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布朗森

HD中字

主演:汤姆·哈迪,马特·金,Terry Stone,乔纳森·菲利普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0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1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2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3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4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5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6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13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14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15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16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17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18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19失控的布朗森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失控的布朗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查尔斯•布朗森(汤姆•哈迪 Tom Hardy 饰)出身于上层社会家庭,从小就具有不可自抑的暴力倾向,布朗森没能像其他人一样完成学业和工作,在1974年结婚后,布朗森因为携枪抢劫邮局而被判入狱七年,至此,布朗森抛弃了自己的本名迈克尔,成为了臭名昭著的英国监狱恶徒。富有表现欲望的布朗森用暴力作为自己成名的途径,在狱中不屈服于任何管教,同时也得到了犯人们的钦佩和媒体的关注,布朗森自诩为“英国最残暴的犯人”,他的监狱生涯就是不断的单人禁闭、不断的更换监狱……布朗森出狱后投身地下拳击界,但不久又再次入狱,监狱暴徒布朗森的故事还在继续…… 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豆瓣梦见狮子针眼蓝色生死恋2019握住我的手环绕者9号不做有钱人欢乐树的朋友们海底小纵队第八季11度青春之《老男孩》日瓦戈医生竞争对手盖布瑞案:消逝的小生命第一季猛鬼宝藏花样江湖排骨高冷总裁的追妻攻略五十公里桃花坞3破发点:大满贯之路大上海2012单身夫妻王者之路终止不幸皎月流火城外猎人峰爆蜗牛与黄鹂鸟映像诗:日本里山神秘水上花园笔仙大战贞子2练爱ING总想刁民来害朕我的废柴超能力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广阔荒野自由行柯南和凯尔第二季智能大反攻枪林弹雨金刚不坏伪信者2XX一起在一起枕边有张脸窥心事粤语网上鬼妻方世玉之千面修罗罪恶黑名单第八季黑色圣诞节2019

 长篇影评

 1 ) 我们把Bronson怎么了?

 我似乎有一种和沉闷的电影做斗争的特殊才能。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中断了大概三到四次才算看完。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习惯,除非是特别好的电影我才会一口气看到尾。

 这部《Bronson》可能是由于改编自真实事件,其想要传达的意义反而显得模糊而晦涩。在进行一个艺术创作的时候,虚假的东西往往才能准确的表达含义,因为无论是事件的进展还是其中人物的动作无不是冲着这一意义进行的。导演(或者是作家)可以设定很多事情从而达到自己的意图。他们变成了一个创世者,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的遨游。

 而在现实里,意义才是最难凸显的,它们隐藏在每个动作里、每句话语中、一个眼神、甚至是漫不经心路过的一个陌生人……而且这种不经意的意义或许要等上很久才会慢慢浮现出一点儿端倪,我们要慢慢把这些散落在各处的意义碎片逐渐收集,满头大汗的进行长年累月的拼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失望乃至绝望,开始破口大骂。即使是这样,我们整个儿人生的意义在最后也不一定会出现。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一直被甩倒在意义的垃圾场(现在也是。),在现实琐碎的衔接中发了狂一般搜寻意义的身影,可是始终却没有寻求到,逐渐我认识到或许现实本身就没有意义,也或许正是我们生活其中的意义太多相反我们却没有意识到。

 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信息的轰炸与物欲的冲击更是把这些细小的意义消磨的消失殆尽。这些东西,快速、方便、简单、拥有对于一种宗教的逆反气质。它们把我们推得越来越快,以至于我们无暇去关注身边的人和物。个人的存在感越来越渺小,也就越来越显得无足轻重。

 我们渴望被众人关注,赢取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获得这种关注的途径唯有出名,而Bronson就是想要出名的其中一位。

 想要出名(或者说引得关注)最快的途径是什么?不是绘画也不是写作,这些事情总是进行的太沉太慢,你得要有足够的耐心才有可能达成。

 其实最快的途径无非就是两种:一是哗众取宠,二就是犯罪。这两种行为把你与芸芸众生区分开,你跳了出来,就像一颗弹珠,独自的滚落在地上。

 Bronson选择了后者——犯罪。他家庭不错,也没有成长的困惑,并且还结了婚有了个孩子。一切让他犯罪的可能性都不存在。只能说他并不满足于日常的生活,他的抢劫和其他罪行虽然过程很可怖,但是结果却都荒谬可笑,他是一名合格的喜剧演员(我承认他做到了),用自己的一生尽职尽责的走上了这条路,只是他并不可笑。

 他是一名喜剧演员,但并不可笑。

 他上演一个又一个的秀,面对一群他看不到的观众。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当有人发现他的艺术天赋之后(这点让我很惊讶。)他站在一个通往关注的十字路口,是继续犯罪来引起注意还是通过艺术?他毫不犹豫的放弃了艺术。他需要一种更为快速和强有力的冲击力来表达自己。当他把那名发现他才能的人撂倒在地上时,他赢得了一阵久久不能停息的掌声。(在那个以他为主角的虚幻的舞台上。)而他沉浸在艺术里的时候是毫无反应的。也许并不是毫无反应,他有一名观众,(那名发现他的人。)但是,实在太少了,仅仅一位而已。这远远不够。

 而事实上,他的选择是否正确呢?很讽刺的是他是正确的,这部电影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假若当时他选择了艺术,他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广为人知。可能最终沦落成为一名三流的艺术家。当然在艺术上成功也说不一定,我们只能说从现在看来他当时的选择并没有错。他达到了他的目的,成名了。

 记得在一部电影里,一部关于伊拉克战争的黑色幽默电影,一个恐怖组织人员问一个美国大兵:你们把迈克杰克逊怎么了?怎么变成了那样?而在这里我要问,我们把Bronson怎么了?我们全人类把Bronson怎么了?或者反问一句,这个世界把我们怎么了?怎么会变成这样?人的存在感竟然淡漠到如此地步。要通过这样极端的方法才能凸显出个人的存在。才会有人去关注自己。

 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要反应的东西,即悲哀又沉重,却无可奈何。在不断越来越快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要考虑开始慢一点儿了?是否该让科技停一停了?快速是遗忘,散步时我们想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越走越慢,而想要忘记一件事情的时候则是越走越快,在高速的行驶中我们是什么都不会想的,速度把我们的思想一齐给带走了。

 想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找到意义,就得慢下来。

 慢一点儿吧。

 2 ) 我看到的是一个因为想出名而不断伤人的渣渣

(看《B面人生》来的,里面提到了这个犯人及电影就来看了。下面大多是作者戴维·威尔逊写的原文,括号里是我自己补充的。)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又碰上了一个臭名昭著而且热衷自我宣传的暴力罪犯。迈克尔·彼得森生于1952年,父母是很体面的中产阶级。(这点电影里讲述过。)然而,彼得森20岁出头就进了监狱(1974年),罪名是持械抢劫,被判了七年(仅仅26英镑,嗯,他咋想的,他就是想去牢里吧。),后来因为在监狱里攻击工作人员,攻击其他犯人,劫持人质,刑期又延长了。当彼得森终于被释放之后,只做了131天自由人,(百度上写他自由的120天都在酒吧度过,嗯电影里的确出现了酒吧,关于自由天数我更相信作者。)便于1988年和1992年二次、三次入狱。(百度显示:“2000年皮特森又由于恶意伤人而被判处无期徒刑。总共这些年中,皮特森被释放过两次,但不在监狱的这120天大多他基本都在酒吧度过,并且最终因为抢劫和蓄意抢劫而再次被抓。”

这和作者描述的时间冲突了啊。不应该在1988年或者1992年被无期徒刑吗?

我又找到英语网站【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646857.stm】和这个网站【//www.zhz.wiki/blog/de/Charles_Bronson_(H%C3%A4ftling)】讲的【他于1988年10月30日首次获释,并在1989年初因抢劫再次入狱之前作为自由人度过了69天。

从1989年起,他称自己为查尔斯·布朗森。从1992年11月9日起,他获得了53天的自由,直到1993年因强奸和抢劫再次被捕和拘留。萨尔瓦多在1994年总共度过了四个月零九天的缓刑期,然后再次入狱。

总的来说,在屡次犯罪后,他只获得了三个月的自由,并在26年的监禁中度过了22年的单独监禁。1987年获释后,彼得森进入伦敦东区的地下格斗界,他的经纪人参考当时著名的美国动作明星查理士·布朗逊,将他改名为查尔斯·布朗森。随后查尔斯再度因抢劫获罪,于1988年返回监狱,并因袭击狱友、狱卒、挟持人质等行为遭判无期徒刑。他难以预测的暴力行为使狱方伤透脑筋,刑期间多次更换关押地点,也曾被送至精神病院。除了与人斗殴,查尔斯也透过健身、写书与绘画打发牢狱生涯。他曾出版一本教人如何在狭窄空间不借助器材也能健身的教科书《孤独健身》(SolitaryFitness);此外他还是名素人画家,其作品风格独特,颇受好评,卖画的钱全数作为慈善捐款。查尔斯一生伤人无数,却从未致人于死。他曾言:“我骨子里是个好人,但有时会丧失理智,变的人见人厌;我并不坏,只是迷惘。”(好茶哦,借口,洗白)】这个看起来更靠谱。电影里还讲述因为他造成政府损失太大,被女王赦免了。不过,作者说电影里很多虚构,那这件事肯定是假的。)

他的罪名有持械抢劫、严重身体伤害、故意伤人、非法拘禁、威胁杀人,等等,但从未被判处过谋杀罪。(即没杀过人。)

这些罪行有许多都是在监狱里犯下的,所以他有不少时间都在隔离监狱里度过。(百度显示他30年都在禁闭室里度过。)他进过120所不同的看守所或特殊戒备医院。他写了11本书,还画画(某种程度上),还是定时俯卧撑的多项纪录保持者。(百度:“在监狱的日子里,皮特森据说每天会做2500个俯卧撑,还出版了一本关于如何在极简陋和孤立的环境下健身的书籍。后期他又渐渐研究起诗歌和艺术,已经出版了11本书并获得过柯斯勒奖。他还是一位卡通画家。此外皮特森还参加过阻止青少年犯罪、保护动物的公益活动。据说他曾给一家博物馆写信,里面这样说:“我这样的人生来被该关在笼子里,但请放过那些鸟儿和小动物们。否则小心我把你肩膀上的脑袋揪下来。”皮特森的支持者将他的行为归结于难以控制的脾气和对正常生活的手足无措,称他的本质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善良温和,“他不是恶魔,而是病人”。”电影里没有演他做俯卧撑的事,他这么喜欢宣扬自己,这一点不更应该加入电影么?还要他的粉丝滤镜不能有啊,我觉得他就是为了出名而作恶,他只有通过暴力才能出名,他也只有暴力。不能因为他没杀人就说他和普通人一样吧,太侮辱普通人了。)他还是个劫持人质的大师。

1998年,他在贝尔马什监狱劫持了两名伊拉克的劫机犯。他坚持要他们叫他“将军”,并且威胁如果监狱方面不满足他提出的要求,他就要吃了其中一个人。他的要求包括一架直升机、两台乌兹冲锋枪和一把斧子。他还抓了一名监狱主管、一名美术老师和一名监狱图书馆员作为人质。那名美术老师被绑了起来,迈克尔拽着他在监狱里晃悠了差不多两天。他有不少女性崇拜者,(人格有缺陷的人真多。)

还喜欢经常更改自己的身份。现在他的名字是查尔斯·萨尔瓦多,他是2014年给自己取的这个名字,以纪念他最喜欢的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但在此之前,他给自己取名查尔斯·阿里·艾哈迈德和查尔斯·布朗森。我认识他时,他使用的是最后这个名字,2008年上映了一部根据他的生平改编的电影,用的也是这个名字。在去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已经读了不少影评,也听到很多人在讨论这部电影的优点和缺点。这部电影大肆宣传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观众们无从得知哪些部分是真实的,哪些部分是虚构的。我们不得不相信这个戏剧化的故事,因此有不少关于布朗森的谣言开始甚嚣尘上,他自己也乐于添油加醋,而这一切都使他社会名人的地位得以巩固。我是在米尔顿凯恩斯看的这部电影,电影院离木山监狱只有不到十分钟车程——我正是在木山监狱认识了布朗森,这使得这部电影对我而言多了一层真实感,虽说我在银幕上看到的故事几乎全部是虚构且不客观的。

直到如今,这两个特殊牢房都关着英格兰和威尔士最不安分的囚犯,尽管现在它们的管理方式已经和20世纪90年代时非常不一样了。然而,布朗森从未在米尔顿或者凯恩斯待过,他一直在木山监狱隔离牢房被单独监禁着。我们不断尝试帮助他,跟他合作,希望他有一天能从隔离牢房转到普通牢房去,但果不其然,他一直拒绝配合我们的工作。只有一个人希望布朗森被单独监禁着——查尔斯·布朗森本人。我们没费多少工夫就发现,布朗森不愿意被关在普通牢房里,因为他无法在那里存活。我的意思是,“普通”是布朗森最不希望的。他希望自己能非同凡响。他关注的一直都是如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而普通的生活只会扼杀这种与众不同。

就像我刚才提到的那部电影的主角在影片开头所说的:“我的名字是查尔斯·布朗森,我这辈子都希望自己能出名。”这两个陈述句中只有一个是真的。理所当然,“出名”和“普通”这两件事无法共存。虽说我的责任主要在监狱的两个特殊牢房,但由于也要负责整个监狱的部分事务,因此我经常在隔离牢房见到布朗森。

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十分草率,我问候了他,并问他需不需要什么书。随着对他了解的深入,我觉得我们可以开始进行一些不那么官方的谈话了,于是我告诉他,他这样被长时间单独关着,我很担心会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这番话完全是对牛弹琴。不以监狱主管的身份和犯人对话,而是作为一个人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是我应对暴力罪犯一贯的方法,但这对他完全不起作用。我这么做似乎还损害了他对自己的定位和他想在别人心中树立的形象。我下一次去探望他的时候,他已经在等着我了。在两名工作人员的护送下,我走进隔离牢房区域,沿着走廊走到尽头,就到了布朗森的牢房。第一名工作人员把他的钥匙插进锁里,推开了门。布朗森就站在我们面前,一丝不挂,身上涂满了黑色的鞋油。(电影有这个情节。)

我们愣在那里,看看布朗森,又看看彼此,目瞪口呆。然后布朗森打破了沉默:“我要用我的八字胡捅死你!”——他把自己八字胡的两端弄得很尖,然后他让我和护送我的工作人员“滚蛋”。我们照做了。后来我们还在内部讨论过要不要给布朗森一台收音机,让他在院子里活动,或者允许他去健身房,或者给他更多看书的机会,以换取他的良好表现,也就是不再攻击工作人员。然而,正是在木山监狱,在我们协商结束后,布朗森劫持了去给他送书的图书馆员。(电影有这个情节)又一番协商开始了,这次的协商跟之前的那次性质可是大不一样,也正是这次协商使布朗森离开了这座监狱。对于布朗森,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那个支持释放布朗森的运动呢?布朗森是那种不能被信任的犯人,即使他同意了我们提出的协议,事后也会背信弃义。他宁愿伤害自己,也要按自己的意志来生活——不论这会给他本人和其他人带来多少伤害。这种做法是理智的吗?当然不是。这也不是什么经过仔细思考后选择的立场,跟个人在社会里扮演的角色,或个人与国家权威的对抗毫无关联。布朗森根本不是这样想的。当情感上出现障碍时,他的处理方式就是使用暴力,因为一直以来,每当他需要和他人沟通时,默认选项就是使用暴力。遗憾的是,我百分之百确信,如果有朝一日被释放,他仍会继续用暴力解决问题。电影里花了不少笔墨来讲述我刚刚提到的图书馆员劫持事件。我正是担任人质解救指挥官的监狱主管之一,我真心希望自己并不像电影里呈现的那样,是个精明狡猾的烟鬼,戴着眼镜,头发稀疏,文舀鸟的,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还拒绝收下布朗森的画作。当然了,认为布朗森是才华没有被发掘的让.米歇尔.巴斯奎特,无疑是神化布朗森的众多传说之一,说实话,他的水平还差得远。当然了,也许在布朗森看来我确实精明狡猾,但我没有谢顶,不戴眼镜,也从来不抽烟。(笑死)电影《布朗森》(Bronson)对布朗森其人的刻画有一点倒是特别准确,那就是他这个人的表现特别另类。工作人员中,不止我一个人认为他这样把自己脱光,向我们展示他的肌肉和生殖器,有一些性的意味在里面。布朗森喜欢向我们展示他的身体,我认为他是想给大家留下他是个“真男人”的深刻印象。当然了,布朗森的行为潜藏的同性色情意味并不是媒体想关注的,尤其是他现在已经成了无法被监管的、男子气概过剩的代表人物。电影结尾有一幕,那位精明狡猾、疯狂抽烟、戴着眼镜、头发稀疏、文舀鸟的主管对布朗森说,他替他感到害怕,怕他会死在监狱里。事实上,我的确在一次谈话中对布朗森说了这句话。我仍然认为这极有可能。(看了电影之后我能理解为什么认为他会死在监狱里了,他天天挑衅管理员,想办法让工作者与他对殴,视与他们对打为乐趣。)然而,就跟他之前选择无视我对他长期被单独监禁的担心一样,他看起来也对自己可能死在监狱里这件事毫不在意。也许就像他知道自己在普通监禁下无法存活一样,他也知道自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在外面的世界里,他只是又一个可悲的疯子,谁都不会愿意和他做邻居,或者和他一起工作,一起去酒吧喝一杯,更别提拍一部关于他的电影了。(虽然偏主观,但我认可作者的看法。他与电影里的小丑,差距只在智商。无规矩、桀骜不驯、喧哗取宠、茫途、有点疯狂。但他绝对不值得人崇拜和洗白。)

被注射了药物
被关进神经病医院
这个表情有点可爱
我之前以为这个角色是作者,结果是经纪人
优雅
这个角色才是作者
很自恋啊
现实中的作者

如果我这次发布成功,那这个软件ios端还没有手机好用,之前明明是电脑端更好用。

 3 ) 他不傻

和人一起看。
他只留给自己十五分钟的时间去表白。
身边人嘲笑。
不予理会。
简单的头脑。真实的情感。像动物一样用战利品去博取归宿的欢心。

 4 ) 一种偏执

这是一个荒谬却看的过程中没有一点趣味的故事。单线以及流水化地用一个半小时,用一个人一生里近乎最辉煌的那些岁月来仅仅完成某种姿态。一个主动选择在“监狱”里纯粹地与该秩序对抗的生存。而该种姿态的某种感觉其实就是这样随着电影慢慢地行进逐渐慢慢地清晰起来,最后会发现这些是没有理由的偏执下所浮现的伤感,或者也可以说是该电影想重新去定义一种偏执的疯狂一种没有理由的倔强一直持续到最后生命的定局后所笼罩上伤感的某些行为和某些态度。老实说没有看懂。喜欢里面那几首新浪潮的歌曲,晦涩辉煌般的八十年代电气化的节拍。

 5 ) 布朗森——失控的暴力和艺术

      失控的部分成就了传奇的人生。

      越看越觉得布朗森很可爱,但是也确实很暴力。

      汤姆·哈迪的表演着实惊艳,几乎是独角戏,却相当的富有张力。

      电影采用适度的慢镜头和古典乐作为背景音乐,都让这部电影不平凡。最重要的是,电影并非虚构,而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感叹世上还有如此奇特的人,所以说,天才大多是疯子。

 6 ) 有冲击力

一部性格,肌肉,恶棍,残暴,血腥,混蛋,冷血集齐的影片。

虽然看不透布朗森的世界,他总是做出令人费解的行为。总是想袭警,但是布朗森是一种代表,不管是一种人,还是一类个体。他都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他不是垃圾,但是个恶棍。

汤姆为这戏没少锻炼吧,肌肉真不错,比蝙蝠侠里健壮~

 短评

故事不错,可以拍的更好。

6分钟前
  • 尼克
  • 还行

汤老师这个才华横溢的痞子,雷弗恩这个才华横溢的疯子

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把一个囚犯的一生拍得非常行为艺术,暴力男眼中闪烁的是单纯、狂热、躁狂的光芒。。。只可惜在电影本身的内在层次上欠缺了很多东西

1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7/10。很紧凑的传记改编。没有落入童年阴影的庸俗解释,而是直接坦明暴力来自内心无法克制的原欲,运用电影语言去图解:染血乌漆的肉搏肌体与邪红腥臭的地下黑拳。但是作者风格并不是很重,不连贯剪辑做得缺少特色,节奏灵感没找准,雷弗恩尚未处于暴走阶段。

14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半纪录半自传的片子。主角很暴力。但是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很多全裸的镜头...小弟弟好小...

15分钟前
  • 偷内衣的八宝斋
  • 还行

怪胎,以及实力派汤甜心的小鸟。

2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很棒的故事

24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一直觉得这部比Drive来得有想法。 Refn用歌剧/戏剧的手法去描绘Bronson那份展现欲实在贴切,Tom Hardy又恰巧是个半邪性半古典的演员,最后「场下观众」被彻底征服也就不足为奇了。

29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55555我悲催的叔叔

30分钟前
  • fro🌈t
  • 还行

期待高司令跟哈迪为了雷弗恩合体一次

35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其實我覺得Tom Hardy這造型有夠像Buck Angel的(掩面

36分钟前
  • eatshit
  • 还行

3星剧情 再一星给Tom Hardy 的演技。我从他演小喽啰开始看起,匀称型身材看起,到现在这部,他的演技让人惊叹。还有我喜欢这部片的音乐。不是古典的那些,是80年代让人忍不住动起来的new wave舞曲。

40分钟前
  • Jin
  • 推荐

很诡异,很戏剧.不知如何评价.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瞎扯.

41分钟前
  • ling
  • 还行

舞台风,导演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汤姆·哈迪可以尽情的秀演技。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就像那段舞台表演一样 完全是Tom Hardy的独角戏~

43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想法不错,可是结构不好。配乐蛮嗲的,尤其是Pet shop boys的那首歌真是用的巧

47分钟前
  • 马自挂
  • 还行

电影手法值得表扬,电影内容比较单薄,离发条橙还是有漫长的距离的

52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哦,谢特!他爱受伤与咆哮,可惜,这不是行为艺术。他爱暴力与被暴力,可惜,这不是意识流。醒醒吧,只不过是一臭名远昭囚犯的传记罢了!

57分钟前
  • L.L
  • 较差

行为艺术

59分钟前
  • 龍舌蘭
  • 还行

what the fuck

60分钟前
  • 你好,地球人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