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

HD

主演:克里斯蒂亚娜,本杰明·温赖特,斯科特·特纳·菲尔德,塞马斯·F·萨金特,安妮特·马尔赫毕,雷蒙德·提哈瑞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指挥家 剧照 NO.1指挥家 剧照 NO.2指挥家 剧照 NO.3指挥家 剧照 NO.4指挥家 剧照 NO.5指挥家 剧照 NO.6指挥家 剧照 NO.13指挥家 剧照 NO.14指挥家 剧照 NO.15指挥家 剧照 NO.16指挥家 剧照 NO.17指挥家 剧照 NO.18指挥家 剧照 NO.19指挥家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指挥家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是一部真实的女性职场奋斗史,看出身底层的女性如何突破职场“天花板”,成为史上第一位女性指挥家!当爱情和梦想“狭路相逢”,看她如何“指挥”人生,成就自我!电影根据真人故事改编,讲述“史上最伟大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克勇敢追求音乐梦想,在女性社会地位极度受限的上世纪20年代,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她出身微寒,却心怀音乐梦想。追梦途中,在以男性为主导的音乐世界中历尽荆棘和冷眼,却永不言弃。当希望的曙光初露,她深爱的男人却希望她为爱止步,最终她毅然选择飞往追寻音乐梦想的欧洲,可他们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电影由荷兰名导玛利亚·彼得斯执导。三十处男粤语猛鬼学堂地狱来客玉子2017与你一起绽放~新选组青春录~都市侠盗第三季老九门番外之二月花开巴寇亚克之仇小兵张嘎2004刺绣俏掌柜新版:冷王盛宠法医妃厨师男友戎肯吃鸡王者七龙珠21巷摩的追爱记宗师叶问柳堡的女人们神临下山后风云巨动少女与战车最终章第1话宁安如梦粤语罪人第四季女儿们的男朋友拒绝定义蓝调天后使者鹿鼎记1992旋风管家 剧场版股疯古田会议采得百花成蜜后高公司的故事尸油3D左情右义卧底罗密欧鼠祸3围攻巴黎恐龙卡车第二季英语魔由心生夜惊魂粤语鬼债2001圣诞精灵

 长篇影评

 1 ) 没有逻辑性

看前很期待,看完很失望。关于女性的电影我都非常支持,但是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首先没有看到多少关于女主音乐才华的描写。除了开头,女主记下公园乐队的曲子,跟男主说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之后都没有女主才华的情节,倒是非常多的描写了女主怼人的才华。

除了罗宾,其他三个男人帮她都显得很突兀,本身都是歧视女性的人,就被女主短短几句气势汹汹的话给说服了,有种都是被女主暴躁的脾气给镇住了,杉菜既视感。

看的过程跟女主一样烦躁,并不是说女主演技好,而是整个角色本身就令人很烦躁,到最后二十分钟心情才平和一点。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遭受了巨大的不公平,所以没办法温和对待。但是现实社会也不像电影那样,在不平等的环境中去硬碰硬,一般都没有好结果。

去查了一下电影背景资料,原来是真人真事改编,致敬历史上的首位女性指挥家Antonia Brico,非常佩服,电影其实能拍的更好一点的。

 2 ) 为事业放弃豪门,贫民女逆袭的真相早在100年前就告诉我们了

作者:伊姐 杉姐,本文首发《伊姐看电影》

01

有一部女性电影,我期待已久。

它就是《指挥家》。

这是2021年第一部高口碑女性励志片。

1926年,女主安东尼娅·布里克是一位音乐厅服务员。

虽然家境贫寒,但她却一直喜欢艺术,看到音乐家时的眼神,闪烁着光芒。

布里克与男主汤姆森的相遇,就在一场音乐会。

那是一个尴尬的开始,她接二连三不按常理出牌的举动,让汤姆森惊掉了下巴。

但,布里克的美是无法掩盖的。

两个人在夜色下跳舞,忘我地亲吻。

之后,女主如愿考上音乐学院,被录取的那一天,汤姆森开着豪车在学校门口等她。

演到这里,很多观众和我一样,认为这是一个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玛丽苏故事。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上演了惊人逆转。

《指挥家》是根据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克的真实经历改编的。

安东尼娅·布里克,1902年6月26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1989年8月3日去世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她是母亲与一位音乐家一夜情后的禁果,布里克两岁时,母亲因为无力抚养,把她送给了不能生育的沃尔迪乌斯夫妇。当生母想要回她时,养父母带着她移民到了美国,并给她改名叫威莉·沃尔迪乌斯。养父母带着布里克移民之后,生活并不富裕,养父靠扫街为生。)

布里克小时候一直住在贫民区,虽然家里有一架父亲捡回来的旧钢琴,但她从来都不敢真正地弹奏。

因为房子隔音效果太差,她只能拍打琴弦,这个细节,在电影里有体现。

布里克把所有的激情和生命都献给了音乐,一生未嫁,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公认的女性指挥家。

《指挥家》之所以值得看,很大一个原因是,它被称为复古版的《爱乐之城》,电影中有大量大家熟悉并喜爱的古典音乐。

(两个小时的电影,22首世界经典交响乐穿插其中。从巴赫、马勒、德沃夏克、埃尔加、比才、德彪西、格什温到贝多芬......在音乐的世界中畅游,耳朵真的太享受了,陶醉到无法自拔,电影结束,我还特意把电影中演奏过的乐曲找来听了一遍。)

最让人惊喜的是,这些音乐融入在电影中丝毫不突兀,声画剪辑完全贴合了故事的情节。

  • 当她第一次弹奏钢琴曲给汤姆森听时,她选择的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咏叹调;
  • 当她与反对她的人抗争时,音乐是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

02

《指挥家》除了真人故事改编和音乐之外,最有价值的是,呈现了女性在20世纪初,所面临的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巨大束缚。

布里克生活的时代是20世纪初,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女权运动已经在美国开展了近80年。 就算少数女性登上了政治舞台,但更大多数,真实的情况是无比艰难的。

电影中,钢琴老师的家中已有五六个孩子,家中乱成一团,但师母还在怀孕,准备生下一胎。

养父母爱布里克,但却时刻计算着成本,认为养女儿的钱终有一天需要她来偿还。

打字员的工作根本就不需要打字速度快和正确率,因为大家承认的并不是女性的工作价值,仅仅是外表而已。

我们前文提到的玛丽苏情节,汤姆森的确爱布里克爱得发疯,但仅仅是爱她的外表和性格,布里克有没有才华,能不能继续深造,他一点都不关心。

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当布里克在宴会上讲出那句“我想当指挥家”的愿望时,在场的名流贵族不顾形象,哄堂大笑,汤姆森也倍感尴尬,因为,大家认为音乐界永远不可能有女指挥家。

那是一个女性指挥家站在舞台上会被口水和压力“杀死”的年代,

为了追寻梦想,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徘徊在各色渣男、吝啬鬼、以及人身攻击之中。

布里克的第一场演出,刚好与汤姆森娶富家小姐的时间重合。

镜头在两个场景之间来回切换,是赤裸裸地在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女性,想要获得自身价值,必须要拿爱情和婚姻来偿还。

影片中最惊喜、最具有讽刺意义的人物设置,莫过于一直默默支持她的好友。

他给布里克工作机会,在布里克无家可归时收留过她,甚至她在欧洲求学时,他也一直默默支持着她..... 当大家都以为这或许是布里克的真爱之时,故事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03

看着《指挥家》的时候,近些年的大女主戏,一幕幕在我脑海滑过。

《致命女人》中,外人看来,贝丝·安拥有的生活是妥妥的橱窗精品。

然而,女邻居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罗伯想喝咖啡,他不说话,而是敲敲杯子,贝丝·安微笑着回应。

她过的,只不过是以妻子名义的女佣生活。

《美国夫人》中,女主菲利斯毕业于华盛顿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士学位,二战时做过炮手和弹道技术员,对国防和核战争话题表现出浓厚兴趣。

1964年就参与政治,在国家共和党机构工作,甚至帮助巴里·戈德华特拿下过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她甚至是个畅销书作家,一本书曾卖了超过三百万套。

但,她非常明白,自己身处男权社会的劣势。

想要在选举中获得胜利,需要打扮成家庭主妇的样子,在议政厅里送面包,站在男性立场,公然反对《平权修正案》。

想要赢得男人的目光,就需要站在台上穿比基尼走台步、露出八颗牙标准微笑,以及接受男人们的口哨。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米琪终于打破时代枷锁,离了婚,走出了家门,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

但她的薪酬是什么?

她的薪酬很多时候不是钱,而是实物,卫生棉、以及煎饼糖浆等等,社会默认女性不配靠劳动获取金钱。

很多人看完这些作品,关上电脑,安慰自己,这幸好是上世纪的事情。 但当代社会真正做到女性平权了吗?就社会舆论而言,我们依然处于巨大的男性审视之下。

成都疫情流调,新冠女患者因为在酒吧,而被喷“去酒吧的女的活该,能有什么好人”,没错,一旦女性出现猥亵、强奸事件,很多人的本能反应还是:

“穿那么风骚,活该被骚扰。”

“晚上那么晚不回家,她也有错吧。” 就职场环境而言,我们依然面临太多不友好。

就业选择少、招聘性别歧视、面试被问婚恋、入职前妇科体检、职场性骚扰……是每个女孩走上社会,要面临的问题。 即使女性员工和男性员工一样扛得住966,但综合调查还是显示女性整体收入低于男性17%。

在婚姻生活里,大部分女性的价值,依然跟子宫紧紧绑定。

在婚姻家庭中,21世纪了,还有女性因为无法怀孕被丈夫、婆家活活折磨致死。

这些东西,男性愿意去正视吗?答案是,不。

既得利益者,不可能凭空放弃自己的权力。

讲述女性家庭困境的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时,女性观众为这部电影打出的平均分是9·46,而男性却是1·76。 男网友留言称“一群被害妄想症的狂欢,建议送她们去心理治疗室”。

04

《指挥家》的最后,有一行字幕令人唏嘘不已:

2008年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古典音乐刊物《留声机》发布了世界排名前二十名的交响乐团,但没有一个用过女性首席指挥一直到2017年该刊物的另一项排名显示,全球前五十名伟大指挥家中依然没有一个是女性。

她的地位,她的身份至今也没被人承认啊!

如果说男性作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出让权利,我们最难过的是,很多阻挡女性前行的声音,甚至根本就来自于女性。

将近百年前,在电影里,女性对待布里克的态度非常傲慢。

而今天,孔雀舞女王杨丽萍美丽优雅半生,到头来却要被普通女性去指责“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董璇在丈夫出轨后仗义救夫被骂“原谅教主”。

马伊琍在文章出轨五年后最终选择离婚,之后交了新男友被喷“离婚才多久就有了新欢......” 女性到底怎么做,才能逃脱同性的诋毁和指责,羞辱和鄙视链?

很多人提到女权,就要开骂“女权婊”,但女权不是要求女性的权利在男权之上,仅仅是平等而已。

一百年前,三妻四妾还是合法的,一百年前,我们还需要裹小脚,所以,不管道路多难,要相信未来,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女性影视作品涌入眼前,就是一次又一次为女性发声的机会。

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请记住,不管遭遇多少困难,依然要视自己如珍宝——那些伤害,不是你的错。 你已经做得很好,请永远记住,不管处在什么环境里,你都有权利,奏响自己生命的独特乐章,因为,你就是自己的,唯一和珍贵。


大家好,我是杉姐。影评人、编剧、导演、教师小姐姐一枚,公号《杉姐影院》创始人。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

杉姐不要赞赏,不要糖,就喜欢看你转发+点赞哦!

 3 ) 不给你机会,是什么感受?(我心中的Brico)

1

委屈到我哭鼻子。

是真人真事。1974年,老太太还拍了个纪录片。作为存世的证明。

她叫安东尼娅 · 布里科(Brico),1902年6月26日生于荷兰鹿特丹,世界级的海港。然后像漂泊的荷兰人一生动荡。1989年8月3日去世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

她是第一位获得世界认可的女性指挥家。

片中重复两遍的台词:“所有好的东西都来自荷兰!”(也许是指东印度公司,也许是指代尔夫特陶器,也许是指梵高的油画。呵呵)

非凡的女性,从战胜压迫,到打破规则,再到重新想象世界。Dutch Dutch!飞翔的荷兰人!

2

1908年,6岁的Brico从祖国荷兰搬到了美国,和父母在加利福尼亚定居。片中对其可怜的家世叙述颇详,被宗教背景的父母送人,Brico苦苦寻觅自己的身世,天天啃着片面包。

1919年,她从奥克兰的高中毕业,那时她已经成为一名有成就的钢琴家,并在她的指挥生涯中有了一个小小的开端。她甚至能弹《蓝色狂想曲》。(罗宾、弗兰克是全片绝对的亮点。)

1923,她毕业于加州大学的伯克利分校,曾担任旧金山歌剧院主任助理,在大学期间的教师包括Sigismund Stojowski。1927年她进入柏林国家音乐学院,1929年她成为第一个从指挥学硕士班毕业的美国人。她还是汉堡爱乐乐团指挥卡尔·穆克的学生。片中后半段,就靠这位没有偏见的名师了,而且从没想过要“性剥削”她(如刚死的多明戈)。穆克录音虽然不多,但绝对是指挥界的伟人。

3

Brico作为职业指挥家的首次亮相,是在1930年2月的柏林爱乐乐团。她站在世界的巅峰。这一场,以及后来的洛杉矶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和汉堡爱乐乐团,受到了评论家的高度赞扬。1933年1月,她作为音乐家交响乐团的客座指挥在纽约首次亮相。随后在底特律、密歇根、布法罗、纽约、华盛顿等地客串。美国的乐团虽然水平不弱,但是真正的崛起还是在二战智力外逃以后。

1934年,她同意成为“新女子交响乐团”的指挥。我们看到这片电影海报上,用的就是指挥女子乐团的场景。1935年初,新女子交响乐团在纽约举办了两场音乐会,此后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完整的音乐会,直到1942年。

1938年7月,她是第一位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女性;1939年,她在纽约世界博览会的音乐会上指挥联邦管弦乐队。1946年,她进行了一次广泛的欧洲巡演,在那里她既是钢琴家又是指挥家。巡演期间,伟大的作曲家西贝柳斯邀请她主持赫尔辛基交响乐团的一个音乐节目。1974年,吉尔·戈德米洛和Brico的前学生、民谣歌手朱迪·柯林斯拍摄了一部关于她生活的纪录片《安东尼娅:一个女人的肖像》(我在文章开头提到过)。

4

片中的重点就是:那一个个的“第一次”。她灰姑娘般的身世。

男性,都等着她出丑。残酷的世界。心爱的男人,也只是指望她结婚生子。

看完有想哭的感觉。

不给你机会,是什么感受?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1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2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3没有机会,是什么感受?

即使社会的砝码没有向她倾斜,但她仍然不放弃努力。如此乐观的对待这个轻虐她的世界。只不过因为她的性别。

心里只想为她喝彩。女子在任何一个地方也不输于第一性!

PS:QQ音乐里仅有两首她指挥的莫扎特序曲,值得一听。搜“Brico”。虽然又慢又拖拉,但声音有层次有质感。那绝对是一个不容你忽略的声音,一种横空出世的表达。我可以反复循环的播放而不厌倦。

 4 ) 从《指挥家》看杨倩被网暴:罗斯福夫人的忠告,从未过时

昨天重看了《指挥家》,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短短两个多小时,浓缩了爱情的遗憾、亲情的无奈、友情的挚诚、社会的偏见、追求理想的艰辛、人世间的炎凉悲欣……

比起四年前第一次看,少了些愤愤不平、耿耿于怀,因为残酷即真实,不完美才是人生。

也不再计较剧情铺陈的小凌乱、演员指挥的专业性,因为瑕不掩瑜,它给予的启迪和忠告已足够有意义。

01> 燃烧过的生命终会不朽

大作家茨威格写过一句很著名的话:

“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女主布丽可 (电影开始时,名叫威莉),与贫穷的(养)父母生活在贫民窟,在一家剧场做杂工。

她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还有一个看起来像笑话的梦想:当一名指挥家。

那是一百多年前,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即便当乐手都会处处被歧视,几乎没有正规乐团会聘用女性乐手,遑论当一名女指挥家,指挥一群傲慢的男性演奏家。

她没有任何资源,没有任何支持,除了一腔孤勇。

养父从垃圾堆捡回来一台钢琴,她视如珍宝。上班在剧场偷偷观察、学习,回家也不敢打扰家人、邻居,蒙着布悄悄练习。

为了跟着剧院乐团的演奏练习指挥,她躲在能听到乐声的男厕所练习;

为了看清指挥家的动作,违反剧院不允许工作人员在现场听演出的规定,被剧院开除;

她不敢告诉(养)母丢了工作,无数次碰壁之后,才找到一份钢琴师的工作;

她省吃俭用攒钱,除了交给母亲的生活费,剩下存作学费想上音乐学校,好不容易找到一名指挥教师愿意收她作学生,其实这个禽兽只是想跟她发生婚外情,并非真心想教她学业,只好退学;

她的养母不满于她丢了工作、还妄想上音乐学院,砸毁了她心爱的钢琴,拿走了她存下的所有钱,将她赶出了家门;

......

生活如此艰难,可她怀揣一股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劲儿,在世俗的荆棘中走得头破血流。

她不怕被拒绝,即使拜师被骗过一次,仍然敢于远赴欧洲,找到著名指挥家卡尔·穆克,说服他收下自己,进入了音乐学院。

她抓住一切机会向前辈学习,执著坚毅、不卑不亢,即使住在肮脏的地下室,即使靠领救济餐活下来。

找到了使命的人生,内心有着坚韧的秩序,倔强 “燃烧生命去努力”。

她勇敢自信的样子,又酷又飒。

布丽可一生致力于音乐事业,成功创办了纽约女子乐团,担任多个著名乐团的客座指挥。

尽管电影的结尾残酷地告诉我们,社会的偏见并未因为布丽可的努力而消失,她始终无法担任乐团常驻首席指挥。

可这又怎样呢?

布丽可在她的时代、她的人生,做到了最好。

她忠于自己,没有辜负理想,活出了生命的华彩。

她的生命之光穿越长长的时间,直到今天依然鼓舞着我们,依然令我们心怀敬意。

02> 每个人都有苦衷

刘亮程在《寒风吹彻》中写道: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这世间,繁华富贵有其辛酸,平凡低微有其顺意,各人有各人的明媚,各人有各人的隐晦。

布丽可的养母抢走她的积蓄、毁掉她的钢琴、将她赶出家门,陪伴她的,仅剩一只小皮箱,还有一根在楼道中捡到的小小琴骨。

罗宾收留了走投无路的布丽可。

布丽可轻抚那支散落幸存的琴骨,告诉罗宾:

“那架钢琴总能抚慰我。”

“没有它,我应该早就疯了。”

罗宾回答道:“人人都有要发疯的时候。”

布丽可不可置信:“你也有?”

罗宾笑笑:“意外吧。”

接着又告诉她:“不要太绝望,抖落身上的灰尘,重新再来。”

布丽可不以为然,她说:“你们男人懂什么除尘。”

罗宾温和一笑道:“比你懂,荷兰小丫头。”

布丽可只当罗宾好心安慰她,在她看来,罗宾身份体面,经营着自己的乐团,不该有烦恼,更不会有崩溃疯掉的事情。

其实,我们最后才知道,罗宾是个女生。

身为女性想要搞事业,在那样的社会里寸步难行,她一定经历过许多打击和屈辱,不得已选择女扮男装,以一个男人的身份立足。

她每天穿着束甲(对外宣称腰受过伤),常年锁着自己的卧室,独自一人孤独生活,深藏着作为女性的委屈与艰辛。

有句话说,没有在深夜痛哭过,不足以谈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在不为人知的深夜,掏出来用泪水冲洗,第二天,仍然要精神抖擞地继续生活。

著名指挥家穆克是布丽可人生的第二个贵人。

布丽可跟着穆克学习之后,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要演出。

那时,她一边为报纸大幅版面批判她不会成功而惴惴不安;一边因为弗兰克结婚的消息备受打击,一蹶不振。几乎无法准备她的指挥首秀。

穆克来到她的住处开导她。

布丽可不为所动:“说起来容易,你是个英雄。”

她的心中,导师穆克功成名就、天之骄子,是站在金字塔上的人。

穆克沉吟道:“我当年在美国的最后一场演出,是被警察带下舞台的,在现场观众震天响的嘘声中退场的。”

他是德国人,拒绝演奏美国国歌,还被关在监狱里长达18个月。

如此狼狈的经历,是布丽可从未曾想到的。

她振作起来了,也许她懂了,所谓的体面洒脱、平静坦然,并非不曾行走于暗夜,不过是他们坚毅地穿过阴霾,终于站在了阳光之下。

作家白落梅说: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

想起之前的万达女总经理,家庭和睦、孩子乖巧,年仅四十岁出头,就已身居高位,在外人眼中,她是人中龙凤、体面幸福。

她却在自己苦心经营的楼盘自杀了,她的压力太大,不幸钻了牛角尖。可这事发生之前,谁知道她的光鲜之下,藏着多少辛酸苦衷,藏着多少风雨难捱。

张爱玲说的:

“笑,全世界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成年人的委屈,都是不能分享给别人的。”

布丽可是幸运的,她遇到了罗宾和穆克。

他们把自己人生中的委屈和狼狈剖开给她看,让她懂得,这世间所遇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笑脸和成功背后,不知经历过怎样的风雨兜头、千疮百孔。

没有谁比谁更容易,也没有谁比谁更艰辛,希望和失望交错、悲伤与欣喜交集,这便是人的一生。

03> 闲话总有人说的

剧中有一忠告很有力量。

罗斯福总统夫人会见布丽可,表达了对纽约女子乐团的支持之后,对她说:

“布丽可小姐,我想给你一点建议,遵从内心的选择而不是听那些闲话,因为闲话总会有人说。“

想起奥运冠军杨倩,前些天在微博发了几张漂漂亮亮的聚会照、自拍照,就有各种乱七八糟的评论,说她“不务正业”,预言她“会在巴黎奥运会上出局”……

人性太复杂。

这个世界,多的是坏人、闲人、蠢人、不幸的人,他们嫉妒诋毁、无所事事、人云亦云、指指点点。自己都没活明白,却对别人说三道四,以平衡自己庸碌龌龊的内心。

为这些闲话,扰乱内心,打乱节奏,殊为不值。

聪明如杨倩,删掉微博,自己该干嘛干嘛。

剧中布丽可面对的,更是恶意满满。

世俗的眼光、言语的中伤、汤姆森太太们的讥讽,已是家常便饭。

布丽可从不退缩。

当面讥讽,则勇敢怼回,背后嚼舌,则关我啥事。

指挥首秀开始前,报纸公开说着她的闲话、等着看她的笑话。

对她来说,向前一步是人生,退后一步是黄昏。

她守住初心,坚定地做了自己的选择题,没有成为别人随意评价的判断题。

纷乱复杂的世界里,必须修炼出一种能力:听从内心的召唤,屏蔽他人的噪声,活成自己的标准。

说来容易,做来太难了。

柳岩给《梦华录》角色孙三娘写过一封信:

“别人总会捕风捉影、随意评判,或对我们释放善意的同情,而我们无需怜惜,对别人的议论绝不低头。”

她们三个弱女子,不畏人言,不妄自菲薄,努力打拼,自立自强。无数人为之感动不已,因为她们活出了人们内心企而难及的样子。

十几年前,电子企业都在想尽办法使设计更复杂的时候,乔布斯却追求设计极简,坚持只留一个按钮、开发触屏键盘,要产品“从简单到完美”。

主流认知看来,这是那样的可笑,Iphone推出的早期,被人讥讽“世界上最愚蠢的手机”。

多年过去,嘲讽者已默默退场,而他的坚持成就了一款伟大的产品,引领业界至今。

乔布斯曾说: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你们的时间有限。不要生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被条条框框,束缚牵绊。不要让他人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了你内心的呼喊。”

获得认同是人类的天然情感需求。不过,我们也许不用太着急,穿过闲言碎语,终会有懂得的人,终会有鲜花掌声。

林语堂说: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别人,有时给人家笑笑。”

重要的事情上,对待闲话,想想乔布斯说的“过滤噪音”,人生的路就能走得更坚定;一般的小事上,对待闲话,想想林语堂说的“彼此笑笑”,面对世界就能更豁达。

知乎有句话说,两种事我们应该尽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人生,二是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对人对事,保持一些谦逊和慈悲,少说闲话;保持一些独立和静气,少听闲话。

穆克曾告诉布丽可:“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你只需要学会怎么玩。”

寒来暑往,春满华枝也好,落叶秋风也罢,或许只是大树的一场风景游戏。

百川向海,有浅吟低唱,有波涛汹涌,或许只是水流的一场地貌游戏。

人生这场游戏的剧本该怎么书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5 ) 女性的地位

在当时战争的背景下,导演以音乐的笔触出发,讲述一个女性想成为音乐家梦想,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在途中也遇到许多挫折,最大的挫折就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认为女人天生就应该在家里带孩子,导演将女主设置为女性的代表,争夺女性应有的权利,但是在结尾的设置中,也没有女性的成功,这进一步的说明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地位的不公。其中塑造的女主形象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前进的女性,在面对所有人的反对下,只有她的好朋友罗宾帮助她。而罗宾本是一个女性 但她符合着社会从而变成一个男性生活,是影片中很巧妙的一个设计,而最后罗宾勇敢的做回了自己。在结尾的设置中有一个影子的设计,将男主与女主的影子重合,并且女主在上男主在下,这象征的是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 有一个男人默默的支持。

 6 ) 现实是她没有实现梦想,但你问谁是第一个女指挥家,答案就是她!

看完信息量如此巨大的作品,我大脑也在飞速运转:也许我该坐在键盘前,仔仔细细研究一下安东尼娅的真实生平,再写一个真人和艺术加工的对比,并且总结一个哪里改得好,哪里太狗血,但我不想这么做。

也许我该逐条分析他的基本的叙事技巧,摄影里光影的镜头语言,以及哪儿和哪儿呼应上,那些什么洋葱,脚与鞋,台词,构图,形式的重复与渐进,螺旋上升。但我也不想这么做。

也许我该逐条分析每个BGM用了哪个古典乐,又为什么选这首(给音乐电影做背景音乐,历史上的现成优秀名作任君采撷,看似很便利,实则更难:选曲必须契合情节剧情,非常熟悉各家作品,自己的原创还要和名作同台献技,不能失了水准,这个电影在这一点上没拖后腿),但我也不想这么做。

因为这些都会让这篇观后感成为一个万字长评,我而要去做大量功课,最后却落得个炫学的名头。所以最后我觉得,不如就说说我最朴实的几个想法吧。

1、这个电影给我一个感受:女性想在某个领域有一席之地时,好像就得活得像男性一样,走路风风火火,说话绝不示弱,不能沉缅于爱情,没有时间生娃带娃,这其实更像是披着女性皮的男性。用男性的方式在与男性竞争。其实我觉得这依然不是最合适的方案。

举个例子,我做过销售,我的男性同事们和客户搞好关系的方式通常就是烟、酒、饭局,我讨厌烟,酒精过敏,也不喜欢凌晨一两点陪客户吃饭,但我用了女孩子的方法,我在客户门店给他们孩子讲习题,在他们忙的时候搭把手,做做饭,在他们需要帮忙时真诚的提供帮助,这些方法通常男性是不会做的,但我也和客户取得了良好的关系。

我的销售额也不比男性同事差。我举这个例子可能有点怪,但我想表达的就是,撇开性别,我们每个人有自己天然的特点和优势,不用非要逼自己用别人的节奏来和别人竞争,这会更加腹背受敌。我的拳击教练力量和体格都是我的两倍,但我较于他的优势就是敏捷,用我的优势和节奏,我们依然可以打的有来有回,因为我永远也不可能有他那样的骨量,肌肉量,所以我不能模仿他的打法,那不适合我。

2、也许电影里对汤姆森是有艺术加工的,但我依然认为人是可能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最初看到汤姆森要结婚了,鱼和熊掌想兼得的女主很难过,但我心里的想法就是,公子哥,你快结婚吧,别影响女主做指挥家了😂,这样想很孩子气,但女主的不坚定,爱情事业都两头都想占,这样不专一真是令我恨铁不成钢。

而后来,男主为女主资助了纽约音乐厅的经费,也为自己当初阻碍女主追求梦想认错,甚至自己的小孩也叫女主的名字,我心里还是有一些感动的,只有时间的海浪来又去,我们才能看清什么会沙滩上。爱会让人自私,也会让人无私。真心渴望,有一天我也能获得真爱,但实在没有,也没法强求。

3、女主一路走来,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给她助力。有人贬损她,有人成就她,但没有一个人天然的支持她,每一份尊重与支持,都是她自己挣来的,而不是施舍和同情,或者利益交换,女主的际遇也许会比较理想化(像《卡罗尔和星期二》)

但不得不承认,她确实真心实意地付出了,战斗了,抗争了,家庭在她追梦之初,不仅没有成为她的坚实后盾,而是为她拆走了水桶的第一块木板,他的老师对她心怀不轨,作恶不成恼羞成怒抽走了她第二块木板

好在她有一个“不辨雌雄”的朋友,但哪怕是这个朋友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她愿意委身做旁人觉得不体面的事而挣来的,她的态度感染了罗宾,才赢得了罗宾的支持。追梦人不是活在真空里,有几个励志的蒙太奇就能梦想成真,她兼顾了工作,学习,这需要惊人的精神力,体力,意志品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有多少人能有意志力去健身房。更不用说,女主在德国学习时,靠的是救济在勉强为生,走得最晚,去得最早。在最低处,她丢了工作,学习机会,差点名誉受损,家人也死或抛弃她了,她能做的就是up。也许她不是最有天赋的,只是继承了不知名的音乐家爸爸一点点基因,她也没有成为前二十乐团的固定首席指挥,也没跻身指挥五十强,但她被每一个观众铭记了,当我们问第一个女指挥是谁时,答案就是她,这本身就是她梦想绽放的证明。

影片最后一幕的镜头语言,连我这样的外行都能发现:女主指挥的影子罩在台下汤姆森坐着的身体上,她挥舞双手,逆光的影,那是一双煽动的翅膀,燃烧生命,奔向她的梦想。

4、我不知道女主哪一点吸引了汤姆森这位公子,但女主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她独立,清醒,无所畏惧,雷厉风行地贯彻她的追求,我就没有这样的勇气,厚着脸皮去找一流的大师教我,我太容易放弃,遇到一点点阻力就质疑自己,我走过的弯路让我对梦想望而却步。反观女主追求梦想时真可谓是简单,粗暴,有效率,也不给自己留退路。

我承认我是个彻彻底底的普通人,不论是体能还是智力,外貌亦或是家庭背景,但我还是想靠近安东尼娅这样的人一点点,我想在我咽气那刻时,不是对一生的不甘心,而是我已经尽力了的心安理得,哪怕没有一个人握着我的手。

 短评

流水账,没闪光点

9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或许是近几年女权呼声较高吧,光去年女性传记改编的片子就不少,主角大都还是上世纪前半叶生人,然而反观现在,片尾字幕已经说明问题了。针对此片的话,个人感觉剧情不如直接去看安东尼娅·布里柯的生平简介,时长较之于剧情都算是鸡肋。好学女主作为工作人员听音乐会只能提着板凳坐过道,也因此结识了指挥家及其儿子,音乐家宴会上说出自己理想被哄堂大笑。得知自己身世改回原名后开始拜师学钢琴,后又辗转学指挥,最辉煌时成立了女性乐团并欧洲巡演。。。

13分钟前
  • 秀才Bui出门
  • 还行

电影拍得太一般了,节奏很有问题,感情戏相当画蛇添足,把那么多感情戏分给成长部分该有多好,失望。

15分钟前
  • 陈赖汉
  • 较差

也许很多人会以政治正确来作为某种批评,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治正确,就是事实上的确女性要成为指挥家亦或在事业上获得更高的成就的确要拿出比男性更多的付出。因此也就非常有必要为这样的女性指挥家著书立传,让更多的人看到,来逐步扭转整个社会以及行业的偏见。当然,由于是古典音乐,在审美上或许有一些门槛,而整个叙事层面则比较工整,可能没有太多的创新,但也算比较完整且准确地进行了表达,女主的人物塑造算是丰满了。而结尾则是真正的暴击和亮点,这么多年了,其实依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不过我对于整个世界平权的大趋势还是乐观的。

20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还行

《指挥家》太棒了,好久没有在电影院哭湿口罩了,影片改编自美国荷兰裔女指挥家的真实故事,她的自信、毅力,坚持梦想的勇气震撼了一个又一个认为女人不行的人。旁边的女观众也感动哭了,映后有个男的发言说“男女各有擅长不要搞性别对立,现在女权好多都是受西方势力鼓动…” 挑战性别成见、固有观念才是电影的最大意义啊,正是你们这样的直男才让我觉得我们女权主义者的坚持特别有意义。不谈任何主义,电影本身画质音乐故事流畅优美,剧情跌宕起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又发人深省,五星推荐!

24分钟前
  • 冬惊
  • 力荐

还是第一次看这种音乐题材的影片,原来“指挥家”也有那么多的动作与表情哈。传记片,女性平权主义,女主的“犟”也是气场强大,颇有感染力很励志。另外,还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爱情支线,类似《爱乐之城》的“遗憾美”,估计要收割不少女性的眼泪了。整体上,后半段更精彩。而最震撼的还是结局的字幕,歧视依旧,女性平权仍然任重道远啊。。。

25分钟前
  • 明光暗影
  • 推荐

2008年,权威的《留声机》杂志发布世界排名前二十的交响乐团名单,这些乐团没有一个用过女性首席指挥;2017年,《留声机》发布了另一项排名,在全世界最伟大的50位指挥家中,也没有一位是女性她没有放弃,就应该得到我们的敬意

27分钟前
  • 白甜珍宝金
  • 力荐

太有气场的女主!

28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指挥家》是依据史上最伟大的女指挥家安东尼娅·布⾥克的传奇人生改编的电影,这部电影首先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必看的一部佳作,其中足足引用了22段古典名作;其次揭示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社会风貌。以前看过英国电影《雌雄莫辨》,那个年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如果想要得到工作的机会,甚至不得不女扮男装,这部电影也有类似桥段。电影里有着浪漫的爱情(虽然有情人没有终成眷属),而比爱情更感人的是伟大的友情。作为一个外国移民、私生子、社会底层、还是女性,在那个年代想要出人头地异常的困难,而女主角通过自己的努力,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赢得了男人们的尊重,获得了事业的成功。然而这部片子也很犀利,最后也说明到2017年截止,最伟大的五十位指挥家无一女性;最著名二十个交响乐团无一首席是女指挥家……

29分钟前
  • 豆豆熊猫
  • 推荐

客观说问题挺明显的,137分钟里情节塞得过满,爱情/亲情/友情/事业试图面面俱到,所以显得很仓促。爱情线非常偶像剧,亲情线像八点档家庭伦理剧。和Robin的友情线相对非常动人,主要还是Robin这个人物讨喜。实在是喜欢女主,爱的时候爱得炽热,面对选择能够忠于自己,然而这终究不是一个成功者的传记(片尾字幕可见),革命尚未成功,女性仍需努力。

31分钟前
  • mOco
  • 推荐

拍音乐类传记片,最怕的就是内容不专业。这部戏的爱情部分算是很清爽了,但是仅此而已。女主演员的指挥实在不能看,不知道是不是在舞蹈房练出来的。加上乐器演奏画面的同期声处理太糙,漏洞百出。看着尴尬癌都要犯了…不过还是要感谢它,点明了音乐史上一个被忽略的群体。不过,影片最后的字幕真的是太女权癌了。导演啊,为女权而女权是走不远的。

36分钟前
  • 晓乐集
  • 还行

完完全全的一部女性电影。除此之外,又融入了职场霸凌、Metoo、男女平等、原生家庭、打工人的现实困境、爱情与梦想两难、LGBT等社会话题,即便故事背景放在100年前,也不过时。古典音乐的串场,让137分钟的观影体验行云流水、极其享受。“如果你找不到她,说明她不想被你找到”爱情线如复古版《爱乐之城》。罗宾的友谊线,从开头伏笔到结尾坦然,沉默陪伴甚至逾越了爱情,更震惊的是这个男演员现实就是一个变性人。“燃烧生命去努力”,就有可能让一个女人领导一百个男人。在艺术之路,你需要成为一个独裁者。女性的历史处境与现今触目惊心的0%形成回光返照,偏见从来不是根源,而是现实。首尾呼应的小板凳,更是画龙点睛。当《爱的礼赞》响起,思绪早已溢满模糊的双眼。映后在影厅还欣赏了一段乐团演奏,献给这场美好的观影

3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热一傻逼说片尾字幕过于女权癌的,我寻思着人家难道不就是举列了事实?怎么哪都能cue你女权妈啊

42分钟前
  • 西葫芦甜甜的
  • 推荐

影1953:元素很多,励志,女权,变性,爱情,收养及寻亲,探讨女性在家庭角色,战争等,很多都是点睛之笔。刚开始的傲慢与偏见,灰姑娘一般,一度被导演误导到罗宾,但谜底揭晓那一刻还是非常不经意!还是要多读书,不然怎么让人欣赏你呢?!要感谢她的导师!

43分钟前
  • Timing
  • 力荐

3.5 像一支童话,人物形象比较刻板,巫婆是巫婆、王子是王子那种模式,主线略流水账,此种拍法拍哪个行业的女性都可以,根本体现不出指挥家的职业特殊性,连我一纯外行都能明显感受到影片最大的尬点来自制作者本身对指挥对音乐行业不够了解不够专业导致的(观后向我的专业友邻请教得到证实哼哼);柏林求学生涯宁可风雪夜归靠布施穷人的食物生活也不答应王子求婚,温柔善良的清洁工人爸爸,都是泪点,副线倒蛮喜欢,有身边挚情如罗宾,要他什么公子哥儿弗兰克!影片用在他俩上的镜头很细微也很浪漫动人,在小巷里初相见你的鞋子破了个洞,在小巷看你们打雪仗,也在这个小巷抬头见你衣锦还乡,呜呜!来看看院线片上比较少见的国别的片也挺好

45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还行

这迷之谈恋爱的剧情可以再多一点吗?说好的传记片呢

47分钟前
  • karenlin
  • 还行

以女主的性格,如果她能名利双收的话,肯定是她的经纪人特别强。她这性格是值得信任的,然而是不可长期合作的,会被人踩死。另外如果爱情戏没有充满了棒子味儿,应该会好一些,当然最后两人分手却达成和解的感觉不错,上了一个层次。

50分钟前
  • 纯Jun
  • 还行

男女主很靓,女主身材更是没话说,穿个礼服那腰背那白得反光的皮肤,真是醉人😍缺点更明显,觉得剧情炒鸡赶,感情戏也感觉是硬编的,当然台前小凳坐头尾呼应还是很棒的。女主全程文戏武(指挥)戏都感觉好用力,有时候感觉说话语气像谁欠她一样很没礼貌,情绪不到位啊~还有,其实照电影设定,我觉得女主选择梦想和嫁给男主也不矛盾啊,反而婚后把老公哄开心了钱一撒还愁没施展的舞台?虽说大女主电影要靠主角自身,但情况特殊有时候借助资源的优势少走弯路也没什么不好,对不对?

52分钟前
  • Jifferney
  • 推荐

又一个当代价值观合理套用在时代背景和真实人物上的案例。小爽文式的戏说方式提升了可看性,普通导演水平和扎实剧本的结合成的电视电影@放映厅

53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意犹未尽的镜头是Frank拿板凳坐在台下 Antonia的影子照在Frank身上.. 感动到流泪的镜头是A来到F的家那段 以及小Will的出现..

57分钟前
  • 九公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