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长沙

完结

主演:霍建华,杨紫,左小青,任程伟,牛骏峰,高鑫,瑛子,杨新鸣,穆丽燕,王彩平,吕夏,刘真君,李泽锋,靳东,张墨锡,赵志君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战长沙 剧照 NO.1战长沙 剧照 NO.2战长沙 剧照 NO.3战长沙 剧照 NO.4战长沙 剧照 NO.5战长沙 剧照 NO.6战长沙 剧照 NO.13战长沙 剧照 NO.14战长沙 剧照 NO.15战长沙 剧照 NO.16战长沙 剧照 NO.17战长沙 剧照 NO.18战长沙 剧照 NO.19战长沙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战长沙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初期,日军攻陷武汉后一路南下,长沙危在旦夕。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事,城内人心惶惶,不少人携家带口南逃西奔。胡家孙女婿薛君山(任程伟 饰)在家人配合下,极力安排胡家最为宠爱的一对龙凤胎湘湘(杨紫 饰)和小满(牛骏峰 饰)的退路。湘湘被托咐给留洋归来的军人才俊顾清明(霍建华 饰),不料自幼傲气的湘湘与清明水火不容,薛君山只好另寻人家。在全家人的努力下,终于在战火烧到长沙城之前给湘湘定下婚事,算是了却一块心病。这时,蒋介石密令焚烧长沙城,因指挥失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千年古城毁于一旦,成千上万人在睡梦中魂断火魔,其中包括湘湘未婚夫一家。各地英雄儿女纷至踏来,他们要用血肉之躯捍卫这座古老的城市……嫉妒2020女人领地公爵夫人后窗1954生死拳鬼影实录:血亲人在驴途间谍亚契第三季曾经错过的爱情盖世麻神死亡飞车格林笔记命运石之门剧场版:负荷领域的既视感追我魂魄末代皇帝传奇重返一九九七罗马第一季遇见混乱第一季第7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冰雨开荒岛民第一季盗亦有道一对一2014铁男本色2000毛泽东和他的卫士我,到点下班雪暴大嘴巴第一季福冈恋爱白书14天神情歌凶眼1987电车狂夜叉1985爵迹网络杀机莱奥诺拉的告别EU超时任务粤语不败雄心天龙八部 2003版星梦手记49%的灵魂恶魔高校D×D 特典永志不忘1937幸运日2019时空旋涡 第一季红粉联盟1992

 长篇影评

 1 ) 一曲唱罢,垂泪满襟——念好姐夫薛君山

极少写长评,但把第一篇献给《战长沙》,盼上星。
————————————————————————

   在被蜂涌不尽的抗战剧占领电视荧屏的今天,只在地方台播出并被交口称赞的《战长沙》无疑让人耳目一新,惊喜不断。
   且看导演的选角儿阵容就足够吸引眼球:青年演员霍建华、杨紫、牛俊锋,实力派演员任程伟、左小青、高鑫,再加上老一辈演员杨新宁、王彩平老师等等的助阵使得这部抗战剧独具特色,别树一帜。

    说说姐夫薛君山的饰演者任程伟。这位实力派演员凭借《大雪无痕》一举成名,并因一系列的警察形象而被广誉为“警察专业户”。可是对他而言,要在这部剧中改变观众的“定向思维”,演出一个本性“霸痞”的姐夫也是一个挑战。事实证明导演的选角儿是正确的。他不仅没让大家失望,更是近乎完美的诠释出了这个“霸中带柔,痞中带正”的“矛盾结合体”,并凭借这一有血有肉的“性情好姐夫”角色掳获了大批观众的心。
    再回到这部剧。
    将二维平面中的人物形象立体化,最为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演员情感的倾注程度和其是否能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精髓。编剧的神来之笔处在于将剧中角色赋予了各具特色的性格色彩,并巧妙的把“姐夫”安排成为这篇点睛巨笔之作的标点人物。
大幕拉开时,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那个举着皮带满街追人的“霸道姐夫”薛君山了。这个人是叱咤长沙城、鼎鼎大名的“地头蛇”:他霸气,他强势,他可以做到“张口即来、挥手即去”,他能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各种复杂的关系网中……他既是胡家人的“亲人”,也是胡家人的“冤家”。人们对他又爱又恨。

    然而,战争的号角吹响了。
 
    三幕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

【首幕】
    那夜火光凌空冲天。
    他逆向拨开人群,不顾众人阻拦冲进火场,因为他说“拿了人家的钱就要替人家办事”。东方既白、火熄人安时,他却被倚靠着的危墙埋在了废墟之下……
    ——他被冠上了“纵火”的罪名。
    一向以清高雅士著称的岳父为了他带着礼金,开口求人;一直躲着他怕着他的小姨子湘湘为了他去找顾长官,哭着求他“救救姐夫”;不曾开口说过“爱”的奶奶、岳母和湘君为了重树薛家的声誉,支起帐篷连日布饭施粥……
    得亲如此,君山复何求。

【次幕】
    那时他痛失爱子。
    他蜷坐在昏暗的灯光下,颤握着爱子牌位,悲愁垂涕、喃喃细语:
    ——“平安,你在那边要照顾好自己”。
    那个威武霸震天的姐夫不见了。如山一般无所畏惧、顶天立地的他此刻却是如此孤立无援。是的,他痛,痛得仿若万箭穿心。他不得不叫自己忘记平安,接受毛毛。因为只有收养了这个孩子,湘君才会好受一些,他对爱妻的愧疚也才能更少一些。一句“平安,你有弟弟了,也叫平安” 又需要他鼓足多大的勇气、承受多少的痛苦。
    他别无选择,只能将所有的怨与痛深埋在泪水中,一滴一滴地敲打在紧闭的心坎上。

【尾幕】
    那刻他击退敌军。
    他的脸上还洋溢着幸福,声声念着终于可以回家了,设想着自己伴着湘君过着安逸生活的场景……
    ——“老子命真大。”
    然而枪响曲终,皆为幻影。喷涌而出的回忆带着他重回到那个熟悉的梦中。微风吹拂着麦田,他又看到了他的平安。他把平安高高举起 ,满心幸福的听着他甜甜地唤着“爸爸,爸爸”……
    如果幸福不要定格,还在随着时针流转,又该有多好。
    
    他一世敛财,却只为一手护家;
    他一身痞气,可不失一句承诺。
  
     不愿谈,却避不及曲终人散的结局。
     拂袖拭泪,不想竟是垂泪满襟。
     罢,罢,罢。
     一曲唱罢了。
     从此不再有“薛家”“胡家”“顾家”,只有绵延不绝的思念,只有闪烁着希望之光的生命。有着顾长官陪伴在湘湘身边,姐夫可以安息了。
     
     又或许……此刻的他还沉睡在那个甜美的梦中……

——手牵着湘君,怀抱着平安。边戏谑着小满崽子能打鬼子了,边嚼着槟榔朝着岳老子喊:奶奶是最疼我的,我最爱吃奶奶做的饭了……

 2 ) 战争的洗礼

湘湘在郴州街上找清明,低头看着照片,听到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他会没事的。
是小满,她的双胞胎弟弟。
:你的脚怎么了?
:磨破了。
小满的话很短促,他笑着看着姐姐,这个笑,不是原来的他那样不懂事、闯祸后讨饶的笑,这个笑,是他一天之内经历爸爸被日本人杀死、奶奶被汉奸逼死、妈妈病死后,他杀死汉奸,从长沙城逃出来,缩在夜风的墙角中过夜,打游击杀鬼子,听到消息跑来郴州,找到唯一的姐姐之后,隐藏着沉重的疲倦、悲伤,却又温馨、亲情的笑。
小满说,找到姐夫,他就要回去了。
小满的话很少,不再闹腾,在姐姐面前一直是笑着的,一直眷恋地盯着姐姐看,就好像对方或者自己明天就会死去一样,讨饶着说自己又一次离家出走,是他错了。他们一个在屋内,一个在屋外,各自隐瞒着哭泣的泪水,假装镇定的语气,轻松地对答着家里的近况,爸爸不喝酒了,妈妈的病全好了。
小满的成长,很慢很晚,直到因为卷烟厂而几乎当掉房子,直到埋葬用针和刀杀日本人而被日本人射死的金凤,直到奔向被日本人射死的父亲,抱着奶奶上吊的双腿,拿着枪听到楼下的人说妈妈已死,他连伤心的时间都没有,必须要接受一个个亲人匆忙的离开,就在同一天,就在姐姐离开长沙的两三个月里,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懦弱的、不懂事的、胆怯的、不学无术的、闯祸的小满,坐在湘潭的祠堂握着秀秀的手,眼神已经不同了,他说:等我赶跑日本鬼子,我们就会有好日子。秀秀举着双手说,她会和奶奶一样,靠着手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都已经忘了,最初的那个听到鬼子来了都会尿裤子的胡小满,看到的是那个背负着家人支离破碎的绝望而杀红了眼的胡湘江。最终,小满还是死在了游击战中,他用最后的力气杀死了日本高级军官,面朝着天空,躺在中国黄土大地上,永远地回归到了大地。
看到这一幕时,听到胡小秋悲痛地大喊,我也看到自己就像因千年的沉痛,爆发出一切的力量,灌满了袍子、飞冲了长白发的千年人,在时光飞逝的、苍茫的祖国大地上,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在这无数场毁灭性的战争下,抱着同胞、亲人的尸体,向着辽阔、苍黄的天地歇斯底里地嚎哭,从春秋时光开始,场景一幕幕地闪过、变换着。
这是在这片大地上沉痛的生灵的故事,烟云去了,记忆随风化了,百姓,人们,走过无数场战争的洗礼、相互的残害,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我特意去看了看书的结局,所有人都死了,湘湘看到的是在这一片墓地里家人的团聚,从前家人鲜活的喜怒哀乐,如今都只剩下一座座的土坟,立在天地、田野,风无尽地吹着。

我听到有风的声音在哭泣,弟弟,我那不懂事的弟弟,你在哪里?
风在呼啸,我却听不见你回答我。

 3 )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从一年多前看到这部剧的片花,我便决定一定要好好追这部剧,从片花里头,我从故事、剪辑、演员和画面上都看到了很高的诚意。当片花播尽,片名出来,《战长沙》,底下便是这句: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的生长。
      我不会忘记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的震撼。战争片太多,缅怀活动不断,但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去看待这段残酷而悲壮的历史。生与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仿佛是一个相悖的论题,既然结局都是死怎么还能有追求,既然对生有追求为何还要向死而行呢?
       这部片子正是在告诉我们,没有人在求死,其实大家都是在求生,在求家园与民族的生。
       正是这些热烈追求着的不屈生灵们,造就了民族的生存。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

真实的战争,是如此残酷。
       我想在目前鼓舞人心的抗日片横行的年代,太难找出一部写战争与历史写得如此真实,真实到让人觉得憋屈的片子了。虽然整部片子没有正面地将每场战争罗列出来,但通过人物的命运它很真实地把这八年的历史勾勒了出来,这种真实的程度,甚至经得起我反复翻查历史去学习和考证。
      片子定位在长沙确实高明。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长崎并称为二战中损失最惨重的城市,八年的时间,长沙经历了文夕大火、四次长沙会战,有过抗日战争中最光荣的一笔胜仗,也闹出过自烧城门的愚蠢以及沦陷的屈辱。在战长沙中,其实我们透过如此悲壮的长沙,几乎看到的就是整个中国的命运。
      这部片子很认真地给我们讲述了这段命运。它较真实地还原了两党的情况,国民党军负责正面战场,而共产党则负责后方游击,它难得地在这部描写长沙正面战场的戏中,真正地做到了只有国军的身影。它也还原了国军的样子,它让我们知道国军的确有腐败有无能,但同时也有太多忠义之士将日军抵抗在长沙外整整七年之久。
      战争真正的残酷之处,那就是敌人真正的强大,自身真正的弱小。有军事迷考据过,这部片子对于日军装备精良以及优秀的战斗能力的描写是很符合史实的。全剧只正面写了两场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一场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作为抗日史上最光荣的胜仗,片中展现了军队对前方重创军的放弃式轰炸,展现两位主角的一死一重伤;第二场是最后的湘潭游击战,代价是湘潭乡民几倍于日军的牺牲。除了此二者,几乎只有不断的败仗、内斗、俘虏和沦陷。如此的憋屈,让我想起来姜文的那部《鬼子来了》。
       但这就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战争就是几比一的伤亡率打出来的,就是弱小的人民挣扎过来的。承认这样的历史并不可悲,反而,这样从屈辱中一路努力过来的民族才值得我们去自豪。

平民的视角,是如此悲伤。
       虽写战长沙,但其实战斗的戏份并不多,该剧更多地把精力放在长沙一个家族的描写上,从平民的视角,去描写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的抗争。整个叙述是循序渐进的,从一开始一大家子的闹腾、逃避,到战争到来时的痛苦,到最后的绝地挣扎与抗争,可以说,这就是那个年代真实的中国人的命运。
      还记得当湘湘无忧无虑地想着嫁人事情的时候,她遇到了从南京大屠杀中逃回来的金凤。金凤说,当父母兄弟的血浸过脸庞,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没有人出生便是英雄,大多数人就像长沙这一家子一样,害怕死亡,喜欢听着的几个小曲,炒着的小菜过着平安小日子,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整八年,剧中每个人物都在变化着,但让人悲伤的是他们的变化总是伴随着一次次的死亡。
      最地痞流氓坏事做尽的薛君山,打尽了生命的子弹,壮烈死在战场;最怕事懦弱的父亲,敢于在日本人面前唱着抗日的戏曲走向生命尽头;最刚烈坚强的奶奶,为了不连累子孙,自缢于屋中;最不懂事的小满,临死前挣扎着将最后一颗子弹送给了那位日本的高级军官……
      我心疼这样的变化。因为这些人,跟我们都一样,不完美,有着各种小心思,但是在战争面前,他们都只能选择了同样的结局。这样个体的牺牲在历史长河上来说,不过是一个数字,但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切。全剧我唯一哭了的地方,是湘湘得知全家牺牲的真相时,崩溃地冲出去说要回家。但家已不在,战争使人再也回不到过去。
     顾清明说,什么是战争,战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坚强的顾清明第一次退却,是害怕湘湘成为寡妇。如果预知到这样痛苦的结局,那何必还要努力在一起呢?没有曾经的快乐,就会少一分将来的痛苦。
      但是虽然向死而行,生命也要热烈生长,这是湘湘给出的答案。她说,我们都不知道谁能活到明天,但只要活着的一天,她就要活得痛快。
       因为有着后面的半句,所以在这描写残酷战争的片子中,多了温暖而明亮的色彩。所有的人,都在活着的一刻努力追求着幸福,努力保护他们的爱情、亲情和友情。

他们的爱情

顾清明与胡湘湘
       如果说全剧最算得上完美的一个角色,当属顾清明。他成熟沉稳,富有学识并有着一腔热血的救国之心,出身富甲之家却可以抛下一切来追求理想。但这也是全剧变化较小的一个角色,但霍建华还是将顾清明演活了,他赋予了清明一种儒将的气质,同时用眼神将这个沉稳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
      而胡湘湘则是全剧变化最大的一个角色,作为整部剧的最核心人物,她从一开始16岁的胡闹生事,凡事逃避责任,到后来一步步的坚强与担当,每个阶段都非常明了。她像是一团火,闹得热烈,但坚强起来又能撑起一片天。杨紫可以说也是把这个角色发挥到极致。
      按说这剧从片花就开始吸引我的,应该就是这两人的化学效应,霍建华与杨紫,这个相差十余年的搭配实在是新奇得有点让人错愕。但正是这样的差距,能让顾清明与湘湘的爱情磨合变得如此美丽。
     从性格上来讲,他们俩应该是南辕北辙的。一个沉稳,一个捣蛋;一个静,一个动。这样的差距让他们一开始便水火不容。但他们其实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的,也是这样的相似让两人最后走在一起,而且相互无比默契,这一点就是心中的倔强。
      湘湘对顾长官是有点一见钟情的,那样的挺拔,那样的聪明,谁不倾心。但顾长官对这个闹腾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动情,大家却有点糊涂。我想大概是那些时候吧,顾清明看到湘湘为了伤兵放下面子到处讨药,为了姐夫可以放下她最珍贵的尊严,为了爱情的自由逃出湘潭……不知道他是否常常从湘湘身上看到过一样倔强的自己。
      在剧的前半部分,顾清明总是绷着一张脸,他有点像一只刺猬,努力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信,摒除家族的影响,为此他甚至抛弃自己的名字与过去。做事至此,不过是为了理想,而在这理想又常常不得意时,他只有武装自己的身心来坚持军人的路。也许,这样的他,最懂什么是倔强,所以他开始懂湘湘,开始怜惜她、守护她。
       战争年代的爱情,很难轰轰烈烈黏黏糊糊。在默认为姐夫妹夫很久后,顾清明才说出那句表白,而如果不是清明那个主动的拥抱,也许湘湘也不知道怎么去回应他的爱情。但是由于一个懂字,却让这份少了太多相处跟仪式的恋爱变得无比甜蜜。
       他们懂对方懂到什么程度?湘湘懂清明,所以即使她时刻害怕着失去他也绝不阻挡他实现理想;清明也懂湘湘,所以他即使不在她身边也用尽一切办法来帮助她和她的家人。他们的默契,甚至到了不必多说一句的地步。

薛君山与胡湘君
      冲着霍建华看得《战长沙》,但最后连带爱上了薛姐夫。要说全剧最出彩的一个角色,我依然会选姐夫,这个角色塑造得实在太好。顾清明很完美,但却也很少见,更多的是薛君山这样的人。薛君山集齐了坏人身上的元素,他发国难财,开大烟馆,收保护费,房子跟老婆都是耍手段抢回来的,12岁就出来闯世界的他说,他从来不相信报应。但是这样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从来不含糊,他说收了保护费就要保护人,惜命的他在火海中救了一晚上的人,他也觉得上了战场就应该杀敌,最后立了无数军功的他死在了战场上。
      薛君山总是说,怕什么,老子命大。他的确不怕什么,除了一样,湘君,这是这个汉子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卑鄙抢来的湘君,却给了从小孤独的他一个家。因而他用自己的方式对她一家人好,虽然粗暴,但却在乱世成为了这一大家的守护伞。只有失去才知道重要,当姐夫牺牲后,胡家乱成一团,大家才知道这个看着玩世不恭、每天嚼着槟榔的粗鲁人对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对湘君的珍惜与害怕,让他因为妒忌失去了孩子,也让最爱的妻子陷入了疯癫。
      如果说湘湘是火,湘君就是水。她平静地接受着自己的命运,接受了强盗一样的薛君山。她像旧时代的女性,贤良淑德,但同时也有点逆来顺受。她对薛君山的爱,从来不强烈,平静如水,但却爱到极致。
      世间最美是遗憾。薛君山最后一次出征前,他们俩都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却再也没机会对对方说了。君山最后只喊了一声湘君,再没有别的遗言。他到底想说什么,是感谢还是道歉,谁都无法得知了。但我想,不管是什么,他们的话里应该都是深深的爱。

胡小满、金凤与秀秀
       我不知道是否能够将小满跟这两人的感情称为爱情。小满是整部剧最不懂事的角色,虽然是湘湘的双胞胎,但作为家中唯一男丁的他在变故中成长的速度却慢得超乎人想象。到片子的后段,我们都恨心狠手辣的日本人,恨出卖民族的小黑,但更恨这丢下一大家子只关心心上人、在全家最艰难时候拿房契赌生意的小满,真是恨铁不成钢 啊。
      在爱情上他同样不懂事。他一直不要脸地追求着金凤,但这样的喜欢我却不能称之为爱,因为他只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去追求,但却从来不试着去理解金凤。而对着一心爱他的秀秀,他也只是一直逃避。
      成长是阵痛的,但有时候也是无力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坚强的顾清明或者懂事的胡湘湘。最动容是,小满生意失败后,在轰炸中不要命地跑到自己的烟厂前,哭喊着说我不相信我什么都做不成。他不是不努力,只是他不够本事,他也想成长,但只是不知道能怎么长大。
      作为独子,他一直得到最好的保护,头上的天有着薛姐夫守着,没有了薛姐夫还能有顾姐夫,再不行还能有奶奶爸爸妈妈。直到那一天,他看着亲人的生命一个个凋零在自己面前,自己却连将奶奶尸体抱走的力量都没有。那天,他知道了什么是痛。
      痛定思痛,所以才有了后来小满的变化。他终于承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为湘湘找到丈夫,为抗日贡献了生命,也终于娶了秀秀。我一直觉得他对于秀秀,更多是亲情而非爱情。但这又如何,婚姻有太多的理由,责任也是其中一种,如果他能活下去,我相信终于成长为一个男人的他应该会给秀秀最好的。只是没有如果了。

他们的亲情
      战争时候谈爱情是奢侈的,亲情同样,所谓忠孝两难全。无论顾家、胡家,父子辈之间都存在着永远的战争——到底是为了亲人懦弱着,还是为了理想去牺牲。难得的是,这部剧并没有给出一个定论,它没有去宣扬年轻人为国牺牲就是绝对对的,反而,它给了后方的亲人们一个温暖的关注视角。
     看着胡爷爷各种手段拦着湘平参军,顾老用尽一切办法让顾清明成为一个上不了战场的人,我们也跟这些年轻人一样不忿过。可是,看着胡家失去的一个个年轻的生命,看着老人家一次次白头送黑头的撕心裂肺,谁能不动容。即使是一直倔强的顾清明,也会看了这一切之后,第一次拨通父亲的电话,只为了说句我一切安好,勿念。
      亲人间总是多点代沟的,改变对方是很困难,但他们都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对方。那便是,即使你再忤逆我的想法,再任性,但你闯了祸受了伤,家永远是保护你的防线,也永远会对你宽容。前有胡家用尽一切金钱人情救薛君山,后有顾家努力保住了清明的自由跟名声。
       亲情,是这个乱世中最后的港湾。

他们的友情
       这是剧中描写得最少的一种情感了,在拿生命担待的战争中,友情也显得太珍贵。
      要说顾清明跟湘湘的化学反应很厉害,那他跟薛君山之间的碰撞就更是火花四射了。从各个方面看,他们都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时时都在互相反衬。是薛君山的无赖反衬得顾清明有多么地正直无私,也是顾清明的严谨反衬得薛君山有多么地善于用他的“不要脸”。
      爱情贵懂,亲情贵无私,而友情则是贵敬重了。即使性格如此不同,他们都敬重对方。以致于清明舍命去救君山,君山死在了清明怀里(好像有点什么不对= =)。
      但在战争中守住友情太难,顾清明一次次地埋葬了兄弟,薛君山、小穆、小弟……在一个连家都守不住的年代,对兄弟他们只能含泪告别。但友情仍在,责任也在,那便是好好履行朋友的遗愿,好好地为大家活下去。

他们的将来
       片子没有大幅描写抗战胜利后的幸福,反而,湘湘满带悲伤地走进喧嚣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残酷的战争,没有人是胜利者,也没有那么多值得高兴的地方。而且,那是1945年,人们的将来还会经历太多的悲伤。
       但是纵然命运会有这样的悲伤,希望永远都在。
       最后的最后,我以为湘湘含泪推开家门的那刻会看到破壁残垣,会感到物是人非,但是竟然没有。迎面而来的是五彩缤纷的染布,院子里的原来枯死的树重新长得翠绿,秀秀挺着肚子走来,肚子里又是一个小满。在家破人亡后的结局,竟然是这样的生意盎然。
       逝者已矣,新的生命也正在茁壮成长,这就是人的韧性。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4 ) 《战长沙》的好与不好

先说点外围的,看片尾字幕,发现是山东影视剧中心拍的,有种顺理成章意料之中的感觉。自《闯关东》知道他们,印象里是擅长拍家族史诗的,风格很正,精品率比较高。《战长沙》讲长沙胡家人抗战时期的颠沛流离,不过两个女婿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将生活细节和幽默夹杂在剧变惨烈的大历史中,这个路数一定受欢迎。

《战长沙》的好,首先在拍摄,在镜头。无法了解确切摄影器材,但画面的质感绝对是高出同期电视剧至少一个段位。记得开头某一集演到湘湘夜里肚子饿,系下篮子买馄饨吃,当时就说,这画面真像南方黑芝麻糊广告,或者舌尖上的中国。看完明白,其实这片很MV+广告片的风格,之前说像电影,大概是现在的电影风格也受这两样东西影响,而我们的眼睛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美”的镜头。《战长沙》的色调很舒服,有清冷的蓝灰,也有温暖的暗黄。镜头内大量虚实焦对比,以及不同景别虚实焦切换。当然,煽情段落用起慢镜和主题音乐来也是毫不手软,以至于偶尔会吃不消很想快进。

比如顾清明和湘湘的感情戏,有时觉得在看一部甜腻腻的言情剧。不过还好,绝大部分时间里,感情戏的处理非常含蓄克制。我最喜欢的是顾清明因姐姐来访,被误会是找了别的女人,而第一次进湘湘闺房向对方解释那一场。后景模糊的顾清明,前景又哭又笑的湘湘,轻轻搭在肩上的双手,“你先坐下来缓缓。” (倘若放在糟糕的偶像剧里,此处大概就是立刻转身热吻吧。)顾清明说我也答应舍一个孩子,湘湘羞得捂着脸跑开,镜头在背后安静地注视着顾清明,看的时候一直想,这场戏要怎么结束?结果镜头没有动,只是顾清明转过头看着窗外,侧脸对着镜头。如此,这场戏的情绪收得恰到好处。特写也是要讲调度的。剪辑得当的另一例子是方军长告知顾清明准备投降。方军长正面近景+侧面特写的交叉快速剪辑,配合台词的节奏,紧张凝重感一下子全出来了。另外,大概是导演实在不愿浪费霍建华的美颜,剧中有许多抽烟特写,有时跟剧情并不太贴合(而且觉得他好像不是很会抽烟的样子),倒是粉丝福利了。

此片可以说是侧面描写国民党军正面抗战。当然,国军的腐败、上峰的昏庸也还是需要点出来。战役的场景,大概是电视剧受投资等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像电影那样特别恢弘,不过构图剪辑都不错,只是会觉得太干净了,比如主角们生死搏斗死里逃生好些天,头发不乱,胡子不长,多少有些别扭。至于“穿帮”的重灾区,是在胡家(薛君山)的院子。风霜雨雪,院子里的绿色植物们纹丝不乱,有场戏情境是大风,但显然音效后加,人物特写被风吹,而院子里却安然无恙。至于季节错乱之类一抓一把,甚至可以看出那几场戏在同一天拍(尽管按照剧情并不在同一天)。不过,有些却也可以理解,比如大雪压枝头的插入镜头,并非写实,姑且就理解成隐喻抒情吧。

因为喜欢,要挑毛病还可以挑很多。其中一个大的问题是史料影像的插入,全剧不同节点插入的几段,完全是同样的画面。暂时无法考证资料来源出处,其中诸多段落的视角显然是日军的,其实是不太合适的。但这个叙事串联的意图是很好的,尤其资料影像和剧情从黑白到彩色的过渡衔接。剧中出现的文字(文书、牌位、条幅等)字体基本都用同一种印刷用楷体,略微出戏(但是已经比用华文行楷显得有文化多了!!!)。另外,对于长沙战役,因不了解史实,无法判断此剧戏说的程度,至于军服上是否直接缝上番号和名字,这个也非常存疑。剧作说教的成分,集中在各色人等询问顾清明为何要上战场,以及军人职责的讨论。

总体来说,演员表现得都很好,人物各有各的特色。任程伟演的大姐夫抢戏自不必说,而配角里我觉得表现最好的是高鑫演的表哥明翰。这个人物是所有配角里最中间态的中国人。他既不是浪漫骑士也不是杀敌英雄,而是一个有学问技能、沉默忠厚的中年男人,可以安静得不存在,但又一直都在。明翰结尾在胡家门口汇报湘君的下落,没有什么痛哭流涕,而有种经历风雨后的淡然,但又不难猜想他内心的痛苦。他这样的人面对时势的抉择其实最为有意思。他反而是最踏稳在大地上的人。

《战长沙》 谈不上完美,但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在被一干死板主旋律和抗日神剧倒足胃口之时,这么一部剧的出现着实是个惊喜。





最后的最后,霍建华先生,请你不要再去演不着调的古装剧了好么……两个非常好的角色之间一定夹着无数烂片,这太叫人崩溃了……

 5 ) 编剧在战长沙吧回复的一些问题

7月20日《战长沙》编剧之一的曾璐曾到战长沙吧,专门回复了一些问题,现整理如下:

问题1:想问编剧为什么要这么早就安排姐夫的离开呢 ?姐夫梦到平安的时候是否是姐夫离开时的伏笔?

答: 姐夫牺牲是难以避免的。曾经有军人接受民国报纸访问,记者说:“你想过抗战胜利以后你会干什么吗?”军人很肃穆:“那时候我恐怕已经死了,这场战争,我们当兵的可能都是要死的。”忘记第二个问题了,是的,是伏笔。剧内伏笔很多,看完了最后一集再从头看,应该会发现很多预言式的伏笔。

问题2:剧中有哪些人物有历史原型?历史原型又分别是谁?

答:真正有完整历史原型的只有顾家老先生,他是我参考浙江湖州南浔县的张静江老先生设计出来的,包括他家做丝绸起家,赞助了孙中山革命蒋介石执政,是商贾巨户等等;其他的人物在电视剧中的形象是没有什么特定原型的。我看到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提出来顾清明有原型蒋纬国,呃,这真真不是,从剧情来看也没有这个可能,毕竟顾清明的爸爸是赞助gmd。顾清明没有单一原型。但是当时中国很有一些愿意报国的贵族子弟,我们参考了一些他们当时的思维想法,糅合到顾清明里面去了。至于其他角色,有事件原型,比如湘水引敌人如地雷阵,湖南的百姓奋起反抗等等,以及薛君山独立在战壕对抗一队日本人还赢了,结果被人以为牺牲这事。都是有事件原型,但是没有人物原型。因为孔笙导演,张开宙导演拍的非常细腻,所以大家会觉得这么像生活,会误以为有原型的。胡湘湘本人没有原型人物,某些事件可能有,也很少,胡湘湘带着孩子去闹政府要房子这事,是我家四太奶奶当初做过的……

问题3:是否有一些片段没有拍摄出来或者剪掉没有播出?对于这些是否觉得遗憾?

答:因为电视台对时长的要求都有些细微的区别,所以都会剪辑一点,当然也有没有拍摄和剪掉的,这个很正常,这些孔笙和张开宙都是有经验的优秀导演,他们的考量一定比我更加精准。

问题4:最近吧里很多人把平安之死归咎于表哥,并且觉得表哥和胡家人不知道避嫌,导致误会产生平安夭折。请问编剧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在这场冲突之中,谁应该负主要责任?编剧觉得刘明翰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答:刘明翰是个文明人,可能文明人在乱世中不如流氓混的开,但是刘明翰和胡爸爸胡长宁是一体两面,这戏写人物浮世绘,众生相,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出没,这两位我们当初是对照着写的。平安的死亡是一场悲剧,对他自己是悲剧,对胡家,薛家,都是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这本来是个正常的夫妻吵架,做丈夫的薛君山醋海生波,做妻子的胡湘君倔强不肯说明,两个人赌气,是一个类似女人甩手回娘家的事情,在和平年代,等两天,甚至两个小时,薛君山就会去求妻子回来。但是造化弄人,生逢乱世,一系列很平凡的事情,铸就了一场悲剧。胡家也不是不避嫌,但是当时胡湘君大受打击,晕倒了,难道放在家里不动吗?刘明翰是长沙城首屈一指的医生,又是从小在他家长大的,叫回来给妹妹看个病是个寻常事。胡家人不可能看着大女儿卧床不起,去请庸医来看啊。

问题5:想问编剧为什么不让姐夫牺牲的壮烈点呢 这样虽然真是点可总让人觉得遗憾啊 最后阴沟里翻了船 太可惜了~~

答:人生很多事情是会猝不及防的,我曾经在写水浒剧本里面写了一句台词:脱了今日鞋和袜,未知明朝穿不穿。

问题6:编剧和孔导合作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吗?

答:孔导是个很和气的人,认真,不管是讨论剧情,还是在现场和我商量这段拍的如何,都相当和气认真;张开宙导演是非常注意细节,很辛苦,半夜还能收到他讨论剧情的消息,连群众演员小孩子们都会有人认真讲戏。认真二字说着简单做着难。我相信大家已经从成片中看出来了剧组的诚意,能和他们合作是三生有幸。

问题7:顾氏夫妇的情感线进展太快,让人摸不着头脑,能解释一下为何进展这么快吗?是否有减掉的情节?顾清明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湘湘的?

答:胡湘湘是第一次见觉得很帅,但是被顾清明数落了以后很愤怒,他凭什么看不上我啊,就跟姐夫说的:念叨着就是有心。顾清明开始看不上胡湘湘,到了洋灰大会的时候,胡湘湘很坚决的认错认罚,他非常讶异之前看错她了,然后湘湘去要磺胺,“这是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姑娘”这个念头是顾清明一切感情的开端。爱顾清明很容易,他这么高帅富有责任感,爱他太容易,但他这个云端的人爱上胡湘湘就没这么容易了,可是胡湘湘有他最喜欢的有点“肯认错,愿意承担责任”,他骂国民党各处推诿,他不是个推卸责任的人,不是他的责任他都要抗,能看上的人也少,胡湘湘有这么一个优点,有时候出点纰漏只会让他更挂念她。

问题8:姐夫临走前有对湘君想说却没说出的话,那是什么呢?还有湘君想对姐夫说也没说出口的话是什么?编剧又是如何看待姐姐和姐夫的爱情的?

答:两个人千言万语都可以说,但是总归是这两句:别离开我,等着我。他们两个是一个其烂无比的开头,最后过成了一条心,这很难,很美,很戏剧性。

问题9:毛毛误闯军队哭的时候为什么不让顾清明抱,反而让姐夫来抱?对毛毛来说顾清明是更熟悉的人,毛毛对他更有依赖感才是。

答:毛毛是找爸爸,但是太小,这么多天没有看到爸爸他已经不认得脸了,但是他认得爸爸的衣服,也认得爸爸的车,爸爸身上枪火炮弹的硫磺味道,谁有这些,谁就会被他认为是爸爸。他当然也喜欢顾清明,但是他正在全力恐惧“爸爸”不要他不抱他的情况下,顾清明横插一杠子过来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哈哈哈。

问题10:编剧如何看待小满和金凤、秀秀之间的纠葛的?

答:小满没有能和金凤同步,金凤也从来没爱过小满,她一直将他当做朋友,也是个很果决的人。奶奶听到她的死讯以后说“她早就不想活了”这话是真的。一个把自己看成死人的活人,是不会愿意拖累朋友的。但是小满是个轴轴的胡家人,他总以为自己能捂热金凤,他以为金凤是冷,而不知道金凤是已经死了。秀秀爱小满也跟小满一样轴,秀秀不是没办法收拾小满,小满给她介绍相亲的时候,她各种办法对付。她只是不想小满耍手段,小满当然爱秀秀,就算想把秀秀推销出去,他也坚持必须给秀秀找个最好的婆家,小黑想娶,打死他都不会同意。只是他一叶障目,直到金凤这树叶飘落,他终于醒悟了秀秀确实是最爱他的。
这三个人都没有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问题11:编剧大人,通过这部剧你想告诉观众些什么吗?

答:珍惜和平的生活,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工作,生活。不要让我们再沦落到这么悲惨的战乱中。


问题12:十分喜欢姐夫妹夫的对手戏,编剧最喜欢这两个角色的哪一段对手戏呢?

答:哇塞,这个就太多啦,他们哪一场我们都喜欢啊。摸脸,烧火,姐夫诓过继,实在太多啦。在孔导张导的指挥下,完全发挥了两个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

问题13:感觉《战长沙》和《四世同堂》有些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家族的沉浮反应战争的残酷。编剧是否想通过《战长沙》表达一些别的思想?

答:是的,大家目光如炬哈,为了写这个剧本,重新把《四世同堂》翻出来看过了。还看了不少民国时候的小说,希望能沉浸到民国氛围中。我写接这个戏的剧本项目,本来是为了我外婆,她是长沙人,为了躲日本鬼子颠沛流离。很希望大家看后能体会到今日你我在电脑面前刷屏,晚上在桌子上吃饭的日常生活,是多少人的鲜血灌溉出来的,希望大家能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和平,努力建设国家,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会再有这样悲惨的日子!

问题14:《战长沙》中并没有太多战场戏份,“战”字如何理解?

答:我想的是,不是只有拼刺刀才叫战。经典电视剧潜伏里面余则成对翠平说:和这些达官贵人太太打麻将,也是一种战斗。战场上的军人打仗是战斗,胡家努力的挣扎着过日子也是一种战斗,他们送孩子上战场,自己回家流眼泪也是战斗,战斗这么多种,死虽然痛苦,活着,维持一家人活下去,这种也未尝不是血战。

问题15:想问编剧华哥是否演出了您心目中的顾清明?杨紫又是否演出了您心目中的胡湘湘?您觉得这两位演员表演时最出彩的地方是哪里?

答:当然演出来了,都很难想象如果不是他们来出演能是谁。胡湘湘跨度这么大,从胡闹的小丫头,到成熟的撑家业的小妇人,这种年龄距离短,而心理跨度大的角色一向是演绎中最艰难的,杨紫小姑娘完成的超乎意料。
霍建华先生和角色的贴合度相当高,现场收音也是业界难题,但也也这么精彩,而且顾清明环境跨度很大,需要和肥肠满脑的政府官员接触,军队的铁血军官,各种小混混,湘潭的大爷爷,胡家各种性格的人,等等,他把每个人物的分寸都处理的相当有层次,相当细腻,这些都是很难做到的。这些表演都相当精彩!

问题16:最后湘湘在郴州遇到小满,两个人聊起家里的事时,湘湘哭了。湘湘是否感觉到了什么,为什么哭呢?

答:他们是双胞胎,彼此有感应,之前湘湘痛苦的时候小满会感觉到,现在小满痛苦了,湘湘也会感觉到。

问题17:编剧对于《战长沙》的整体制作是否满意?看到这部剧播出有什么感想吗?

答:当然满意啦!战长沙是山影的作品,孔笙和张开宙导演执导,能和这种团队合作,说三生有幸一点都不夸张,哇塞简直是命好! 播出的时候相当激动。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评论推荐,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很感动。 我们非常感谢大家这对《战长沙》的鼎力支持。 有机会还会继续和山影合作,奉献给大家更多作品。

问题18:清明把推荐湘平去中央航校的信放到姐夫面前,姐夫看了一眼就很激动的站了起来。可是后面笔架山失守之前写遗书,又说道姐夫大字不识几个,那他是怎么看懂那封推荐信的?

答:姐夫两次不认字都是装的,为了了骗顾长官………认字不多但是认得。写遗书那里是装的。

问题19:问下胡家妈妈的角色是有意弱化还是演员演得不够出彩呢?

答: 故意弱化的,胡妈妈刘多慈是和秀秀对照写人物,他们是很旧式到中国妇女,不言语,撑着家。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3176254244?pn=1

 6 ) 致战长沙——好剧难得,值得一看

  剧终人散,是现今大多数人看完不少影视作品的现实写照,前提还得是那些能让人耐着性子看完的剧,方有人散于剧终的说法。更甚者,剧还远未落幕,看戏的大众或被雷或被瘆的速度逃离现场,一边抖落着满身鸡皮疙瘩、捋顺倒立的汗毛,一边恨不得自戳双目、记忆清零,自我催眠我木有看过木有看过,都神马跟神马啊,这类剧,list长到能一路排到姥姥家巷子口,不一一列举,打开电视,遥控器轮一圈总能中彩。。。闲暇时间,想找几部不错的电视剧,稳稳当当的看下去,越来越不是件容易事儿。一来自己时间不允许刷剧,为避雷,选剧也更谨慎;二来是不少剧做的让人实在连槽都懒得吐,满屏bug,偏瞄都不能,何况直视。
  

  而,战长沙,我在好友的邀请下入坑之后,再也没爬出来过。刷剧只刷高清的底线已被战长沙攻破,本打算边干些小活儿边听个声响,结果停下手头的事情,对着高糊版认真从头看到了尾。看完之后,已然无法抽离,它会在某个静思或洗脸刷牙的片刻,冷不丁跳出来告诉你什么是战争,那远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不是用来塑造英雄人物的布景与道具,也不是用来洒热血宣扬壮怀激荡以及渲染如何惨烈的场所,战争本身就是一场所有人都无以幸免的灾难,这一灾难所带来的破坏性已跳脱打杀流血的战场,更为持久与深远地蔓延在战场之外,正如顾清明最后所讲的那句“战争,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战长沙的视角切入,棒极了,长沙城茶园巷胡姓一家的遭遇与起伏,家庭的绵延与再生,战争带来的种种,战时破坏与抵抗,战后顽强重建,它实实在在的拍了出来,用扎实的镜头语言还原了那段历史与生活。它对于战争的解读平实、平和,不浮夸、不渲染,让观众随着剧中每个人物的境遇与成长,一同回望,战时的悲欢就该如此,拿起枪不单单是为了什么男儿情怀英雄梦,而是为了让炮火不落在家门口;走上战场也不是为了抛头颅洒热血,而是为了胜利后也能脱下军装完整的回家。
  

  年纪渐长,越来越看重真实,不管是好的坏的,黑的还是白的,只要是真实的,都是最能打动人的,所以越来越爱看纪录片,奈何有些纪录片越来越不记录,一路拐弯飙向了煽情的大道,舌尖,我木有说你,请无视我。对于我等万千小老百姓,平日里磕着碰出一块淤青或者不小心割破手指流两滴血都算个小伤,我们极少直面死亡,可战争,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对于战争的态度是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无非是枪声不要响在四周,侵略者永勿逼近我家大门,如果可能,我更希望战士们永远不必走上战场,仅靠武力震慑就能护我家国。但,在那个年代,这些奢望连窗户都没有,战长沙的视角妙就妙在这里,它道出了当时人们对于战争的真实感受与态度,百姓中惊慌者有之,怯懦者有之,抗拒者有之,不愿儿女赴死者更亦有之,这些态度怎么说都不高不大不上,但真实的可怕。军中也非尽是慷慨赴死、奋勇杀敌者,有逃兵,也有为钱财替人应征入伍者。百样米养百样人,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化差异性交织而成的存在,当我们学会不再回避,不刻意塑造,不遮掩真实,便是真正的成长与成熟。因而,战长沙是部成熟而大气的片子,整部剧的底色非常难得,有此立意,应当归功于编剧、制片人以及导演的统筹。

  接下来说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符号及其主人们。胡家的饭桌、大爷爷的拐杖、胡爸爸的咿咿呀呀圆片子和小酒儿、姐夫全长沙最好的槟郎和永远歪着的帽子、顾清明的白手套和子弹绕着飞红绳。

  胡家饭桌:开头几集胡家群戏多数是在吃饭中铺开的,这家人的矛盾与冲突多在饭桌上一一呈现与解决,精彩之最莫属儒生岳父与痞气姐夫的对手戏,哎,那当真一个令人拍案令人捧腹啊。如第2集中,岳父不满,小声嘀咕:“有你这么当姐夫的吗?”,姐夫放筷子撂碗、瞪眼:“我这姐夫当得怎么了 我有罪啊”。
  
      顺便,这部片子的细致之处还在于饭桌上的座位分布,多么中国旧式的排序法。胡奶奶居正中,右手边是胡家父母,左手边是双胞胎(靠着姐夫的是小满,方便姐夫掐脸,哦,不,严肃理由是男娃靠着姐夫排排坐比较和常规),接下来是姐夫姐姐,然后是寄居胡家的秀秀。奶奶和姐夫中间的空位是留给闯了祸的双胞胎,简简单单一幅图告诉你什么叫亲疏远近,什么叫家常。不晓得这个部分是归导演管,编剧管,还是现场剧务管,总之,点赞。

  前几集的胡家饭桌经常是满当当的一桌子人,好不热闹,片子中后段饭桌上的人越来越少,饭桌的戏份也越来越少,最后饭不成桌。看,这就是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大爷爷的拐杖:大爷爷每次出场几乎都杵着他那根拐杖,白发白须,脊背微弯,脚步颤巍。一直看不得老人家为了什么未达成的愿望,而执拗着支撑着,那种场景想来就心酸。看过一遍高糊版之后,大爷爷的两个镜头印在了脑子里,挥之不去。一个是大爷爷到长沙堵欲回部队的湘平,撑着拐杖颓然坐在胡家门口;另一个是接到又一个孙儿的死讯,去祠堂拜祭途中,那个踉跄的拐杖特写,拐杖触地声仿若戳在了我的心口上,心情也跟着老人家踉跄了一回。导演和摄影真是讲故事好手,分镜头给的力道精准无比,点笑穴和泪腺都毫不手软,那叫一个稳准狠。


     胡爸爸的戏曲和小酒儿:片子前半段,胡家爸爸每次出场,都引人爆笑。爱好戏曲,喜欢小酒,张口便是旧时文人的样板文风,平日里尽是些软糯略酸腐的调调,唯唯诺诺的模样相当逗趣,我前半段分明是是拿他当喜剧人物看来着,最后果不其然来了个大逆袭。这种反差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文人的风骨尽显。谁说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讲不请,关键是遇到什么样的兵,遇到姐夫那样的匪兵,自然是讲不清的;遇到妹夫那样的儒兵,不讲自通;而遇到敌兵寇兵时,文人的理讲得棒极,当时直想拍案高呼一句“气节万岁!”


       姐夫基本戴不正的帽子和全长沙最好的槟郎:这样的姐夫,估计有姐姐的同学都想求这么一位看似无赖实则稳妥的大邪神罩着。姐夫的帽子就没有好好戴正过,领口也少有系整齐的时候,最佳参照物是他家妹夫,人家可从来都是戴的周周正正,穿的整整齐齐,随时可以拉去拍个军队宣传照什么的。就这么一个家伙,嘴里还经常嚼着全长沙最好的槟郎,妥妥一军痞流氓像,愣是成为一大家子的支柱,张罗着每个人的事情,事件太多,不详述。剧中有两个与此呼应也打动我的细节,其中一个是姐姐为着急出门的姐夫正了正帽子,还有一个是姐夫出征前,姐姐递给他几大包槟郎说“你爱吃的。”谁说姐姐不爱姐夫,夫妻俩站在一起活生生一幅稳妥成熟的爱情画像。姐夫和姐姐的扮演者,都很眼熟,很早就在屏幕上见到过他们,姐夫任程伟是当年央一黄金档“大雪无痕”中那个正气的警察,也看过姐姐左小青早期出演的中国式离婚。当时,我还在中学时期,初看他们都是成熟的演技与成熟的形象,现在的他们依然是成熟的演技与爱情,水到渠成的连贯与自然(对,后面那对儿是不连贯的,不过,一样精彩)。


       顾清明的白手套与红绳:前几集我一直以为顾长官的白手套是用来耍帅的,因为在满屏灰蒙蒙的色调里只有他的手套是洁白洁白的,泪,不是我肤浅花痴啊,而是白色手套真心很醒目啊,顾长官戴起来也确实帅啊。看到后面,我才发现,的确是我肤浅,因为白手套变成灰扑扑的样子,他戴着也还是帅。这里也要给剧务点赞,白手套根据不同的剧情变成灰手套、黑花手套,处理的很细致,我一直担心顾长官的白手套会一直洁白下去来着,幸好没有让细节控跳戏。同理,还有顾长官的红绳,出征在即,湘湘妹子亲手寄在他手腕上时,是条簇新柔软的红绳,后来经战场的洗礼变成沾满污尘的模样。初见霍建华也是在中学时期,海豚湾恋人中的钟总监,帅酷深情;初见杨紫妹子自然是家有儿女,她还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女娃。算算时间,这俩人在电视里蹦跶的时间也都挺长了,但第一印象太过深刻,偶像剧起家和童星出道的两人竟然演起了正剧中的战火夫妻。但想一想,又觉得合情合理,近十年的时间,还不许人家演技有所成长开始演正剧,不许人家小姑娘长大啊。顾氏夫妇,虽然在观众的眼中跟其以往的角色有所反差,但同样精彩。他们在戏里戏外给人同一种感觉,那就是成长,两人的眼睛都很好看,黑亮有神,很有戏。
  

  本剧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赞点,那就是不刻意制造戏剧冲突,却有着更为动人与真实的戏剧效果,举两个例子。第一个片段发生在姐姐被姐夫误会回老家的路上,一行人察觉日本人的踪迹而躲起来,被不少战争戏洗脑的观众如我瞬间脑补了N多常见桥段。。。平安哭闹起来,暴露他们,尤其是姐姐又貌美如花,如被发现。。。心已悬到嗓子眼儿,结果,虚惊一场,没有被发现,甚至没有看到日本人的样子,但心就是被揪了起来。他们没有被发现,但是,平安再也不会哭闹了,他死在了自己母亲的怀里。战争带来的伤痛,有时就是这么乌龙而又彻骨。第二个是结局时,第十军的投降,注意哦,这不是什么兵行险招,先诈降而后制敌的谋略,而是实打实的投降了,没有增援,没有办法,仅仅是为了求生而降。这是我所看过,第一部如此正面描写投降的战争剧,打不过,守不住,投降。“六千多伤兵,不能都死在这儿”,姐夫的战场精神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而今,跑不掉,投降。最后顾清明向记者口述了这段战事,没有添油也没有加醋,仅是平实的描述,也为霍建华的原音点赞。

  
  又,剧终每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角配角之分,每个人皆有他的生命线,完整而又独特。
  
  慢工未必出细活,但细工多半出好活。好剧难得,引人思考的好剧更难得。战长沙,经得起细瞧,故,推荐之。
  
=====================================================

  PS:看到了“蓟城君”的影评,非常喜欢,借她一句话。

  “此戏虽说并无盛名,却值得隆重推荐!”
       
       PPS:不能贴图,不幸福。。。

 短评

看到20集,不敢往下看了,难过,战争才残忍

4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从2013年第一次看到片花开始就决心追剧,没想到是一部这么正的剧,穿上军装没太多台湾腔的霍建华让人眼前一亮,杨紫牛俊峰都好棒,最喜欢的必然是姐夫,牺牲那段差点哭死,左小青的台词功底真是绝了,这种温婉的角色拿捏太棒,迂腐胆小的胡爸爸却在日本人面前的气节,绝对良心剧小霍最好作品没有之一。

8分钟前
  • 妮露-sheep
  • 力荐

你就像跟他们一起走完了一生

13分钟前
  • 咩酱
  • 力荐

今年国产剧的良心

17分钟前
  • 火龙果
  • 力荐

这剧简直业界良心。顾清明帅cry,姐夫man爆,小满最后几集演技不能更赞。好看,真的好看,不狗血,够残忍,大半夜的哭成狗,肿成猪头。。。结局看的人心里好哽,湘平明翰这些选择留下来的人们不知道还能不能挺过内战大跃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21分钟前
  • 小棠拉姆
  • 力荐

惨烈的家族抗战史,导演很巧妙地把所有元素融合到一起了,看的时候对胡家人百般嫌弃,只一心喜欢姐夫,,老爸太古板懦弱,老妈没有存在感,老姐跟表哥牵扯不清,双胞胎吵吵嚷嚷不干正事,唯一喜欢的那个狡猾精明的姐夫,可是最后每一个胡家人都让我肃然起敬。

24分钟前
  • 大脸猫meow
  • 力荐

被导演和山影还有金玉良缘里的长睫毛霍建华迷惑过来的。俩天刷完,价值观太正,正的我心中有愧。以前被各种逗比抗战剧吓到,一直抵触这类题材,这是唯一一部看的完整的抗战剧,可以说是业界良心。

25分钟前
  • 玄子g
  • 力荐

有一种姐夫和顾清明是一对,双胞胎是一对的感觉。。。姐夫死了以后这剧也死了大半个

28分钟前
  • 布瓜被人抢了
  • 还行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非常中国的一部剧,动容。好。

33分钟前
  • 濼兮
  • 力荐

以前我一直以为我如果生在那个年代 肯定是汉奸 现在想想 是我多虑了

36分钟前
  • 想吃桃子君
  • 力荐

与其说是抗战片,不如说是反战片。不浮躁,不功利,却让人真真切切感受战争之痛离别之苦。对普通人来说,抗战并没有那么高尚的意义,大多数人都是被迫卷到一场战争中,最后也无非一句,仗打完了,该回家了。

38分钟前
  • 潮汐
  • 推荐

霍建华终于拍了一部对得起他长相的好剧了

40分钟前
  • phoenixtre
  • 力荐

我的心能感受到你们的爱情,我的胸间能感受到国弱何为家的悲怆。苍天见证下的中华儿女,在最动乱的时候至少感动了自己。为什么我们经常热泪盈眶,因为我们为一腔情怀而生,因为我们渴望民族自强。顾清明,只是在那场大战中的一个缩影而已。男儿当如是,慷慨立世间。

44分钟前
  • 缱绻
  • 力荐

整部戏每一个方面都是良心中的良心,就我自己而言,战长沙是我看过的也是最喜欢的抗战剧,没有之一

48分钟前
  • 嫣垣
  • 力荐

看的時候一心想著:顧清明我要給你生孩子!看完一心想著:我要怎麼給這部國產抗日劇賣安利啊!五星良心劇 你值得擁有!期待上星 高清擼他個百轉千回!!

52分钟前
  • T.V.Zoe ி
  • 力荐

以长沙一家人的视角来展开一场劫难,感情不多不少刚刚好,湘湘和长官的成长也见证了一场场风雨,顾清明长官,请收下我的膝盖❀_❀

55分钟前
  • 姬长安
  • 力荐

他教她何为国,她教他何为家

57分钟前
  • 竹攸
  • 力荐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60分钟前
  • doreending
  • 力荐

导演的业界良心。拍这么好的剧,让其他抗战剧导演怎么活!爱姐夫,爱姐姐,爱顾清明。整部戏最精彩的,都是姐夫和小顾之间的对手戏。

1小时前
  • 六月沉沦
  • 力荐

与其说是抗日剧,不如说是历史剧,没有高歌主旋律,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外挂金手指,有的只是正常百姓的心酸和愤恨,不再是为了祖国,而是为了家!这样私心的对抗才是真正的心声,只有家园受到侵害,人们才会愤起,才会改变。选角方面没的说,每个镜头里面的人都不会是多余的!

1小时前
  • 查拉查拉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