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1976

HD中字

主演:丽芙·乌曼,厄兰·约瑟夫森,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7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面对面1976 剧照 NO.1面对面1976 剧照 NO.2面对面1976 剧照 NO.3面对面1976 剧照 NO.4面对面1976 剧照 NO.5面对面1976 剧照 NO.6面对面1976 剧照 NO.13面对面1976 剧照 NO.14面对面1976 剧照 NO.15面对面1976 剧照 NO.16面对面1976 剧照 NO.17面对面1976 剧照 NO.18面对面1976 剧照 NO.19面对面1976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每个人都是孤岛

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最后就逐渐清晰了。

女主的人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压抑,儿童时代祖母极端教育方式,父母的早逝,与父亲疏远的自责,夫妻生活不和谐和压抑,对死亡和生存的恐惧,对女儿冷漠等等。这些共同贯穿到一起,直达必须跟祖母在一起的时候爆发。

影片通过蒙太奇的手法,表现了真实世界和女主的想象世界,或者梦中世界,尤其实后半小时。同时在摄影上,也把演员面部表情极度放大,镜头只局限在人物或者景物的局部。最后女主梦中一把火烧死了沉迷于过去的自己,从祖父母的告别中感受到了即便死亡也有的温馨。

 2 ) 能和内心深处的自己面对面的女人

精神病医生与内心深处的自己面对面的一场交流。外表看上去,她博学美丽,沉稳善良;内在的她,带着小时候家庭给的创伤,恐惧黑暗和衰老死亡,渴望母爱。内在潜意识时不时跳出来影响生活,医生努力和潜意识的缺乏和渴望做着斗争,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正常人。

另一方面,敢于面对不曾认知到的自己(很多时候会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可怜或者丑陋),本身需要很大的勇气。

被病人包围的那场梦里,从病人嘴里拖出倾诉的字条,就像心理医生从咨询者嘴里抽出他们的经历,当他们正要开始倾诉更多,医生却堵住他的嘴让他下个月再来。医生又慢慢揭开了另一个咨询者的外皮,看到外表下的伤痕累累后,却用袋子套住不看,又叫他下周再来。这是对心理咨询师不作为反更雪上加霜的讽刺吗?

女儿说她从来没爱过她。是的,她自己不曾感受过母爱是怎样的,又如何懂得给予?

丽芙乌曼在母亲、奶奶和小时候的自己三个角色快速轮饰的那段表演真精彩,那么快速的互换中,严厉的妈妈、凶狠的奶奶、恐惧的女孩,每个角色的特有神情都有体现出来。

伯格曼对女性的观察和展现真透彻。这是我作为女性爱他的电影的原因之一,感觉受到了非常高的关注度。同时能在他的电影里看到不同境况里的自己,看到和母亲、和奶奶、和姐妹、和自己的关系。8.5

 3 ) 面对面,面对的是什么?

在星期日下午的电影沙龙中,我们观看了伯格曼大师的经典之作《面对面》,又译作《面面相觑》。

丽芙·乌曼饰演的剧中女主角珍妮是一位精神科医生,而且颇有成就。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资深的精神科医生,却突然的精神崩溃并吞药自杀。当然,自杀未遂。

那么,是什么让她难以面对以至于崩溃自杀呢?

电影以梦境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她的原因。那就是她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她在年幼时曾亲眼目睹自己心爱的小狗被碾死,然后父母双亲同时死于车祸,后来自己的堂兄弟死于疾病。父母死后她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然后被送去了寄宿学校。显然生活也并不幸福。没有得到爱,也没有学会爱。

在这样的成长中,珍妮明明有着对死亡的恐惧,却拼命的压抑着,对这一事实不予理睬。

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不选择面对的时候,就能当它们完全没有发生吗?不能。

在珍妮自杀之后,她的梦境一层层的向她自己展示了她潜意识里害怕的那些内容,她的童年创伤,她不曾提及的父母,甚至现实生活中看起来非常和蔼可亲的奶奶,在记忆深处也曾打过她,并让她产生了幻觉。幻觉里那张恐怖的人脸,就是导致她崩溃的主要原因。

那些梦不仅是对过去的呈现,也表述了珍妮的面对。最后一个梦中,她不再恐惧死亡,而是面对她,让梦中的自己死了,并放火烧了那个自己。当大火熊熊燃烧的时候,她就看着,听着棺材里的自己在踢打喊叫,而她可以面对了。

在她恢复的整个过程里,她的朋友托马斯医生一直在陪伴她。这种陪伴对于她来说也是非常的重要。正是他相当于治疗师一样的陪伴,才让她有勇气这么快的冲破她内心的禁锢。

当我们真正的面对了早年的创伤,并且走了出来,就获得了真正的心灵的自由,从此可以无所畏惧的去追寻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4 ) so overwhelming

If you force things to be as usual, they'll be as usual.

I'm not afraid... not lonely. Not even sad. It feels quite nice.

You become grateful for the horrors you're familiar with. The unknown horrors are worse.

Why must I always have a guilty conscience?

Do you think I'm emotionally crippled for life? Do you think we're a one million army of emotionally crippled people, wretches who wander around, shouting to each others with words we don't understand and that make us even more scared?

There is an invocation for us who don't believe. - What do you mean? - Sometimes I say it to myself quietly. - Can you tell it to me? I wish that someone or something will strike me, so I can become real. I repeat over and over, may I some day be real. What do you mean by "real"? To hear a human voice and trust that it comes from a human who is made like me... to touch a pair of lips and at the same time know that it is a pair of lips.

I stood at the door for a long time... looking at the old couple and their connection... I saw their slow movements towards the secretive and horiffic point where they must part. I saw their dignity. Their humility. For a short moment I realised that love surrounds everything. Even death.

 5 ) 暂时安全地想想

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幕,和强奸未遂引发女主角的一系列情感波动。
第一幕,神经病女病人看似荒唐的举动,其实是接近原始本性的表现。与其说每个人心中有病,不如说是原始性情的释放,只是在现代社会被其他因素隐藏,那些因素包括道德等人类文明的面具。女病人的行为是在倾诉,她缺爱。所以她也能理解Jenny,叫Jenny可怜人。

接下来,Jenny被人强暴未遂,把她的可怜之处描绘得入木三分。
当她被侮辱的时候,是屈辱的。当她憧憬那人时,又受到道德的煎熬。最后,没成功,就演变成了绝望,绝望本能的消失。 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击。伴随着贯穿其中的,一些跟死亡跟恐惧有关的梦境,在最后歇斯底里的喊叫中得到释放。

结尾,Jenny给医生打了电话,她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就像刚把自己清理干净一样,生活又开始了原来的步调,大多数人熟悉的步调,因为熟悉而感到安全的步调。





 6 ) 了解你自己

什麼是你真實的情緒?什麼是你真正的想法?因為在你平和的微笑中我看不見隱藏的真相。

柏格曼用《面面相覷》探討了觀乎「現實的虛偽」與「需求」的關係,正如片中麗芙烏曼飾演的心理醫生卻自己包裹著嚴重的心理問題,越是有社會地位外表光鮮的人、俞難找到可以溝通訴苦的對象,媒介渠道有、但顏面難以放下。對身邊親友的不滿或愧疚、看待生命的輕和重、在愛和性的欲念中艱難抉擇,把自己偽裝得清高又不食人間煙火,其實心理承受力卻已快接近腐化。

虛實交錯的敘事手法,隨著夢境和昏迷逐漸加深糾纏,當夢魘纏綿上病榻中的女主,她為自己的草率行為後悔時,觀眾才略為能揣測前面常在午夜夢醒時分如同鬼魅般出現的老女人,或許是心魔、也可能是死亡陰影的化身⋯聰明的是,柏格曼沒有說破答案。

惡夢漸入高潮,女主見到了往昔各種病人,但她還是打發式地敷衍他們,即便是自己的外公;我想起佛洛伊德對夢的解析,潛意識映射出幻境,在此刻是女主角最害怕的人事物、並將她囚禁提醒她醒來後必要做出決定,提醒她:只要還活著,就不能用逃避改變現狀。

再次見證了麗芙的驚人演技,多顆特寫鏡頭由她與旁人的講述搖轉到她直視鏡頭、打破和觀眾的屏障,直接拷問著我們的軟肋。

#面面相覷

#柏格曼影展

#對我來說是相當驚悚恐怖的影片

 短评

纵然生命已经如此千疮百孔,我也要贴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创可贴,假装没事一样,好好生活。可是太痛了,里面伤口都烂掉了怎么办?女儿都看出来我是个假人怎么办?反正要么吃安眠药,要么为了大家,“好好生活”。你尽管试试,看你能不能真正好好生活。去吧,你有完全的自由。在残酷的竞争市场中,忠贞不渝的爱也只能是一场幻梦。我更希望有朝一日有人能把我敲醒,告诉我我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那好吧,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活生生?幸福是真的吗?痛苦是真的吗?爱是真的吗?至少,好好生活的我是个虚假的人,我不停重复练习着这种虚假,并寄望有一天,我能真正变成一个真正活着的真正的人。

4分钟前
  • xy1689
  • 力荐

#重看#目睹自己正在死去的场景一再重复,正如他永远在强调家庭阴影导致终生的冷淡;未知的恐惧才是真正的恐惧,她心里有个无法言明的魔鬼,从内部吞噬、消耗着正常光鲜的外表,他们所受的煎熬和折磨,因果循环在一代一代之间; 丽芙·乌曼神演技,伯格曼内心戏的代言人。

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复健093.4.5 “Why must I always have a guilty conscience?” 作为我最近计划看的最后一部伯曼,这个电影好像在窥视我的生活。那些也是我做过的梦,也是我的恐惧。这样糟糕的关系一代代传承,女儿从不抬头看她,“你从未喜欢过我”。爱无处不在就连死亡也不例外,但从未属于我。还有比这个更绝望的结尾么?“我明天7:30照常上班。”只要你装作一切如常,那么一切就会如常,这样的痛苦无限循环,日复一日,日复一日啊。

10分钟前
  • Persona
  • 力荐

最难还是与自己面对面。丽芙·乌曼失常后的癫狂,确实有问鼎影后的资格。拍了那么多心理戏,或是问天问神的电影,尤其觉得伯格曼旗下的女演员,特别愿意在镜头前交出自己的身体、妆容甚或是灵魂。那种沉浸感,很有震慑力。那么多年的作品流淌于眼前,诚如女主所言,衰老真的很可怕,别有一种心疼。

1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瑞典中产家庭的遗传厄运。与3年前的《婚姻生活》有着相同的主演,但这部片子更让人想到30年前的《监狱》——女主角在黑暗中穿越人的森林,如同行过死荫之地,有种寒冷诡异的美感。导演在角色的对白中自揭伤疤,投射了很多自己的童年阴影和精神困境,因此合理怀疑那个放屁笑话也是伯格曼本人的经历。

15分钟前
  • Piglette
  • 推荐

1. line between external behaviour and internal impoverishment; 2. I know that loneliness; 3. too many overgrown children; 4. an army of emotionally crippled people shouting in languages that can't be understood by each other - even lonelier; 5. love embraces death #bergmania#

16分钟前
  • 以心
  • 力荐

过去爱的缺失成为梦魇吞噬自己,渴望性的侵略却依旧阴道干涸,精神世界崩溃瓦解,直到最后,也只有对爱的体悟方能拯救自己。

1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丽芙乌曼走入幽深的暗道,一点点的去触摸面对面的对方,亲人、自己,然后就是死亡。最后舞台剧式的表演也注入了眼神中柔软的部分,她将自己处理得如此自然,是一座柔软的雕塑。

18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这种神神经经大哭大喊又扯到幻觉死亡的片子实在不太可以接受。昨晚刚看的“魔笛”里那个女孩观众Helene Friberg居然又演的Anna,Gunnar Björnstrand已经这么老了感觉好悲伤。

20分钟前
  • vivi
  • 还行

她被那些来自过去的情感与画面困扰,最终导致她无法继续扮演自己作为妻子,医生,乃至正常人的角色

22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三小时四集的足版真是,没有遗憾的同时,叹服Liv的演技,又被如此真实的痛苦折磨得痛不欲生。观众未必不比演员痛!那个吞药的长镜头简直看呆了。其实伯格曼的电影很多元素都很类似,钟表急促的嘀嗒声,猩红的阴界,以及永远互相折磨至死的最亲密的人。真的很多再也不想碰第二次了…

2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173分钟电视版,第一集慢火铺陈、第二集冷暴力视角、第三集的大红、第四集的“回归”,密闭空间大特写下痛苦的丽芙·乌曼绝对是整个影史上最惊人的存在,可以说是伯格曼的另一部恐怖片了,濒死之梦的恐惧谁能真正明白?

29分钟前
  • TWY
  • 推荐

中心缺位的分屏:被分成了左侧和右侧,观看者的视线被挤压,以及发生在画面之外的强暴事件。伯格曼(尼克维斯特)的摄影机并未定在一个已经完成的构图之中,摄影机随着人物在穿行在两个房间内的人物调度进行微观运动,然后回归原位。《面对面》的外部世界(电影世界)并不是中立的纯粹空间,来自欲望,家庭创伤的罪疚感构成了影片的威胁性恐怖,以及作为女儿/精神分析师形象的梦境——直接凝视着深红色与纯白色的疯癫与病态。受难者与拯救者。通过招魂,或曰精神分裂,凝视者通过自我凝视意识到自己的被凝视地位。

33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后期的伯格曼把视线从神转向了人,其实也是从虚转向实。但是他又借一直极端的实把一切导向虚。总觉得这个时期的伯格曼特别狠辣。

38分钟前
  • ^
  • 推荐

画面层次分明,Liv Ullmann的表演惊为天人,哭的太撕心裂肺了,假面我没看懂,这片看懂了,不论是剧情深度、画面还是表演都是:神作。

39分钟前
  • 格林先生
  • 力荐

金馬三小時版。善於壓抑的主角珍妮,其實從來沒有好起來過。童年的孤獨恐懼一直累加,但她用假裝一切正常來度日,直到某日被引爆而崩潰。Liv Ullmann演技太可怕了!引用柏格曼的評論。他形容「Liv表演像獅子,充滿力量與才華。身體每個部位都充滿了感情,洋溢著淒楚卻可信的入世感」

42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睡眠成为理解内心痛苦不和谐的方式,沉浸在无意识中,撕掉态度、经验、规则的外层,释放没有经验的痛苦,这是梦与现实之间的平衡。与此同时,伯格曼继续分析婚姻关系的复杂性、父母和孩子的复杂性、家庭的危机等主题,但这里的主题结合了之前所有的主题——这就是“我”,与自己的碰撞。电影很大程度上与丽芙·乌尔曼的表演有关,如此惊人。

4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在残酷的竞争市场里头,不忠的现象再寻常不过了。”

46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丽芙很伟大,演技很棒。

48分钟前
  • 胖胖
  • 力荐

好压抑,不喜欢这么压抑的片子,但是女主演技还是很棒的

52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