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火箭

HD中字

主演:欧文·威尔逊,卢克·威尔逊,罗伯特·马斯格雷夫,内德·道德,谢伊·福勒,黑莉·米勒,安德鲁·威尔逊,布赖恩·滕博姆,詹妮·图利,迪帕克·帕拉纳,达里尔·考克斯,斯蒂芬·迪南,卢米·卡范佐斯,梅林达·雷纳,胡里奥·赛迪罗,泰迪·威尔逊,詹姆斯·肯恩,库玛·帕拉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瓶装火箭 剧照 NO.1瓶装火箭 剧照 NO.2瓶装火箭 剧照 NO.3瓶装火箭 剧照 NO.4瓶装火箭 剧照 NO.5瓶装火箭 剧照 NO.6瓶装火箭 剧照 NO.13瓶装火箭 剧照 NO.14瓶装火箭 剧照 NO.15瓶装火箭 剧照 NO.16瓶装火箭 剧照 NO.17瓶装火箭 剧照 NO.18瓶装火箭 剧照 NO.19瓶装火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瓶装火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梦想成为了不起的罪犯的迪格南(欧文•威尔逊 Owen Wilson 饰)找来刚结束了精神病院治疗生活的好友安东尼(卢克•威尔逊 Luke Wilson 饰),以及能够充当司机的大麻爱好者鲍勃(Robert Musgrave 饰)组成了一个仓促上马的犯罪团伙。先用偷窃安东尼家来热身的这伙准罪犯们苦练枪法、设计路线,终于成功打劫了一家书店,兴高采烈进入罪犯行列的迪格南等人驾车逃窜,躲入了一家汽车旅馆,安东尼对旅馆的乌拉圭女服务员一见钟情,而鲍勃却因自己兄弟入狱的消息心神不定。在安东尼和服务员的恋情如火如荼之时,鲍勃丢下二人返家,迪格南和安东尼也终于散伙,各自回归了平静生活。然而迪格南仍然没有放弃犯罪之梦,他向自己的偶像——黑道人物亨利求助……大客栈孤国春秋 第三季忌日快乐狼群行动奶狗弟弟很能打再见了假面骑士电王聚焦人生青春之光坑王驾到第四季绝望边缘(粤语)终极神鹰一夜惊喜超能觉醒未来学大会僵尸启示录:救赎魔偶奇谭迁徙的鸟幸福生活在招手好汉两个半 第五季胖妹子也会有春天裸婚之后孪生兄妹罗莎的婚礼吉姆·加菲根:暗淡情洒虎度门大亨我们这拨人恐怖魔笛逆天的圣诞老人三七碰到二十一雪镇狂魔查理·布朗,要注意小事蓝色管弦乐永生劫难乔·皮克特上海之夜1984少年手指虎神探阿蒙 第五季约会男女九条命(原声版)无毒岛神探可伦坡第十三季钟馗捉鬼国语春天2014追捕1976国语

 长篇影评

 1 ) Wes Anderson长片观影完结——梳理记录、保持期待

Wes Anderson 富有辨识度的电影美学和另类的对白结构,注定是一个有无数技术细节可以考究与解构的大命题,但这位导演最吸引我的地方不在于画面风格和语言节奏 —— 需要承认,强迫症式的对称构图和饱和色的运用,确实让处女座本座看得赏心悦目。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Wes Anderson的电影带给我的整体感觉,我思来想去,竟然想择“温和” 。温和之处,不是说九部长片作品的画面中未曾出现过暴力、冲突和流血,也不意味着电影的结局取向流于合家欢式的圆满和光滑;温和的所指,是充满韦式风格的电影叙事,并由此达到的一种奇妙和谐 —— 尽管这一叙事风格多次遭受影评人对其"too white"的批判,也不妨碍他在创作中,一本正经地以一种不合常理来对抗另一种不合常理,自然而然地用看似的莫名其妙来消解更深一层的莫名其妙。


狂热分子与偏执者 —— 存在即合理

与Wes Anderson合作(主要指出演和配音)的好莱坞名流不计其数,但御用演员不多,主要包括Wilson三兄弟中的校友搭档Owen WilsonJason Schwartzman,以及实在可爱的Bill Murray大叔。在Anderson的电影里,虽然出现的人物不少,但“狂热分子与偏执者”的形象几乎出现在每部作品中 —— 这种角色高度痴迷于常人一般不会产生持久热忱的事情。比如,按作品先后顺序来举例,

瓶装火箭》中梦想成为江洋大盗的Dignan (Owen Wilson饰 );

青春年少》中迷恋女教师的优等生Max Fisher (Jason Schwartzman饰);

水中生活》中痴迷于“水中生活”和寻找美洲虎鲨的Steve Zissou(Bill Murray 饰);

天才一族》中在丧妻之后陷入PTSD并疯狂确保孩子们人身安全的大儿子Chaz(Ben Stiller 饰);

穿越大吉岭》中想方设法要为兄弟三人打造完美火车之旅的大哥Francis(Owen Wilson饰);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成家立业后“野性”复萌、冒险百出的狐狸爸爸(George Clooney 配音),还有他那资质平平、却一心想成为运动员的儿子Ash( Jason Schwartzman 配音);

月升王国》中坚守童子军教官身份的童子军团长Ward(Edward Norton 饰);

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痴迷于管理这座豪华酒店、在冲突中也要讲究礼节和体面的传奇门房Gustave(Ralph Fiennes 饰);

犬之岛》中自驾飞机在垃圾岛上坚定寻找忠犬的市长养子Atari(Koyu Rankin 配音)。

这类角色总以一种超现实的形式、不加解释地存在;只不过狂热和偏执也会遇到突然的打岔,无足轻重的事情有时会遭遇导演的小动作而变得煞有介事,比如在《瓶装火箭》中,Dignan土匪式扫荡正酣时口不择言,被老板毅然反驳而礼貌道歉,劫掠换以体面稳重的方式继续。结合Wes Anderson古怪的形式感和仪式感,这类角色不仅支撑起故事情节的主线,也生产出许许多多幽默有趣的小细节。

小孩子与成年人 —— 与年龄无关

在Wes Anderson的电影叙事中,“年龄”与智识、理解力、复杂性、成熟度等无明显的正相关。当二者同时存在时,成人或者长大后对应角色的言行举止有时稚如孩童,而孩子们则被显示出超乎寻常而又极其自然的老成。电影对其行为与逻辑的设定像是经过了故意的反转,非常值得玩味。

在成人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可以被精心谋划、被选择性消灭,但执拗又善良的孩子们可以冷静地拯救世界,也能清醒地惩罚邪恶(犬之岛);在成人的世界里,婚姻如坟墓如烫手山芋如原生家庭阴影的延续,而故事主线中的童子军周密计划、成功携爱私奔,互相治愈、跨越山林河海(月升王国);成人的世界只能沦为年少成名的狗尾续貂,一地鸡毛的生活里,有各自的神经质在隐隐作祟(天才一族)。

我相信在Wes Anderson的内心里一定住着一个与他平等对话的小孩。而他在电影叙事中尊重与保护小孩子的方式,不是构筑一座与外界世界平行的童话般的象牙塔,在其中完成一个温柔平静的故事,而是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小宇宙勇敢地与成年人的世界互动;如果冲突最终不可避免,就让后者节节败退、直到妥协。

扭打与冲突 —— 因为严肃所以戏谑

Wes Anderson对于暴力冲突和流血场面的刻画,总是显得有点漫不经心 —— 虽然的确事出有因,但矛盾与争执却猝不及防地升级成孩子气的扭打,又在来回反击中显得郑重其事,有时还会引出意外的结果;看到这样的场景,观众自然的想法大概会是“可以、但没必要,甚至有点二”。例如,《瓶装火箭》中三人认真又笨拙地练习打枪(为了抢劫一个书店)的环节、Dignan对Bob(Robert Musgrave 饰)突然气不打一处来地拳脚相加;《布达佩斯大饭店》中,西装革履的Gustave为自己的跟班门童Zero(Tony Revolori 饰)在遭遇入境检查时挺身而出、直接丧生枪口……这种玩笑式的对于严肃场面的刻画,也许是为了戏谑暴力,衬托其无用甚至愚蠢,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回应了上一点的观察 —— 毕竟,一言不合之下便诉诸武器与暴力,往往都是大人进行的操作。


粗糙的影评也是记录。放在《瓶装火箭》之下,是因为我总喜欢把创作者的处女作放在观影list的最后,形成一个逆向圆满的欣赏体验,并且完成一些验证。像对Tim Burton一样,Wes Anderson拍啥我信啥,而且充分相信他用一个半小时(大多数情况下)推进的故事总能饱满有趣、结局不论好坏都是画龙点睛。

话及于此,无比期待即将上映的《法兰西特派》。Fingers Crossed.

 2 ) 青春里总有几个小伙暗错错地在谋划着什么

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Wes Anderson的名头,是成名作品,不仅是成名作品也是因为是Martin Scorsese称赞过的作品。
看完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闲着没事找事也值得拿来桌面上面聊么?不过突然我就明白了,青春就是总有几个小伙暗错错地谋划着什么,也理解了Marty为什么喜欢。

1996年,当年戴妃还没去世,当时internet还没有盛行,当时的娱乐产业也没有那么发达,当时的青少年,如果无聊了除了看书做运动看电影外,就是闲逛,然后用一堆一堆闲话来打发时间。同时那个年代,昆丁刚拍完低俗小说,Marty也刚完成Casino,那个年代的好莱坞是警匪片,西部片,动作片唱主流的年代。所以如果几个爱看电影的孩子,在那个年代去模仿电影里面的内容正是一个最好的切入口。这部电影正是Owen和Wes一起写出来,并有Wes执导的处女座。因此 原本含义为小孩子在自家院子里面捣鼓出来的山寨火箭- Bottle Rocket作为名字再贴切不过,无论是电影中就是三个“大孩子”在家里捣鼓出来的山寨打劫,还是这部电影本身,都是有一点点关于第一次的兴奋、激动、生疏又不谙世事的快乐。

故事里Owen Wilson演的Dignan,多话,神经紧张,头脑脱线,贪小便宜,却觉得自己很聪明并一心想要做一番事情;Luke Wilson饰演的Anthony感性、精神脆弱、相信朋友、乐于助人;Bob虽然有钱,但是窝囊胆小、虽然被欺负却还是以家庭为重。所以剧情简而言之就是三个无聊的废柴,想要做点什么,来使自己与众不同。

Marty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他说他发现这几个年轻人,居然可以那么旁若无人的投入一个又一个犯罪策略里面,以及Wes Anderson的配乐。Wes的配乐如今已经是标志性的元素了,而旁若无人这个评论却是老爷子一针见血的眼光。

犯罪这个性质在电影里是用来搞笑的,因为当真正的黑帮出现的时候,必须要着James Cann这种油头老大来撑场面才行。犯罪只是一种打发时间的形式,一种比搬家、教足球队、学外语更带劲的方式,一个废柴想要翻身的切入口。

电影其实就是这样而已,不过或许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 Wes用“总有几个小孩在捣鼓些什么”来描画青春的范儿,是让人们总在wes的电影中看到些“塞林格”的精神的原因。

 3 ) 狗脸岁月,瓶装火箭

《瓶装火箭》作为韦斯·安德森的处女作,其后期作品创作风格,基本上在这部电影中都能看到。

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总有一种仪式感;对称狂魔般的对称构图、颇具风格的剪辑以及恰到好处精彩轻快的配乐,犹如童话般的故事,可可爱爱。

韦斯安德森保持着一贯幽默的态度进行创作,这世界需要空想者。

空想出浪漫并付诸实践,构成韦斯安德森镜头下的“童话世界”。

在戏外,韦斯安德森与朋友们也是一拍即合,做出处女座《瓶装火箭》。他们的状态也像剧中人物的状态;不管成不成,有了想法就开始大胆实践

在成人的世界中能找到童真是一份惊喜。

《瓶装火箭》中,以前调皮捣蛋的孩子长大了,需要与外界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但他们只是大孩子,称不上所谓“成人”。

生活中迷茫无所得,没有工作、无所事事的他们被视为精神有问题,送进精神病院;他们最终决定逃离,但“逃离”的目的只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无所事事”——迪格南准备抢劫,做个“伟大的”抢劫犯;而安东尼会一如既往地帮助迪格南。

被安放进精神病院里的沙雕青年迪格南,“精心”布置逃出精神病院的戏码。迪格南过家家一样的思路,一心想要犯罪,又菜又爱玩。

“逃”出精神病院后的第一件事是干上一票,自己抢劫自己家实在太可爱了。类似这类轻喜剧的处理手法是韦斯安德森荒诞喜剧创作风格的一贯表现,处处散发出黑色幽默的意味。

好兄弟安东尼总会帮着沙雕兄弟“演戏”。两人策划的逃亡之旅像是小孩子玩的小游戏。

迪格南身上总有着长不大的孩子气。

结集鲍勃后三人抢劫书店太搞笑,怂怂地请老板把钱装进迷你小袋子里,安东尼还不忘顺上一本书。之后三人上演“逃亡”的戏码,叫上鲍勃是因为他有车,好兄弟就要处处坑。

开始逃亡之路一定要买上烟花炮仗,边跑边玩才足够快乐。

一提安东尼追女生之道:只要自己不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她,只要死皮赖脸就行哈哈哈。

生活总会给计划吓个一大跳。

鲍勃在家后院种大麻,弟弟被抓让他心神不宁提前跑路;安东尼将余钱给了喜欢的女服务生;迪格南心理受挫,第一次的逃亡犯罪之路不欢而散。

我的兄弟,既不愤世嫉俗,也不半途而废;屡战屡败的沙雕青年屡败屡战。

是个小丑又如何,穿个跳伞服像个香蕉同样很酷。

曾经有分歧的好兄弟再见面时完全没有怨念,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虽然你是个呆瓜,但还是我兄弟,照旧陪着他一起疯狂。

荒诞不经的黑色幽默在抢劫工厂的一场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群不正经的沙雕一本正经的抢劫,真可谓是贼胆包天,怎么敢的哈哈。

安德森电影中出现团伙“作案”时总会充满仪式感地统一服装。

统一黄色跳伞服、手枪走火误伤队友、救队友上车后又把自己锁在车外……一系列魔幻操作让人捧腹,喜剧效果拉满。

陪好朋友一起疯闹的日子终将一去不返,时间的河静静的淌。

当意识到这个世界已不允许自己再幼稚的时候,就该是意识到将要成长的时候了吧。

“The world needs dreamers。”

这世界需要空想者,负重向前的路上还是不要抛掉那份童心,不然的话,生活该有多无聊啊。

感谢你的时间,这里是小馆青年,一家有态度的小馆。没事来小馆避避难吧(逃)

 4 ) 不如反叛

作为Anderson的处男作,整个片子竟带有某种公路片的味道,一群肆意的青年分分合合的探险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后现代叙事可见端倪。中产的审慎态度,让探险结束的三个小伙带着对剥离现实生活的美好怀念回归现实,淹没在主流之中的单纯;身份错置&符号权力的争夺,是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纷争,是叙事道德和主流话语的制高点;“他者困境”的逃离,是主流叙事下的忽视,是不愿被定义、不愿被包容进别扭的社会秩序里。被困在瓶子之中的火箭无法升空,在狭长的瓶壁中无目的地漂浮着。不是无处可归,而是因为流浪而选择流浪,飘零的主角们在铁丝网的两端开怀大笑。既然计划轻易地被现实撕得粉碎,既然坚持总会沦为莫名的妥协,那不如让世界多三个穿着跳伞服的笨贼,三个穿着囚服的逃犯。

 5 ) 处女作

他的电影是重新往老看的,这是处女作。这部里视觉风格和音乐运用不像后来那么明显,情节也不是很连贯。
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对类似塞林格或者在路上之类的故事缺少共鸣了。有些书是错过了年代就再难感受其魅力,电影我想也一样。
从这点上来说,这电影还是稚嫩。
不过话说拍这片的时候导演才25、6岁,确实很厉害啊!只是后来变化不大。

 6 ) 做个孩子吧

拿着望远镜勘查二十米外的”敌情“,
草草画下不专业的”犯罪路线“,
抢劫自己家/抢劫书店,我想说,书店哪来钱啊
他们就像几个大孩子一样,而电影就像一部童话

当自己的associate半途全部离开自己,
后来被开着”豪车“的高富帅嘲笑自己的小黄人套装和小摩托,以及园艺工人的身份...
dignan最多也就说了一句“我有时候也不像看起来那么自信”

枪花的主唱Axl说过,“they wont break me ,cuz im fucking innocent ”,
当dignan决定回头去救苹果杰克时,他自己也说了这么一句“他们抓不到我因为im fucking innocent”,他知道有什么可能在等着他..
“he is not cynic,and he is not a quitter",安东尼这样评价dignan

世界那么复杂,有时候我也不像看起来那么自信,无坚不摧,
但还是做个孩子吧
虽然傻一点,
却仍然可以在关进监狱的时候,意淫着下一次越狱...尽管着只是一个笑话,但却把自己的犯罪伙伴们都骗到了啊

做个孩子吧

 短评

在酒店的电视上看的,新年标记的第一部电影就献给安德森咯。这部处女作由1994年的同名短片扩充而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个人风格,但还是觉得不如后面的作品给力。据说老马丁还将本片列入他的90年代top ten list。

6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韦斯安德森的开山之作,原来风格从处女作就定型了,清新自然的赶脚迎面扑来。没看到短片,但是还是感觉长片毛病很多,故事是不错,有些地方还是必不可免的闷。男主人公的友谊让人感慨,爱情线更是唯美。

11分钟前
  • 炭烧八爪鱼
  • 还行

终于全看完了,韦斯·安德森的处女作,很独立,没有之后的那么冷幽默就是,但还是不错,豆瓣分是低了。严重怀疑欧文威尔森的鼻子是在这部里面被揍歪的,最后还被袭胸了。。。

1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出道作,风格已经初步展现,故事性差一些。CC很看得起Wes Anderson啊,独立制片导演这么多,唯独Wes Anderson是基本每部都出了的

20分钟前
  • 且歌且走
  • 还行

本来准备只给三星,但最后抢劫那段太好笑了!Wes尚处在风格培养时期,也还没有细致到极点的美工,但冷幽默果然从开始就那么冷,音乐和色彩的配合也可以看到现在的端倪。他是多喜欢黄颜色啊!!!CRS=Can't Remember Shit,LMFAO!!!

25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也算是犯罪片,更多是青春喜剧片。入选CC大概是某类型代表,幽默和讽刺都很平和,没有无厘头和夸张、戏谑,反而有种温情在里面。不是太欣赏。

30分钟前
  • novich
  • 还行

韦斯·安德森的首部导演作品,所谓风格初现,冷笑话和话唠式段子堆积,异想天开的大男孩行为,尤其是最后乱阵脚的打劫真是丑态百出,威尔逊三兄弟联手银幕搞怪,几个角色塑造的各有特色,配乐蛮好听,整体不算太工整,节奏掌握尚显生涩。

35分钟前
  • Milkyway
  • 还行

最后的工厂打劫挺有喜感,其他部分就一般般了,也许是我理解力不够吧……

36分钟前
  • 奥萨姆
  • 还行

韦斯·安德森的处女作,确实有一种青涩和稚嫩的感觉,但那种骨子里的琐碎,温暖以及黑色幽默却已植根于此。

3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有时带着一股浓浓的昆汀B级片味儿,摇身一变又成了阿基·考里斯马基的公路片。改编自同名短片,亦是其长片处女作,虽然风格尚未完全确立,但本质上还是韦斯·安德森式的怪胎电影,三兄弟(未必是亲兄弟)的设定一直延续到了之后的几乎每一部电影。P.S.欧文·威尔逊三兄弟联袂出演。

38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怎么豆瓣评分怎么低啦~

39分钟前
  • small hands
  • 推荐

每次看wes都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感动,三人组的结构看来从那时就一定奠定了下来,真是又打又闹面对无数问题最后仍然在一起的一帮人。那些不愿长大但外表又煞有介事的男人们,总让人能想起一些青春年少的事儿。笑料也很契合我笑点,散乱的故事却总是很通顺流畅,真是奇了怪了。这就是wes呀!四星半!赞一个

44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450|韋斯處女作,好獨立,Wilson三兄弟都有出演。比第二部<Rushumore>還要好看。果然和韋斯最配的不是Jason Schwartzman,還是短髮的歐文·威爾遜!想和歐文談戀愛,嗯這樣。

45分钟前
  • 介意
  • 力荐

我们有个刚从精神病院出来有个刚进监狱还有个纨绔子弟 但我们不是坏小子 我们只是傻小子 我们是哥们

47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维斯安德森处女作 青春的肆无忌惮吧

49分钟前
  • 双一
  • 推荐

One of Martin Scorsese's top ten favorite films of the '90s.

51分钟前
  • Jessie
  • 还行

now, that's a good little weirdo movie~

54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Wes Anderson长片处女作,粗糙生涩稚嫩但诚意,而且相当灵。

57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推荐

原来那时候韦斯·安德森还愿意玩手持摄影,就是片头一部分距离让人感到不适应。剧本不太好,想表达的没有清晰地呈现出来,起伏平凡但缺少波澜,要不是最后有一个小高潮,整个电影就要在平淡中结束了。故事、分镜、节奏、构图还都没有后来他招牌的样子,但在配色运用上个人风格已经初现端倪了。不过这才显得真实而令人熟悉,即使是天赋和优点也不是与生俱来就趋于完美的,也是在不断地练习与尝试中逐渐成型和成熟的。

59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还行

越来越燃,看得开心。“他说他爱你”,自乱阵脚的打劫现场,生活如同平静结尾中突然冒出个越狱计划。明媚调子饱实着色,俯拍物什跟移镜头,田园风光和动人配乐,隐约可见的韦斯标识。未尽工整,璞玉浑金。三个穿着跳伞服的笨贼,后来又有了三个穿着囚服的逃犯

1小时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