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HD中字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8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哪吒 剧照 NO.1哪吒 剧照 NO.2哪吒 剧照 NO.3哪吒 剧照 NO.4哪吒 剧照 NO.5哪吒 剧照 NO.6哪吒 剧照 NO.13哪吒 剧照 NO.14哪吒 剧照 NO.15哪吒 剧照 NO.16哪吒 剧照 NO.17哪吒 剧照 NO.18哪吒 剧照 NO.19哪吒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焚琴煮鹤,匪夷所思

导演匪夷所思地整出一个非常和谐的父爱如山的亲子题材。

如果把孙悟空搞成一个跪舔玉帝老儿的猴子,那还叫齐天大圣?

哪吒的精魂何在?

敬鬼神而远之的华夏凭什么在宗教遍布的世界傲然挺立?

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父为子纲,以礼杀人,以等级、辈分杀人, 如木吒所言:

“ 天下无有不是的父母!”

哪吒闹海横空出世:

哪吒不是吓大的

骨肉可以还给你,人格、精神永远独立:

气吞万里如虎

直面死亡的决绝令人战栗:

直面深渊

哪吒是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和珍贵的意象:

不仅是对孝道、龙王(权力)的反抗,也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呐喊——

还给你

一种文化,包容对主流意识的反抗、批判、怀疑,富有内在的张力才能保持清新、锐猛的活力。

看看给影片打一星的影迷的意见:

各种方言、结巴、放屁、烧裤裆的梗,还有什么指纹解锁、游乐场之类的舔当代科技,所有笑点都能在半分钟之前预知,弱智当好笑。最不能接受的是把主题又变成什么“不信命”之类的俗套,那句泛中国地区最中二病没有之一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我饭都要呕出来,本来我们已经很没有反抗父权的人物了,硕果仅存的哪吒也要变成这样,“削骨还父、割肉还母”完全没有,爹妈爱我,父慈子孝,行吧,李靖也洗白了,我服了还不行吗?我信命了好吧。(蚂蚁没问题)
这不叫难看这叫什么?剧情低幼主题无趣想法无聊笑点基本都是八百年前的 唯独制作不错 如果这片是国漫之光 那国漫也算病入膏肓了。(42)
从小爱读封神演义,自诩为是看着神的故事长大的人,哪吒象征着对父权挑战忤逆的精神在这部动画里面被阉割的干干净净。对于本片,我并不失望,我只是愤怒.(千秋指白头)

孝文化的内涵是丰富、多元的,有劈山救母,也有哪吒闹海。

《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哪吒的庸俗化、主流化,无异于焚琴煮鹤。

在为票房高兴的同时,如何理解我们文化的精髓值得深思。

 2 ) 比肩好莱坞的影像声光,堆出的却是市侩廉价的情感消费

时至今日,每当回想起当年哪吒的那惊世一刎而带来的绝美和震颤,我总是安慰自己——那是一个难以逾越的时代,皮皮鲁、三个和尚、大闹天宫,还有无数人的童年噩梦,魔方大厦、疯狂的兔子;对比今日的动画,更多的已经不是地域差异,而是一个时代的鸿沟,严定宪、手冢治虫、宫崎骏、今敏,还有欧美无数大牛,在2000年前后的世纪末视景的旷世悲凉的集体文化的体认中,东西方在动画上似乎不约而同地在世纪末的恐惧和幻灭感的压迫下缔造出了一个个经典,而每一份经典,更是无一例外地将人性和价值演绎推崇到最高的地位和准则。所以我知道,当哪吒缔造出那惊世一刎的鲜血时,那就注定是一个极难超越的高峰,甚至比大闹天宫还要困难——如果说孙猴子刺向的是玉皇大帝的政治诉求的封建统治,哪吒刺向的则是文化诉求的上千年的最为城府的宗法伦理。(曾有影评分析为康德的父——法结构)。更重要的是,白色的衣服高度象征了哪吒不羁狂悖下那一个最为纯粹真诚的赤子之心。简洁、朴素、直指人心,真正让艺术之美叩问了人性之光。

而这也符合了剧作的一个基本规律,人物关系、剧作结构越是简洁,甚至忍痛割爱,才能越是在有限的空间释放出最大的情感能量和价值纵深。

相反,如果人物和打包的思想越多,思想越会互相挤压碰撞,最终成了四不像。除非这个故事有极大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或者价值尺度来容纳这些东西,这一般只能在史诗片中才能实现

本来大圣归来,20年的好莱坞融合了中国的人文情怀,尽管仍然是一提包的好莱坞经典故事构架,几乎没有任何中国式的人文表达,但不管怎么说,结尾孙猴子踏出的那一步自我蜕变和超越,文本和潜文本,小情节的适度表达真真切切地让我们又看到了当年哪吒和孙猴子那一抹动人的生命之光。

直到今天,当这部哪吒被铺天盖地的影像炫技、哗众取宠的低俗笑料撕得七零八落时,看完30分钟我已料定,这个人物,注定站不起来了。可惜了上千剪辑、调色、定稿的技术人员的心血。

这部哪吒,别说当年的哪吒闹海,即使是和央视50集的哪吒传奇所打造出的人物的饱满、人性解读的透彻和历史背景的人文素养,都还差着100条马路。而最重要的,是没有他们的那份从容和自信

前40分钟完全沦为加长版的小品剧,没有电影性可言,大圣归来之所以可以成功打造成当代现代人的社会寓言和精神投影,因为孙猴子本身就有其极其丰富的前史,而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必须在成人角色,或者至少,青年角色中才能令人信服,否则在孩子身上,只会显得创作者孤傲和矫情。所有的笑料如果想升华成幽默,唯一的前提必须是所有的笑料藏着的是真诚而非揶揄、城府;所有幽默的人背后永远藏着一个流泪的灵魂,而不是成人世界的市侩和乖张。

后半部试图抓到矛盾点,什么都想讲,却什么都没抓住。没有足够的前史、情感和价值的矛盾没有细化和深化,父子情、母子情、自我人格【魔化】的斗争、神魔的斗争、世俗的斗争,什么都是走马观花,结果自然是七零八落。更不用说冰冻模仿了MR INCREDIBLE 回忆模仿了哈利波特的冥想盆。

哪吒传奇中,女魔王的魔石嵌入哪吒体内的情节完全借鉴了哈利波特的最后一个魂器而且转化的十分好,真正抓住了人物塑造的精髓——当反面人物的生命、人格、情感、精神或者价值就潜伏或寄生在正面人物的身体和心里,正面人物是否最终完成那真正的终极的蜕变和超越?

所有的人物一定在时间的锤炼和挣扎中蜕变,那最后一幕才能真正地熠熠生辉。

 3 ) 「魔童」哪吒究竟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叙事的哪些特征?

正如当今大量身份政治支持者的问题,《魔童》在表面上反歧视的同时歧视着另外的人群。影片当中对于歧视与反歧视主题的刻画,可以说是非常讽刺地完美描绘了当代身份政治的矛盾性所在。

《魔童》应该是当今国内最成熟的动画电影。它的大卖更像是中国动画行业迈向好莱坞工业化的一个标志,我应该为此感到欣喜;但它同时也是考量中国大众市场对好莱坞类型片中意识形态接受程度的一次测试——而这次测试的结果让我有些迷茫。

《魔童》的主要批评还是在于摒弃了美影厂老版《哪吒闹海》中「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反父权思想,也有人反驳认为反父权并非哪吒故事的永恒主题,而是曾经被时代所赋予的。所以看过点映之后,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魔童》究竟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叙事的哪些特征呢?

最明显的一点,应该是当代父亲形象的回归和核心家庭价值的塑造,隐隐中映照了现实社会里「回归家庭、弘扬家庭美德」的呼唤——你以为我是在讽刺国内吗?不,我其实在讲的也包括美国。

父亲作为长期以来和权力、权威紧密联系的意象,曾经在中国的革命文学和影视作品当中是长久缺失的,或者成为权力的代表而直接站在革命者的对立面上,所以当年的《哪吒闹海》成为了反父权的代表。但前几年开始,国内出现了一大批「寻找父亲」的潮流,最典型的如综艺《爸爸去哪儿》:这种潮流可以理解为呼唤父权的回归,亦可反向理解为正是因为父亲的缺席乃至父权的塌陷才导致了这样的呼唤,或者两者皆有,视具体作品而论。

就《魔童》而言,我个人的理解是李靖与哪吒代表了80后们在成长历程中父亲的缺席,而太乙一定程度上具备有80后理想中「精神之父」的特征:能够与子女平等交流,甚至拉下脸来陪孩子玩耍,没有一点家长的架子。哪吒最终理解了李靖的苦衷,意味着80后们在成人后最终选择与父亲和解,但是否应当进一步理解为「与父权和解」呢?说实话我也不清楚。

其实李靖所代表的「有苦衷不被子女理解、默默支持家庭」的父亲形象在新自由主义后的美国好莱坞就已经是大行其道了,历尽磨难后最终得以团聚的父子家庭也是美国传统价值观的表现。所以在宏大叙事解体后,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和构造新型的家庭想象成为了当今主流叙事,这一点中外莫非如此。

《魔童》确实代表了这样一个时代叙事。但值得疑问的是,《魔童》中所表现的核心家庭(或者说原子家庭)价值观真的是当今国内自己找到的答案吗?还是从好莱坞抄来的作业呢?

实际上传统家庭瓦解之后,当代中国电影里确实少不了对家庭价值的探讨,许多当代导演都拍过,甚至也会出现《魔童》那样的西式核心家庭,但中间往往会出现两种家庭观的反复纠缠,以及社会不断变迁下的价值观割裂,也印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迷茫。而《魔童》的问题在于它给出的答案太干净了,这也是中国目前拍合家欢动画但凡涉及到家庭、亲情主题时一个难解的问题:往深了拍,怕小孩看不懂,往浅了拍,怎么看都是抄好莱坞作业。(题外话,所以宫崎骏就是太强了)

第二个可能不是那么明显特征,是阶级政治让步于身份政治。

《哪吒闹海》反父权就是反威权,实际上并不是性别问题而是阶级问题;《魔童》将主题转变成「反歧视」其实就演变成了当今社交网络上最流行的身份政治议题——哪吒因为自身是妖的身份就遭遇到歧视,本质上和当今女性、LGBT、种族、职业群体因为各种各样的身份标签而遭遇歧视是一致的。

阶级政治是当今主流文化中不断淡化的一个议题,转为探讨身份政治是政治正确且相对安全的,我也不认为政治正确完全都是错误。《魔童》中好的一点就在于明显有当今文化创作界中女性崛起的意识,将殷夫人塑造成了一个有独立思想、反传统相夫教子型的现代女性。

但正如当今大量身份政治支持者的问题,《魔童》在表面上反歧视的同时歧视着另外的人群:肥胖者和口吃患者。《魔童》中有着大量拿这些人群生理缺陷开玩笑的段子,而且如果你仔细想,里面对于那位性别认知上可能有问题的壮汉「娘炮」是明显存在恶意的,这无疑和本身的主题相当冲突——我可以接受没品笑话,但是你不能打着反歧视幌子又大搞歧视,这未免太过双标。

这也往往是当今社交网络上女性、LGBT、种族等身份政治议题的共通问题:很多弱势群体实际上反对的只是自身利益遭遇损坏,但在面对其他弱势群体时会毫无意识地作恶。正如很多黑人反对的只是自己被冒犯,在开亚裔玩笑的时候可一点也不会考虑种族歧视问题。《魔童》当中对于歧视与反歧视主题的刻画,可以说是非常讽刺地完美描绘了当代身份政治的矛盾性所在。

回过头来再说,《魔童》这两点上其实都是当代自由主义的主流思想,或许也能视为对好莱坞电影中意识形态的继承。

既然《魔童》已经成为了现象级电影,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无论你我支持还是反对,都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叙事的特征,例如人民群众的「退位」、对力量和权威的屈服,时间有限我就不方便继续展开了。

那有人可能要批评我,明明就是一部动画片,你扯那么多意识形态干嘛?

我借用前不久刚看到齐泽克的一句话来回答:追求幸福就是当下最鲜活的意识形态。

 4 ) 三太子,殁了。

好嘛,这最后一份完整的赤子桀骜,一段淋漓的父权骨血守道的对抗,这坦荡凌厉的少年气,这份无畏无惧不欠不赊,干干净净不愧不怍,这份前人用了几世一再尝试诉诸纸笔也写不尽的疏狂磊落,终于被你们完美地扯碎了。

这多完美一副肉身,这多精湛一具空壳。挖空抽干,往前几千年流转的热血皆是遽然可抛的糟粕。旧的都是错的,有生花笔,不怕搭不上现世生财的凌云梯。哦对了片中也有支笔,前尘抹杀,无中生有。若是导演编剧自信到这般造物主的田地,那如何怎就丢不开李哪吒这早还给他父母的无骨无肉躯呢。这名字好不好听?好听吧,像陈塘关翻起血浪似得澎湃动情。你们用得顺口?

少时常常幻想小哪吒陈塘自刎的眼神,我自己心里作悲得很,但我知道他定是松快洒脱无悲无喜甚至带着嘲讽的,但今次我一合眼却觉得那目光凄厉哀绝。

这电影使我夜不可寐,我觉得它在剥我的筋,拆我的鳞,逼我自刎陈塘,一片片剔肉一段段削骨,教我发疯怒吼抓破李靖的脸要他露出真面目。

我在等啊,然而一切都没有发生,人间太平小打小闹,等着你骑上会飞的猪去找寻自我。小周去找寻自我,小张去找寻自我,小赵去找寻了自我。但不是哪吒,哪吒在他自己故事的最最初就是哪吒了,不是水吒火吒土吒。他是他永远的自己,是至死不渝的一捧真心。不悔不弃。

写自己爱的人物,每一笔都心慌踟蹰。我写不出啊!所以我宁可不说不写,是为其重,是为其得护真淳。但今天实在心像被压进了五指山又惊又怕,怕这只小泼猴哪天也被套上一个一百个或者一千个情癫大圣的紧箍。而那石猴,比之哪吒的顽心,差了几世的三太子吧。

我又恐惧,惧怕我的小孩千千万万的小孩看到这样的“神话”故事。我看见远方的自己在振臂摇首一脸灰败而急切地否认。我好害怕他们认为历史有载的一切传统都是恭顺愚孝父母慈爱,害怕他们不能得见这一张真正天真不加修饰篡改的脸,或更可怕地去先入为主。

故事本来最后,他做了莲花三太子,也许原来那个小哪吒还得以蛰居此身某处。而这电影里,谁我都不曾见,但我却知道它是要我三太子,也彻彻底底地殁了,因之压根无处托生。

二十一世纪的肚子也许下翻死功夫能生出个西周的神模样,商周的子宫里就算人工培植怕怎么也孕育不出你二十一世纪的小魔童。

你没认得过他。那这名字,该还给他。

 5 ) 封神 / 不封“神”

首发于「MOViE木卫」 公众号:moviesss

早先就看到几位朋友推《哪吒之魔童降世》,心里是怀疑的。大约平时总被明星结婚生子,八卦绿帽劈腿,综艺乐队夏天之类的东西刷屏,搞乜嘢啊?!刷得多了,感觉现实世界太无聊。一年到头,压根没几部中国电影可看。放眼望去,水面一片浮尸。

动画开头,一堆LOGO晃过,跑出来一丢晶状体,还有用一口川普逗人乐的胖子版太乙真人。两个封神榜里的人物,围着一块石头打架,我内心是相当不屑的:什么玩意?!

看到结尾,才反应过来,这个开头也不是那么露怯。我甚至明白了,有人不喜欢这版哪吒,除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哪吒闹海》,更多还是接受不了哪吒被塑造成痞痞坏坏,口出狂言的小大人角色,包括不讨喜的烟熏钢牙外型,由何而来(叉烧一句:我觉得特别像那个商场里的斜眼熊猫。)

我到现在,也未必想接受哪吒这个人物的性格设定。整个封神榜的故事,被拆开打乱重组。神仙打架,人间遭殃,最底层苦大怨极、比海更深。片前幕后的动作,发现片方摆明了,要打算制造动画世界的封神宇宙——出彩蛋的方式,尤其尤其明显。

这个时候,我才有点震惊。哪吒有缺陷,是个被人当做妖怪魔鬼的野孩子,可是,那有什么关系呢。封神榜最不缺这些奇形怪状、天赋异禀的家伙,有人入了魔道,有人辅佐文王,不就是这么个神话奇幻故事嘛。

总体而言,《封神榜》的故事,也算是我的一个童年情结。毛阿敏和屠洪刚的片头片尾曲一出,那就是暴露年龄的时刻。剧集后面,跑出来各路仙家,牛鬼神蛇太多了点,死的人也接连不断,如今都有点记不上来。

这版哪吒的意外之处,不仅包括对哪吒形象的重新塑造(严格说来有多个造型),对敖丙的洗白,父爱如山等段落,还是挺意外。拿上美影的版本去批评本次动画改编,我不太同意。依此来想象当年,《大话西游》对《西游记》的改编,真是惊世骇俗。早先少年的我,始终无法接受那个尖着嗓子、胡子开裂、化妆大失败的家伙,会是孙悟空。

以这个例子做对比,并不是鼓吹《哪吒》有多惊世骇俗,而仅仅是,如果众人总怀念惦记前人的宝藏,而不是在宝藏之中,取之长处,那么这些宝藏,就只能是墓室里的落尘文物。再者,这次的热议,也对《哪吒闹海》有一个话题热度——即便它完全不用靠这个方式来证明其经典。

能看出来有海夜叉,敖丙的武器,李靖王府的家仆……它们都有《哪吒闹海》的影子。《哪吒》是一套商业娱乐取向的动画片,埋了很多影迷可以猜到的梗,尤其是顽童连环设计的独木桥、眼镜蛇、童子尿坑的无敌恶作剧。这个恶作剧,从福娃头套的小屁孩一出来,不少影迷就猜到了之后一系列走向。但从剧作上,它和前面大闹陈塘关市镇的捉迷藏游戏一样,只是一个三岁小孩所需要的娱乐方式,成为小恶魔或熊孩子都不为过。父母忙着斩妖除魔(父亲一年在天上),没人陪他玩游戏——踢毽子好坏另当别论。

这些看似无关的游戏埋设,是可以深化哪吒这个人物的内心。即便他从一出场,就是看破红尘俗世的惨绿样子——反正我是不祥之物,人之初,也不过一块顽石。

哪吒的几度挣扎,父母的老泪纵横,火与水、魔珠与灵珠的正反设定,同样力拓了这套封神动画宇宙(如果真有的话)的深度。三界九地的任何一个人物,是否从诞生之时,就被认定是好,或者坏。尽管打破这一切的口号,有点像撸直了金箍棒的《悟空传》,但不可否认,《哪吒》有讲的好上太多。

变身的哪吒,无法控制自己的能力,完全是暴走状态、打不死的绿巨人。他后来立马找到了驾驭自己能力的方法,实在有点小意外。敖丙身为王子,却是没落破败,替天庭看守大牢的龙族。对龙族的血与火设定,同样不再依据封神西游之类的中国古典神话,而是西方舶来。

如此摊开的话,封神的宇宙,已经可以展现多个精彩的人物,性格鲜明,感染力惊人。例如《封神榜》里,还有真正的王子们:伯邑考或两位纣王之子。不过,这段话纯属典型的想太多了。

回到穿插在正片中的三俗屎尿屁笑料,高明与否另说,个人并不反感。尖着嗓子叫“大家快跑,哪吒来了”的如花角色,瞎了眼、啥都没看见又出来总结发言的白头老汉,斗嘴不断的结界兽(比那个天上的“细云龙”好多了),人物设定都更像是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电影,而非许多人所想象的,对人体缺陷的取笑讥讽。就连踢毽子的方式,其实都很容易想起,周星驰在《少林足球》里,对着城中村的墙壁,猛轰大力金刚腿。

再者,动画片人物的高矮胖瘦,本身顶多只代表创作者和作画师的审美,而非散播歧视偏见。否则,你说宫崎骏《千与千寻》的老太太和巨婴吓不吓人,泥巴怪黏液怪又怎么会被看出来美感?《玩具总动员4》都可以在儿童向的故事里加入了迪士尼的王子与公主,调侃这个地方更像恐怖片的瘆人氛围。观众看待或评价一部动画片,是时候放开一下想象力了,甩掉动画片是给学龄儿童看、会教坏小朋友之类,陈旧迂腐的心理包袱。

《哪吒》我欣赏的部分,是大战开始后毁天灭地,还有喊台词的方式(比如前面说的想起《悟空传》)。我个人尤其喜欢的,是变身以及三头六臂形象出现的那一瞬间,以及结尾,《哪吒》又神奇地回到了没有肉身的原著故事中,本来以为天雷滚滚无法收场,此时此刻,惊觉一个封神的世界在等待,胃口大开。片中有两组二元对立的人物(哪吒/敖丙、申公豹/太乙真人),以哪吒和敖丙达成互相理解、一损俱损的CP方式,远不同于之前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惨烈故事。

人如果生活在谎言和欺诈之下,会变得对眼前世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如哪吒以为自己是妖魔,敖丙无视他人性命,百姓听风是雨抱头鼠窜。《哪吒》没有《大护法》那样血淋淋地映射时代,但片中人物尚能做出无畏义举,已是不易。尽管有人物性格转变过快的问题,爸不得爱你之类的包袱,作为娱乐元素浓厚,且不乏硬煽情爆破点的动画片,依然是不错的暑假档选择。

其他几部中国动画评星参考:

《大护法》 ☆☆☆☆ //movie.douban.com/review/8678627/

《大圣归来》 ☆☆

《大鱼海棠》☆☆

《大世界》☆☆☆

 6 ) 绝不温和地走进这命运!7大关键词+7大科普,了解真正的魔童哪吒

道友,请留步!

开门见山,2019年暑期档最值得一看的电影,就是这部。

依照目前的发展走势,《哪吒之魔童降世》大概正在重走当年《大圣归来》的路线,或许在这个青黄不接、缺斤短两的暑期电影市场,本片的承担的“任务”,要比后者更加重,空间也更加广阔。

为什么如此肯定,近几年的华语动画生态表示,技术早已不是衡量华语动画的标准,文本才是

我们见证了太多拥有优秀画质的动画电影,但拥有好故事的没几部。但凡一部拥有好故事的动画电影,一定是爆款,比如《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如此。

还记得我上学时候,导演饺子的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我就很喜欢,当年跟《李献计历险记》一同横空出世,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忆犹新,如今我并不担心电影的质量,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部作品,把脍炙人口的经典神话故事、全新的角色塑造、无厘头笑料以及当代价值观结合的如此紧密。

我之前一直担心的就是“魔改”的故事跑偏,但如今看来,电影的故事和人设虽然翻新,但整体还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以及神话故事大框架为底色的。

这就需要了解一下电影之外的故事,恰好我是个《封神演义》的粉丝,恰好俺对中国传统神话、神仙谱系比较感兴趣,所以这里继续八卦,哪吒为什么是魔童?电影里有哪些封神的梗?太乙真人为什么那副德行?申公豹为什么是豹子精?

当各位了解这些内容,您就会明白,这部电影虽然故事和人设大变,但这些是有依据的,骨子里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一套。

PS,目前电影已经点映过多轮,口碑早已炸裂,豆瓣8.7、猫眼9.7、淘票票9.6。。。


爸爸比较多:“哪儿托”到底是从哪来?

哪吒这个神话人物家喻户晓,但比起我国历史上那些吕洞宾、赵公明、孙悟空等有名有姓的神仙,“哪吒”这俩个字实在有些奇怪,也难怪相声里把这位错叫成“哪儿托”,成为著名的包袱笑料。以至于曾经一度,哪吒还被写作为“那咤”。

您大概已经猜到了,哪吒是外来人口,这两个字是音译。

哪吒,真正的名字叫“那罗鸠婆”、也被翻译为“那拏天”(参考文献:《中国神话大辞典》),这是印度神话人物,早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天神,在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等书中就已出现过。后来跟他老爹一起,被吸纳入佛教,在古籍《佛所行赞·第一生品》和《北方毘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都有记载。

哪吒的名字,取自“那拏天”的梵文发音“哪吒俱伐罗”

那拏天在佛教中的职位,是护法神

当然,哪吒的“祖籍”也不是印度。神话故事是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印度也是一样,哪吒的诞生,最早要追溯到波斯。

这个人物来自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也就是是我们熟悉的拜火教、明教。传说中的王朝“皮西达德王朝”第七位国王努扎尔(Nuzad),是波斯战神。

首先努扎尔在读音上与哪吒读音几乎一样,其身份也与哪吒相似。努扎尔是国王玛努切赫尔的儿子,也是玛努切赫尔国王的太子。在长达120年之久的玛努切赫尔执政期间,努扎尔作为太子一直四处征战,奠定了其战神的地位,可惜后来登基没多久,就让人给宰了。

随着波斯的入侵,为婆罗门教带来了波斯的拜火教基因。战争努扎尔也是这个时候进入到印度神话中,后来成为佛教的一员。

在我国,哪吒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代的梁朝书籍中。

梁武帝(萧衍)执政时期,释惠皎撰写《高僧传》,其中记载高僧道宣的故事云:“道宣持律精苦,尝夜行,道临阶,坠。忽一人承其足曰:‘某非常人,即毗沙门天王哪吒太子也,以护法,拥护和尚,时已久矣’”。

可见,这个时候,哪吒还是我佛的护法大神。

说到他爹,哪吒(那拏天)在印度的老爸,在是佛教四大护法之首——毗沙门天王,在中国他有个更熟悉的名字——北方多闻天王哪吒是多闻天王的第三个孩子。

PS,拜火教中,努扎尔也是玛努切赫尔的第三个孩子。

这位说了,哪吒老爸不是托塔天王李靖啊,怎么又成了四大天王的孩子?这就到了显示我国民俗神话极强极强的包容性和随机应变能力的时候了。

当佛教被传入中国之后,哪吒与四大天王也进入到了中国神话体系之中。但在隋唐时期,四大天王还不是这个亚子,造型那时候还是直接源自印度大乘佛教的形象,法器拿什么的都有,而且当时北方多闻天王手里拿的是宝塔

后来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靖(李药师)因功勋显赫,被后人纪念,就像关羽被封为武圣一样,李靖也借了北方多闻天王的形象,手托宝塔,成为与唐朝名将结合演变而成的神话人物。但人们觉得四大天王中,只有多闻天王名字,其他三位不配拥有姓名吗?干脆把让李天王单独出列吧,自立门派,就是我们熟悉的托塔李天王。

关于这段详细内容,可参考俺《狄仁杰四大天王》的文章:

四大天王到底是谁?10个问题看穿波澜暗涌的大唐

至此,手托宝塔的这位,就跟四天大王已经没关系了,从多闻天王升级到了托塔李天王,变成了天庭军区总司令。没想到多闻天王儿子哪吒沾光了,摇身一变李靖的儿子,抛弃了“旧爹”,随着新爹一块“鸡犬升天”。还多了一个姓:李哪吒

有意思的是,托塔天王的全称叫做“高上神霄毗沙门托塔天王”,没错,虽然李靖不当多闻天王了,但他的印度名字“毗沙门”却得以保留,这份乱啊。

PS,四大天王也后来变了样子,融合了本体民俗和神话故事,不拿宝塔的多闻天王后来改拿伞了,也有了新名字叫魔礼红

可见,从波斯拜火教传到印度婆罗门教,又在印度佛教中形成体系,再从印度传到中国,被传入本土后,先有民间传说,后有戏曲和小说等内容,综合了波斯战神和佛教护法神的精华,我国道教的哪吒即由此流变而来。

但,虽然哪吒这个人物是舶来品,但从形象到故事,都是基于我国文化原创的,跟印度波斯一点关系也没有。


附1:“哪吒”字意

音译的名字,为什么用这两个字?也是有原因的。

“哪(ne)”在《康熙字典》里指“傩”,本意是驱邪消灾,鬼神之偶像;“吒”字为正义,咤(异写)即 叱 吒,指叱吓邪恶之意,万邪诸恶的克星,象征叱怒也;哪吒合一即以傩叱祓禳鬼怪,有毫无阻档之威力与战无不胜之意义,此神名叱咤风云,代表至高无上的神威。


双面魔童:斗战圣神的发迹史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被设定为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

这个设定,大家会觉得是参考了《西游记》中孙悟空,混元珠与猴子的仙石对应,而且电影里,也把乾坤圈当“紧箍咒”用。其实无可厚非,比起孙悟空斗战胜佛的身份,出身于波斯战神的哪吒也不遑多让。

来到道教之后,哪吒的职位,叫做“中营金环大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更直白一些,在《三教搜神大全》中描述:“玉帝封他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天神之领袖,永镇天门。”在《西游记》第八十三回,莲花化身后的哪吒,“降服了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

PS,三坛海会大神 :

这个称号是《西游记》的里,但不是职位,而是头衔。 这其实跟“高上神霄毗沙门托塔天王”这样佛道混搭的名字一样,是《西游记》的特色。三坛是道教词语,天地水三坛,海会是佛教词语,就是僧人聚会的意思,所以“三坛海会大神”就是个混搭的,这是收拾孙悟空时,玉帝给哪吒的名号,相当于“海陆空总领先锋官”一样,并不是个职位

可见,天庭军区总司令的儿子,也不是省油灯。

而且电影中这样的设定,也跟哪吒的出身有关。咱们不考虑前身拜火教和佛教中的出身,单说道教中的哪吒,就有两种来历。其一是《三教搜神大全》,其二是《封神演义》。


★魔神转世

在《三教搜神大全》卷七中,哪吒的前身是玉帝账下一位大罗金仙,而且形象唬人,文中描述:

身长六丈、头戴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脚踏磐石、手持法律、大喝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

从其描述来看,要不是他是神仙,称之为恶鬼绝对有人信。玉帝命他下凡除妖,所以才托生为李靖之子。

电影里,哪吒魔童的形象,正是来源于此,“头戴金轮”不言而喻,只是电影中为了避开紧箍咒,将其变成了项圈,眉心中的印记,在哪吒变身后也有“三头九眼”的象征。


★灵珠子转世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的前身是灵珠子。

灵珠子是我国神话传说中在昆仑山天池处因久遇仙气而成天灵地宝的一块宝石。是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形成的。也有民间传说灵珠子原本是女娲娘娘座下的护法童子,后出世换名为哪吒。

在《封神演义》中也沿用了设定,灵珠子是阐教的镇教之宝,乃玉虚宫掌门元始天尊赠给乾元山金光洞的奇宝,由太乙真人送下凡间,托生为李靖之子,后来成为太乙真人的弟子哪吒。

电影里,混元珠的设定,正是来源于此,只不过电影分化出阴阳二珠,变成了灵珠和魔丸,这是电影的原创,一方面强化了“魔神前世”,另一方面也符合道家阴阳学说。

说白了,魔童就是《三教搜神大全》与《封神演义》的结合体,二者的共同点,决定了哪吒是天地之灵、万物之精,这一点也决定了其叛逆的性格。


附2:三太子

“哪吒三太子”的称号想必大家不陌生。但李靖又不是皇帝,哪吒为什么被称为“太子”。

很简单,不一定是皇帝的孩子可以被称为太子,“太子”的名号在周朝时期,诸侯、王爷的孩子也可以被称为太子,在汉朝时期,太子才被确立为接任未来皇位储君的称号。 诸侯王的继承人改称“世子”。

“哪吒三太子”这个称号,正式被确立是在元朝。因为在金国、元朝时期, 皇子与宗王之子均可称“太子” ,是源自女真的称谓,比如四太子金兀术, 是汉代之后的例外。

而李靖贵为“天王”,儿子哪吒被称为太子也是可以滴。同理,东海龙王的儿子敖丙,被称为“龙王三太子”也是成立的,哪吒和敖丙不愧是好基友,连名号都一样。

但在《封神演义》中,哪吒被称为“三太子”是错误的,因为当时李靖只是个总兵,相当于地方司令,也不是诸侯和王爷。而三太子的称号,则是李天王时期哪吒的头衔之一。


龙族天敌:想你时你在闹海

《哪吒之魔童降世》很有新意的地方,就是对故事大刀阔斧的改动,而且改的不错的说,因为这是有关哪吒诞生故事中,第一次没有“闹海”。

“哪吒闹海”,家喻户晓,从电视剧到动画片,小正太洗澡的故事,风靡万千少女。这个典故之所以出名,要感谢原著《封神演义》,但很少人了解,封神演义也不是“哪吒闹海”的原创。

就像《水浒传》中将水泊梁山宋江三十六员礼赞、武松打虎、石秀杀嫂为首的元曲等写进书中,从而让这些典故流芳千古一样,哪吒闹海也是脱胎于民间传说,被写进了《封神演义》中。

这里要多说一嘴,虽为《封神演义》小说的粉丝,也不得不承认,原著内容实则过于公式化,角色扁平,故事推进生硬。说句不好听,整本《封神演义》,就是一本人物设定集,或者是一套故事梗概,所以封神的改编空间非常大。

但就这本“设定集”中,唯独哪吒发迹,是完整的故事。这是连姜子牙、杨戬都没有待遇,后几位都是从下山开始说起,只有哪吒从出生到莲花化身、学艺下山是自成一派,整整三回都是他的故事,好似《水浒传》中的“武十回”(武松从打虎到上二龙山的十个章回)。

而且读者明显能感觉到,哪吒这套故事跟全书明显不在一个节奏中,封神武王伐纣的格局,但唯有哪吒故事里有天庭也有龙宫还有阴曹地府,这块更像是《西游记》的故事。

这就要托当时民间传说的福了,哪吒的故事,起源于何处不时而知,但在元代成书,明代完本的《三教搜神大全》中就有过记载。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一套:闹东海、杀龙太子、水淹陈塘关、灭石矶娘娘、莲花化身、折骨还父、追杀李靖。

原来《封神演义》在写这段故事时,把《三教搜神大全》又抄了一遍。

正因为有着完整故事为依托,哪吒的诞生和发迹才家喻户晓,也有了后世大量文学、影视作品对其二次加工。话又说回来,这也是最难改编的。也是电影的不俗之处,能对如此深入人心的故事进行大幅改动,而还有的放矢,改的挺好。

比如原著中对父权的反抗,迂腐的李靖,在电影里变成了亲情的维系,符合当代审美。原著中的毫无存在感的殷夫人,变成了巾帼女强人,也是时代潮流。原著中哪吒与敖丙这对冤家,在电影里成了好基友。这种阴阳对比、互为转化的设定,乃是导演一贯的手法,看《打,打个大西瓜》就知道了。

谁说没有闹海?下一部肯定有,龙王水淹陈塘关,哪吒大闹东海,在南天门前活捉龙王,这都是原著故事,敖丙大义灭亲?希望是吧。


附3:莲花化身

下一部肯定会有的情节,就是莲花化身。

与《封神》不同的是,《三教搜神大全》的后半段,就是莲花之后的情节,因为后者里,哪吒跟武王伐纣没关系,后者描写:

哪吒“折骨还父”之后,去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见到了世尊(就是释迦摩尼,《封神》的时间里还没有这位呢),希望辅佐世尊(也算回归故里了)。世尊见他可以降妖除魔,便以“荷菱为骨、莲藕为肉欧、莲叶为衣,令其复活,并授以密旨以及“木长子”,使其能大能小,穿河入海、斗转星移”,至此哪吒被引荐到凌霄宝殿,成为玉帝账下大将。

在《封神》中,化莲花是师父太乙真人给他的。

当哪吒还是佛教护法的时候,哪吒就有“析骨还父、析肉还母”的典故,比如宋代佛经《密庵和尚语录》《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中就记载了类似的故事,可见哪吒“自杀”是从印度那边带过来的。而借莲花托生复活则是中国人创造。因为莲花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圣之物的象征之一。民间传说中哪吒以莲花为身,正意味着使其彻底脱凡去俗,走向神圣,走向永生。

另一个意思,就是从佛教正式转行,加入道教。《三教搜神大全》中哪吒“莲花化身”的典故,真实的记录了哪吒这次跳槽:咱原本可是一心向佛,但是如来佛不收留啊,也怪不得俺了。


魔化体质:凶狠的狂战士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会变身,跟超级赛亚人一样,而且脾气不太好,这也是有渊源的。

哪吒的形象深入人心,源自《哪吒闹海》《哪吒传奇》等作品中,玲珑剔透的小正太,非常卡哇伊。这其实是“误读”,是后世对哪吒形象的二次加工,就跟电视剧《西游记》里把孙悟空等人“去妖魔化”的一样,是约定俗事的大众化改编。

《封神演义》原著里,哪吒是一位帅小伙,但跟小正太没什么关系,原著形容:

“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眼运精光,身长一丈六尺,此乃哪吒莲花化身。”

我们暂时不考虑“一丈六”为多高,就这个造型,威武霸气。而且书中对于战场上的哪吒,也有大量诗赞,其中多少将其形容为猛兽,比如打帮助黄飞虎打韩荣那一回:“哪吒锏枪生烈焰,韩荣马上逞英豪。众将精神雄似虎,哪吒像狮子把头摇。”倒是跟跟电影中哪吒变身后的形象倒是差不多。

哪吒虽然帅,但其行为和性格,却是典型的“魔童”。

“哪吒三回”的故事不再赘述,只是从杀龙太子、揍龙王、挑衅石矶娘娘,每次都是他先挑事,这都是他七岁时候干的事情。后来小哥一怒之下竟然把自己剖腹挖心,还是不安生。

书中形容“哪吒他生前性格勇猛,死后魂魄也是骁雄”,逼着她妈殷夫人给自己修宫殿:“不肯造行宫与我,我便吵你个六宅不安。”等到重生之后,哪吒更对老爹穷追猛打,不弄死李靖不罢休。要不是燃灯给了李靖玲珑宝塔降服哪吒,李靖估计就封神了。

如果说是哪吒小时候不懂事,那么长大后这位照样没咋收敛。

书中有大量哪吒凶狠的描写,从打张桂芳到力敌魔家四将,到生抗闻太师手下的四大雷部正神,都是一马当先,而且是个火药桶:“哪吒听罢大怒:这泼道焉敢如此放肆。。。”此等描写太多了,可见哪吒很容易失控

姜子牙账下唯一一次内讧,就是哪吒和黄天化,俩人差点打起来。要不是姜子牙在场并及时阻止了他们,恐怕这两位性烈如火的猛将就要展开一场内战了。

所以,后来姜子牙金台拜将,哪吒被封为前部正印先锋官之一,哪吒后哨,其余三个是黄天化、武吉、南宫适(kuo),后俩位是吉祥物,黄天化嗝屁之后,哪吒成为第一先锋官了。

比如睿智低调的bug杨戬,先锋还是需要霸气一些,狠辣一些,哪吒当仁不让,加上莲花化身,不惧魂魄攻击(余化、张桂芳真倒霉),还有一身法宝。令他成为了封神中周军乃至于所有角色中杀人、伤人最多的角色,用“狂战士”形容哪吒再合适不过。

这样的哪吒,是否与大家印象中的小正太不一样呢?无可厚非,文艺作品对角色进行加工,才使得哪吒的形象落地生根,更加大众化,那么《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这个原创性很大的故事,对哪吒的正太形象进行了“魔化”的塑造,绝非凭空捏造,也是有道理的。

原著里,哪吒本身就是个脾气暴躁、容易失控的狂战士,更别说小时候干得那些出格之事。将魔童的设定放置在电影大环境下,造成了很多搞笑事件,也突出了格格不入的特质。

所以电影正是运用了这个噱头,魔童一样的小正太,但骨子里面还是大众熟悉的“小英雄”人设,魔化与正太化之间的冲突,哪吒对于之间心智的控制都有描写,使得电影并没有跑偏,与当代观众印象中的哪吒完成融合。

这世界上所有的伤害都是一场误会。美好的主流价值观,勿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哪吒


附4:哪吒与孙悟空

虽然在《西游记》里美猴王压三太子一头,但毕竟是猴子的主场,哪吒论本领也不亚于猴子。二位都是战神,而且出身相似,一位是灵珠,一位仙石,都会“三头六臂”,可见二者都是民间神话约定俗成的产物。只不过二者区别之处,一位从道教齐天大圣跳槽到佛教成为斗战胜佛,一位则是从佛教护法神,跳槽到道教成为中坛元帅,佛道之间互通有无,你来我往。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朝杨景贤的《西游记戏文》中,哪吒是护送唐僧取经的十位保护神之一。

而且从《大话西游》《西游伏魔篇》再到《悟空传》,这些作品有意无意的都在强化孙悟空的异类熟属性和魔化特征,有点发掘其原著形象的感觉,而《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如此,这绝非偶然。

哪吒作为道教大神,其形象早已固定成小娃娃造型,而本片则是对其真正的形象进行了挖掘,一方面让观众感到新颖,另一方面也会打破哪吒传统的小儿科定位,人家本来就是凶神一位,如今三太子施展空间太小,而这部电影对其形象的重塑,以及“英雄不问出处”的草根定位,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精神,这才是符合当下观众审美的超级战士属性。

如今满银幕猴子乱跑,随着本片大热有望打破垄断,三太子未来可期啊。


附5:三太子敖丙

与哪吒一样,都是“三太子”,这位则是哪吒的反向映射。

无论是原著,还是各类影视作品,敖丙绝对是十足的反派。原著里很惨,被哪吒打死并抽筋。《哪吒传奇》里则是诬陷哪吒偷龙珠。本片里对敖丙进行了正向的塑造,成为英俊潇洒的玉面侠客,这个三太子身上,体现的同样是反叛精神。

但电影阴阳互相转化的设定,决定了该角色绝不简单,这一集就差点黑化。下集龙族水淹陈塘关,敖丙的选择也是关注点。

敖丙可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死后被封为了“华盖星”,在紫微斗数中,代表孤傲、孤寂、超然的命象。这大概也是敖丙的未来命运了。


法相变身:三头八臂还是三头六臂

电影里哪吒会变身,也是有依据的,因为原著里哪吒也会变身,叫做“法相”。

《封神演义》原著中,哪吒是三头八臂,出自第七十六回,哪吒食饮太乙真人所赠的三枚火枣和三杯仙酒所得,每当哪吒变出三头八臂法身后,蓝面獠牙赤发,三头九眼,并且每只手上都拿着一件神兵利器,分别是:“乾坤圈、混天绫、金砖、火尖枪X2、九龙神火罩、阴阳双剑”,一共手使八件神器法宝,而双脚下踏着风火二轮,这副模样,魔神无疑。

收了法身就会变回原来面如傅粉的莲花化身模样。电影里并没有表示其“蓝面”的形象,赤发+尖牙还是有的,再加上超级赛亚人的发型,更像原著中形容的“狮子”形象了。

但这个形象跟西游记里有所有出入,后者是“三头六臂”,包括《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如此,这其中有着民俗的诉求。

“法相”这种东西,是源自佛教,《封神演义》中有法相的不少,比如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三大师收狮象犼的时候都现了法相,基本都是一副鬼样子,而三位也就是后来的文殊、普贤和观音三位菩萨。还有西方准提道人, 更离谱,三十四头,十八只手。反正去过庙里的朋友都知道,头多胳膊多都是佛教法相的特征,也不知道他们脊椎能不能受得住.

其余还有几位,是被“被动法相”,跟哪吒一样都是师父骗徒弟吃点毒药进化而成,肋生双翅的雷震子、三头六臂的殷郊、吕岳、眼眶长手的杨任,可惜这三位比较倒霉,都变不回去了,只能这么呆着。唯独哪吒可以跟三大师一样,能够变回去。

哪吒早期是三头八臂的,这是他从佛教带回来的,也是最著名的。

《佛学大辞典》:“那吒,毗沙门天王之太子,三面八臂大力鬼王也。”

元朝修建大都城,明朝刘伯温重修北京城,也参考了八臂哪吒

正阳门东边的崇文门、东便门,东面城的朝阳门、东直门,是哪吒半边身子的四臂;正阳门西边的宣武门、西便门,西面城的阜成门、西直门,是哪吒那半边身子的四臂;北面城的安定门、德胜门,是哪吒的两只脚。从此北京城也叫“八臂哪咤(哪吒)城”的说法。

但后来,哪吒逐渐成了“三头六臂”,这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三六九”数字连用的习惯影响,“三头六臂九眼”,这才像话。

另外也有一种说法,相传古人参考了佛教哪吒的画像, 佛教天神要两手合十,哪吒有八条手臂,其中两条手臂合十,另外六条手臂手持法器。那么当哪吒跳槽到道教之后,就不用行外国礼了,所以就去掉了两只手。

可见,很多明代小说里哪吒都是八臂,比如《水浒传》里“八臂哪吒”项充,但在《西游记》里还是选择了“三头六臂”的说法,更符合我国民俗,也无可厚非。

有意思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品,对哪吒三个头开始做文章,哪吒不同的面相和身份,三头各表现一种,乃是主流。比如天开工作室的1/4哪吒雕像,三个头分别是:愤怒、女相、罗刹。正好代表了在大众心中的三种特色。


附6:哪吒的两位哥哥去哪了?

跟老师学艺去了,书中李靖交待的很清楚:“不才有三子:长曰金吒,拜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为师;次曰木吒,拜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为师。”

两位哥哥第一次出场,就是阻止哪吒杀李靖的环节,话说李靖也够没面子的。随后二位下山,金吒有文殊给他的遁龙桩(七宝金莲),木吒用吴钩剑(雄)、干将剑(雌),两位亮眼的环节,除了消灭九龙岛四圣,就是智取幽魂关了。

二位的原型值得一书。

作为老大,金吒的原型自然是毗沙门天王的大儿子——甘露太子,这位四头八臂,比哪吒还多一个脑袋。

“金吒”这个名字,则是来源于军荼利明王菩萨,也被翻译为“军吒利明王”,意思就是“持甘露瓶的明王”。只不过这个甘露明王跟甘露太子不是同一个菩萨,反正金吒的形象跑不掉的就是“持甘露瓶”,可惜原著中这位拿的是“七宝金莲”。

比起大哥,木吒的存在感高了很多。

木吒,也被写作“木叉”。他的原型是毗沙门天王的二儿子——独童子,是马头观音的化身之一,也被说成是观音的化身。而木叉又是观音的徒弟(《封神演义》里他是普贤的徒弟),在《西游记》里收沙僧时,观音的徒弟惠岸行者就是木吒,至少这里就跟毗沙门的二儿子有了联系。


严父+憨师:李靖与太乙真人

如果说《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哪吒的挖掘是有着原著依据,那么对于李靖和太乙真人则是原创了,对了还有殷夫人。

有道是“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两位在《封神演义》中,口碑都不咋地,哪吒叛逆的性格全拜二位所赐,必须改。

★先说李靖。

李天王在《西游记》里那副德行就别提了,《封神演义》也好不到哪儿去。书中这位是西昆仑散仙度厄真人的徒弟,但水平一般,宝塔还是燃灯给他的,加入武王伐纣后,只干了一件事,用宝塔压死了火德星君罗宣,其余寸功未立,最后混了一个天王之职位.

相比之下,同门师兄弟郑伦不知道比李靖高到哪里去了。

原著中李靖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哪吒小时候不管不问,只是操练军马,不教儿子,才惹出祸事。龙王熬光要上天庭告御状,李靖听后“大哭不止”,殷夫人给哪吒修了行宫,这个傻X还骂老婆,拆行宫。一系列行为导致哪吒复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追杀老子,把李靖追的狼狈不堪,这样的爹不要也罢。

同样是总兵,汜水关总兵韩荣和余化龙这俩忠义无双的凡人,比李靖强太多了。

★太乙真人就更离谱了。

这位就是护犊子,给了哪吒混天绫和乾坤圈之后就不管了,要不是他,哪吒就是去洗个澡,这两件法宝还不至于大闹东海。然后呢?哪吒无故射死了石矶娘娘的童子,这位不但不责骂徒弟,还下山帮着徒弟打石矶,用九龙神火罩把人家烧死了,你昆仑十二仙之一啊,哪有这样当老师的?

后来太乙给了哪吒三头八臂,原因也是很搞笑:“子牙行营有许多异士,然而有双翼者,有变化者,有地行者,有奇珍者,有异宝者,今着你现三头八臂,不负我金光洞里所传”。

眼瞅着广成子赤精子都把镇洞之宝番天印、阴阳镜都给了徒弟了,自己一咬牙,把压箱底的九龙神火罩、阴阳剑也给了哪吒。意思就是,给你这么多法宝,要给我们家涨涨威风,不能输给其他仙人哦。

要知道,当时哪吒已经是周营杀人最多的武将了,太乙还是这幅攀比不忿的形象,吃相难看。

不过太乙这幅折腾,还是有成效的,老大老二广成子和赤精子教了殷郊殷洪俩反骨仔,至此沉沦。万仙阵亮眼的三大师后来跳槽去了佛教,玉鼎真人跟他徒弟杨戬一样都很低调(这人极为抠门,连法宝斩仙剑都舍不得给杨戬),唯独太乙真人,仗着徒弟的声势,最后升职到了道教四御之一“东极青华大帝”的职位,跟南极仙翁平起平坐了。

再多说一嘴,十二仙里最倒霉的当属清虚道德真君了,自己一洞宝贝连带两匹坐骑都给了俩徒弟黄天化和杨任,看样子有跟太乙真人叫板的意思,让自己的徒弟不能输给哪吒。结果徒弟都挂了,自己的宝贝一个也没留下不说,他也再没了消息。。。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二位形象完全扭转。

太乙真人,憨态可掬的形象,不再咄咄逼人,直接将其踢出了十二仙的行列,他跟申公豹争夺最后一个仙班,成为搞笑角色。电影中的太乙真人,大概参考了《封神演义》中的黄龙真人,昆仑十二仙的搞笑大师,熟悉原著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位的梗。

电影对太乙真人的改动,非常成功。

而最成功的是李靖夫妇,弱爹变成了严父,殷夫人从毫无存在感的路人甲,升级为慈母。哪吒的反叛精神是不被世界所理解,孤独而战绝不妥协,唯有血脉至亲能够理解自己的儿子。比起原著中以死亡以绝望割裂过往与血亲,到了本作中,父亲以命换命时真的感受到父爱如山,成为电影最感人的一幕,多么正能量的价值观啊。


附7:山河社稷图

这是《封神演义》中的至尊法宝之一,并不是太乙真人的法宝,而是女娲娘娘的。

这玩意在原著中出场了一次,收服梅山七怪的老大袁洪的章回,原著里,袁洪神通广大谁也打不过他,女娲将此宝给杨戬,让他抓白猿:

话说袁洪上了“山河社稷图”,如四象变化,有无穷之妙,思山即 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想后即后,袁洪不觉现了原身。忽然见一阵 香风扑鼻,异样甜美,这猴儿爬上去一望,见一株桃树,绿叶森森,两 边摇荡,下坠一枝红滴滴的仙桃,颜色鲜润,娇嫩可爱。白猿看见,不觉忻羡,遂攀枝穿叶,摘取仙桃下来,闻一闻,扑鼻馨香,心中大喜, 一口吞而食之。方才倚松靠石而坐,未及片时,忽然见杨戬仗剑而来。白猿欲待起身,竟不能起。不知食了此桃,将腰坠下,早被杨戬一把抓住头皮,用缚妖索捆住,收了“山河社稷图”。

可见,山河社稷图的功能就是迷魂阵,类似凤凰幻魔拳的效果。虽然没啥攻击力,但厉害之处就在于连袁洪这样拥有九转神功的妖怪都能抓住。《哪吒之魔童降世》,利用了山河社稷图这个特制,变成了一个千变万化的空间,也成就了全片最搞笑的大战。


彩蛋:申公豹为什么是豹子精

并不是叫“豹”的就是豹子精,那么黄飞虎还是老虎精呢!

想必《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导演混过贴吧或者天涯,因为“豹子精”的说法当年在粉丝群体里很火,以至于百度百科如今都跟着起哄。

申公豹是元始天尊门下,姜子牙的师弟,并不在十二仙之列。之所以有“豹子精”的说法,主要有二:

★其一修为千年,是申公豹抢夺封神榜时对姜子牙的一席话:

“炼就五行真始诀,移山倒海更通玄;降龙伏虎随吾意,跨鹤乘龙入九天。紫气飞升千万丈,喜时大内种金莲;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

姜子牙修为40年,比他入行晚的申公豹却有“千年修为”,所以很多人怀疑申公豹是并非以人身修道的弟子,前面所谓几千年的修行只是修成人身的修炼。

★其二,申公豹的行为不像阐教之人,倒像是通天教主的截教门下。

阐教就是后来的道教,截教是封神原创,但从属性构成来看比较杂,既有闻太师、赵公明这样的俗家异人,也有精怪物化所成。比如龟灵圣母、乌云仙、灵牙仙等等,不是乌龟王八就是三大师坐骑,还有后来的孔雀大明王孔宣,更像是万物之灵的派别。

《封神演义》就是中国版的“权力游戏”,武王伐纣的背景下,是阐、截二教相争,结果是截教被灭,阐教元气大伤,一旁的西方释教渔利,偷了不少人。

其中申公豹搬弄是非,教唆截教门人反抗姜子牙,抢夺封神榜,而且跟截教的能人异士(三十六路人马)意气相投,三言五语便能说反对方,后期更是投靠了截教,是万仙阵的一个阵眼。说他是精怪修炼的人形,才与截教一拍即合,也是有一定道理。

可见,申公豹这样的行为,让大众有了相关的说法,但终究是猜测,并无任何根据,不过作为民间故事中的角色,他们的形象不就是在老百姓口口相传中才逐渐成型的吗!也是百家争鸣,多些争论也不是坏处。

但,首先咱们还是要明确,哪些是原著梗,哪些是来自民间二次加工,大家了解这一点即可。(同人文和原著党很容易打得死去活来,比如犹太、基督和伊斯兰)

更何况,申公豹的形象在大众中早已深入人心,单凭那一句口头禅,就无人能敌。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短评

哪吒就是那种看完了刷评论压根不会点开差评去读的片子,一定要看IMAX。

8分钟前
  • 少数豪
  • 力荐

讽刺的是,尽管角色口口声声说着“做自己”、“我命由己不由天”、“最害人的是成见”,电影却依然一直在用对肥胖、结巴、娘娘腔等特征产生的成见制造无价值,且一点都不好笑的笑料。

12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火然,意思是要火的样子。比大圣厉害多了。冰与火。不虐(让再长大点再来虐吧,先美好童年先),从头笑到彩蛋,踢毽子感人。丑萌喜欢。坐等好影院屏幕二刷。3D记得带上眼镜儿~火,火个小哪吒吧

14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力荐

这种段子堆成的对白恕不是我的审美。

16分钟前
  • 帕拉
  • 较差

看到海报和预告片,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哪吒太丑了。觉得丑就对了,因为本片讲的就是打破偏见。正如很多人一看这是国漫,就不看了;或者去看了,看了觉得还不错也要自动先扣20分。电影之中,骂哪吒是政治正确,只要你说哪吒是妖怪,就会有人跟着说;电影之外,骂国产片、国漫也成了政治正确,只要你骂它,就会有人给你点赞。其实哪吒不是妖怪,他也想降妖除魔洗清骂名;国漫也不都是烂片,也有人想拍一部佳作证明自己。比如这部《哪吒》。山河社稷图一幕真是天马行空,震撼无比,将曾经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物品具象化,也将中国神话的无穷想象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不再只是故事,而是能看到,能听到,能享受一场视觉盛宴。今年有《哪吒》,明年有《姜子牙》,封神电影宇宙即将开启。是时候以电影的形式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了。

21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2019年,哪吒都成家庭教育成功典范了,就算你是魔童转世奔着毁天灭地来的,只要家里有钱有权有天命,妈妈爱你爸爸把命都给你,再顶级名师1V1封闭式教育,不愁养不出一个精英来。金吒木吒抱头痛哭:“这个家里没有我们的位置……”敖丙是真可怜啊,背负了整个家族的不甘心,一人给片鳞好比读大学前村里每家每户给抓把小米,可走到城里,人家一看你头上的角就知道底细了。纵使哪天真能修炼成仙,身后还林林总总一大串亲戚呢,可敖丙能成仙吗?不被社会生吞活剥扒皮抽筋就不错了吧

26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神话故事新编,以一种不令人悲伤的方式来讲述悲伤的哪吒童年。丰富多元充满想象力画面;包含幽默、热血、感人和人生观点的剧情;还有安排得当的叙事节奏,结尾处高潮更是一波接一波,让观众又是激动万分,又是感动落泪,实在令人佩服,这就是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

3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牛逼了!没想到国产动画能把故事内核写得这么成熟,远超《大圣归来》。好几场戏被震撼到,必须五星鼓励了。将“水淹陈塘关”的故事元素打碎了重构,人设和剧情完全依照阴阳哲学来做。太极生两仪,混元珠分为魔丸(火)和灵珠(水)。太乙真人与申公豹,哪吒与敖丙,皆是一体双生。命运的偏离带来了秩序的倒错,于是,善与恶的边界变得越加复杂起来,耐人寻味。每个主要角色都带着宿命感,向死而生,阴阳相合打破命运。哪吒形象很颠覆,华语电影里也是难得一见,最重要的反叛精神立住了。导演想击打全龄观众,而那些嬉笑段落在关键时刻也催生出了悲情,让人泪目。高潮部分的场面戏够燃够磅礴,而且情绪饱满。以后再出国产动画,都将和它比较。

33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所有龙把鳞片扣下来的时候,我真的感觉敖丙压力太大了。”“我们全村可就指望你一个人去考大学了啊,一定要上清华啊。”“就算把其他报清华的人都杀掉你也一定要考上啊!”

38分钟前
  • 明安
  • 推荐

比白蛇缘起更成熟,国漫又进步了!!!又燃又有内核,打戏,画面,人物表情,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心理建设,都堪称完美。“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天生倔强,打破成见,这,就是哪吒!

41分钟前
  • 杰瑞的胸肌
  • 力荐

牛逼!牛逼!牛逼!4年前翻着白眼看完了《大圣归来》,4年后热泪盈眶地看完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没想到2019不仅仅是中国科幻大片元年,本片更是和《白蛇:缘起》一块儿创造了国产动漫作品前所未有的高潮。扎实的故事,生动的角色,饱满的情绪,炸裂的场面,这一切都构成了110分钟云霄飞车式的、畅快淋漓的观影体验,表面上是哪吒的传奇,骨子里面是《绝代双骄》+《悟空传》,毁天灭地的逆天气势更是燃破天际,好一曲震撼人心的“冰与火之歌”!都给老子去看!

4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不成,功变成仁”、《神仙的自我修养》、“申公公”、内服外敷效果都一样的解药…前面快笑死;指点江山笔、英气的敖丙、猪鼻子倒带器…中间各种神来之笔;“人心的偏见是座大山,你是谁只有你自己才说了算”、父母面前的生离死别…结尾又被感动得一把老泪。老妈的性格更立体,老爸李靖对哪吒说你的真实身份其实是…时,生怕他说出个“蛋”,这是这部毫不正经却又硬气热血至死的片子能干出来的事。集丧逼和燃于一身,在哪吒面前,没人帅的起来!锁定今年最佳国产动画。

4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卧槽居然看哭了,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国漫新希望,终于不再是假大空的中国风堆砌,而开始借神话寓言塑造真正的“小人物”。背负原罪的出身,命中注定的死期,对存在的笃定和身份的动摇,竟指向《刺客聂隐娘》的内核:一个人,没有同类。完整的世界观构建,父子母子师徒兄弟友敌,每一段关系都处理的有血有肉全无敷衍。美术剪辑配乐动作设计,处处都是亮点,就连喜剧部分也绝非装疯卖傻而存在无数细节作为支撑。海边夕阳踢毽和社稷图虚幻仙境两部分堪称绝美段落,飞驰想象力和一流制作实力的结合,值得一刷再刷。严格说是四星电影,但愿意加满五星狂推鼓励!

4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邓超救不起这暑期档,哪吒可以。

51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休说苍天不由人,我命由我不由天。新的故事,改编的很不错啊,就是有点短。友情提醒:观影记得带纸巾

52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年度最佳动画,不,年度最佳影片,剧作上的成熟应该让同档期的《狮子王》跪下来叫爸爸,起承转合水到渠成且饱含情感力量,这种成熟度不管是在动画这种形式里还是脱离动画都值得所有国产商业电影学习。整部影片看下来,在形式上非常现代化,包括笑点台词都贴近现代网络化的生活,是谓形散,但是影片把握住了哪吒这个神话人物的内在精神:我命由我不由天,并且自始至终都贯彻下去,是谓神不散,包括反派敖丙及申公豹都人物弧光饱满,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人类世界里,《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为所有异类书写的颂歌,这部片子就如同蔡依林在金曲奖上说的:献给那些曾经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机会与选择的你,请你一定要记得选择你自己,支持你自己。

55分钟前
  • 天马星
  • 力荐

这个夏天还有比“藕饼”cp更火的吗?

57分钟前
  • 阿珂
  • 推荐

技术上还是当下国产动画电影的水准,但在剧作的完成度上,却是第一次这么成熟,这么优秀!以前大圣大鱼或者白蛇这些剧本有先天缺陷的庸常之辈,都被称作是国产动画电影的良心之作,直到这部哪吒,才算是做到了剧本层面上的优秀,兼顾了喜剧元素和主题深度,还为之后的封神宇宙开了一个好头,大家以后可以忘掉大圣了。导演把哪吒的故事做了颠覆性的改编,逆天改命的主题在哪吒身上爆发了耀眼的人物弧光,最后哪吒直接对着电影院里的观众说,今天是我生日宴,你们谁都不准哭,这一刻的泪点实在是太可怕了。第一次给国产动画做自来水,在这个萧条的暑期档,这部肯定会是爆款。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暑期档到目前为止最好看的一部。真正打动我的不是哪吒的人设,而是找回了久违的看港片喜剧的快感!

1小时前
  • 阿德
  • 力荐

【B】这才叫真正的国漫崛起!美术,制作,人物塑造,立意都比大圣归来更好。最重要的是你真的能感觉到创作者不故步自封的力求突破,也终于在国漫里看到了一直缺少的“想象力”存在(虽然只是在场景,物件设定上这些较为基础的部分,但未必不是个好的开始),缺点是整体风格略显杂糅,笑点像港式无厘头,战斗场面像日漫,有的地方又有仙侠和好莱坞动画的影子,但最后个效果居然不错,而且对于仍处于摸索阶段的国产动画来说这完全能理解。另外,一个动画片的父子情都比隔壁《银河补习班》更真实动人,邓超和俞白眉请出来挨打。

1小时前
  • 掉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