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

第30集

主演:吴倩莲,孙淳,李宗翰,吴冕,吴竞,宁静,姜宏波,潘星谊,李艳秋,许霞,王艺伦,刘景毅,廖学秋,朱晏,周建鹏,雪山,苗强,张京海,陈旺林,李瀚均,潘美如,周世谊,文谦,杨均伯,谢宇峰,李明,林津峰,王晶瑞,陈曼媛,张丽,郭家铭,栾健,李申,徐爽,陈楚童,小皮蛋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阮玲玉 剧照 NO.1阮玲玉 剧照 NO.2阮玲玉 剧照 NO.3阮玲玉 剧照 NO.4阮玲玉 剧照 NO.5阮玲玉 剧照 NO.6阮玲玉 剧照 NO.13阮玲玉 剧照 NO.14阮玲玉 剧照 NO.15阮玲玉 剧照 NO.16阮玲玉 剧照 NO.17阮玲玉 剧照 NO.18阮玲玉 剧照 NO.19阮玲玉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還是希望你們去找關錦鵬的訪談看吧

這種拍法,若即若離,很有味道。關錦鵬說他就是要對話的,而不是傳記的阮玲玉,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團隊和演員,用材料和想像的理解去講一個阮玲玉的故事。當年那些香港演員真青春好年華。看這電影,好像即是30年代中國電影傳奇時代也是90年代香港電影的一個雙重不自覺的鏡像。有種好傷心的感覺,90年那個時候,人們還可以分開政治和文化,因為文化和人心沒有那麼敗壞,”華人“這個概念還是紐帶。張曼玉演得很好,但她演的是她,不是阮玲玉,她還是骨子裡硬朗,用她的話,”骨子裡的騷“兩人是不一樣的。電影裡說:阮玲玉始終沒讓自己變成一個冷酷或者乖巧的女子,她把人生看得非常嚴肅。”這樣的人,遇人不淑是活不成的。1935到現在,本質上也沒有多大區別。關錦鵬有一篇談這個電影非常好的訪談,但是豆瓣不讓發出來。不知道為什麼。你瞧——真得不比35年更好。

 2 ) 一代电影明星的一生波折辛酸

以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穿插阮玲玉女士的原片与张曼玉饰演的画面交织,又附着老影人的采访与演员张曼玉自己的感受,可谓创造出了时空变换的美感与意境,让人不禁为这一代玉人的一生惋惜与深思。“人言可畏”,成为经典绝语。 一代电影明星阮玲玉的一生波折辛酸,由璀璨的荧幕生涯到黯然的个人生活,皆成为后世怀念与争论不休的话题。其与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的感情纠葛让人唏嘘不已。影片《阮玲玉》独特的叙事方式将对演员现实生活中的访谈和阮玲玉时代的故事穿插起来,就像有人说的是“戏中戏,景中景”。演员既要演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又要演电影中的人物,有的还要演电影中的人物演的角色。就拿女主角张曼玉来说,她既要演张曼玉,又要演阮玲玉,还要演阮玲玉演过的人物。但是这种方法让我们更加贴近角色本身增加了我们对剧中人物的理解。阮玲玉与热闹的世界始终有一点隔离,作为演员在别人的世界里活久了,就有点出不来了。或许是她演绎了太多的悲剧女性导致她在生活中也充满了浓浓的忧郁。虽然带着些忧郁但是她的美是惊人的,她的气质是无法掩饰的。她是勤奋的,为了演好《野草闲花》序幕中在冰天雪地里一位母亲因为没有东西给孩子吃用自己的血来喂她的孩子,她久久趴在雪地里体会着。她是善良的,她曾对唐季珊说“我这个人最受不了别人对我好,谁对我好,我会发疯般对他更好”,她至始至终都惦记着她的家人,对于张达明她也是仁至义尽了,但是这个男人太无耻了,他也许不是让阮玲玉走上自杀道路的最根本原因,但是也是促使她走上自杀这条路的直接推动者,说阮玲玉是被他逼死也不为过。她是无奈柔弱的,当流言袭来,面对周围人的冷漠,她不知如何去抗争,只能哀叹人言可畏。她又是坚强的,当面对这一切流言时她敢于用死去抗争。

 3 ) 比短评350多了五十个字

@24SIFF 6.12 20:50SFC上影

听着《梦伴》出五号口,走夜晚的新华路,方向感与迈步都似条件反射。悬挂着大海报的新华路才是电影开始的地方,只是多了为X献礼的大横幅。

Maggie每一帧都美如画,比黑白片中的演员更灵动,可二人都比实际年龄(二五/六)成熟几多。三重套结构(年代影像-正片-拍摄现场),此时此地的叙事系统与陈年拷贝保留黑白二色,唯有正片浪漫秾丽。结尾众人对佳人尸体凭吊,拍摄现场与正片汇于同个节点,转为彩色。此为一种意图。另一种,声音略先于画面,旁白提示稍后剧情,彰显后来者视角与传记性质。片尾遗书重复呢喃,好似重奏,复沓将影片推向高潮与结点:我死不足惜,人言可畏。美人芳华一夜凋零,值得大书特书,甚至到了太隆重的地步。旧上海巨星美煞与演员之间的差异与互文(Maggie Carina 梁 吴在1991年的采访与至今的各自星途;阮的粤语与演员的港岛背景) 。一个时新的呼应是,片内与现实存在单向裂隙(前日的岛影禁令) ,点一首《逝去日子》。

 4 ) 阮玲玉、张曼玉—谁成就了谁

       阮玲玉,中国早期著名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中山县人,1910年出生于上海贫寒之家。6岁时父亲病故后,就随母为人帮佣。1926年,因处女作《挂名夫妻》,踏入影坛。此后,她先后出演了《三个摩登女性》、《城市之夜》、《小玩意》、《神女》、《新女性》等一系列进步电影,以她朴实、细腻和传神的精湛表演,成功塑造了各种饱受苦难的中国妇女形象,尤其是在《神女》中,她把一个品格崇高的母亲与一个地位卑微的妓女奇迹般地融合为一体。这种出神入化且震撼人心的演技,确立了阮玲玉在中国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地位。可惜,事业功成名就的她,在感情上却一塌糊涂,一生之中爱上的三个男人——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或无赖、或自私、或怯懦,没一个靠得住。“红颜自古多薄命”,1935年3月8日,阮玲玉服药自杀,这位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巨星陨落了,留下“人言可畏”的一纸遗言……
    《神女》的导演吴永刚称赞说:“阮玲玉是感光‘快片’,无论有什么要求,只要向她提出,她都能马上表现出来,而且演得那样贴切、准确、恰如其分。”阮玲玉演出的电影都是默片,有一个经典的表情,侧脸似乎对着天边的一角,明明在微笑,却流露哀婉悲伤。那是将自我的不幸和角色融为一体的阮玲玉真实情感的瞬间流露。
    电影《阮玲玉》向观众展现了默片年代一代巨星的短暂而璀璨的一生,同时这部影片应该也是向老上海影人的致敬。整部《阮玲玉》中的“历史”一半由摄制组成员之间对话表现,一半由张曼玉等演员虚拟演出,穿插着黎莉莉等老电影人的现身说法。
    香港目前最出色的女演员张曼玉(应该说在华人女星中也是最出色的)因电影《阮玲玉》而与一代巨星结缘,在关锦鹏蓄意制造的迷离布局中,两人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而混淆。
    很多人知道扮演阮玲玉的张曼玉因该片而横扫国际、国内电影节各大奖项,甚至她自己也坦言她从这部影片开始学会了如何演戏。却鲜有人知,那时的张曼玉戏外也刚经过一段宛如影片中女主角阮玲玉一样的人生低谷。
    张曼玉曾经惆怅地说,她与导演尔冬升就是一出文艺片。尔冬升之前,张曼玉的男友不是发型师就是设计师,两人在1987年9月20日她的生日宴会上邂逅,3年后却因他的大男人脾气而分手。和尔冬升分手后,她始终在不断恋爱,偏偏拍《阮玲玉》这一年,此前认识的男友在杂志上公布了署名“死鱼”的张曼玉写给自己的数十封情书。别字夹杂,终生难堪,甚至被导演王晶在电影《爱在娱乐圈的日子》中拿来嘲讽。但正是这种刺激,使她由此悟到了“人言可畏”的要义,一下子懂得如何用手势和眼神表达女性的隐忍和矜持,所以才有了电影版中神似大过形似的阮玲玉……时隔多年年,该片导演关锦鹏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阮玲玉》这部电影的评价是:“《阮玲玉》不可能重拍。它就是那一部电影。不可能说换个人、换个时间,再来一次。”
    其实一直在想,到底究竟是阮玲玉造就了张曼玉的多,还是张曼玉成就阮玲玉的多?
    梅艳芳当年不经意地退出了影片《阮玲玉》,让张曼玉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她也把握到了。因为《阮玲玉》,张曼玉不仅成功甩掉“花瓶”称号,还为她赢得了包括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芝加哥、日本、香港和台湾在内六个“最佳女主角”奖项,同时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大电影节中封后的华人演员。毫无疑问,一部《阮玲玉》为张曼玉的演艺事业铺开一条通往辉煌的康庄大道。
    同时,反过来说,张曼玉的成功,不仅让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后辈熟悉了阮玲玉,更把阮玲玉带向了世界。在曾举行的第2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阮玲玉》的2005年数码修复版被作为开幕影片,我想组委会考虑更多的应该是电影《阮玲玉》本身的经典性,或是因为张曼玉,亦或是阮玲玉……
    如果说是在《阮玲玉》中,张曼玉就是阮玲玉,阮玲玉就是张曼玉;然而脱离《阮玲玉》之后,她们什么关系也不是。阮玲玉与张曼玉,前者是一个美丽传说,而后者则愈显妖娆……

 5 ) FIFF11丨DAY5《阮玲玉》:用独特手法展示一代女星真实生活

第1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阮玲玉》,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时代女性们幽怨深邃的评价了!

我们敏熙:

这是极为风骚和保守的女子。

果树:

纪录的穿插与演技的探讨搬演都很高级,当代女神与远古传奇的隔空对话。

格系艺人:

导演用独特的视角切入展示了时代下的阮玲玉,张曼玉的表演可谓出神入化。

心是孤独的猎手:

用蒙太奇来完整阮玲玉已不可考的命运,张曼玉演的很好,拿到报纸的那段哭戏和吃药自杀的手指颤动,眼泪迷蒙都感染力十足。

费了木:

最动容的一个场景,是阮玲玉在最后的聚会上吻别每一个老友,孙瑜、蔡楚生、费穆……她问费穆“我算不算一个好人”。费穆最后在葬礼上说“伊是一个好人”。

法罗岛帝国皇后:

张曼玉常常被拿来给流量花草挽尊,一是“奖项在手,笑看疯狗”的霸气感言,二是港姐花瓶摇身一变成华语奖神,但是我给你讲,鳗鱼在演阮玲玉拿柏林影后时,才28岁。

蹦擦擦:

间离手法,始终抽离游走在情绪之外,但还是有点从高处往低处看的感觉。真实到底是不是人造的?历史真的是这样吗?是否有导演和编剧的主观情绪呢?anyway,熠熠生辉,风情万种,我爱曼神。

野凡:

人言可畏身尤正,世理无端自反思。阮玲玉的一生竟如此短暂,“我也是个年轻人啊”。她是传奇,却也脆弱。张曼玉的演绎忧愁、怅然而深情,让人相信她就是阮玲玉。好几个眼神,令人动容,黯然神伤。

zzy花岗岩:

本片并非纪录片,导演却用穿插原片和表演的剪辑方式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客观真实的再现了阮玲玉这一传奇女演员的事业生涯。张曼玉、阮玲玉,两位不同年代华语演技最好的女演员,本片的交集完美至极~

Sparrow:

是集合历史资料、人物访谈与重新演绎的影像记录。黑白彩色的跳跃,戏里戏外的转换,国粤沪语的切换,以历史记录的形式展现了阮玲玉不平凡的一生。而她玉碎香消,残留“人言可畏”,不可不令人痛心世态炎凉呵。

Pincent:

关于电影人的电影,以及舆论杀人。大胆的拍法,时空交织,间离感,戏中戏,片中片,一种华语影史记录,探究史料的过程中形成还原和观点表达,真实人物和扮演人物形成互动、对比、冲突、关怀,张曼玉演得太好。许鞍华应该很喜欢这样的传记片拍法。

George:

不仅是看过的最好的传记片 也是各方面都臻于完美的影片 同时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 一部关于中国的电影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 一部关于明星的电影 无论是故事还是演员还是影像 每一个还活着的人物都表现出了一种活力 而故事展现的就是阮玲玉这个单独抽出来的走向死亡的过程

飞檐:

阮玲玉爱张达民?唐季珊?还是蔡楚生,恐怕都很难谈得上是爱,在一个天才演员的身份之下,她只是四处求索一个“确定性”的浮萍。为了这种“确定性”,她愿意付出所有代价。然而命运的吊诡就在于,越是求索什么,就越难以抵达。这种本质的悲剧贯穿始终,张曼玉演活阮玲玉,她开始懂得阮玲玉,是阮玲玉在后世里得到的一种慰藉,而生命在时,风霜雨雪,没有谁可以与之共饮。一种本质悲剧的探讨,和一种跨灵魂的理解,延续了她作为个体存在的美。

不是兔槽:

绝美动人!关锦鹏以胶片描摹胶片时代,创造了多个观看视角:历史影像资料/胶片上的的阮玲玉-张曼玉饰演的阮玲玉-被演员探讨的阮玲玉,不断在暴露摄影机位置以切割碰撞时空。借由一位银幕女性复盘出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历史切片回溯,张曼玉封神的表演与阮对照出电影史观的审美进步性。张曼玉本身不相信「人言可畏」,但在一呼一吸之间,电影最终回到了个人的悲悯,淋漓尽致。《芭芭拉》亦是如此。

Bob_Chow:

视角切入切出,并且以此方式奠定了影片的“非真实性”同时阐述了其中的“艺术性”,这一点从最开始的影片重构也初见端倪。看到费穆,孙瑜,金焰等人被投射到荧幕上,已经足够感动。姿态和情感都压着走,成为情绪部分。时代没有成为被疏离的部分,更没有被生硬地刻意强调,灯明灯暗,上海香港的往返,学生掠影,都被名为阮玲玉的容器所兜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物厚度,但不免最后的告别要娓娓道来絮絮而言,充斥着委婉的女性视角。前半段情绪此起彼伏,叠加丛生,中后部分却落入感情纠葛的怪圈,似是隐忍,似是淡如水,缺了一点爆发,最后一场饭局,亲吻,兜兜转转的先给窗前送别,直接把泪滴打进脑中,愤怒无爆发却只能喃喃品味。三位男性力量纠葛时有些冲高了,把阮玲玉兜过去,有些别扭。

#FIFF11#DAY5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人言与女星之死

阮玲玉(1910-1935)自杀时25岁,正值芳华。正统的观点说她是被社会逼迫而死,鲁迅也为她写了一篇《论人言可畏》。是的,社会舆论给予一个锋芒毕露的女人的压力是庞大的,但存活在这般纷扰的闲言碎语中,阮玲玉选择了自杀,偶到宁可认为是她用付出生命的代价做出的最后抵抗。

讲起当年的女影星,电影皇后蝴蝶,王人美,陈燕燕,白杨,阮玲玉,周璇,有的长寿如陈燕燕,白杨,有的过早离世,如阮玲玉、周璇,相比之下,确是早死了的更易留名吧……从这个角度讲阮玲玉的死是一种对社会的抗争也并不牵强吧,毕竟她的死震荡了当时的影坛,并一直持续震撼着偶们这些现代人的心。

关锦鹏问张曼玉,如果你是阮玲玉你会自杀吗?张曼玉说,谣言的可怕是不分时代的。不过我连让他们觉得我不开心的机会都不会给,更不用说为他们自杀。

《阮玲玉》拍摄于1992年,彼时张曼玉只是有点小名,当关锦鹏告诉她阮玲玉最初拍摄的都是些歌舞电影中的性格受限角色时,张曼玉说,那岂不是同我很像?不过,谈起相像偶倒想起另一个人——周璇。

周璇(1920-1957)小了阮玲玉十岁,她初拍电影(《美人恩》1935)正是阮玲玉香魂俱陨的时候。说阮玲玉演歌舞戏,大概是说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从鸳鸯蝴蝶派到武侠片到古装片等一系列类型片,但阮玲玉16岁即考入明星电影公司,明星的这路戏还是比较少的,不过拍红的几部也都没有阮玲玉,主角都是蝴蝶。但周璇确是真正从歌舞剧社入行的,偶一直怀疑她究竟是个怎样的能人,十五岁始拍电影,但此前已经是个歌舞剧界的明星了,甚至也是唱片界的金嗓子了。一比较两个早熟的女星,说到起步的艰难,说到谁更“戏子”,那倒是周璇了。

阮玲玉与周璇都有个悲惨的家庭,一个自幼丧父,一个被人收养,但却又幸运地都拥有一个支持她们的母亲,支持她们上学,考影校考剧社。

在那个年代,如果女人不互相扶持,男人是不会支持你站起来的。阮玲玉在遗书中说,我很悔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张达民,唐季姗)的争夺品。在周璇去世(她是精神抑郁而死)的前一个月当记者再度询问她的恋情时,她说了一句古语,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蔡楚生拍的《新女性》正是一部揭露流言之罪的电影。拍摄的起因是当时的女演员艾霞因被舆论攻击而自杀,蔡楚生想用阮玲玉来演绎这样一个故事,抨击时下不道德的传媒业。却不想上映后不但影片遭禁,被逼剪掉关键镜头,而且阮玲玉也因此深陷媒体轮番的毒舌之斥。大肆丑化她与两个男人之间的恋情,指责她自身就是一个不道德的妇女。可以说阮玲玉的自杀,《新女性》是一个楔子,而本意并非如此的蔡楚生再遇女星的自杀,不知是何等的滋味。

在蔡楚生的另一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由于过于真实的展现了进步人士的堕落过程,在文革期间被批判,片中的两位女演员,上官云珠和舒绣文都被先后逼迫而死。上官云珠还出演了另一部被批判的优秀影片《早春日月》,她饰演的角色文嫂被巷子中的流言击倒,投井自杀,而上官云珠却是在文革审讯小组的红色斗争恶言中万念俱灰,跳楼自杀。

在旧时代,阮玲玉的死是受了男权社会的玩弄,到了新时代,上官云珠的死却是政治社会的牺牲品。那么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在张曼玉说的人言可畏不分时代的当下社会,偶们看看什么样的人因此寻短。想了很久,只想到张国荣,和生不如死的阿娇。对比之下,竟有些想笑。如果说张国荣因为同性恋的弱势群体不能被人接受的话,尚是可以理解的,那么阿娇因为当年很傻很天真被打入冷宫就有些意思了。

关锦鹏说三角恋甚至多角恋实在是很平常的事,但因为她是明星,那就是丑闻了。而现在的尺度是无数角恋都不能构成多新鲜的八卦了,不过还是那些寻常事,同性恋与口交,却又形成升级版的人言攻击事件了。当然,这一方面证明现代人的八卦水准提高了档次,但更直接的体现人,尤其是名人,在这个社会的立足不过是建立在一张又一张薄薄的嘴唇上罢。

 短评

阮玲玉最中意那种无语问苍天的表情、穿的很密实却骚在骨子里、坐在桌子上抽烟姿态是在反抗,只是力量太薄弱,只能从眼神中看出来。唐季珊年老时在台湾的路边卖香烟、张达民36岁在香港死于肺炎、蔡楚生,新女性。费穆,香雪海,尼姑,原影片失传。张曼玉自有一分笃定从容,阮玲玉则楚楚天真得多。葬心

10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张曼玉演出别样的美丽与哀愁。“她把人生看得太严肃了,每当她饮到半醉,她总要问别人,我是不是个好人。”

11分钟前
  • 長閑
  • 推荐

“女人站起来,不代表男人一定要倒下去,大家可以一起站,这个世界够大啊。”

1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阿关视角误不误导另说,Maggie始终做作了一点...阿梅来演会不会更好?

18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何必回溯那么久远,你的风情比起阮玲玉,不遑多让。

23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要想你救我 除非你不是你 我不是我"

25分钟前
  • 瀚文匠
  • 推荐

阮服毒自杀前,跪在熟睡的唐季珊面前,问:“季珊,你爱不爱我?” 我忘记你是张曼玉。

26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我一死何足惜呢?不过是人言可畏,人言可畏。半纪录片的拍摄,戏中戏,张曼玉把阮玲玉诠释得很淋漓。阮玲玉在演各种女子,张曼玉在演阮玲玉,而我们这些银幕前的人,又在演谁的人生呢?不过都是一台戏。。。。

27分钟前
  • 冷翳
  • 力荐

「她把人生活的太认真了」……才25岁,是的,再老一点,也许会渐渐明白,人生是不需要那么认真的

31分钟前
  • *银河甜心
  • 力荐

张曼玉啊,就如高楼处的一个回眸,妩媚风流而美不胜收。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只贪点儿依赖,只贪点儿爱,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阿阮总是笑得如花朵绽放,总是独自一人徘徊。只是让秦汉来演唐,让人无论如何都讨厌不起来。

39分钟前
  • 提拉米苏苏
  • 力荐

关锦鹏代表作,张曼玉获柏林影后。1.三线交叉剪辑:原片拷贝片段+黑白影人访谈+彩色传记演绎;2.暗调高反差打光,怀旧音乐,旗袍和布景,精致还原旧上海的氤氲氛围;3.曼玉外貌虽离阿阮远矣,神韵却至为相似,第二代导演的选角和表演出彩;4.戏中戏及模仿经典段落和老照片;5.传奇已逝,空余嗟叹。(9.5/10)【2021.6.12.SIFF上海影城4K修复重温】酒席上的亲吻、致谢与随后舞会上的狂欢与肆意起舞至为感人,将其与阮玲玉葬礼上各个导演的悼念告白交叉剪辑,更添叹惋之情。曼玉饰演的阮玲玉几次在片场拍完哭戏继续陷入痛哭之中,既是念及自己命运触景生情,又有入戏太深之因,关锦鹏便用间离手法时而让观众出戏——在事先揭露出的片场葬礼表演上,还再加上最后“曼玉透气了”的戏谑段落,够大胆。集体哼唱[大路歌]太耳虫了。曼玉独自在楼梯或门窗边的镜头不少。

42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拍得很上海,真难得,长恨歌跟它比基本不是人

45分钟前
  • 阿苏
  • 推荐

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 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 是贪点儿依赖 贪一点儿爱 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 怎受的住这头猜那边怪 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捱 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 千不该万不该 芳华怕孤单 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 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 怎受的住这头猜那边怪 人言汇成愁海

47分钟前
  • 八部半
  • 还行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采访、原片与表演穿插,分不清是阮玲玉抑或张曼玉。阵容相当强大,可谓星光璀璨,张曼玉亦凭此拿下柏林影后。Maggie真直爽,那句“骚到骨子里”让人印象深刻。当她伏在唐季珊床头问:你爱不爱我?是十足的绝望,也让我对人言可畏四字重新认知。

52分钟前
  • 瓶子不能倒
  • 力荐

张曼玉是在演张曼玉,而不是阮玲玉。现在看来,演员讨论的片段放在末尾或许更好,而葬礼那几段的剪辑也给人混乱可笑的感觉。

55分钟前
  • 已注萧
  • 还行

故事片和纪录片穿插的很不一样的传记片,导演故意不想让观众那么“入戏”吧,看完感觉很像跟着一群演员进了一间很大很逼真的图书馆查阅了很多珍贵的默片资料。张曼玉真的还是有点肉好看啊!另外大家是不是都没看到尔康的cameo,哈哈哈!

5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张曼玉已经人戏不分了。。

60分钟前
  • Mathilda
  • 力荐

竟然是第三遍重看了,依旧四星半。多重嵌套结构出入时空,虚实结合,人戏难分,古今一样的十分唏嘘;众人围坐香消玉殒的剪辑,毫无突兀,泪意充盈。临终一句”你爱不爱我“,她不无留恋地忘了一眼客厅然后关灯,像是回望整个短暂而悲苦的人生,片场几段难以自制的失声痛哭让人揪心。银幕上千姿百态的她,终究柔顺且企望爱的安全感,死又何惜死又何惧,不过是人言可畏,接连念了几遍是对冷酷世界的最终告别。未过多纠缠八卦细节,新旧作品对比,空间感的延伸,镜头考究,光线细腻。最喜欢的几场都和蔡楚生有关:1、拍集体照时他回头微微一笑;2、邀她拍戏的楼梯上,她犹疑着来回上下来几次;3、他俩关于“蹲”的谈话。在她极为有限的生命欢乐中,这段微妙的感情可能是最接近光明的存在,但又有何用,这也许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张曼玉演活了阮玲玉,特别是她的神韵让我怀疑张曼玉是不是阮玲玉转世的。

1小时前
  • 妈咪宝贝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