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HD

主演:芦田爱菜,平干二朗,石田良子,羽野晶纪,入江甚仪,丸山隆平,八岛智人,青山美乡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圆桌 剧照 NO.1圆桌 剧照 NO.2圆桌 剧照 NO.3圆桌 剧照 NO.4圆桌 剧照 NO.5圆桌 剧照 NO.6圆桌 剧照 NO.13圆桌 剧照 NO.14圆桌 剧照 NO.15圆桌 剧照 NO.16圆桌 剧照 NO.17圆桌 剧照 NO.18圆桌 剧照 NO.19圆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圆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小学三年级学生渦原琴可(芦田爱菜 饰)是一个脾气有些怪怪的女孩子,她喜欢收集各种各样感觉很炫很酷的字眼,日常里喜欢模仿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比如说话结巴的邻居小孩小破(伊藤秀优 饰)、长了麦粒肿的同学香田惠美(草野瑞希 饰)、心律不齐韩裔日本人小朴(古谷圣太 饰)。当然她 无心伤害他人,可是一味的模仿难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八口之家的涡原一家经常团团围坐在红色的圆桌前吃饭,小琴可不喜欢看起来其乐融融的晚宴,也对妈妈即将生小宝宝的消息无动于衷。她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用古灵精怪的小脑瓜感受着大阪这座城市弥漫着的温暖的气息……                                                                    本片根据西加奈子的小说改编。普里斯特法官人·鬼·情不同的事穿越麦田守护2014岁月楼情粤语七十二家房客第二部大地2021银河决斗丝克伍事件尤金·列维的宅老爹旅行第一季铜锣湾大冒险少年师爷猛龙特囧(粤语)退场:安乐死的权利我的失忆女友甜蜜阴森的家族闹鬼的约柜A3!满开剧团 春&夏情迷大都会小人物狂想曲我很在乎梦圆东方·2024跨年盛典暴力刑警无间菜鸟大冬瓜粤语你的名字伏龙之主Salon Drip 2彼得·冯·康德东北俩兄弟疾速反击常春藤地面之洞心跳一百不夜城1957奇门大盗过江龙小嗓门高山流水觅知音我被爱豆不可描述了排球之花开心魔法粤语版舞女情牵你我她第三季美食令 第一季

 长篇影评

 1 ) 从锵锵到圆桌

好久没有点开优酷了。这次突然想到要去翻翻《听说》,就发现了看理想的新节目。
    很明显,窦文涛就是锵锵,锵锵就是窦文涛。《圆桌派》也基本照搬了锵锵的形式,请来了道长(本来也是一直负责这个板块)马老,余世存(见得比较少)这帮看锵锵的能够耳熟能详的人来做节目。如果说窦文涛是我们点进视频的原因,那这种熟悉感就是我们看下去的原因。
    不得不说这档节目保持了看理想系列精致独特的感觉。礼仪式的圆桌,富有创意的一期节目一炷香的形式仿佛让人置身于窗外大雨倾倒,窗内谈笑风生的文人沙龙。这对于对一些试图区分自己与焦虑的社会的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可所谓过犹不及,整个节目没能给人一种真实的投入感,或者说是故意给人以kitsch。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梁文道的眼神给人的感觉就是知道摄像机在拍我我要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他的点头,等等动作,都有着故意呈现的痕迹。我认为,这是这个节目的硬伤。
    无法让人理解的是,为什么当一个人讲话的时候,画面要那么疯狂的切换,远近,模糊,侧面,特写,给人以强烈的不适感。对比锵锵,锵锵的镜头就相对固定,也相对让人的思维能够集中于说话的内容。当然,节目给人的结果也是锵锵比较冷静,圆桌派更为激烈。另外,圆桌不能让四个人全部正面镜头也是一个尴尬之处吧。
    说了很多坏话,但从这期内容看这个节目不失为一个好节目。对比着锵锵郭德纲那一期看,质量不分上下,甚至我个人更喜欢听这期的内容。可能是两者取题的范围本身有大小之分,但只要还是不同嘉宾的个人特色,个人思想,个人的价值观让节目呈现了不同的思考,给人了以不同的启蒙。也佩服文涛面对不同嘉宾的循循善诱,一种舒服的主持方式。
    第一次写文,一些个人看法,欢迎讨论借鉴。
                                                                   Gary
                                            2016.10.28 23:40

 2 ) 2020年就要过去了,没见到这个男人,是我们所有人的遗憾宅少宅总有理2020-12-30

“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 但你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作选择。” ——作家·王小波 「逝于1997年4月11日」 出自作品:《致新的一年》 01

最近出了两件喜事,一是王海打假辛巴,二是编剧们联合抵制郭敬明、于正。 20多年前靓坤就教育过我们,做错事要认,挨打要立正。20多年过去了,我国一线名人的觉悟竟还不如铜锣湾古惑仔。《每日文娱播报》打电话采访于老师,问他如何回应汪海林时,于正老师义正辞严地问: “我为什么要回应他呢?他是谁啊?” 于老师别忘了,10多年前,港片余晖《无间道》还留下过这样一句话: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古惑仔》上映是在1996年,那时辛有志才6岁。他肯定不看央视综合频道。如果他看了《东方时空》的特别节目《实话实说》,知道王海是第一期嘉宾,再去打听打听王海后来干过什么,都不至于这么嚣张。 王海狠起来,连理想主义者罗永浩都打,你一个90后够我炒几个菜的? 「靓坤教给你们的道理都忘了吗?」 比起辛有志,郭敬明老师还得早一点。当初上《文化访谈录》,被马东逼问到去洗手间里抹泪,成就了我国访谈史上的一段佳话。最近《晴雅集》上映,估计那些觉得亏了票价的同学,又要回去感谢马东。由于《奇葩说》的缘故,年轻观众以为马老师只会插科打诨。殊不知他刚走上主持人这条路时,做过一个叫《有话好说》的谈话节目。 过招对象,正是崔永元。 你想想小崔招呼的都是些什么人。 由于上半年yQ,很多网综都往后捎了捎。2020眼看就要结束了,爱奇艺的《奇葩说》来了,腾讯的《十三邀》也上了,唯独优酷的《圆桌派》,一点动静都没有。前不久,虾米音乐被传要下架,最近阿里又碰上了反垄断调查,优酷这档谈话节目就像马云一样突然不说话了。这让我很伤神。 我已经开始怀念窦文涛的声音了。 02

1993年堪称港片最后一个大年,越往后越滑坡。到了1996年《古惑仔》出来,已经算救市。就在这短短三年时间里,马东、窦文涛和崔永元三人都迎来了人生转折。我国谈话节目的风水也是从那时开始转变的。 马东老师4岁时能一口气背完20分钟的快板《奇袭白虎团》,但马季并没有让他子承父业。18岁那年,马老师带着家中积蓄去澳洲留学,本来要从事计算机,一个月赚的钱顶马季一年。结果1993年,他下班后去租录像带,看到《金曲龙虎榜》,被胡瓜的主持风格吸引,次年就回国,准备干电视。 回国后,马东先去北影读了个学位,没头没脑地瞎混。一直混到1996年还没有正经事。成天打麻将,一打一通宵。后来他实在觉得没劲,准备去山里支教。没想到湖南卫视给他打了电话,让他去主持一档叫《聚义堂》的综艺。也就在1996年,窦文涛要在《新周刊》和凤凰卫视之间做出选择。 窦文涛是武大新闻系的。高中时代他想当作家,拿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仔细一琢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卷书靠自己,万里路,得当个记者才行啊。他读武大正好赶上刘道玉时代,大三就南下,有机会去广州实习。那时他没钱租房,在暨南大学同学宿舍里加了张床。同宿舍的人不高兴,不等他回来就锁门。搞得窦文涛每天下班只能在公司里打地铺。 毕业后他就去了广州。电视台没要他,去了电台,被分到少儿组。幸运如他,正好经历广播从录播到直播的过渡,就主持上了热线栏目《家庭咏叹调》,给人当知心大哥。后来节目越做越好,涉足社会话题,改为《今日热线》。几年下来,窦文涛收获了上千小时的“无稿直播”经验,为日后成为凤凰台“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色情小主播”夯下坚实基础。 这期间,他和好基友封新城搞南极直播连线,做了期《你好,南极人》,最终以电台代表身份,拿下了1993年的“金话筒奖”。电视台那边,拿奖的是赵忠祥。回到单位,窦文涛备受器重,做了两档深夜节目。同时,他还在外面赚外快,做《晨报》的编辑部主任。 《晨报》不幸夭折后,1996年,它的老板孙冕又承包了省新闻出版局的《新周刊》,准备拉窦文涛入伙搞点事情。 恰好那时,广东电台的李一萍秘密参与凤凰卫视的筹划,碰上在食堂打饭的窦文涛,问他愿不愿意一起去香港。窦文涛正跟单位闹离职呢,一听就动心了。答应凤凰后,他把好基友封新城推荐给了孙冕,还写了封特煽情的告别信。比冯裤子还爱哭的孙老板,日后一提起这封信就止不住眼泪涟涟。 封新城老师没有辜负窦文涛的殷切嘱托和孙老板的深切期望,一路披荆斩棘,把《新周刊》打造成了“话题发源地”。2000年,杂志把年度最佳女主持的奖给了陈鲁豫。顺便列了一下我国谈话节目的三驾马车,分别是: 《实话实话》《有话好说》《锵锵三人行》。 十几年后,马车都没赶上时代轰轰烈烈的脚步,只剩下鲁学这门显学,以一种特别的腔调对当下很多热点反转事件发出灵魂质问: “真的吗?我不信。” 03. 1996年,是崔永元的好运年。 但事情是从1993年开始的。 当时央视从海外弄回来一批录像带,想看看国外节目有没有可以给《东方时空》做参考的。看了半天,倒是看中了“脱口秀”。觉得这种形式挺有意思。过了两年,《东方之子》的制片时间去问领导,领导就拨了一笔钱,让他在西单附近租了个一百平米的四合院,拉起队伍、找来专家做策划。关于节目主持,时间面试了身边一大票人,都不满意。 最后跟领导说: “不如就用我们那个策划崔永元。” 此前,小崔干了10年记者,怎么做选题、摸线索,门儿清。1993年《东方之子》要主持人,时间找过他,小崔觉得自己形象不佳,就把“比我还丑”的白岩松推荐上去。哪想人家一个月就爆红。所以这次时间再找他主持节目,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1995年底,崔永元录了一个样片,主题是“做好事要不要回报”,讲天津一位女士帮失主捡到钱包,失主却食言不付酬劳,女士一怒之下把失主给告了。 台里领导看完节目,说可以试试。 由于样片录制粗糙,并未播出。次年3月16日,作为《东方时空》特别节目,《实话实说》首播,主题叫《谁来保护消费者》,聊的正是咱们风华正茂的王海同志。节目里,消协、专家和王海三方同台讨论“职业打假”,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讨论。 观众特别留意了一下主持人,夸他幽默、擅长带动气氛。也有群众写信抱怨,说怎么这种长相的也能出镜?

当时央视搞新闻改革,很多节目都是时任台长杨伟光亲自推进的。唯独《实话实话》由策划组自己捣鼓。杨伟光没想到,节目一出来,广大人民群众每周都追着收看。大家星期天不睡懒觉,就为了看小崔。日后央视爆款《星光大道》最高收视率也就到2.0,而《实话实说》一度高达5.4。崔永元一夜之间变成家喻户晓的人物。连本山大叔,也得沾他的光。 后来小崔撕逼《手机2》时,对敌营那些不懂事的年轻粉丝说: “回去跟爸妈打听打听,我当年火成什么样儿了?你崔叔叔我用得着炒作么?” 《实话实说》成功,不外乎三点,主持、真实和选题。你崔叔确实可以问心无愧地排第一个。要不是他一流的控场、循循善诱的交谈和吊打业内的幽默,《实话》绝不可能一上来就那么引人瞩目。崔永元讲话,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丢出一个包袱,以一种调侃而又不轻浮态度来对待严肃的论题。 并且在调侃中,说出犀利的大实话。 如果说90年代初王朔解绑书面语,崔永元算是解绑电视语言第一人。如果说沈腾是长在笑点上,那你崔叔就是笑点长在他嘴上。 当然光是幽默还不够。时间策划它的初衷,是因为《东方时空》这种节目单向输出,他想做一个话语权平等的节目,让普通人和专家、新闻人一样有发表谈话的权利。不但要谈,还要谈得真实、诚恳、你来我往。他希望上节目的人无论官员还是百姓,不管你台下怎么说话,上节目只能说实话。 这层意义,拿时间的话高度概括为:“最根本的冲动,就是要实现尊重人的主张,而尊重人的基本标志,就是让人说话。” 拿你崔叔的话则是:“要说节目有多尖锐多深刻,谈不上,主要是同样一件事,可以听到好多种声音。它是一个集纳声音的平台。” 那二年央视新闻评论部那帮人,改革目的第一就是剔除节目里的官话、套话、废话、假话。在这一前提下,《实话实说》再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去定选题。每周的选题,要先提前采访半个月。幕后策划从各大报刊上找故事,崔永元有一票否决权,只有他觉得合适才能做。 节目现场录制,没有台本。 他主持的那300期,选题五花八门,覆盖诸多社会热点。从传销、气功、下岗到女权,从打假、电子竞技、算命到医患关系,即便放在今天,每期话题依然拥有极强的讨论价值。 甚至在《对不起,老师》那一期节目里,小崔带着两个历史当事人和现场观众讨论了一下十年时期畸形的师生关系。 这个尺度,刺激,很刺激。

 3 ) 随笔

20161202 不想上班怎么破

真正的悲剧是:现在社会有一个假象,什么选择都在,而另一个逼到你面前的问题,就是你没有多少选择。

就是说本来啊,每个人都有他该待的地方,但是我们靠着一种简单粗暴的逻辑把所有人都成功地挤到了一个地方灌输一种社会观,说到底还是社会文明的问题。

犬儒哲学:强调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规章习俗、弃绝一切物质享受。

20161207 畸恋:哪种恋爱算变态

做好了违反公序良俗的准备

《洛丽塔》原著: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国),电影版

弗朗索瓦·布歇(法国画家)混迹风月场所画女性

《不相称的婚姻》v·v·吉普廖夫

卢芹斋(流失于海外的古董,约一半经他手):娶了罗斯,有四个女儿

 4 ) 圆桌上聊聊天

最近看了三期窦文涛优酷土豆上的节目《圆桌派》。看第一期的时候,感觉除了片头片尾,拍摄场景文艺一点,古香古色一点,外加了一个人,之外,和《锵锵三人行》没多大不同。四个人的圆桌派,刚开始看,还有点不太适应。感觉有个人总是插不上话。

不过,这一期《圆桌派》让我感动了。这是一个在家里闲聊的节目。不是有个人总是插不上话,而是朋友在家里聊天,总是会轮番做个默默听闻的听众,等想到有什么东西想说的,便才开口了。

《锵锵三人行》像是香港里的夜市,匆匆赶来的朋友坐在一起匆匆聊几句,没有头,没有尾,聊聊时事,说说八卦。

《圆桌派》却是有头有尾,节目结束时,有种朋友下次来玩的感觉。

节目中,窦文涛说这是他的私活节目。的确,是个让人很放松的节目。

 5 ) 你被星座绑架了吗?

我有一阵子是很感兴趣探讨这种问题,到底它(星座)科不科学,正如所有的命理。当然我以前读过一些书,我念哲学的人,我们就会觉得这还是不够科学,或者没有一个严格的根据。但是慢慢的我觉得,问题对我而言还不是这样,是我不太关心它科不科学,它对不对,我觉得重点在于它跟我有什么关系,就是我觉得这个关系重不重要。为什么呢?…… 那么结果我这么看下来十几年,我是从小被人算大的,我就发现,很相信这些事之后而作出的决定,就我看到我的家庭或者他们的朋友,我不觉得他们做出了很明智的决定。那相反的,当我不理这些事的时候,我倒觉得我好像没有太大问题。于是我想起来,因为我自己念哲学,我们要念中国哲学,念儒家哲学,那首先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易经》。但是学《易经》的时候,儒家有一个很有名的讲法,“善易者不占”。就是说很懂易经的人就不会占卦。什么意思呢?就是因为按照儒家的想法,很简单。儒家的道理就是一个君子该走什么样的路是由一个伦理原则来决定。你基本上不会关心我今天去干这件事会不会不吉。你关心的是这件事合不合,当为不当为。那后来这个对我影响很大。所以从此以后,我做事情的决定都是这个原则而已。就是这个事该不该做,这个事于理于义于道德当不当为,如果当为,“虽千万人吾往矣”。

它始终对人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所有的命理,包括占星术,像文涛刚才讲的,让人不寂寞,而且不寂寞之余,还有一点让人安全。所谓安全的意思就是说,人其实很怕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人很怕不知道未来发生了什么事,人很怕自己处在无知当中。那我们的古人开始发展各种各样的命理,包括易数易卦等等,都是让我们觉得人生是有定数的,都让我们觉得其实很多东西是确定的,唯一不确定的只是我能不能够知道。所以问题在于我有没有办法知道,而不在于那个东西确不确定。

我忽然想到为什么今天我们说用这招骗小女孩好用。我们听到往往是女孩子喜欢聊星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星座和算命不一样,它是很多的性格分析。那么这种性格分析包含一些自己不知道的性格特质的分析。那么性格分析我就发现现在很多女孩子谈这个东西,其实着迷的是这一点,因为对这一点有所掌握之后,她们更能够聊的或者是理解的是什么呢?人跟人的关系。为什么这个人跟这个人是这样?那个人跟那个人是这样?所以女孩子喜欢谈星座其实是把它用来当成一种理解人跟人关系的一种通道。

所以它(占星术)真的就像易经,就是很多的比较复杂的命理系统都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就是它一开始脱胎于某种自然现象,但是慢慢其实它脱离了那个外在的自然现象,它变成一个自洽的数字系统,一个符号系统。它有自己的理路,它从那里出来,但是慢慢发展成自己的一套东西。占星术也好《易经》也好,它并不是谈的是你跟天上的天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谈的是你跟一套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就涉及到中国人讲数,命数命数。数其实是一个,它是一个数字,是个符号,是个所有的东西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在这儿,(人出生他天体所在的位置和他这个人的性格乃至于命运存在一种关系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是回到刚才我讲,为什么我说我不太关心。就是因为再加上我后来学佛的关系。我们学佛的人就会觉得这个因缘,所有的因缘都是会发生的,这个事情之所以如此…… 这一切东西都是有很多复杂的因缘在这里,综合地造成的。有很多东西,外在的外界的总是不停改变的东西。那么问题是在于我怎么去回应,我怎么去对应。我只能够修的就是我的态度我的心,我是看着它不觉得它会对我怎么样呢?还是怎么样?我想学佛也好,学儒家也好,都让我得到了一种看事情的方法,就是我不太容易去被这些事改变或者是被影响,那么变得就是我怎么去回应,我怎么去修变。比如说人家骂我,我不会想说我怎么避免人家骂我或者以后不挨骂或者怎么样报复,我想的是怎么转新思维理解这个骂,原来这个骂应该是让我欢喜赞叹,要接受的。

——梁文道

 6 ) 划重点反复看

现在更喜欢看这类节目,随时追不用太关注视觉,听就可以了 喜欢的嘉宾有1、陈丹青,他见过我们这个国家最丑陋的地方,所以他到底追求的是心灵的解放和独立自由。2、陈晓卿,他的声音让我有恋爱的感觉。3、蒋方舟,4、马爷,还有候补未完。喜欢的期有1、第1季中谈美国梦是否衰了和不想上班的两期,2、第2季谈恭维夸人的情商太可乐了,又能写书又能打假的方舟说见人就聊孤独百试不爽羊蝎子这梗我会记一辈子。3、第2季谈失眠的以后可以备用。4、第2季讲宵夜深夜食堂太可乐了,“爱情是什么 吐车上两百”哈哈哈哈。5、第3季讲如何辨别渣男,李玫瑾教授初登场即圈粉,学过心理学的人讲话一针见血呀。6、第3季佛系一期谈的很深刻啊,当时就看了两遍。7、第3季逆商可以2刷。8、第4季偏激讲如何和孩子沟通。9、第4季肉味把中外美食讲的那叫一个过瘾。10、第4季独居这集太适合我看了吧!11、进入第5季,第一集邓大姐就pua了我,上头啊女神!12、第5季李老师来讲心理的也不错,起码很多名词解释搞明白了。13、第5季总体不如之前精彩,大概是文道 家辉没怎来我又不是很喜欢周轶君,总感觉她说话是飘在空中的不落地不能表达的很精准,但讲简单这一集太棒了,开头还以为是讲名人摄影结果话锋一转直指我的最大难题,每天的时间被无限次的打扰和打断,太多信息分散了我们的精力,说到底还是贪心什么都不想错过,这集我要反复多看几遍的,许子东这期表现特别抢眼,之前那么久我都get不到他的好。14、我的妈呀,尹烨是大神啊,基因这一期对一个文科生来说要是看好多少遍才能看明白我估计文涛也要努力才能跟上吧。15、五季结束意犹未尽各种找补番外篇,其中过年谈家宴的一集非常非常棒,陈晓卿陈晓楠陈立,一个半小时绝了!16、第六季养了一阵子才开始看,第一集就被“幽暗大厅的芳香”虏获了,所以不太喜欢周轶君但这句话觉得很棒,女文青天性相斥吧,看场话剧还是要排上清单的,这一集可以带安豆感受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演艺圈。考古的一集、邓亚萍的一集、量子物理学这三期还要带娃二刷

最惊喜的是,没有想到把尹烨的两集推荐给安豆她一连刷了三遍依然不过瘾,直呼也是她的男神了,成功种草生物科学小研究员一名

 短评

动了感情了,有点想跟蒋方舟老师相亲了,哪怕给我一次机会也好,让我这个直男跟她讲讲少女应该怎么穿搭衣服。

6分钟前
  • 赵大宝
  • 推荐

陈丹青的魅力在谈吐之间。

7分钟前
  • Grey
  • 推荐

话题好丰富啊。网红那一期的最差,果然没什么文化,很傻很无聊的网红。还是马家辉梁文道窦文涛他们有趣

12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推荐

啥时候窦梁徐马能凑一桌儿

17分钟前
  • Asteroid
  • 力荐

第一季收官,忽然觉得每个周三周五的早上少了点儿盼头。总体来说,24集里最喜欢饭局的那期,嘉宾中除了大爱的窦文涛和道长,开始有点儿喜欢在三个老男人中谈吐自如的蒋方舟。期待第二季吧。

18分钟前
  • 陶可宸
  • 推荐

在这个功利和浮躁的社会中,涛哥就是一股清流。

20分钟前
  • _余生请你指教__
  • 力荐

斗地主到麻将的升级。。。

25分钟前
  • 宁静高雅橡皮人
  • 力荐

窦文涛到这边的口头禅就是“到点了”,搞得每一集就盼着熬过30分钟。。。有些话题显然聊偏了,似乎不怎么控制话题走向。。。

29分钟前
  • 五顆星球長
  • 推荐

有一天,梁文道、马家辉、许子东 来搞一期就完美了!

32分钟前
  • 影杂志
  • 推荐

制作精细了很多,不过有些话题比起锵锵略显空洞无聊,还是要看嘉宾是谁,最爱刘索拉陈丹青张亚东那几期。

34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是有这么一群人,靠瞎扯淡就能赚钱,坐下就聊,录完就走。。什么?你说你羡慕?某位嘉宾告诉我说,都是要付出的呐,你造窦文涛有多努力吗?好好好~所以你们说什么我都听就是了。。「母女」关系这件事,妙极了。。

35分钟前
  • 小锤
  • 推荐

还是三个人好,四个人总觉得有一个人插不上嘴。

36分钟前
  • 仓廪一间
  • 还行

超喜欢文涛和文道呀,要是子东也在就好了

38分钟前
  • 星のAbby
  • 力荐

窦文涛,一个永远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色情节目主持人。

43分钟前
  • 老卢R
  • 力荐

浮躁时代的边缘小众谈话。感觉还是3人的三角对谈比较好,因为4个人谈话的时候总有一个不能对头。比锵锵好一点的地方在于,终于有字幕了!8.6

4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π等于3.141596……等于每一句话的平方,等于三人行PLUS。最喜欢的一期关于死亡,最有趣的是关于美食。如果还继续,可以邀请能聊的女嘉宾么?

51分钟前
  • 擦亮星星的人
  • 推荐

说穿了,就是几个三观一致的中老年人坐一起喝个茶,唠个嗑,偶尔说说黄段子,难得有爆点,但也挺有意思。尤其是聊死亡、不想上班、母女这几期聊的有趣。陈丹青聊得最宽容,也最在理。

52分钟前
  • 大米
  • 还行

这么多年的锵锵三人行 终于凑桌麻将了

53分钟前
  • bodhi
  • 力荐

窦文涛像个帅气的老流氓

54分钟前
  • 阿难
  • 推荐

锵锵四人行,终于不用再看凤凰台的穷酸布景了。听说阿里买走了优酷,看理想系列应该能继续办下去了,好事。

58分钟前
  • 詹尼金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