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第3集

主演:内详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1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2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3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4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5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6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13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14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15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16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17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18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19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编辑部的故事贺岁片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杂志社为庆祝新春举行聚会,一向吝啬的老刘决定私掏腰包宴请同事,结果引发余德利/李东宝/戈铃玩笑猜测。杂志社的编辑们汇聚一堂围在桌边包年夜饺子。余德利的笑话令大家捧腹大笑,李东宝的大肚饺子也让大家大开眼界,戈铃的懵懂生活更叫人拍手称绝,嬉笑之后余德利决定替每个人完成一 个心愿,结果陈主编和牛大姐等人都各得其所,只有李东宝落了空,李东宝一见余德利不准备宣布,要把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多保持几年,这股傻劲儿倒也透出一种执着,戈铃不由被他打动,抬起沾满面粉的手在李东宝脸上轻轻一抚……这时,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大腕”出现在了众人面前……情怨3贝尔戈维亚恋人未满接线女孩第一季快乐综午见命定婚宠人肉天妇罗星期四奇诺之旅夏日天空的那匹红马 夏日天空的那匹紅馬异色国度谢谢你温暖我相棒第20季元宵节的结死亡邮件扑杀天使2越策越开心2014夕照街王保长新篇Ⅱ死去生来天天报喜即刻逃亡第一季怪房客(1976)爱丽丝·朱尼奥尔惊天动地基因决定我爱你家族荣誉3:家门的复活劳里尔·高德罗苏醒之夜猝不及防美丽奇缘2古镜幽魂嘿,孩子!爱德怀德赛车英魂请回答1987汉娜·沃丁汉姆:回家过圣诞离婚后她捅破天九幽之神尊坏家伙们2014我们的四十年枪火下

 长篇影评

 1 ) 这个沉迷自我表达的导演,用伪纪录科幻片“震惊”平遥

作者/采访:电车

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进入尾声,我们迎来了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影片用伪纪录的形式,讲述了落魄潦倒的中年男人唐志军——一家科幻杂志社的主编,因一个困惑他终生的问题,再一次踏上寻找外星人的旅途的故事。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导演是孔大山,他2015年拍摄的伪纪录短片《法制未来时》曾一度在网络上走红,看完后不少人因片子里讽刺而又过度真实的影像“大受震撼”,片中那个“老是沉迷于自我表达”的被抓导演孔大山也借这部短片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才华。6年后,他的长片处女作《宇宙探索编辑部》终于问世,同样是熟悉的伪纪录形式,但在多年的沉淀后,让我们看到孔大山对于这一特殊类型电影更深入的思考,在把握真实与虚构的边界时更加游刃有余。在科幻的背景下,他的幽默戏谑得到了加强,一个看似闹剧般的故事,却在荒诞中探寻到人生乃至宇宙的秘密。

本片的编剧兼演员王一通也在电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孔大山精心雕琢了2年时间,才最终完成剧本。在片中饰演的角色孙一通更是为影片镀金不少,凭借着精湛的演技以及独特的角色理解,孙一通无疑将成为今年华语电影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他与平遥电影展的渊源颇深,早在第一届平遥电影展时,就凭借长片《杀猪匠》拿到WIP最佳影片,第三届时又因《灾星下的恋人们》拿到平遥创投类型创新奖,到了今年第五届,与孔大山合作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入围藏龙单元。年纪不大的王一通早已是平遥老熟人,这次能否有所斩获,我们拭目以待。

补拍完《宇宙探索编辑部》最后一个镜头的王一通(左)和孔大山(右)

深焦:影片灵感来源是什么?

孔大山:2017年,看到一个电视台新闻,有村民声称抓到了外星人,电视台去他家采访,他非常诚恳地讲述了抓外星人的整个过程,他把记者带到家里一个冰柜前,里面放着一个硅胶外星人。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形象,在讲述与外星人接触过程中,让你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荒诞感。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伪纪录,他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如果那个新闻是一部电影的话,是一个非常完美剧本和表演的呈现。那是一个最早的启发点。

深焦:怎么理解伪纪录这种形式?

孔大山:伪纪录这种形式是我上研究生时的开学第一课,《法制未来时》短片是我的一个作业,王红卫老师第一天就给我们布置了这个作业。我之前对伪纪录的概念只是类型片的中一种,没有太去琢磨了解,只是看过一些伪纪录风格的恐怖片,伪纪录的题材基本都是强类型的恐怖、悬疑等。

王老师在课上给我们分析了伪纪录的本体到底是什么,让我意识到所有电影的风格都需要去考虑完成一种假定性,导演的本质是这个,控制你的摄影、美术、表演、剪辑、视听,在一个假定性的语境里去讲述一个故事。伪纪录相当于给你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现实,现实的假定性语境是什么?是如何把故事讲得和现实中发生的故事一模一样,它有一个很明确的评判标准。比如拍一个很风格化的东西,作为导演来说,这个东西合不合理,解释权在你这,但如果你拍一个伪纪录,评判是交给所有人的,所有人都有生活的经验,知道这个东西是真是假,如果哪句词说得很别扭,写得很傻,观众一下子就能意识到,我们生活中不这么说话,因为这里的逻辑、状态不对,所以伪纪录就会天然地强迫你去意识到表演的真实基准线在哪,怎么在这个框架里去完成导演的任务。

《法制未来时》剧照

深焦:片中有很多细节,比如背景音的呈现,人物用关窗户的动作提示观众背景音;再比如让人物不去回避镜头,有时还会面向镜头,这也是为了营造假定性语境吗?

孔大山:没错。我们当时给这个电影设置了一个逻辑,我们拍到的主角是默认摄影机存在的。在一个新的场景中,遇到的路人,他看到摄影机,本能地就会去瞟摄影机,所以我们会偶尔穿插一些直视镜头的设置,让你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去强化假定性以及真实感。

深焦:片中用了特别多跳剪的手法,这个设置是怎么想的?

孔大山:和伪纪录的风格是一以贯之的,我的每场戏都是用长镜头拍下来的,但即便演员这一条演得特别完美,镜头也特别完美,我还是要切它。因为有一个逻辑,如果是伪纪录,在抓取一个现实场景的时候,信息不可能那么平均地被接收到。比如我们在片子里看到一个两分钟的对话,现实生活中可能是说了十分钟的内容,用跳剪才可能让你快速地接受到,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把话说得条理分明,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我可能要用四五句。如果要把对话的信息让观众特别自然地接收到,你必须让观众意识到时间是不完整的,对话或是事件的进行不是在一个封闭的时间内发生的,是经过剪辑、经过省略的。

还有一个技术原因是跳剪可以重塑演员的表演。正常电影的剪辑是以镜头为单位,但我们这个电影的单位是一个镜头里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两个字。我不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在镜头内部我还要细分成无数小细节。比如演员的头两句表演得好,另外一条的后两句表演得好,甚至是某两个词表演得好,这样重构起来就是我希望呈现的表演状态。

孔大山

深焦:孙一通这个角色是导演一开始创作时就在剧本里的吗?

孔大山:一开始就有的,但当时那个角色和现在差别蛮大的。其实那个角色一开始是不成立的,他是现在的孙一通和肖全旺(抓到外星人的骗子)的混合体,他们是一个人。后来我和通哥(王一通)两个人越想越觉得矛盾。

王一通:特别是你要让孙一通去收钱就觉得太奇怪了。

孔大山:对,就觉得孙一通身上不应该有这种东西。其实最初设置那个混合体的孙一通是为了聚焦角色,不想让太多的角色分散主线,但后来想想,这样的话角色就不能成立。他不能是个骗子,或者说起码看起来不像是个骗子。我们设定的孙一通这个角色你可以不把他当人类看。

深焦:感觉孙一通是一个很纯粹的角色,和金钱是不沾边的。

孔大山:他没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

深焦:他在片中念的诗是现为影片创作的,还是之前写的?

王一通:硬憋的。一开始自己会写一些,但和现在呈现出来的相去甚远。我们采了好几次风,堪景又去了好几次。虽然待的时间不长,但回来之后自己会试图去回忆那些情境,然后硬憋出这些诗。

平遥国际电影展《宇宙探索编辑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王一通(左)和孔大山(右)

孔大山:你可以把这个角色当做王一通本人就行,在我看来他就是孙一通。我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我刚坐下放下行李,他就拿着一本诗集说,“我刚写了一首诗,我读给你听。”

王一通:还有这种事?

孔大山:你都没印象了吗?

王一通:记不得了,听起来有点做作。

孔大山:嗯……实际上也很做作。但这让我获得了一种在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在北京你遇到的人,可能都是和你聊最近都看了什么电影,接了什么活儿,又听说了电影圈的什么八卦……没有人会跟你说:“我给你读一首我写的诗。”

深焦:你俩最早怎么认识的?

孔大山:就是平遥。我当年是他粉丝,贾樟柯导演曾经做过一档《柯首映》的网络短片展映,他的短片《杀猪匠》是第二期放映的。虽然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决定一定要认识这个导演,然后就立刻关注了他的微博,但他到现在都没有回关我。(笑)

王一通:我不怎么上微博。

孔大山:我2017年去参加“平遥一角”单元,我有短片入围了。我看WIP片单,发现了《杀猪匠》王一通,这肯定是短片的长片版,但他短片的风格让我很难想象长片会是什么样,长片肯定是另一个风格,他那个短片作为长片是不成立的,所以我很好奇就去看了,这次看懂了,且又大受震撼。刚好和我同去的同学是他当年艺考班同学,但因为各种原因当时在平遥并没有约上。

《杀猪匠》海报

王一通:他每次讲这个都感觉像一对老夫妻讲当年是怎么认识的,那是他的视角,从我的视角也很有趣。我在重庆读书,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导师是学术界很有名,但是我自己在实操方面离他们那样专业院校的学生距离挺远的。但我能在网上看到北电学生联合作业之类的作品,我看了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比较雷同的感觉,现实主义、手持机器……其中我看到一个伪纪录片,就他那部名字很长的短片《震惊!拍文艺片闷死人上新闻了!导演被抓了!》。我们共同的朋友约了次饭,在吃饭的时候,我第一次看见他(孔大山),就觉得好面熟,他还以为我客套。然后聊起来,我就说:“我觉得你们北电的真牛逼,但我觉得最牛的一个片子是……”然后说出了那部短片的名字。他说就是他拍的,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马上就在外面合了一张照。

孔大山(左)和王一通(右)第一次见面时的合照

深焦:后来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又是怎么凑到了一起?

孔大山:最开始我先写了七八个月,进度异常缓慢。我发过给通哥一个大纲,他挺感兴趣的,忽然有一天他就说:“我们干脆一块写吧。”当时我虽然一直有这个想法,但不好意思说。之前一直自己写,不知道能不能写出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拍,都不知道。他那么一说我当然很开心,就一拍即合,开始写了。

王一通:你可能忘了,我们见面时在聊一个纪录片叫《精神分子》,聊的时候就感觉特别聊得来,和孙一通这个角色的设计和概念有挺多关系。

孔大山:聊这个片子我有印象,和孙一通的关联我没印象。我觉得孙一通本通就是他,只不过都是提炼的,他不会那样生活,但他们精神内核是一样的。

《二甲基色胺:精神分子》海报

深焦:写剧本的时候就把王一通本人带入到角色里进行创作吗?

孔大山:最开始刚写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由他来演,只不过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形象在,后来写着写着就想,干脆你来演吧。

王一通:他主要是看了我一个无实物表演被震惊了,没想到还挺能演的。只是摄影不太喜欢,他说我演得很假,我在演一个破腹产的过程。

孔大山:他的演技让摄影师都忍不住越权喊CUT了。

(王一通无实物表演视频可移步失焦DeepFocus公众号同名文章观看)

深焦:王一通在演这个角色时,为了代入角色有做什么准备吗?

孔大山:他不需要代入,我和他从来没有试过戏。

王一通:其实第一次演的时候,我还给了你几种状态。我一开始预设的其实和你的想象还有一点差距,你说太楞了,你希望我再害羞一点。我到后面演的时候就把害羞那一面强化了。我最早想的这个角色在我视角里不会那么害羞。

孔大山:我俩一起写的剧本,将近两年时间,我已经默认他知道我想要什么,所以我从来没和他说过戏。直到实拍第一天,拍了第一个镜头,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他说一说。后面除了动作和形态上的调整就没有再说过了,“这个角色该怎么演?这场戏该怎么演?”,没有再说过这种话。

《宇宙探索编辑部》里王一通的造型

深焦:另一个演员杨皓宇,他在片中也有一个贯穿全片的精神状态,有和他沟通怎么去演这个角色吗?

孔大山:杨皓宇老师毕竟是专业演员,我之前没怎么和专业演员合作过。以前拍学生作业都是发给你剧本,到了现场我怎么说你怎么演,但和专业演员肯定不能这么做,太简单粗暴,所以需要找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好显得咱也很专业。我最开始见他的时候,送了他两本书,一本是周国平写的《尼采》,一本是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我觉得唐志军这个角色身上的某种特质是可以在这两本书里有一些气质上契合的东西,我没办法和他说这具体是什么,只能让他看,然后自己感受。再来聊这个角色时有一些铺垫,更容易找准角色定位。

后来在拍摄中,我才意识到为什么要跟演员进行事无巨细的角色探讨,大到这个唐志军的世界观,小到他走路的时候能不能两手揣兜儿等等。因为只有演员百分之百的了解了这个人物,他才能真正进入这个角色。演员只要不是本色出演,都是需要“信念感”来支撑的,他了解了这个人物,才能相信这个人物,并且相信他现在就是这个人物,演员一旦建立了这个信念感,这时候他怎么演就怎么对。

《流浪地球》里的杨皓宇

深焦:拍摄地大凉山是怎么找到的?

孔大山:我还在写剧本的时候想去四川待一阵,通哥刚好也想去大凉山,他的《杀猪匠》之前在那取过景,他想再去那住一段时间,我俩就出发了。本身剧本也需要那样一个环境,从北京到四川,再到深山这样一个环境上的过度。在四川的话要么是藏区,要么是大凉山彝族自治区,藏区的地貌不太合适,所以选了大凉山。后来我们采风去了彝族的历史博物馆,我发现彝族的审美都特别酷。但其实我们片子里真正的山林不是在大凉山拍的。我们采风基本上跑遍了大半个大凉山,发现真正的大凉山的环境并不适合剧本所需要的场景,后来实际很多山里的戏是在通哥老家拍的,四川雅安一个景区里,那是他拍《杀猪匠》的地方。

深焦:最初怎么选择了拍电影这条路?

孔大山:源于我高中成绩一般,一直在玩乐队,高二时面临着一个考大学的问题,突然意识到玩乐队是考不上大学的。家里对我的要求是,学什么专业随你,但你需要考一个大学。当时我就关注到有一个影评专业,因为我从小语文成绩特别好,我就想着多看点电影我是不是可以考这个专业,听着很有趣,那时开始有意识地看电影。那个年代很多小孩会去租碟,看香港电影,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娱乐产品。我准备学这个专业时才有意识地看电影,发现原来电影的谱系原来这么丰富。就好像你一直以为流行音乐就代表了所有音乐,突然有一天你突然听到了摇滚乐,从此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深焦:郭帆导演是这部电影的监制,你是怎么认识他的?

孔大山: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拍了个毕业短片,翻拍动画片《李献计历险记》,我拍完的那年刚好是郭帆导演拍的长片《李献计历险记》上映的年份(2011年),他在网上看到了我的短片,我俩就微博私信认识了,约见面后聊得挺好,后来说下次他拍片可以去学习一下,转眼就到了2013年,他拍《同桌的你》时,我去当了导演助理,合作就开始了。

孔大山《少年马力傲的烦恼》海报,翻拍自《李献计历险记》

深焦:到拍《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时候,又过了很长时间。

孔大山:我2015年去读了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郭导在准备他的《流浪地球》。杀青的时候,他约我到他工作室聊天,问我有没有想拍的东西,我就把之前说的那个新闻发给他了。虽然不知道要拍什么故事,就想拍这样感觉的东西。他说,“可以,去写剧本吧。”然后两年就过去

 2 ) 长评 | 伪-伪纪录片

文 / Annihilator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9分钟


在我们轻易地以“伪纪录片”来定义《宇宙探索编辑部》(2021)之前,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汉语词汇背后的两个稍有关联但界限分明的电影类型概念,即残存影像电影(Found Footage film)和恶搞纪录片(Mockumentary):前者流行于恐怖片领域,其特色是将影像伪装成主角手中拿着的拍摄工具所纪录下来的素材;后者是讽刺喜剧的衍生形式,通常仿照纪录片或电视新闻片的格式来讲述一些虚构之事。

考虑到导演孔大山最早便是以一部典型的恶搞纪录片《法制未来时》(2015)引发了公众的注意,我们也许会下意识地认定他的这部备受期待的长片首作《宇宙探索编辑部》也属于同一个范畴;尤其是,这部电影的主线——落魄的科幻杂志编辑一心寻找外星人——看起来也是一个十分适合以恶搞纪录片的体裁来演绎的荒诞喜剧故事。但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残存影像电影和恶搞纪录片的区别是什么?不同的情绪导向(幽默/恐怖)是结果层面的差异,而导致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同样作为“伪纪录片”,在对“真实的纪录片”的模仿上存在侧重点和目的的不同。

恶搞纪录片的内容往往十足违背常识(如《法制未来时》中“文艺片闷死人”事件,又如《西力传》(Zelig, 1983)中的“变色龙”男主角),观众一眼便能辨认出其纯然的虚构性;在此基础之上,电影对纪录片(Documentary)格式——素材编排、画外音、采访——的模仿,非但不是要重新为电影情节赋予真实性,而恰恰是要作为一种过分严肃的叙述语气,来进一步反衬其叙述内容的荒诞。正是在形式与内容的巨大反差之下,讽刺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强化,幽默也油然而生。

法制未来时,2015

但残存影像电影中,这种反差的张力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形式与内容的一次完美合谋:电影的内容是某个声称的“真实事件”,而形式上则通过种种手段——手持摄影、粗糙的影像介质(DV、低清摄影机、手机)、自然主义表演、跳切——伪装成这一事件目击者留下的一手影像记录,即残存影像(Found Footage)。

一言以蔽之:恶搞纪录片的“伪纪录”是一种戏仿,其目的是反衬内容的荒诞性;残存影像电影的“伪纪录”则是一种拟真,其目的是佐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悖论就在于,尽管它是一部荒诞喜剧,但其形式和内容的反差却从未真正存在过,因此它的核心意图并非戏仿成一部纪录片,而是拟真为一个真实事件。

自开场的一系列90年代电视节目的影像起,《宇宙探索编辑部》就被其伪纪录形式置于了一个“以假乱真”的现实之中;这个电视节目看起来像《法制未来时》中的恶搞纪录片式的戏仿手法的延伸,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无视它与宇航服桥段的交叉剪辑的话,那么这段电视节目影像本身毫无幽默之处,只是作为虚构的档案影像——残存影像电影的标准手法——来介绍主人公的前史,为电影正片极力维持的真实感做出初次背书。接下来,电影在其前三章中向我们介绍了一个落魄中年男人的生活和工作,一个行将倒闭的编辑部的艰难的日常运转,以及一场冲动的调查之旅,期间,摄影、剪辑、布景和表演层面花招尽出,诱惑着观众去相信镜头下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在这样一个形式与内容合谋虚构的真实语境之中,幽默并不来自媒介层次的反差,而完全采用最传统的剧情喜剧电影的逻辑。如果说恶搞纪录片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话,那么《宇宙探索编辑部》充其量不过是拍了一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人物”;前者使我们察觉到电影本身的荒谬和虚构,而后者——在其贯穿始终的真实叙述语气下——只会让我们觉得人物十分愚蠢、疯癫,而电影的喜剧性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人物的嘲笑上,如那个煞有介事地展示假外星人的农民,又或者一直嘟囔一些民科话术的老唐。

随着剧情逐渐进展至后半部分,电影给出了许多现实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并没有像恶搞纪录片中的违背常识之事一样撕开形式与内容的裂缝;相反,正如电影在主题上对虔信主义的激赏,孔大山试图用形式的欺骗性来让观众与人物一同相信这些现象。即便麻雀、驴、骨头等符号滑稽到有些露骨,但它们所带来一点点间离效果依然无法撼动电影引导观众代入的这一真实语境,更无法阻止电影最终滑入那个封闭而确定的结局之中。于是,《宇宙探索编辑部》中的种种所谓“魔幻现实”的事物,其实和另一些残存影像电影中的虚构设定——如鬼神、怪物——并无区别;后者从现实的眼光看也往往是不可能存在之物,但它们的存在却不是为了揭露自身的荒诞,而恰恰是要让人们相信它们的真实。换言之,它们并非“不可信的荒诞之事”,而是“可信的幻想奇观”。

由此而观,恶搞纪录片是一种自我戳穿、自我解构的后现代体裁,而拾得影像电影则回退至一种电影的腐朽传统——不择手段地追求“真实感”;这也就是说,即便它们无法让观众在理性层面信以为真,至少也要让观众在观感层面忘记其虚构性。这就是为什么残存影像电影大多是恐怖片,或至少也是《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 2008)或《第九区》(District 9, 2009)那样的灾难片或科幻片,因为这些类型片最需要观众“沉浸”于真实的幻觉之中,以便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类型奇观的震慑效果。日食和山洞两段作为《宇宙探索编辑部》唯一可称得上是有趣的部分,便是大量借用了残存影像恐怖片的类型手法。

但是,残存影像电影的真实语境不仅建立在形式和内容的合谋欺骗之上,而且其自身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常常出现的视点问题——究竟是谁在拍摄?为什么要拍摄?《宇宙探索编辑部》完全回避了这一问题;摄影机背后的人从未作为实体出现在剧情中,就连采访段落的提问者声音都在跳切中被隐去。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几乎万能的摄影机,它总是恰到好处地出现,记录下最需要被观众看见的对话和动作……至于更晃的镜头、更频繁的跳切、更混乱的机位,这些如果真的能被视为“真实”的视觉符号,那也不过是近二十年来泛滥的影像媒介对我们的知觉系统的污染而已。

当电影努力向“看起来像真实的东西”逼近,选择利用观众的错觉和思维惯性来骗取他们的信任时,它同时也阉割了自己在虚构层面的创造力。如果我们将这一创造力具体化为场面调度,那么可以说,绝大多数伪纪录片在这一层面上都极度懒惰而不思进取(沙马兰的《探访惊魂》(The Visit, 2015)是少数例外之一)。《宇宙探索编辑部》是其中尤其糟糕的一例:无论它在场景的既视感上有多让人想起毕赣的《路边野餐》(2015),它都不能、也不敢拥有前者中为人称道的长镜头和时空戏法——因为在这里,几乎所有手法都只为一个目的而存在,那就是更好地伪装成残存影像,而电影越是接近自己的目的,影像就越是空洞、混乱、丑陋、贫瘠,就像任何人手机里的一段胡乱拍摄的视频一样,也许真实,但并非电影。

同时,作为一部尝试以虚构的真实取代诚实的虚构的伪纪录片,《宇宙探索编辑部》对其所试图关涉的诸多现实问题也是不负责的,它们仅仅作为背景板和插入元素,以维持真实语境的稳固:精神病人、抑郁症、社会边缘的小人物叙事……身为顶流大导的郭帆蹲在地上抽烟装穷,已足见创作者的自我感动;但是影片后半段大量的农村实景——它们本应是这部“伪纪录片”中难得的真实——与老唐屋内的那种虚假的“现实主义”打光(客厅的绿光与厨房的黄光)间的深深割裂,却是多少自我感动都无法轻易弥合的。电影中最强烈、但并不幽默的一组反差在这里不自觉地暴露了出来:电影安排农民们争先恐后地声称看到了一个虚构的超自然现象,但自己却对真实的贫困现象视而不见。

比起追问“宇宙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无聊的科幻存在主义“终极问题”,《宇宙探索编辑部》所面临的更紧迫的问题是“纪录和虚构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如电影的结尾一样拿宇宙星辰=基因序列之类的鸡汤式比喻来搪塞。在恶搞纪录片自我解构的讽刺语境与残存影像电影自我欺骗的真实语境之间,孔大山的折中显然是下下之策;但我们难道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纪实虚构电影(Docufiction)给出了另一个答案:一方面尝试捕捉现实的面目,另一方面也并不畏惧向其中添加虚构元素。伪纪录片将纪录和虚构视为两种界限分明的格式,试图以一个仿造另一个;而纪实虚构电影则将它们视为获取真实的不同手段,二者可以流动、交融,因为重要的并不是格式和它们带来的语境的真实与否——这些都不过是类型学的惯性思维的产物——而是镜头究竟揭露出了何种真实、电影究竟能让观众领悟到何种真实。克拉莫的《美国一号公路》(Route One/USA, 1989)借着虚构角色的视线和评论描绘出了贯穿庞大土地的真实脉络,阿巴斯的《特写》(کلوزآپb,1990)在对真实事件的虚构搬演中揭开了人物一面与社会一角,阿克曼的《来自东方》(D'Est, 1993)在虚构的强力摆拍之中捕捉到了异国纷涌的真实……例子还有很多。也许最好的例子可以追溯回电影刚刚诞生的时代,卢米埃尔的那些小短片已是纪实虚构电影的某种原型: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摆拍,但以我们的后见之明,没有什么比它们更清晰地记录下了世界之真实,这真实也许就蕴含在一只黑猫闪亮的毛发的物质性之中。

La Petite fille et son chat, 1899

归根结底,虚构之物不会因为处于真实的语境中而变得真实,真实之物也不会因为来自虚构的手段而变得虚构;即便《宇宙探索编辑部》真的成为一部技艺精湛的伪纪录片(它现在还远远不是),也只会更加使其远离真正的好电影,因为电影的意义不是要伪装成真实,而恰恰是要揭开真实的伪装。


评分表

*四星制评分,最高★★★★,×代表零分。

往期推荐

评论翻译 | 作为战争机器的迷影

长评 | 类型逻辑与和解叙事

长评 | 为《天气之子》一辩


 3 ) 对话孔大山:诗、古典乐和伪纪录片创作方法浅论

(本文在采访时已避免出现剧透,避免因深聊细节而影响观看,部分角度仅供观影时辅助理解)

从影片放映前一天被引荐认识,到发布会发言,再到这次专访,三次见面,导演孔大山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不怎么说话,很不善言辞。

据资料,孔大山1990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经拍摄过一部名叫《法治未来时》的短片,讲了一个关于“文艺片闷死人”的故事,常被当成他的代表作来介绍,以至于平遥影迷在坊间评价他,“颇有宁浩的意思”。

10月18日,这位青年导演凭长片处女作《宇宙探索编辑部》,在自己参与的首个电影节连续上台三次,拿到全场第一份荣誉,也拿到全场最后一份荣誉。第一次登台,他作了极简单的发言;第二次登台,他把编剧王一通拽上了台,王一通是他的朋友、搭档,没想到二人都不善于讲话,也没说几句;第三次,他终于把该感谢的人都致谢了一遍。

今年,第五届平遥电影展以“聚”为主题,把天南海北的电影人汇聚一起。在接近闭幕时,人们在观影口味上仿佛达成了一致:影评人评委通过授予“迷影选择荣誉”表达对它的喜欢;五位青年导演和演员作为青年荣誉的评委,授予它“影片荣誉”,表达对它的赞美;费穆荣誉评委是五位资深电影人,把沉甸甸的最佳影片荣誉颁给了这部电影。

青年荣誉评审王俊凯评价说,“它浪漫至极,令人情难自禁。它探索了中国电影的新可能,也探索了我们的内心。”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的颁奖词则写道:“影片脱胎于现实生活的荒诞,将目光投射于一位癫狂执拗的科学家身上,一段悲喜交加的旅程带领我们探索未知的宇宙,窥探社会和人心的角落。”

放映完赢得高口碑,以高开分成为爆款,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可圈点的细节:据介绍,故事曾被推翻一次;原本是导演计划的毕业作品,最终未能成为毕业作品;因为疫情,剧组经历了一次停摆;影片从剧本开始就得到了郭帆、龚格尔等电影人支持;它有一个宝藏剧组,藏着艾丽娅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如今,这部极低成本的软科幻电影有很长的片头,得到了万达、华谊、郭帆工作室、猫眼、淘票票等多家顶尖电影公司垂爱……

在平遥,我们约到了《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孔大山,在疲惫的工作间隙,用30分钟时间简单对话,聊聊关于剧本、剧组、伪纪录片、科幻、和郭帆导演合作的事儿……

QA:新浪电影 X 孔大山

新浪电影:昨天看完这个片子,很多人都觉得好。在发布会上,王红卫老师说,剧本在前期被推翻过一次。

孔大山:最开始推翻的不是剧本,是故事梗概。我花两个月写出一个故事梗概,给王老师看,他不是很满意。我调整了一下思路,再给到王老师时,他觉得之前是30分,这一版是70分,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进了。

第一稿的梗概更像一个闹剧,纯闹剧,没有人物,角色不是很突出,都是通过一些事件来推进的。第二稿才有了唐志军这个角色,通过这个贯穿的人物来推动所有情节发展。有这个让观众移情的角色,整个故事顺着逻辑推演出来,变得自然很多。

唐志军这个人物,是从我的上一部短片延续下来的形象,那部短片是由我爸出演的,我爸的形象跟电影里的唐志军一样,戴个眼镜,穿一个黑棉袄,骑着个电瓶车。至于这个人物的内核上,可能有很多的灵感来源。比如说,他身上有一种尼采式的狂暴,一种酒神的气质,另一方面自身又存在一些很矛盾的东西,有所谓的理想主义者的感觉。

灵感有一部分来自于一些纪录片,比如有一个纪录片叫《自行车与旧电钢》,里面有个角色叫张宜苏,是一个音乐人,弹钢琴的,他就是这个世界上另外一个唐志军,当时看到这个角色,让我觉得,这种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非常得不真实的,他比你通过文学、影像创作出来的人物都更加迷人。看了很多纪录片,我可能潜意识里被这些真实世界里的人物打动,才有了后面对这个角色的创造。

新浪电影:在电影里,唐志军这个角色由杨皓宇出演。为什么会找到杨老师?

孔大山:刚写完一稿剧本的时候,赶上《流浪地球》首映,我在电影里发现了杨皓宇老师。后来郭帆导演问我,你对电影的男主角有什么意向?我就直接说了杨老师。他说没问题。

首先,第一眼肯定是形象。他的形象就是知识分子,很老派的知识分子,跟我想象的唐志军非常接近。其次,我看了很多杨老师之前的表演,能看出来他的表演功力,表演的谱系是非常宽的,可以驾驭很多不同角色,从表演技术层面,他肯定可以胜任这个角色。

在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充分沟通过关于人物的一些认知,大到角色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精神内核是什么,小到角色走路的时候能不能手插兜,类似于这种细节,给人物设定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边界,有些事能做,有些动作不能做,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是不能说的。通过这些排除法,这个人物的属性就会越来越明确,我们彼此之间也达成了共识。

新浪电影:这部电影的剧组是个宝藏剧组,艾丽娅也是一位宝藏女演员。

孔大山:我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我们学校的毕业联合作业,很多都会邀请艾丽娅老师。出于对后辈们的提携,她也是经常没有片酬就拔刀相助,是一位非常性情的前辈。写秦彩蓉这个角色时,我首先就会想到她,当时也没敢请她。我虽然参考的可能是她,但我本来希望找一个素人来演,找来找去发现还是没有太合适的,索性还是找艾丽娅老师来了。

新浪电影:两个年轻角色,蒋奇明(饰演那日苏)是话剧演员,盛晨晨(饰演晓晓)是素人演员。

孔大山:对,还有王一通(饰演孙一通)也是素人演员,这两位素人演员是我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当演员。

新浪电影:所以这是一个科班演员、素人演员混合的班底。发布会上,艾丽娅老师说起拍摄经历,用了“恐怖”一词。她说,她不知道素人演员们想什么、是什么状态,摄影机还一直跟着拍,所以很“恐怖”。

孔大山:不光是这些主演,很多群演也是素人。我们的拍摄现场更像一个沉浸式话剧,或者沉浸式密室。我们假设起点在这个房间,当走到另一个房间时,那个地方可能就被安插了素人,突然会出现,演员可能事先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反常规的操作。

新浪电影:所以电影里有很多场景是即兴表演?

孔大山:对,因为剧本的设定基本很明确,大的叙事任务、节奏点都是明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是非常欢迎演员有即兴发挥的成分。我最开始跟演员说,举个例子,就好比我给出一个坐标、一个目的地,路上会途经某几个点,你的任务就是途径这几点,最终到达目的地。如果你能在通往经过这几个途经点的过程中,还能够探索到其他地方,我是非常欢迎的。但是,途经的点是必须要有的。

新浪电影:岔开一下话题,我记得看你之前在一篇采访说过,表达才是最重要的,电影好像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你也体验了很多游戏。你刚才说的模式,就很像游戏。

孔大山:我觉得电影也好,游戏也好,都是载体,最重要的是你想通过这个载体讲述什么东西。我觉得未来电影发展会越来越像游戏。就像之前不断升级的电影的技术规格,无无外乎是为了无限地接近沉浸感,游戏反而是更轻而易举能达到的。人类对沉浸感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变的。

新浪电影:追求沉浸感和追求现实感之间有区别吗?

孔大山:现实感是,我们每天都活在现实中,现实是无力改变的,不管你是谁,你每天都要经历同样的物理意义上的24小时,你在二环上堵着车,必须就是在那堵着车,没办法跳切到下一个场景。现实是无力的,但游戏也好,电影也好,它永远可以给你在现实中达不到的体验。

新浪电影:说到现实感和沉浸感,孙一通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他头戴一口锅,时不时晕倒,还有一个特别的结局,这个人物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思考在里边?

孔大山:我写的时候没有按照一个正常人类去塑造他,但我很难形容的到底是什么,感觉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

新浪电影:你心里是否有预期观众会怎么理解这个人物?

孔大山:我敢肯定观众都会觉得他很可爱。

新浪电影:你是怎么说服你的朋友来演这个角色?在电影里的诗是他的写的,你本来就知道他会写诗?

孔大山:不需要说服他,只是通知他(笑~)。我俩刚认识的时候,朋友之间会互相分享自己的东西,拍过的电影,写过的诗、小说。他除了是一个电影导演之外,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我看过他的小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东西太少,我总感觉在华语短篇写作里,很难看到这么好的文笔。特别喜欢。

关于电影里的诗,我会跟他说我的诉求是什么,这场戏最后一首诗一定要有所指向性,它不能真的只是诗,一定要跟剧作,跟整个电影的主题,跟很多元素要有一些暗含的勾连,它要完成戏剧的任务,还要考虑到节奏问题,那首诗不光是文字意义上的,它还是音响音效甚至音乐,是构成视听的一部分,一定要有它的节奏。

新浪电影:电影里用了非常大量的古典音乐,比如最开始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库布里克、拉斯·冯·提尔、姜文等大导演都用过。

孔大山:我记得我在网易云音乐上看到关于这首音乐的一则网友评论,我发现他写评论就是我感受到的感觉,像是唐志军这个人物的一个判词。

我找一下那个评论。第二圆舞曲有很多版本,我在电影里用的是安德烈·瑞欧的版本,是完全无法替代的一个版本。就是这一条——

(网友评论:一种理想主义怀着热烈的情感在巨大的悲剧里狂欢,在痛苦和绝望里产生了美好又盛大的幻觉。)

——我觉得他写的其实就是唐志军的判词。

新浪电影:之后还有一首欢乐颂。

孔大山:在写剧本过程中,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音乐应该是大量的古典音乐。它的人物和故事,有一种古典浪漫主义色彩。把古典音乐跟很粗粝的现实进行混合,会有一些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而且我在不同的阶段都特意选择了华尔兹,比如开场是第二圆舞曲;中间他们愉快地上路后,又是一段华尔兹;最后是“The last waltz”(最后的华尔兹),武满彻的那一版。其实也是完成一个呼应吧。

新浪电影:为什么会选择伪纪录的方式呈现这个故事?

孔大山:我是先选择了伪记录,然后才写的剧本,所以是先确定了风格。这个片子的监制王红卫老师,是我研究生导师,他开学第一天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就是拍摄伪纪录片。伪纪录片能非常好的训练一个导演对假定性的完成,你可以通过伪纪录片创作去反推导演工作中所有要控制的细节。从那次训练我才意识到,伪纪录片是一种特别能容纳很多可能性的风格,又有极强烈的辨识度。

新浪电影:在这部电影里,观众该怎么理解这种摄影机在现场的叙事?刚开始时,摄影机会强调在场感,慢慢的随着角色的一步步深入,这种在场感被不断削弱,甚至产生矛盾。

孔大山:在一开始必须让观众明确摄影机的存在,建立语境,然后明白这不是一个正常电影的摄影机,这是一个伪纪录片的摄影机。随着往后推进,观众慢慢进入故事后,在潜意识里可以跟着人物走,这时候摄影机的存在感可以慢慢退后,让位给角色、情节。在电影里,观众会慢慢意识不到摄影机的存在,直到日食发生的时候,角色用手挡住镜头,再打开,这就像给予观众一个礼物,跟观众有一个交互,让其再回到原有的语境里。

新浪电影:所以电影里用了很多跳接,是你剪辑时有意设计的吗?

孔大山:手持镜头加跳接,肯定是同一个系统里面的东西,在确定了伪记录风格之后,我必须要使用的同一套语言。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这也可以帮助演员重塑表演。

新浪电影:什么样的科幻会比较打动你?

孔大山:我对科幻倒也没有说特别了解或者怎么样。如果从历史规律的大数据来倒推,推算出我们的未来可能只有一个路径。科幻就是让我们抛开这些东西,给出无数个路径,人类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科技的发展到底如何改变社会形态,甚至人性本身有没有可能被影响,看看我们人类未来到底是什么德行。

科幻是幻想了未来关于世界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当你看到一个特别不一样的答案时,就会非常兴奋,就会被满足。我觉得这是科幻最大的意义。

新浪电影:在发布会上你也透露开场录像带的效果是来自郭帆的建议,导演自己也亲自参演了一下。说说你跟郭帆导演的合作吧,他是否给了一些成本控制的经验?

孔大山:这个剧本是郭帆导演最开始让我写的,当时他刚拍完《流浪地球》杀青,把我叫到工作室聊天,问我想拍什么,我给他发了一个新闻,新闻说的是一个村民声称抓到了外星人,带着记者到他家打开冰柜,里面有一个硅胶外星人。他一看觉得挺好玩的。我说我想把它拍成一个电影,但具体讲什么故事我不知道,我就想把这种感觉拍出来。然后他说写剧本吧。

每一个剧本的关键期,他都会给我具体的反馈。不只是剧本层面,他在导演层面、美术层面、特效层面也会给我很多宝贵意见。毕竟我是第一次拍电影,完全不了解工业体系到底能做什么,郭帆导演会很明确的告诉我这个地方可以这样,那个地方可以那样。我也是通过这样的过程一步步完善剧本的。

这部片子本身定位不能是硬科幻,要不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它一定得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靠创意来制造一些视觉奇观。比如日食部分,我们只做了两个残缺的日食的特效,其它的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拍摄来完成。电影里的确有一定的视觉奇观,但是实施起来是零成本的。

新浪电影:去年因为疫情剧组停摆了一次?

孔大山:我们本来是19年就开始筹备的,预计是2月份开机,所以筹备到1月21号放假回家,结果1月22号爆发了疫情,整个剧组就散掉了,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电影会怎么样,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怎么样,算是经历了一次至暗时刻。好在郭帆导演不断力挺我,一定要把这个剧本拍出来。

我们启动了第二次筹备,大概在4月份的时候,当时疫情已经稍有缓和了,郭帆导演把我叫去开会,商量了一个预计的开机时间。时间是通过一个非常“严谨”、“科学”的方法得出的,就是抓阄,一个是7月,一个是11月。因为疫情,我们说不准到底何时更安全,那就看天意吧。结果抓到了11月。整个拍摄周期有37天。

新浪电影:这部电影现在有这么多行业顶级公司加入,算不算有了一个好结果?

孔大山:有这些大公司的支持,肯定是对电影有帮助的,至于未来怎么样,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作为导演,我只负责导演范围内的事儿。

新浪电影:从个人或者产业来看,你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孔大山:我其实没办法客观的给电影评价,非常矛盾,写剧本的时候就不知道这个电影会拍成什么样子,拍完又不知道这个电影最终什么样子,我的心里没底。直到我剪的时候,才慢慢意识到好像是这个样子。但情况又会出现反复。我开幕前一天还在做后期,到现在也没办法特别客观地看这部片子。

(梵一,首发于新浪电影)

 4 ) 抓住星辰的衣袂

《宇宙探索编辑部》为我们呈现了科幻片的另一种终极形态,不同于倾向于描摹星球,科技,闪着银白色光泽的飞船的科幻影片,本片则将是以全然乡土化的口吻去讲述了一场对宇宙奥秘的追逐。

“科幻”的元素在影片中被极大削弱以至于本片更像是某种伪纪录片形式的公路电影,甚至时不时让人以为会瞬间走入民俗恐怖的窠臼之中,但好在影片最后升华的奇点依旧是宇宙,而将所有情绪收束到生命与亲情大概也是本片导演为这部作品给出的部分答案或是注脚。

以“生命与爱”终结本片让人些微遗憾,但毫无疑问的是本片所呈现出的这场中式的西行之旅已足够精彩,而手持摄影所提供的沉浸感,固然缺少其合理性,但也让本片拥有了足够迷人的气质。

乍一看《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体裁像是一部伪纪录片,以手持摄影记录故事,跟踪角色并进行访谈。但仔细一琢磨你会发现,在一般伪纪录片中的那个“持摄影机的人”在本片中却几乎是缺席的,没有人在摄影机之后发声,摄影机后的人也未曾需要休息,进食或饮水,固然影片不乏访谈或是与主管视角的交互,但访谈与交互的对象并不像是摄影师,而是摄影机本身。
我们这也就能发觉影片与寻常伪纪录片的差异,它并未给手持摄影寻求到一个合理存在的理由,但摄影机确实就在那里默默地记录,或许是一个隐形人,或许是一个身后灵,主观镜头确乎很好地完成了提供真实性与沉浸感的任务,几段我们觉得神奇甚至怀疑是否是现实的桥段里,因为手持摄影机的记录而变得可信起来。
纵然全程的手持摄影呈现在大银幕上或多或少会带给观众以晕眩感,某种意义上为了影片的沉浸感牺牲了部分观影的舒适性,至于这番取舍是否值得,要看观众个人的好恶。
固然手持摄影往往让画面变得凌乱,模糊,但影片大量跳切的使用确乎有两把刷子,这里首推第一场锯宇航服的戏,镜头楼上楼下反复跳转,路人吃瓜群众细腻情绪的记录,几乎跳脱了手持摄像机所能记录的影像密度,但又神奇地带来了幽默的观感。
全片不乏这般快速跳切的镜头,极大地压缩了转场时间,提高剧情密度的同时,亦更大规模地记录下了这一路西行途中的社会百态,民生与民俗的融入让本片有了更为令人置信的观看体验,当镜头扫过太古里的熊猫,日落时的大裤衩,又俯身进入巷子里拍摄一个暖气费都交不上的编辑部,或者注视一个拿着暖手宝的乔气老阿姨,一个看似开朗却需要夜夜夜夜吃药的小姑娘时,那种“真实感”便从屏幕满溢而出,摆脱了平常科幻片中俯视众生的视角,高屋建瓴的态度,而是随着摄影机沉入芸芸众生,因而我才说本片是科幻电影的另一种形态,并且在这种乡土化的语境中达到了极高的完成度。
然而本片,当真可以算得上是“科幻片”吗?
可不是谈谈宇宙,聊聊“流浪的球”就算是科幻,我看到有一些人质疑整部影片究竟立意何在。毕竟我们能看到,《宇宙探索编辑部》最终将宇宙的图景归还于生命,亲情与和解,这似乎是西方电影常见的收束方式,《星际穿越》纵然描绘了人类危机与宜居星球这般庞大的背景,最终落点仍是爱可以穿越时间;风光无二天马行空的《瞬息全宇宙》,在繁复而华丽的剧情之下流淌的仍是亲情与和解的母题。
这部属于中式的科幻片,最终落脚没敢托付于未知与永恒,而是话锋一转回归内心,这恐怕让很多人都觉得影片最后差了一口气,甚至感觉遭到了背叛。结合影片内容,我们也不难理解这种“背叛感”的来由,主角唐志军,用一句不是很好听的话来描述,算是半个民科,纵使30年前的他可能站在彼时的科技前沿,但三十年后,他仍只能凭着一腔热血,一腔孤勇追逐ufo,这便已经有些游离于科学素养之外了。而正是这样一个有些拧巴的角色,最终却得见宇宙最神秘奥妙的一刹,这让我们不禁质疑,影片所宣扬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民科爱好者”吗?
事实上,影片对“民科”这一问题也颇为自知,片中的幽默里,有不少其实是来自于我们对民科相信这般离奇故事的嘲讽(是的,就是高高在上的嘲讽搭建起了某些幽默桥段,就像观众嘲笑小丑蹩脚的动作一般),坏掉的电视机,石狮子口中丢失的球,塑料的外星人,王一通头上的锅...这些让人一瞬间梦回上世纪末的气功狂热或是《走近科学》里的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神秘事件”。于是这些段落呈现出的“奇闻异事”很像是已经过时的蹩脚骗术,影片也籍此构塑出了某种荒诞的意味。
但影片绝不是在嘲讽民科或是赞许民科,换句话说,影片试图描摹的只是一场对宇宙的追逐最终获得回应的故事,只是主角碰巧是“唐志军”这样一个飞碟狂热者罢了,他可以是毫无科学素养之人,也可以是钻研宇宙前沿科学数十载的教授,他可以是你,可以是我,而对宇宙真相的答案也未必需要是生命,亲情与爱。
那宇宙的真相是什么呢?
它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甚至这个答案并不仅是“宇宙的真相”,而是对人生,对生命意义的解答。
ufo爱好者晓晓,小时候一直以为家对面有一个ufo,便和它说悄悄话,爸爸给她配了一副眼镜后,她才发现那只是一盏灯。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可能就是这般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教育,因为所接触的事情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于是有人怀揣着坚定的无神主义信仰,有的人则对神鬼将信将疑,所谓敬鬼神而远之。
所以对相信外星人存在的人而言,看到外星人的存在就是宇宙的答案。
对于相信神灵保佑的人而言,看到佛祖显灵菩萨下凡那便是人生意义的证道。
每个人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理解宇宙与生命的意义,而本片提供的这个“答案”,便是我们终将能追寻到自己所笃信的一切,并借此完成外部世界与内心信仰的吻合,达成内部认知与当前现实的和解,并最终获得内心的安宁。
诗歌与数学格格不入,就算学不会数学,只凭借一本字典,明白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也能写出诗歌,并以浪漫的文字对抗笃定的公式。
缺钱的编辑部同样阻挠着对太空的热忱与梦想,众人的嘲笑中坚持的信条,也能化作对宇宙最宏大图景的惊鸿一瞥。
失去女儿的苦楚,未能解答宇宙意义的遗憾,亦能在最后通过基因图谱的方式彼此联结。

每个人都试图去抓住属于自己的真相,盲人摸象般去构塑我们能理解的世界观,有的人相信菩萨,有的人相信科学,我们并不了解一切,却仍向宇宙,向未知,向我们未竟的人生伸出好奇,渴望的双手。
我们所抓住的,即是星辰的衣袂,即是属于这个世界的真相一角,即是我们所愿相信的答案与答案背后的一切。

希望大家都能得见所愿

 5 ) 可惜我不是本片受众

是我期待太高了,以至于很失望。说本片是喜剧片吧,除了开头段落,笑料和剧情属于是两张皮,笑点并不来源于剧情或者设定,而是一股抖机灵的味道。在笑声中我只感觉尴尬:看人出丑并不好笑,尤其是看一个落魄的人出丑。听人爆粗口也不好笑。为数不多的笑点大概是大妈的吐槽——当然,大妈被狗咬也并不好笑。多说一句,大妈作为一个不相信外星文明的人踏上这条旅途,堪称义人,太仗义了。

说是科幻片吧,这里有科幻片的道具、科幻片的导演客串和科幻片的名头,但是科幻设定只能说很抱歉,主打一个谜语。由于缺乏严谨的,或者说缺乏看起来科学一点的设定,主角“民科”的不靠谱属性被无限放大,看起来不像是一位宇宙热爱者或者科学追求者,而更像是为了躲避现实而沉浸在了臆想中。能够理解这样处理的用意大概是让整个故事更像一个梦境,是一种风格,但是抽掉了真实感,将唐的荒诞行为夸大为笑点其实大大弱化了这个人物对未知充满热爱,对探索充满激情的设定,让我始终没能沉浸。结局还要玩一个烂透了的似真亦假的梗,至于宇宙究竟有什么奥秘,外星人整这一出是为什么?总之一切科幻设定请观众自行脑补吧!在这个时候我们又可称此片为文艺片。

说是文艺片吧,本片隐晦地表达了乏善可陈的主旨,父亲原谅女儿和探索宇宙存在意义,这两条线其实都有诡异之处。如果唐想要找到外星人,证明自己一直以来的信仰,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在最后目睹超自然现象后,不再继续追究,不昭告世人,而是从此止步,穿上西装,回到人群?感情您只想知道超自然现象是否存在,存在就行,是怎么存在的,还有多少未知的事物,您也不想知道,您马上就接受自己“只能走到这里”了。属于是从虚无到存在,从科学到文学的180度大转弯。

如果他只是想替女儿询问这一切存在的意义,孙给出一个回答说“也许外星人也不知道,外星人也想问你呢?”嘿!唐一下子就释然了!我说,女儿陷入存在主义危机,爹的解决方法就是不理解,不原谅,然后把这个谜题和自己的热爱捆绑,用自己的方式去期望外星人能回答——您说这是否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呢?除非有设定说女儿也相信外星人存在,或者外星人能穿越时空把这个答案告知女儿,不然我只能将这种行为归结为爹的自我感动。搞不懂为何总在歌颂父女情中为男人塑金身,不理解,我也想问问外星人。

不过某些灵光一闪的时候,还是挺打动我的,比如驴子在荒山里,比如麻雀在狮子上。伪纪录片和章节的搭配也挺有意思的。能感受到充沛的创造力,可惜我不是他们合适的受众。不过我大胆猜测本片的台词截图有很大的传播空间,会有不少人喜欢的。

 6 ) 为啥好看? 做一小图浅析

有意象和画面元素剧透。

尽管无法称其完美,但剧本打造的难以挑剔,着着实实值得鼓励,必须五星。

为了凑够140字,多说几句。

这个片子的观影门槛还是挺高的, 进入公共院线可能不易。但这和创作者无关,他们呈现出的作品足够优秀。针对部分影迷群体放映,口碑会极佳。所以它真的是个很好的电影节片或者艺术院线片。

 短评

剧本写了四年,打磨得非常之好,到最后节奏也很稳,一点没泄气。这点就很不容易,不是模仿个形式就能成功,不信你们可以自己拍个试试。郭帆龚格尔在为中国重工业科幻开疆拓土的同时,还助力青年导演孔大山推出这部极低成本、几乎无特效痕迹、伪纪录片风格的轻科幻喜剧,以小博大,似乎又找回当年初看《中邪》的那种惊喜感。中国终于也有像《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样完全以故事创意、而非靠烧钱奇观取胜的科幻片了,硬科幻软科幻、高概念低成本两开花才应该是科幻题材的未来。全程好笑的同时,最终又落到宇宙的尽头是爱,深邃、浪漫而感动,导演意图是非常清晰的。手里那根520块钱买的假外星人腿骨,越走它变得越长,一个简单的道具,就拍出一种奇妙的科幻感,喜欢类似这样的小巧思。唯一建议就是跳切剪辑用得有点多,又是手持镜头,买票尽量选后排。

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依旧是男性视角讲述的故事,其一,男主角作为离异,女儿得抑郁症自杀身亡的懦弱无能的中年男子却并没有遭到社会的谴责和歧视;其二,男主角想要去成都探索外星人,社里一众成员虽说嘴上不同意,却还是会作为他忠诚的信徒,一路陪伴他,为他提供经济支撑,试问一个女性能得到像他这般的支持吗?其三,作为吸引众人泪点的女儿的去世,完成了观众对于软弱自私,仿佛还带着点理想主义者的悲歌形象的男主的理解与感动。其四,男主角最后站在山洞口,声称自己理解了宇宙的奥秘不过是“爱”,这种说法解构了之前的对于存在意义的探讨,其实不过是将与生存意义一样虚无缥缈的爱作为它的掩盖,为其蒙上了一层美好的色彩,于是观众在一片泪声中觉得自己得到了世间的爱。

11分钟前
  • 怀瑾瑜兮
  • 还行

最后唐志军写了首诗送给死去的女儿,但他念不出口,他只能流泪,因为眼泪就是这首诗本身。

15分钟前
  • 干不了活
  • 推荐

法制快讯:各部门注意,近期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文艺与商业结合的新型犯罪模式!

19分钟前
  • reader
  • 推荐

有一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了很多民科。他们大多数是骗子,少部分是傻子,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偏执狂,他们身上的那种想要冲破肉身束缚的狂热和坚决的行动力,让我觉得如果他们有更好的教育,也许会是下一个开普勒。但这部电影让人知道,知识有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红巨星塌缩,编辑部解散,麻雀翔集岩石,驴子行于山涧,万物有联且有意义,都是因为人类那一点点的爱与偏执。这道理很多先贤都说过了,这个电影用恰当且幽默的方法再讲了一遍,是对中国科幻有功。

21分钟前
  • 江声走
  • 推荐

所以他姓唐,唐吉诃德的唐,唐三藏的唐。带着能伸缩的金箍棒,打退堂鼓的八戒与吃胡萝卜的白龙马,Journey to the west.

24分钟前
  • 隔壁家的桃太太
  • 力荐

“这不是普通的电视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今年平遥唯一5星,浪漫主义荒诞神(经病之)作,理想主义惊奇之歌,华语软科幻类型巅峰,国产伪纪录片高光时刻,预定年度华语最佳。恰如其分的荒诞,一本正经的幽默,笑中带泪,哀而不伤。剪辑、素材太棒,细节信息量爆炸,处处有嘲讽,处处是神来之笔!“爱无法发电,但是牛粪可以发电” 三二一闭眼睁眼,当狮子身上真的落满麻雀,仿佛看到宇宙的轮廓。

29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321的时候我闭眼了

30分钟前
  • 葵葵圈
  • 力荐

#5thPYIFF#虽然有取巧的成分,但是这种对于抑郁症的表达远比那些矫情的情绪电影来得有趣深刻。道理挺简单,过程很有趣。爸爸寻找外星人的过程更是寻找女儿自杀的答案,我们探索宇宙不正是为了拓展我们的认知领域。既然在广袤的宇宙层面,人类渺小无意义,不如把目光投向彼此。

34分钟前
  • 林夕已被占用
  • 推荐

#2021平遥#不仅是本届平遥最佳更是本年度国语最佳,爆灯喜欢的那种!只要你小时候看过UFO未解之谜,成长过程中追过十多年科幻世界,给回到未来和rick&morty打出过五星,叩问过为什么人存在于这个世界这样的傻问题,你一定会被戳得死死的。这是部科幻片吗?不,这是一部献给理想主义的浪漫赞歌,更有着最深沉的爱。当然了,还有诗意和迷茫。我在无法言说的巨大共鸣里哭得稀里哗啦。

39分钟前
  • 艾栗子
  • 力荐

那个热评,“我和花520买骨头的唐志军有什么区别?”太高级了

43分钟前
  • 在风前
  • 还行

其实形式上不需要强调伪纪录拍摄人的在场,纪实临场感的手持和采访镜头已经足够了。所以形式可以更统一(要么降低伪纪录属性,要么强化并减少配乐去掉升格),收尾段落的情感和主题拔高可以再往回收更顺一点。整体上在伪纪录形式与喜剧和科幻类型的混搭尝试上显得成熟且自信,把科幻作品的宏大概念与主题,与人类个体的私密情感经验连接到一起(类似于《星际穿越》+《登月第一人》),而影片本身看起来又如此之“小”,更显蕴藏的能量之“大”,放在国内来看是最难做也是最难得的那类电影。

4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PYIFF2021# 非常惊喜,中国科幻终于找到了另一条门路,不依靠狂轰乱炸的特效堆砌,而是回归到最为本质的人类共通情感。一个落魄的中年“民科”,执拗地追寻一个未解的答案,只是为了去疗愈心中的伤疤。诗歌的文学浪漫,数据的逻辑思维,正像是DNA相互交织的两个链条,组成了这部影片的核心,也组成了普世价值的能量。结尾镜头不断抽远,人类的情感是如此宏大,又是如此渺小,让人久久回味。伪纪录片的形式,公路喜剧的类型范式,五个段落紧凑衔接,包裹了一首稍显悲伤的组曲。看到最后我想起的竟然是《降临》的内核,所有未知通往的答案,是爱。恭喜各位主创,这就是所有公司都在苦苦寻找的发光项目。演员表演都很棒,祝爆。

4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被一些影评人的高度评价给诈骗到了;看来不同人对浪漫的定义非常不同,对于有些人来说“宇宙”“存在”等词以及语焉不详的现代诗歌排列组合在一起即可触发内心浪漫情结,就跟大学生会用夏天、自由、苏打、快乐with黄油相机滤镜加字加字照片来营造自觉出众的氛围感朋友圈一样。女儿的线也太刻奇,套了一个寻找外星人的噱头、还有伪纪录片的形式,镜头的设计还有手持的感觉在大荧幕上显得非常粗糙,之前很喜欢导演那个《法制未来时》的短片,结果电影有种加长版视频的感觉,还是感觉撑不起来啊……

50分钟前
  • 小小气泡熊
  • 还行

旁观视角,伪纪录风格,荒诞但有逻辑,特别有趣。荒诞的表象下,那个不容易被大众理解的执拗理性可爱的人给我带来很多对人类对宇宙对人性的思索。看到终章,我更加明白了这么一件事,就是请遵循着你所热爱的事物的指引,因为那就是答案。

53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力荐

这是一部内核非常非常浪漫的电影。它讲的就是一个迷信科学的人最终学会了写诗。它从宇宙探索最后又回到了编辑部,最终肯定了只有艺术才能抵达科学未知的境地。作为一个学理的文科生,我尤其被这一点打动。当然,它还是一部非常当下的电影,本质上和《瞬息全宇宙》在讲同一件事:是把自己抛向无尽的虚空,还是回过头来,看看人间。这就是当下最致命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困境,是科学或曰理性发展到极致后所必然导致的虚无主义,该如何面对的问题。这部电影最终给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特别具体。而这恰恰是关键之处——答案本身是什么不重要,具体才重要。我推荐给所有正在为抽象的虚无感所困扰的人,这是一部可以结结实实给到你安慰的电影。

57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强烈要求孙一通诗集出版

60分钟前
  • 梦伴
  • 推荐

我妈笃信地瓜餐,我爸是佛教徒,我妈吃了三年的地瓜配盐水,我爸觉得我考上学和家人没得covid是菩萨保佑,我从小学开始的家庭科普运动到今天早已宣告失败,最后也能微笑着跟着点头“反正结果是好的”。我剩多少不情愿的宽容,那也只够给荧幕上我家人的影子了,也最后就偏偏这股子不思进取的中果特色最惹人生气。你在科技日新月异面前瞠目结舌,努力把一切串联在一起,却怎么也理解不了简单且基础的逻辑,摆脱盲信就能摆脱的痛苦,你说那可是我还是只想盲信。步步为营地探索诘问,最后还是把存在主义的糊糊翻来覆去炒了第三百遍,宣告观众爱又第三百次拯救了苍生,不管你是疯子、酒鬼、弃女都能获救,你不是艺术的害群之马谁是?

1小时前
  • 拉琴的尸体
  • 还行

天真、浪漫、深情。瑞思拜!

1小时前
  • 顿河
  • 力荐

孙一通让我出戏总觉得是拉宏桑在演…………

1小时前
  • uil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