡錫低調卻強勁的敘事手法實在高明,不禁令人折服。

此外,十分難能可貴的是,湯姆.麥卡錫不像多數媒體為了製造聳動話題,總愛將神父性侵案與同志做連結,他甚至刻意將兩者清楚切割,斷言問題的根源在於教會機構——一個由上而下的犯罪體系。羅納德神父在面對莎夏的提問時,毫不掩飾地承認曾「玩弄」過孩童的事實,平淡的語氣讓一切彷彿是那麼理所當然;但他也強調,自己從為「強姦」過任何一人。莎夏聽了之後又問他兩者有何區別,這才知曉他曾被強姦。從羅納德的犯行和遭遇,以及其他受害者的陳述來看,不難發現性侵的發生,根本是由上而下施加的權力壓迫。說得更明白些,是大人對小孩、神父對信徒、強者對弱者……,凡此種種不對等之權力關係所造就,而多出身於破碎家庭的受害者可能因而將性侵合理化為特別的關愛。

湯姆.麥卡錫在訪談中澄清,《驚爆焦點》並非是在批判教會,而是想釐清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不過當莎夏不再陪奶奶上教堂、保有信仰的麥克覺得有什麼東西一下子碎了,又或者是看見電影結束後黑幕捲起一連串的教會名單時,我相信觀眾的內心早已無法平靜。此時,一群孩童在教堂裡唱著《平安夜》的畫面,終究成了最深刻的諷刺。

 4 ) 金瓶梅与红楼梦

其实两周前我看过了《大空头》,我想过一些着眼点,但一直没有写出合适的影评。直到昨天深夜,我看完了《聚焦》,才发现不能不和《大空头》相比较。两个片子是如此类似,都是精选出了不太容易接触到职业的某一类人,或朴实或略带夸张的叙述了他们的生活。

这期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两部小说都有很高的成就。《红楼梦》不用说。《金瓶梅》至少郑振铎,钱钟书等很多人都对它有极高的评价。莫言先生接受采访时说:不仅是我,所有搞文学的人对《金瓶梅》的评价都很高。那么这两本书的区别在哪里呢?毛泽东先生有一句话非常直接的点出了二者的区别:有些小说,如《官场现形记》,光写黑暗,鲁迅称之为谴责小说。只揭露黑暗,人们不喜欢看。《金瓶梅》没有传开,不只是因为它的淫秽,主要是它只暴露黑暗,虽然写得不错,但人们不爱看。《红楼梦》就不同,写得有点希望嘛。

是啊,这就是看了《聚焦》和《大空头》之后的感觉。《聚焦》这个片子里面寄予了主创的同情和希望。

从电影角度来说,看似全是普通的对话场景,片子的镜头扎实,各种技巧非常隐藏但是严谨。主要人物非常多,但有些微的主次不同。故事线多而独立,但却非常用心的交替着慢慢引导情绪逐渐上升,直到最后的时候达成高潮,水到渠成。

有人说媒体并没有创造任何东西,而且我们也早就知道,媒体并不能改变观众,只能引导观众。那么,媒体的意义是什么呢?应该是片中总编辑最后说的:广泛的而立即的引起读者的关注。是的,一个新闻或者观点,存在每个人内心的时候,都是难以有力量的,但是媒体成为了这样的一个宣言,它宣告,知道这件事情的,不只你一个人。只有当知道别人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的时候,大多数人才敢勇敢的站起来在大众的沉默中声明自己的想法。伟大吗?是的。但伟大的前提是这种共鸣本身是好的,客观的,基于真相的共鸣。这个行业特别需要新闻工作者的良知。有幸的,在聚焦里面,他歌颂的,是一群道德自律的,诚实的,自省的,良知满满的记者,他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报纸在印刷机上,如同流水一般前行,带着聚焦组员几个月的全情投入走向了观众。是啊,正义得到了声张,我相信这是让所有的人长吁一口气的。或许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揪心和共鸣呢?难道是我们所期望的,在电影里面的美好故事,太少了?

最近正在看《娱乐至死》。里面提到当美国开通了第一条电报线路时,举国为之欢腾,但并非所有人都持乐观的态度,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这样写道:“我们满腔热情的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却可能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新闻越来越有趣,但是真相却越来越少。娱乐替代了严谨,而认真的新闻精神,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在这个早已经可以比拟亿万个电报线路的互联网中,大家需要的是如同公主得了百日咳这样有趣的新闻,而不再是需要思考的真相。那么,说出这样的真相对我们仍有价值,就是这片最伟大的现实意义。

原本我会以为最佳影片的评选是一个折衷,但我错了。这个影片确实应该是最佳影片。片子描述那个新闻严谨时代的极大的辉煌,也是那个严谨时代的华丽谢幕。用心的新闻,看的人越来越少。我们要迎来的是一个再也没有纸质媒体,到处是图像,人们都在分分钟换着口味,前一秒还是哪个明星走光,后一秒已经是某男子重婚八次,再后一秒是小狗扮成熊猫上地铁吸引眼球了。有趣吧。是啊。为什么会有种悲凉的无力感呢?许多年以后,这样的新闻工作者会越来越少,认真严肃的文字会越来越少,印刷品的时代已经谢幕,娱乐至死的年代正在全盛期,而且看不到峰回路转的时刻。

正在此刻,我屏幕的右下角出现了一张钢管舞的图片,标题是国家钢管舞开课。其实新闻内容有可能是正经的,但这标题和配图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新闻需要的是点击,真相到底值多少钱呢?

木鱼的完全主观评分

隐忍严谨的分镜和导演 8.5
令人印象深刻的群像人物刻画 8.5
分散多条纪实线中提取集中寓意剧本 8.5
这个娱乐的年代提出严谨新闻的伟大社会价值 10

总评:8.9
强力推荐
伟大而悲凉的主题,最佳影片实至名归

 5 ) 一桩事先张扬的性侵案

《聚焦》无疑是2016年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热门和黑马,由众多好莱坞一线演员加盟。该片取材自一篇《波士顿环球报》针对天主教会内部教父娈童案的长期报道,这篇新闻曾赢得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该电影在2015年冬季举行的各类电影节中横扫各大奖项,在威尼斯影展和多伦多影展荣获炸裂好评。在第73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提名公布前,《聚焦》已连续拿下美国工会、评论家、评论协会、独立精神、在线影评人、电影学会以及芝加哥、洛杉矶、波士顿、纽约、哥谭、华盛顿等影评人协会的年度最佳影片奖。目前《聚焦》凭借高达97%的烂番茄新鲜度,有80%+可能拿下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电影开始于一个深夜发生在警局的纠纷调解。臭名昭著的神父盖根,曾对一个家庭中七个男孩实施长期性侵,剩余一个因为是女孩而幸免于难。在90年代中期,盖根长期累积的罪行再也无法掩盖,针对他性侵的诉讼高达134件。波士顿环球报的一篇小专栏针对盖根的84个未了诉讼进行了报道,这篇报道引起了新上任的主编马蒂·拜伦的注意,他决定让聚焦小组对此报道背后的事实进行深挖。
<图片1>
导演托马斯·麦卡锡没有卖弄性地在电影中布置悬念或制造噱头,也没有利用这桩丑闻中受害者们任何的伤疤和隐私来吸引关注度,相反,充满自信又低调简速的叙事手法,凌厉无缝、一气呵成的高超剪辑为这部电影赢得尊重和独具能量;以接近纪实文学的清晰骨干携带起整个故事累累脉络,掌控好了多名人物表演之间的平衡,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和微妙联系,一步步带领观众,不知疲倦地走向终点。节奏紧张严密,叙事冷静完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这部电影崇尚讲故事的简洁高效,却依然成功地把对每个人物的细描、情绪上的捕捉安置进了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中,展现了使用电影语言和镜头暗示的上乘功夫。导演麦卡锡曾是《权力的游戏》的编剧和导演之一,精确丰富的台词和行为设计使我们得以领略每个出场人物他们的身世背景、性格特点与选择;引领起一场精彩纷呈又深厚迷人的群戏:

如果说新上任的总编马蒂给聚焦小组设立了调查性侵案的目标,那“聚焦”组长罗比森在波士顿地区的深厚人脉,在新闻行业的资深地位、丰富工作经验则确保了这一目标顺利实现。电影从黑夜里“私了”神父盖根性侵男童案的黑暗隐晦场景,切至波士顿环球报新闻办公室那明亮宽敞的工作间内;封闭的神权包裹着如此寒心的冬夜,而环球报的工作室却充满欢声笑语。对比的意味不言而喻。聚焦的一线记者迈克出场就是个“爱打听”,他接连向参加完欢送聚会的罗比森询问报社情况,有着喜欢刨根问底的行事方式和敏锐的嗅觉直觉。总编马蒂言简意赅,他“犹太裔出身”和“不结婚”的生活方式塑造了他在波士顿传统上流社交圈中特立独行、油盐不进的形象,也为他不受干扰、持续推进性侵案调查提供可能。

电影开始没多久,每个人物的特点、特长、性格和人际关系互动均已速写完毕,这部电影在故事性上的高能概括性和强劲的表达能力令人折服。影片并没有刻意使用正面手法去衬托新闻人们的形象,是他们本身的言行,逐渐证实了自我。

电影叙事线是新闻调查线的还原:定目标—挖掘细节—验证消息来源。“聚焦”报道组最开始以为这只是个案和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发现,事件扩大到单单波士顿教区就有249名教父,多年中涉嫌性侵1000余名受害者,而红衣主教劳尔和教会却屡屡私下赔偿受害者、调离涉事教父,掩盖这些罪行。不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的全世界天主教会内部,都在频繁上演着这种暴行。教会娈童、利用神权性侵弱势家庭似乎成为惯例和规律;而针对男孩实施的性侵也并非出于性向原因,只因为这些教父看准男孩受到性侵后耻辱感更强,更倾向沉默/而不是说出真相。这则新闻在格局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延伸至对性虐待精神病理的分析,上升到足以撼动天主教会体制。它不仅将质问神权,也将质问那些选择忘记真相、为施害者帮凶的人们,那些自认为是正义和公平代言人的人:警察、律师和新闻工作者们和教会领袖。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聚焦”调查小组屡次接触的受害者们、证人、线人,还是教会雇佣受理此案的律师,他们都在重复一句话:“我十年前就向你们报社寄过二十名性侵教父名单!为什么不回去翻翻你们报社的剪报?”——曾为教会调解的前代理律师埃里克·麦克里希;“我上诉过多次,把故事告诉了报社,却为此差点被吊销律师执照”——受害人代理律师米切尔·盖瑞比迪恩;“我一直在不停向你们写信!你们却一无所知?! ”——性侵互助会“SNAP(折断)”的领袖,也是受害人之一的菲尔;“罗比森,你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来这件事!过去几十年你干什么了?!”——罗比森的球友、关键线人和教会律师吉姆·沙利文。

其实在2002年前,不止波士顿环球报一家报社对神父性侵案进行过断断续续、心不在焉的表面报导,这意味着,早在几十年前,就有受害人、心存良知的律师和线人曝出消息和不断努力争取媒体注意,但波士顿封闭顽固的天主教信仰环境、人际关系稠密复杂的传统社交圈让人们选择忽视和遗忘、明哲保身。这使教会性侵儿童肆无忌惮、愈演愈烈。有些家庭父亲和儿子均遭受性侵;有些教父自己被性侵,长大后性侵儿童,不幸成为神殿里重复上演的轮回。盲从和包庇不能维护这个集体,而只能制造了更多失语的悲剧、集体的沉坠,信念的崩溃;沉默不能维护信仰,却纵容了信仰内部腐朽,放任神权体内/恶魔们的诞生和胡作非为。这部电影的演绎方式就像人们承认真相的过程,事实在影片一开始就毫无掩盖地呈现在人眼前,但人们却要经过很长时间去跳出思维桎梏与从众习性、鼓起勇气认可它的存在和危险。值得玩味的是,信奉天主教的女法官斯威尼最终裁决解封和公开了一部分关键性的保密文件,这些文件不仅指出教会性侵/确凿存在,也明指红衣主教的帮凶作为,为整个事件浮出水面,坐实了证据。

《聚焦》既有《虐童疑云》、《不良教育》,《熔炉》中性虐脆弱儿童的类似故事;又有着《总统班底》、《对话尼克松》、《惊爆内幕》中新闻人挑战权势的勇气和纪实新闻气质。从一桩丑闻扩展到对制度的批判——强大清晰的叙事能力、层层推进、严密工整、毫不煽情,完美还原了一场新闻媒体人对真相和正义的探索与征途,多方人等在这件事上的良心和助力,彻底将这起“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陋”搬上银幕,这部电影不但揭露了天主教丑闻的根源,极权体制内部的溃烂与阴暗,也直指人性深处的冷漠、趋利避害的本能与集体盲目性。

2002年一年,“聚焦”小组针对此案发表了600余篇报道,报道持续至今;2003年神父盖根被捕入狱,次年被狱友殴打致死狱中;2002年红衣主教劳尔被迫卸任波士顿教区职务,返回梵蒂冈。2015年圣诞前夕,《聚焦》上映,收获了北美地区、美国、甚至波士顿本地电影院里如雷贯耳的好评与掌声。我们敬佩敢于说出真相的人、黑夜中敢于点灯/追索光明的人;那些逆流而上、真正为人类生活谋求福祉、支撑弱者的人。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感受罪恶披着宗教的外衣,如此强大和隐蔽;但也能体会善良的坚韧不屈。一点一滴的善良和正义感汇集起来,最终击败了暴行。信仰本质上其实并非对一个神、一种教义的崇拜,而是对人和世界的相信;信任我们能克服自身的局限,能够超越私欲,可以拯救自我与他人。引用电影中天主教会内部精神病理专家、证人之一理查德·赛普的话:“教会由人建立,它终将随时间流逝;而我的信仰将永留心中”。(署名党阿飞,原创影评,严禁抄袭或转载,违者必究!)
<图片2>

 6 ) 碎

前言:美语中的pastor并不专指新教中的“牧师”(虽然直译过来是这样),也可指罗马天主教的(教区)神父。前者可以结婚,在某些教会中也可由女性担当,后者则必须是单身男性。前者可被视为“公职”(完成世俗的工作职能即可),后者一概是“神职”(是上帝派在人间的代表啊咧)。

本片中所有的pastor啊parish啊都指罗马天教,因此下文统一以“神父”称。

去年末在健身房的游泳池里被一位热爱老庄的俄罗斯大叔搭讪,闲扯了会东西方文化历史宗教问题后,大叔问我信仰为何。我道“没有”。都21世纪了,欧洲人每次听到对方不信任何教,都要露出友邦很惊诧的样子,对此中国人我也是很惊讶的。

当然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就好像“信某个教”是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的,不信的如果不给出个让对方哑口无言的理由就是有罪——至少是低人一等——似的。
习惯了这个流程的本人当然早有准备,回答说信某个教就等于把自己塞了一个套子里,信这个教就不能同时信那个教,去想去做任何与教义相悖的事,就要按照一本几千年前不知道哪些个人写的小手册来生活来思考,这种自我限制是狭隘而盲目的。
假如任何神用末日地狱的恐惧和教会组织的胁迫要求人类放弃思考的自由,只是狭隘与盲目如飞蛾逐火一般去投奔,那即便伊真实存在,也并没有什么值得爱值得追随的。我宁可按自己的意志过这一生,然后在末日审判时下地狱。

叔于是更惊,说看您年纪轻轻,肿末能出这样的话。哎呀呀。

大叔您是看不出来,我曾经差一点就去做修女了。

当时我年纪还要轻许多,只身来到异国他乡,举目无亲沟通不便,与生父断绝了关系,患有轻度的抑郁症。有那么两次走在地铁里就想去卧轨。这时候上帝和教区神父多像风雪里的最后一根火柴。
本区恰有一个曾经在台湾传教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的神父,瞄准了新来的留学生,常常组织些聚会,请大家一起品尝些自家采的蜜手工蛋糕什么的。聚会中也不传教,只是听大家诉说各种困难并提供教会的帮助。
天主教在欧洲还是很来塞的。找律师啊找房子啊找工作啊,什么都能帮得上忙。
渐渐的你就觉得欠了情了,渐渐的你就觉得有依靠有寄托了,渐渐的你就发现自己融入了一个社区有归属感了,渐渐的你就觉得与外面残酷丑恶的世界相比自己教会里的人果然是最善良最美好的,渐渐的被这个群体排挤被这个社区抛弃就成了你最不能承受的噩梦成了你最后的一根稻草。

那几年,是有不少认识的人,就这样入了教了——不止天主教,邪乎的教会也有。
我当时心真的很累,也是非常想从此就把灵魂取出来寄放在上帝那里,不再管凡世里的一切,了此一生挺好,省了很多麻烦。
可惜,臣妾办不到。因为发现自己读《圣经》时习惯地在字里行间找漏,看不顺眼的地方就想方设法要驳倒之。在意大利闲逛期间,也确实多次跟神父们打嘴炮。天生反骨没有办法。

然而,我仍然以为有信仰是比没有的好。只不过有些人,比如我这样的人,不适合仰任何信。

只不过,信仰与宗教是两码事。这点中文真是分得很清爽,信是不疑,仰是敬畏,都是私人的感受;宗是派别,教是传承,都是群体的关系。
没有罗马天主教,没有任何教,上帝都可以存在,你都可以信教可以仰。但是,现实里的宗教总是故意把因果关系倒转过来,搞得一副如果你跟他们不是一伙的就不能信上帝了似的。

因为事实上,很多人信教并不是真的为上帝,而是为了那个宗教群体。

任何动物以群体的方式活动,都是在谋取利益。宗教是一个以信仰为盈利点的组织机构。各个宗教机构暗中比拼其信徒的多少,四面八方派人去传自己的教,就是为了谋求各大的影响力——也即是隐性权力。
当一个教派得到了一个地区的大势力之后,其教徒就有福,而其他教徒就倒霉。信教不是给神站边,而是给人站边。
大家都是信上帝的,天主教和新教互殴不止,犹太人被清洗又清洗,穆斯林狂叫要圣战,就是一个传销机构和另一个传销机构的上线为了争客户争资源鼓动下线们大打出手。下线们可以说不,但下线们不会说不。
个体一旦成为利益共同体,甚至利益链上的一环,就是进了盘丝洞,难以动弹,且生生世世祖祖辈辈都难以甩脱。
一位一辈子都没去过教堂(参观性质的不算在内)也根本不care另一半信仰的同事,因为父母都是教徒,结婚前必须要带着无神论的未婚妻去洗个礼,婚礼都要按天主教的规程走一遍,生了孩子还要带去洗礼。自然而然,在被问道“有何信仰”时,他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天主教徒”。

这个系统如此庞大运营得如此久根植得如此深。如果你的好友亲朋父母叔伯邻居甚至邻居家的狗都是这个组织的下线,你还能不买上一份么亲?

要干翻这样一个运营千年下线上亿的传销组织,告诉头脑发热大喊“买买买”的会员们说一个甚至几十个钻石上线携款私逃是不够的,因为人总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十个里面有一个会碰到的事,十一个人都以为自己不会是那倒霉的那个。
只有把信仰即是加入某个宗教这样分明逻辑倒转的思维拔去,会员们才会有清醒的那一天。做到这一点,不能用一个神去对抗另一个神,用一个组织去扳倒另一个组织,用一种煽动去攻击另一种煽动,否则只是打倒一个传销组织又立起一个新的而已。

而本片最难能贵,正是做到了不以新教去干翻旧教。
虽然中间还是有一场记者怒斥“他们正在对孩子做这样的事”的爆发戏,有一两句“要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城,要虐待一个孩子也需要一个城”这样的台词,来引正观众的三观。
但是全片在配乐和摄影上都呈冷调拒绝煽情;不对个体受害者的背景和身世做刺入和戏剧化描写来招惹同情心;不强势以教会的某个或某些人物作为反派(性侵儿童的神父们只是出现了名字而已);不故意丑化为教会服务的律师们,也不英雄化浪漫化追踪此事的记者们。不意图训斥仍然替教会辩护的人也不试图向观众进行任何说教。
从头到尾一副“这是事实且事实全部”的性冷淡表情。使影片不属于任何一个宗一个教的利益团体,成为一个“局外人”,反制了教会对信徒进行煽动(比如这是xxx教来抢生意,这是xxx党小题大做的诋毁)抵制的招术。无欲则刚说的就是这个冷淡pose。极少电影能无欲得如此彻底,一是胆量问题二是能力问题三是野心问题。

当然,外表冷淡不代表电影真的没有立场。The good germany和全片反复出现“其实这些事情我早就告诉过你们(Boston Globe)了,然而你们当时没报道。你们为什么不报道”的质问,像脚趾上的一根刺,看不清拔不出,只是红肿着诘问“然而你也是这个系统中的一环。你又为什么一度选择沉默?”

对于有着庞大宗教群众基础的国家来说,这一问就好比我反问上文那位结婚的同事“你为什么信天主教?”一样,肯定令得友邦十分惊诧。被“人类天生就该是无神论者”的理直气壮惊诧过之后,他想了几十秒钟才老实说“其实我本人并不信的”。

spotlight一整年的连续报道和这部电影都是为了那几十秒钟的。

 短评

这个时代,宗教似乎变得越来越虚伪愚蠢,自由媒体的力量却无孔不入!作为一部披露天主教性丑闻传记片把控着类似惊悚片的速度节奏,条理清晰、丝丝入扣、严密工整,完美还原了一场媒体人的报道征途。如此优秀剧本下一众大牌的群戏互动更是精彩异常!【这完全就是冲着奥斯卡来的嘛~

4分钟前
  • 推荐

“怎么忍心拒绝上帝?” 各方面都很稳重,碍于太政治和工整,题材也不新鲜,赞赏却不心水。这样的震撼更多来自真实事件本身,作为电影其实没有到8.9分这么好,更像是给纪录片习惯打高分一样。

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有点像“撞车”,都是群戏电影,每个人都有精湛发挥。聚焦天主教性侵丑闻,凌厉割喉的步步求证。电影最成功的是将亵童和性向做出切割,指出这是教会这一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组织自上而下的制度性丑恶,看完会让人失去对宗教的所有敬畏。

1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住在波士顿看这片感觉真是……全场白人老头老太最后鼓掌认真得不行。BP强力选手水平

16分钟前
  • 快乐就这么简单
  • 推荐

国内记者看来更像是一曲纸媒悲歌,近年国内调查新闻环境每况愈下,传统名牌报纸、电视调查栏目纷纷衰落,不仅仅是舆论环境持续收紧,未被政治打败的,也被资本击垮了。对我们而言,这是一部屠龙之技的鸡血片。

18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整部电影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本身,陈述来龙去脉,介绍人物,寻找证据,解决难点。冷静又条理清晰,据说对真实的记者办公和生活环境还原得也很贴切(没有人在办公室里大呼小叫...)。当然为了保持这种基调,新闻本身的故事性就被削弱了,记者本身的性格也无法深刻塑造

1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事件的真实性震撼人心!对系统的拷问,对记者工作的刻画(比较更戏剧性的Newsroom),对事件进展本身的关注而不是沉溺于廉价的抒情,对几位主要记者不同角度不同态度的有节制的描绘,都为此类社会传记剧情片的最高标准做出了表率。不断询问something bigger,我想这该是一切艺术形式的终极责任。

24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5分钟前
  • Zou Sir
  • 推荐

作为一个前记者,看完这种电影真是感慨万千啊……如果不能坚持新闻理想,倒也不必把选择悲情化。做记者本身就要有一点理想主义才行,因为是你主动选择了那个桅杆上的瞭望哨作为岗位。只可惜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现实完全是拧巴的……电影本身非常棒!尤其是演员的集体表演!

29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movies that make you want to make movies

34分钟前
  • 瓦铃铛
  • 力荐

高三那年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新闻理想填报了志愿,现在我在党委宣传部写新闻稿。

39分钟前
  • 小白兔🐰
  • 力荐

摒除所有抓马和猎奇,以极度冷静克制的表述抵消偏见和煽情,暗中积聚能量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如一篇扎实负责的新闻报导,将判断和情绪的释放留给观众,坚持写实的态度令人敬佩。结尾字幕更鼓励关注调查记者并请受害者发声,报道结束而思考不止,这不正是新闻的意义所在吗?

42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一部非常沉稳扎实的investigative thriller,再现聚焦报道组调查大批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丑闻的攻坚过程,原报道曾获普利策奖,电影也如厚重的纪实文学,抽丝剥茧,丝丝入扣。基顿、鲁弗洛不动声色展露极高表演水准,麦克亚当斯状态也不错,片很有奥斯卡相。基顿在办公室尽头接电话一声喂聚焦,收尾太棒

4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明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最大热门,不仅三观正,片子的完成度也非常高!片子的拍法和这群新闻人很像,客观冷静理性,干净利落不煽情,剧本是非常传统的类型片叙事套路,既扎实又踏实,剧组的团队精神就像精彩的群戏表演,没有任何主创抢风头,凝聚到一起却力量十足,让人敬畏。★★★★

4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本来想打四星。然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题材让韩国人拍…”不由得虎躯一震,赶紧改成五星。

53分钟前
  • 卢十四
  • 力荐

唯冷峻克制的表达,更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效果。

54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紧张精彩的行业片,节奏也不错,而且该煽情的时候也有煽情。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完成度很高,剧本好,节奏好,表演好,调度好,啥都好,独缺惊喜。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奥斯卡最佳影片你好!(从第一篇的影评开始我就预测它拿奖,非常值得!)

1小时前
  • 常在我心
  • 力荐

没有猪队友,没有渣Boss,没有性生活。不得不说美国梦真的可以洗脑,每每洗毕都感觉自己也香喷喷的。

1小时前
  • 内个死猴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