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线女王

HD

主演:查理兹·塞隆,帕特里克·威尔森,伊莉莎白·里瑟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脱线女王 剧照 NO.1脱线女王 剧照 NO.2脱线女王 剧照 NO.3脱线女王 剧照 NO.4脱线女王 剧照 NO.5脱线女王 剧照 NO.6脱线女王 剧照 NO.13脱线女王 剧照 NO.14脱线女王 剧照 NO.15脱线女王 剧照 NO.16脱线女王 剧照 NO.17脱线女王 剧照 NO.18脱线女王 剧照 NO.19脱线女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LOSER

      虽然整部剧看下来都觉得挫挫的扭曲变态不舒服 但是看完后发现 居然那么的真实。
      现实本来就是丑陋不堪扭曲恶劣的不是吗。
      整天看着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各种剧 我们幻想自己是直率豁达的屌丝美剧女神 幻想是精致平淡有品质有气质的日剧女主 幻想自己是孤独自强最后遇到真命天子的韩剧女主 幻想自己是能干好强御女boss的港剧女主 ...她们完美的妆容 性感的发丝 妙曼的身材 冷艳的气质 哪一点跟我们有关系了?她们乐观积极不是富二代就是高材生不是目空一切就是功成名就哪一点跟我们相似了?有差距才觉得美。
     不想承认 但是我还是觉得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大龄剩女工作平平 爱好趣味低龄化 连交的朋友都越来越低龄(同龄的都结婚生孩子了) 原来我也是个无法长大没能力长大拒绝长大的young adult!
      在最好的年龄也受过瞩目 从此有恃无恐以为自己注定与众不同。事实上也是这样 就是与众不同的 因为同学各个都要么成了女强人要么嫁了富二代 自己呢 一没男人二没钱 以为每年旅两次游 每天睡到自然醒就叫品质生活 但是无奈只能自己看电影吃火锅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买不起这买不起那只能喝一杯星巴克装小资的时候才能明白屌丝的意义。而同龄的别人已经开始买第二辆车第二套房。在最好的年龄爱过恨过 从此以为自己是感情专家 比一早结婚的别人都懂爱 结果败过又败 只能叼根中南海跟90后妹子们谈谈当年勇假装姐是经历过风浪的“过来人” 回家还不是只能抱着猫还要被猫推开。
      然后我们装作自己不在乎 我们自由我们独立我们不向往婚姻不屑男人 装作比你们这些一家三口的人们都懂生活都要洒脱。越装越像,甚至有点收不了手,直到尴尬的绝境就像年龄这样尴尬。网络上装装女神 现实里老老实实做屌丝,一边幻想着自己是女主一边看看真实生活叫人不敢直视,精分到错乱直到看到这部真实的电影才真的崩溃。开始害怕自己会不会就是那套完蛋了的滞销垃圾丛书?
     想了又想 无果 有时候心里会os:我他妈终于还是只能向生活低头了!。。。。。。但是,又他妈几时抬过头?
    LOSER!Life here I come,I have to,I've no choice.
      

 2 ) 文青们不敢面对惨淡的人生,所以他们爱看小清新

随便找了一个电影《脱线女王》,看了一半的时候才隐约发现早已看过。不要紧,我还是决定把它看完。

查理兹·塞隆还是太漂亮了,不太符合女主角的人设。即使她在片中故意邋遢,天天宿醉,也掩盖不了底子的美丽。她扮演一个青少年爱情读物的代笔人,天天揣摩半大孩子们的初恋,不知不觉地自己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其实女主突发奇想回到家乡、并想挽回初恋男友的举动,更像是职业病。她天天都在构思小说情节,她笔下的主人公也是个情窦初开的的天真少女,她早已把自己代入其中,要和抓马的情节同步--主动将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肥皂剧。

塞隆翘别人老公的时候演的太认真,疯劲儿、表劲儿都差点儿味儿,让人恨不起来,难道是因为宿醉,或是导演的要求,所以表情故意麻木一些?我觉得不够抓马。

导演贾森·雷特曼靠着《朱诺》出名,“巧妙的”将未婚少女孕妇的狗血剧情拍成了小清新,既吸引了眼球,又吸引了各大奖项的关照,一时间名利双收。之后,这部电影遭到了不少的嘲笑和恶搞,观众们反应过味儿来后,发现《朱诺》并没有那么优秀,他们的感情被导演忽悠了。

之后的《在云端》,贾森导演继续做减法,把裁员题材也拍了矫矫情情的“小清新”,再次获得了大量文青的严重青睐。这个电影当年就有很多人安利我看,我看完后无动于衷(他的电影看过之后我都记不住)。贾森通常用一个狗血的剧情吸引观众,但他不会触及现实层面,对事件的发展也是轻描淡写,浮皮潦草,他呈现给观众的只是过程,对于起因和结尾并不关注。

《脱线女王》能吸引人观看,但并不深刻,女主角自怨自艾、自以为是,撩汉计划失败后,她被胖子妹妹的一席安慰的话自我催眠,竟沾沾自喜的离开了家乡回到了大城市。这番经历对她毫无用处,她作茧自缚,无法解脱,可悲。

我发现新一代的年轻导演很少有棱角分明、冲劲儿十足的,这种情况在内地更严重,一批80后、90后导演的视野几乎都局限在自己家乡、自己家庭那一亩三分地上,讲的也都是些类自传的小故事,不敢越雷池一步,让人看着特别没劲。这几天“平遥”出现了好几部高开低走的内地新人电影,审美疲劳、审美趋同、乏善可陈、自说自话、自我感动、昏昏欲睡,是出现最多的词汇,让人遗憾。

 3 ) 自说自话

给四颗星不是因为片子拍得多好,而是因为它给出了一个新的角度。Mavis在我们看来,只有外表跟年龄相符而已,她还只活在她光辉的young adult时代。而按照常理,我本来也是那么以为的,片尾部分她应该被,什么诱因都好(我本来以为是某个胖子),一下子从自己的世界中惊醒,然后开始反思、寻找,抛弃一切愤世嫉俗的不良情绪,重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什么观……
然而,然而没想到某个胖子竟是路人甲,原来以为是路人甲的胖子的妹妹倒成了情节转折的关键人物。。正是此妞一番劝慰让Mavis同学似乎是在恢复正常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抛开这无厘头的转折不谈,结尾倒是值得回味,记不记得片中几次Mavis最正常的话?一次是跟父母说自己可能酒精成瘾,另一次就是跟前面那妞说自己心理有不少问题,可是没有人在听,大家都只是活在自己的观点里,想着理所当然的事,说着自以为是的话。父母仍然在以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待Mavis,他们关心的是她婚礼上的甜点,还有她有没有乱揪自己的头发……小粉丝就更明显了,她眼里的Mavis永远是当年学校里的超级偶像,而偶像永远是对的,她的狼狈也变成了优人一等的论据……结尾是不是稍微可以理解了?Mavis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还不一定呢,好吧,既然这个世界都是这么自说自话,不如干脆活得洒脱一点吧,抛开什么问题不问题的,往前走总没有错~既然这个town觉得你不正常,换个town就是了~

 4 ) 生活在别处

        尴尬,很尴尬,比预想的还要尴尬,当一个年近40的单身女人野心勃勃的回到念中学时呆过的镇子上企图夺回刚刚喜得爱女的前男友未遂当众撒泼后和曾经嘲笑过的胖子滚了床单时,你还能想的到别的什么比这个还尴尬?《青少年》,一个生机勃勃的名字下藏着的就是这样一个尴尬的故事。
    《青少年》太有教育意义了,它告诉我们每一个在屏幕面前无比尴尬的人,尤其是刚刚对着《阳光姐妹淘》痛哭流涕的我这样一个道理:旧日同窗欢乐重聚首顺便同旧情人再续前缘这种桥段只是个童话,而有首歌早就唱过了:“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都是骗人的。”全都是骗人的啊,《阳光姐妹淘》、《神奇牛仔裤》、《重返十七岁》,那些蓝天绿树明眸皓齿白衫蓝裙,那些假模假样的释怀和对未来的希望,全都是骗人的,真正的结局是,生活它是一坨屎,它就永远都是一坨屎,你可以抬起头来缓口气,但你终究还是要扎回那一坨屎之中去。

    影片的开头,当披头散发的麦维斯灌下一大口可乐时,全片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基调就已经奠定了,她的生活就是那一口可乐,甜蜜的气泡是自欺欺人的幻觉,广告做得再怎么美好,它也就是一口没营养致发胖的糖水而已。同样的,鱼尾纹和眼袋永远不会因为妆容的精致而有所减少,生活更不曾因为他人的眼光而有所改变,真正令人不快乐的,其实是一颗对待生活冰冷麻木的内心。
    麦维斯这个角色是分裂的,对苍老的那一半来说,生活早已味同嚼蜡,她对她所处的这个社会和所谓的“他人事”不感兴趣,这样直接导致了生活圈子的不断缩小,小到只能在超市偷听别人的对话来润色自己的小说,小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只能展现给一部手机一只狗和一台电脑,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的生活是仅仅围着这三样东西团团转的呢?预告片里有句话说的很好:每个人都在长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变得成熟。那么对于麦维斯来说,她的另一半则是幼稚,彻头彻尾的幼稚。她留恋旧日的时光,那时她有她自己的圈子,是圈子里的“美发皇后”,很多人喜欢她追求她,而她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孤单,知道有一天,她周围的同学们全都长大了。
    当你的前男友传给你一张他女儿的初生照的时候你会怎样想?觉得他是在平庸的生活中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是怎样的大脑回路才能产生这样的想法啊!偏偏麦维斯就是这样想的,而且无比坚定,所以她风尘仆仆的回到水星镇,浓妆艳抹的去勾引毫无防备的前男友。这种无组织无纪律无准备的挖墙脚行动,我简直已经无法对她表示谴责了,傻姑娘,别再做梦了,他的生活并不是不幸福,没有选择你的日子也并不表示他就是在受苦,他看上去累坏了是因为他爱他的妻子和女儿并且向尽最大的努力为她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他没有在深夜无眠的时候想起你,更没有背着妻子偷偷的打飞机,傻姑娘,别再做梦了,请相信,没有你,他也一样过的很好。

    曾经热衷的乐队多么傻,曾经引以为傲的外套多么丑,曾经在学校的风光日子背后,有多少人目露凶光的骂着你“bitch and whore”,现实可真是残酷啊,尤其是对于麦维斯这样一个老女孩。所有人都在长大、结婚、生子,只有她还流连于她的“皇后时代”,这样一种流连,说好听一点是对旧日时光的铭记和怀念,说难听一点,不过是一个剩女在忘我的顾影自怜。麦维斯觉得巴迪很可怜,是因为她自己很可怜,她觉得贝丝不快乐,是因为她自己不快乐,她也亲口承认了:“我想要快乐,可真的很难,但对于别人来说,又似乎那么简单。”她想要取代贝丝的位置夺回巴迪,其实是想要夺回一段生活,可是如果不能放弃自我和偏执,在光鲜的生活磨到最后都会成为一条裹脚布。
    生活在别处,生活在别处,念叨了这么多年,总算是明白了它的含义。影片开头麦维斯从一个男人身边坐起来,收拾行李投奔自以为是的新生活,影片的结尾,她依然是从另一个男人身边坐起来,收拾行李,投奔回曾经“旧”现在“新”的生活。在她眼里,贝丝很cool,她有自己的孩子、家庭和事业,她组织自己的乐队,为她所爱的男人高歌一曲。但是,在水星镇的女孩眼里,麦维斯却摇身一变成为了那个很cool的人——住在很酷的公寓里,有名,漂亮,seems really nice。究竟什么是好的生活?好的生活永远在别处。

    导演贾森雷德曼曾经执导过《朱诺》,其实《青少年》和《朱诺》是一张纸牌的正反两面,朱诺是小小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成熟的灵魂,而麦维斯则是成熟的外表掩盖了幼稚的事实,但两部电影的共同点很明显,那就是直接、有趣,处处都透露出导演的那股子聪明劲儿,经过《女魔头》历练的沙丽斯塞隆演起麦维斯这样一个小奸小恶的角色来毫无压力,多亏了她才使得这样一部主人公各种不讨喜的电影看上去并不难看。
    影片最后,有一句话非常的能够击中我:“对于水星镇的人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无关紧要,因为他们一文不名。”我们的快乐再快乐,我们的痛苦再痛苦,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我们一文不名。

 5 ) 谁还停在青春中,不肯远行

《脱线女王》

我不敢面对你已结婚,已生崽,婚姻美满,生活和谐的事实

我第一次为你blow job时听的歌曲一直强势地将我拉回那个时空 那一刻我属于你 你属于我

"YOU and ME,Born of a couple"

所以,我就是要抢回你,生了崽又怎样,你是我的,是我的

FUCK YOU, ALL THE ONE

你们这些嘲笑我的人,劝我去看精神医生的人

老娘不是没吃“脑残片”

老娘只是,只是,不愿长大

不愿失去你

不愿失去曾和你厮混过的青春



豆瓣上给了《love》四颗星,其中两颗都是给郭采洁

当小霓忍住泪发泄道:“我很挑剔 我很难搞 我讲话难听 我常常臭脸 可是那就是我啊 我就是没有办法像你一样 听话顺从又牺牲奉献 就因为我没有那么伟大 我就不配爱人 我就不值得被爱了吗?”

因为这一段似曾相识的道白,荧幕前的我被强势拉回那个时空

你说我总是口是心非 嘴贱 得理不饶人
你说我那么难伺候 脾气不好 挑剔
你说可是我就是喜欢你啊

脱线女王在影院的黑暗中握紧友人的手,默默流泪


我希望在你面前我就是我,毫不掩饰的我

我的臭脾气 我的坏习惯 我的企图心

我的搞笑脱线 我的温柔善良 我的一切一切

你看到的每个瞬间都是我不假思索的真实呈现

若你接受 你便得到最完整的我


所以,我很后悔,错过了这样一个愿意抓住所有的我的你

可是,你们会后悔,错过了这样一个对你袒露所有的我

然后...

在经历那么多的擦肩而过,撞得肩膀生疼后,脱线女王会长大

她咆哮道:不要再对我唱“I didn't want to hurt you”,老娘不会被打到,好嘛!!!


好朋友这样形容她的男朋友 “第一个我觉得别人怎么抢也抢不走的人”

多好呀!

她说,你也会遇见的

是呀,终于有一天,脱线女王也会有她“抢不走的人”

他们会一起散步买菜旅行做爱

他的手婆娑着她的身体,抚平她所有的过往



“喂,对,就是你,快来带我走出青春”



 6 ) 太写实的电影 太无奈的人生

说实话我一点不喜欢这部电影,要不是这部电影的场景是我曾经居住过、在那里发生过很多事的Minnesoda,什么都看着眼熟,我根本就想半途弃了。

我不fan导演,一定要和《朱诺》比较的话只能说这部也是很写实的电影。但是《朱诺》里年轻的主角们有成长、有希望,而《Young Adult》里的Mavis仿佛人格就定格在高中,完全没有成长的轨迹,甚至看得到她前途一如既往的阴霾。

Mavis高中时是个漂亮、popular而目中无人的prome queen。即使到了37岁,她重回故里,她的人际圈格局也一点没有变——爱慕她仰视她的男女同学们(宅男Max和他妹妹Sandra),以及厌恶她的小众女生们(Nipple Confusion乐队的人)。而Mavis的为人20年来也没有改变,她不记得卑微的储物柜就在她隔壁的Max,不记得悄悄送给她米花糖的Sandra,鄙视前男友的老婆Beth以及Beth的朋友们。她甚至鄙视自己生长的城镇,对自己的父母也没有感情。父母还留着她和前夫的结婚照,并且两人都夸赞她前夫是个好人,由此可见人格有问题的是谁了。Mercury镇的一切在她的世界观里只是拖她后腿的破烂摊子。她眼里只有自己的high school sweet heart - Buddy。即使对Buddy她也是一厢情愿又居高临下的认为自己是在将他从Mercury的“无趣生活”中拯救出来。20年了,女主的人格缺钙症状一点没有改变。

影片的结尾,在Buddy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在全镇人面前出了丑,甚至无助的委身于当年自己看都不屑看一眼的Max,本以为女主会不会有什么顿悟有什么进化。当她帮Sandra倒咖啡,两人坐下谈心的时候,我真这么以为,等待着剧情的高潮。结果Sandra一开口我就无奈的笑崩了——那简直就是高中的queen bitch和一心巴结queen好挤进侍女队伍的可怜女生的组合再现。Mavis在小说结尾里让以Buddy为原型的男主人翁死了,正如她最终放弃了回收Buddy。这也是女主唯一的改变了。当她故意跟旅馆前台作对,叼着甜甜圈、煞有其事的开着小破车离开的时候,旁白念着她小说的结尾——高中毕业的女主奔向新的成人生活,仿佛女主也大彻大悟驶向新的人生一样。但事实如何,只能由观众自己猜想了。我个人认为,按照她全剧的表现,她只不过继续回到城市里去过自以为是的生活了。

这部剧之所以能引起美国70后的共鸣是因为它如实反映了那一代人从青少年到成年的成长轨迹。剧中的经典台词“Everyone gets old, not everyone grows up”恐怕不仅仅适用于Mavis,也适用于很多看这部电影的美国观众。同时,何谓grow up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像Buddy那样成家立业、安稳过着负责任的生活是否就是grow up了呢?中国的大多数人,尤其我们的父母一辈,肯定是这么认为的,然而“叛逆”的我们呢?同样是叛逆的一代的美国70后呢?恐怕未必。然而在遁入平凡的婚姻和肆无忌惮混日子之间是否还有别的grew up选择呢?大概就是这一点引起了美国70后的无尽反思。

也正是这一点让我想起《女太监》中Germaine指出的资本主义打破传统家庭结构、促生了核心家庭,又迫使男性家长囿于为维护家庭安定而沦为工作的机械。作者也没有解决之道。当然这有点扯远了,毕竟Buddy和Beth的生活还不止于此,甚至Beth是个怀有宽厚胸怀还很有趣的女性。然而这可能就是Mavis眼中无聊婚姻生活的标准模式。然而Mavis又不是女性主义者,她对此种婚姻的态度并不是批判,而是厌恶同时又向往,从她在baby naming聚会上的自爆就可以得知。Mavis代表的是美国70后中试图逃避作为grwon-up adult的责任,又无法找到其它理想生活模式的迷茫的一批人。

豆瓣上很多评论都基于对剧情甚至女主生活的共鸣,对我而言,我实在找不出自己跟这个完全不同社会背景下诞生的女主角有什么可以共鸣的地方,正如当时在Minneapolis生活时感觉到的和那里70后80后深深的代沟一样。


 短评

【人人都会变老,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长大】这个影片宣传语已经把全片都说透了。就像女主人公一直在写的高中生校园小说一样,她自己也始终没有从那时的生活走出来。刻薄、自私、随性妄为,同时也让人觉得有些可怜。塞隆的宅女与马特的技术宅都是心理未成年的表征,怀旧的老歌也成为暗示。永远活不出来。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每一个在城市打拼的老女孩都该看看。是的,有些时候我们会突然间想跳回到原来的轨道,但你会发现自己早已格格不入。If life is so fucking miserable, don't make it harder.

12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还行

搞砸了

16分钟前
  • 铎奇
  • 还行

时间在走,年龄在改变,但却不见得每个人都会有所成长。塞隆的表演很出彩,把这样一个大龄卢瑟剩女演绎很极其自然,就像生活在我们自己身边的某个人,只是最后的转折有些简单。但导演这次的作品相对于前作《朱诺》、《在云端》,还是有不少差距。★★★☆

17分钟前
  • Q。
  • 还行

其实是很悲哀的故事,但被拍得挺有意思。美丽的剩女,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了,为何她还是长不大?查理兹塞隆实在太漂亮了⋯⋯

1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有时治愈最好方法的是伤害 “Life,here I come!”

21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题材很好 但是。。。

25分钟前
  • 豆友3363965
  • 还行

1. 女人会化妆真的很重要。。。2. 我们不要当邋遢的女光棍啊啊。。。

26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还行

塞隆总是演烂片,浪费了。她的表演还是用力过猛。

28分钟前
  • 高光光
  • 很差

最后一幕二女的谈话简直是一场颠覆生存价值观取向的灾难,一个偏执一个沮丧,大多数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这是一种近乎传染病样的潜意识调配洗脑;塞隆诠释角色很有一套,配合穿插叙述的一条剧情暗线来发展心路历程太讨巧了。

33分钟前
  • 白鲸
  • 推荐

不敢相信这竟是朱诺的班底。

34分钟前
  • Morning
  • 较差

霹雳娇娃女屌丝!

36分钟前
  • 老晃
  • 还行

女屌丝伪装白富美的故事

3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还行

冲迪奥香水去的,失望

43分钟前
  • 巴别塔的光芒
  • 较差

黑木耳练成日记

45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塞隆的演技还是比较成熟的,只是,并不出彩。

46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治愈悲伤的最强良药就是打一炮

49分钟前
  • Carf
  • 还行

直!击!心!灵!不适合给那些对自己生活满意的人看。怎么看怎么都是自己现状的写照: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眼高手低,总觉得不该比别人差,却在现实的泥沼里翻腾,爬不出来。直到周遭的人都已经大步迈进了新生活,只有自己还固步自封在昨天。拖延是一种病,改变是一种痛,未来太凶险,不如活在过去里。

5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Jason Reitman式的成人童话, 幽默下面依旧藏着残酷, 笑完之后觉得嘴里心里苦苦的就对了. Charlize Theron的表演值得表扬, 风尘得真到位. 真怀疑这其实是Diablo Cody的亲身经历. Everyone gets old. Not everyone grows up.

59分钟前
  • icebloom
  • 还行

一个走不出桎梏活在过去的女作家试图找回自己的青春,却发现除了自己,别人都已开始了新的篇章,她似乎就像是活在自己代笔的小说里 —— 又是雷特曼最擅长的小故事,正如宣传语所说:"每个人都会变老,但不是每个人都会长大";当然,他也仍然会留下一个带着希望的结局;但总觉得缺乏一种韧度在里面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