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桃杰克

HD

主演:安娜索菲亚·罗伯,法米克·詹森,约翰·德利奥,斯科特·科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红桃杰克 剧照 NO.1红桃杰克 剧照 NO.2红桃杰克 剧照 NO.3红桃杰克 剧照 NO.4红桃杰克 剧照 NO.5红桃杰克 剧照 NO.6红桃杰克 剧照 NO.13红桃杰克 剧照 NO.14红桃杰克 剧照 NO.15红桃杰克 剧照 NO.16红桃杰克 剧照 NO.17红桃杰克 剧照 NO.18红桃杰克 剧照 NO.19红桃杰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东亚人晦涩的暧昧与难懂的崩溃

很久没有出现一部让我一口气追完又怅然若失决定写点什么的剧了。好剧推荐,且尤其适合于目前处于焦躁困境的你我东亚人。

恕我直言,在我有限的认知和目前的阅历下,我对未来自己的幻想就是剧中的艾米。事业成功,嫁给日裔艺术家,生一个可爱女儿,只需生育而无养育,老公在我低谷失落的时候带我做心理咨询,能够承认精神出轨且只敢对着辣妹照片打飞机。我住在有草坪的大house里,顾得起保姆,每个早晨有杯smoothie在我床头。

看似“I can have everything”,可这其实也是我们在社会注视与规训下,所理想化的生活。我们老中人的快乐来自于体面,来自于虚荣感,而非发自内心的快乐。在everything的背后,老公废柴且无法让我满足,女儿有情绪问题,怎么做也无法让婆婆满足。可那又如何?抛开这些隐忍和藏在聚光灯后的东西,我依旧成功。而那些丑陋且无法伪装的面孔,我可以在一个完全毫无瓜葛的陌生人前展露。因为他无从得知我的修养,我的体面,也无需再他面前伪装成一个成功的女人。我可以在他面前极端表露我的真实感受,俗称发疯。

东亚人一辈子都活在规训下。我们能想出来最解气最狠的报复方法也是去仇人家里撒一泡尿,且撒在厕所的地板上。而面对天不知地不知的地下情人时,也依旧过不去心中道德那一关,仅敢和情人聊天跳舞,且发生在另一个城市。如若这不是一部围绕亚裔生活的片子,那按照西方那套,应该是拿着枪直接上门爆头,然后开车狂奔数十里的狂野公路片or激情一触即发,还未进门就迫不及待脱去bra的年下爱情片。

其实很触动我的一点还有艾米和他弟聊天那段。东亚女在面对比自己不止低一档的foolish男人的时候,依旧可以从那些低端情话中找到安慰自己的点。即使深知对方是不可爱也无法爱的人,也依旧会陷入这种小情小爱中,渴望获取一种廉价却又纯真的情感。而东亚男人也从不将真实目的写在脸上,而是在一番糖衣炮弹的轰炸下,将目的描述得伟大宏伟,欺骗自己是因为爱才讲出这些话。最可笑的是,在面对这种大男子主义下的“百万宣言”,艾米认真回复“钱没有这么容易赚到”,他弟立刻恼羞成怒,用最带有贬低色彩的词语回击。多么可怜呀!那颗自大又脆弱的小心脏是多么不堪一击呀!

我们无法单纯地享受sex,享受生活,享受快乐,这一切都要加上意义与理由,才能获得享受的价值。这就是咱们东亚人,一辈子拧巴矛盾,一辈子晦涩难懂。我们痛苦来源于此,却又在这种隐晦的爱中寻找真理,获得像揭晓谜底一样的快乐。

 2 ) 《怒呛人生》:丑陋的东亚人

网飞xA24的爆款美剧《怒呛人生》镜头中,编剧Lee Sung Jin毫不忌讳地书写了丑陋的美籍东亚人[1]。而最“惊艳”的角色,非Naomi莫属。

故事开始之前,Naomi先和福斯特零售商家族、Jordan的弟弟结婚,紧接着又凭借自己的交际手腕,和Jordan喜结百合。在第一集中,从Jordan的祝酒词中,我们得知是她从弟弟那里抢来Naomi。

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不叮无缝的蛋。Naomi也许知道Jordan在福斯特家族里的地位,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脑补出Naomi是如何演了一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戏码。

至此,我们急于给Naomi贴上「心机婊」的标签,对她不上台面的行为感到不齿。作为剧中的次要角色,Naomi很容易也很自然被唾弃被鄙视,但我恰恰认为,Naomi是《怒呛人生》中最吸引人的角色。

❗️以下含剧透内容❗️


01 Naomi的野心

作为配角,我们对Naomi的身世一无所知。不像编剧给了浓墨重彩的女主角Amy那样,我们不知道Naomi在嫁入豪门之前的生活,看她的举手投足,我们甚至不知道她是美籍亚裔中的华裔、日裔、韩裔、越南裔、菲律宾裔。

似乎除了Jordan,她的生活没有其他属于自己的空间——除了那个路易威登大衣袋。那个大衣袋的空间,是Naomi给自己留下的唯一抒发真情实感的空间。

为了报复Amy对她提出帮忙写杂志封面人物推荐信的不理不睬,Naomi蜕成一只虫蛹,钻进路易威登的大衣袋(你甚至可以说这像是裹尸袋),在Nextdoor邻里app上揭发攻击Amy的路怒事件。

我们不得不问,Naomi住在Jordan的豪宅,她又在自己的私人衣帽间,为什么还要钻到一个蛇皮袋,拉上拉链,在一片漆黑之中,才能说她心里憋着但不敢当面怼Amy的话?

也许她无法容忍自己对Amy的嫉妒心。 也许她对自己即将要做的「坏事」感到羞耻。 也许她从来没有什么安全感。 也许从来没有人告诉她:生而为人,你有发表自己负面情绪的权利。

Naomi的野心伴随着她的自我压抑。这像极了《美国丽人》里光鲜亮丽的房地产销售的卡罗琳。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还记得她含着泪,神经兮兮地对着镜子,边抽自己耳光边说:我爱我的工作,我爱我的工作。

Naomi看到Jordan对Amy的主动殷情,是不是也在脑子里循环播放「我爱我的生活,我爱我的生活」给自己洗脑?

02 女富豪的黄热病

放在五年前,Jordan Forster这样的角色一般会由白男饰演。

最近一次看到邪恶的白女角色应该就是Jamie Lee Curtis在《瞬息全宇宙》里饰演的国税局大妈。那个人物的原罪来自于角色背后强大的政府系统对移民个体户企业的不宽容。【网友指正:国税局大妈不是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

但到了Jordan这里,就上升到了白人主流文化的侵略和抢夺。和《逃出绝命镇》里女主的老爸对异域文化的迷恋一样,Jordan热衷于搜藏世界各地的文化珍品,越偏远就越喜欢。

当她听女主婆婆Fumi讲述了月亮椅背后的故事后,便喊价十万美金。(美国硕士生毕业平均年薪在6-8万美金,十万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好几年的积蓄。更别提放在密室里的那些珍品的总价值了。)在Jordan的逻辑里,任何东西都是可以明码标价的,包括人。和普通大众换衣服一样,Jordan可以当着所有人的面吹嘘了自己的猎艳史,从弟弟那里掳来Naomi,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换掉Naomi,换上她的新宠Amy。对有黄热病(yellow fever)的Jordan而言,Naomi、Amy和她私藏的异域珍品没什么本质区别。

究竟是谁让Jordan如此地放肆任性?

03 白人特权

怼王比尔·伯尔(Bill Burr)在他的网飞2019年单口喜剧专场《比尔·伯尔:纸老虎》(Paper Tiger)有这样一段杀气腾腾的开场白:

我不知道在美国做一个白女有多么难。听着真的很难,因为白女总在发牢骚。她们动不动就问:“你知道(作为白人女性)我是什么感受吗? 我的反应是:好吧,我想你的生活质量会比我(作为白男)的生活略逊一丢丢。
甜心,你今天过得怎样?他们没冰镇你的玫瑰红酒还是怎么的?电车没接到商场里吗? 我真的很气,这帮白女竟然有种把我的白人特权扔回到我的脸上。她们居然有脸将自己和这些“有白人男性特权的白人男性”区分开来。 你们都在说些什么胡话?你和我一起坐在按摩浴缸里呐!所以别他妈抱怨了,好吗? 【指在白男享受有色人种提供的廉价服务和劳动力时,白女并没有站出来和白男划清界限。】

作为白人,尤其是家财万贯、金发碧眼的Jordan,她拥有的特权是无限大的。所以她看不到别人的挣扎和脆弱,即便看到她也毫不在乎。

在公共场合,Jordan被Amy的艺术家老公George当场回绝,这对习惯被人捧的Jordan来说,是闻所未闻的奇耻大辱。何况在Jordan眼中,George不过是一个在家带娃的亚裔妈宝男罢了。所以她会慌乱地说,自己有个在尼泊尔的会要开而匆匆离场。

04 Naomi的选择

一开始看剧的时候,我一度以为Naomi是Jordan的私人助理,直到最后看到她们跳舞接吻我这才恍然大悟。不得不说,Naomi散发出的讯号,让我怀疑她是为了Jordan的钱和地位才变成百合的。

虽然开豪车住豪宅,但在另一个模范亚裔同胞、白手起家的Amy面前,Naomi没有任何底气,Amy甚至都不在乎Naomi的观点。在Amy和观众眼里,Naomi充其量不过是花瓶、寄生虫、哈巴狗、变色龙的合体罢了。

长期被物化漠视的Naomi需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所以她想让Amy给她写杂志封面人物的推荐信,在被对方草草拒绝之后,她想通过那起路怒事件向Amy发起警告,证明自己不是好惹的,证明她对Jordan的影响力足够让Amy的绿植公司的收购失败。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可能会急于给Naomi贴标签下结论:小肚鸡肠、红眼病。Naomi嫉妒Amy是没错,但《怒呛人生》优秀之处在于,编剧把一个美籍亚裔女生对另一个美籍亚裔女生的嫉妒提升了好几个层次。也就是Naomi嫉妒背后的逻辑,也是大多数亚裔在美国主流社会经历的写照。

举个例子,当下美国企业的招聘广告里,都会看到力挺多元文化的官宣。所以公司会招一定数额的亚裔来达标。这个时候,如果这两个亚裔都在同一个职能部门,那势必产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零和思维模式。

勤勤恳恳的美籍亚裔很早就接受了白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大家只会想着互相拆台伤害,导致最后的大赢家还是白人。因为在我们的字典里,我们不会想着是游戏规的问题,甚至都不敢去推翻现状。我们慕强恐弱,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唯一的真理。所以白人或其他特权阶层,像看耍猴一样,看底层人为了一块面包相互残杀。这样的故事从古罗马竞技场上的角斗士到2021年网飞剧《鱿鱼游戏》,一直存在并经久不衰。

05 同胞的遗弃

我们中极少数成了幸运儿Amy,而大多数还是渴望被看见被认可被拯救的Naomi。Amy们辛劳大半辈子,终于上了岸。而还在水里扑腾的Naomi的我们,有两个救生圈:Jordan们和Amy们。这时谁拉我们上岸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虽然讽刺,但特权在握的Jordan们出手相助的可能性远大于身为同胞的Amy们。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Amy救不了我们?我们情同手足!

因为Amy们太累了,Amy们只想躺平。正如Amy自己说的:我只想早点卖掉公司,在家相夫教子。作为大众的我们,可以对Amy投射女生帮助女生、亚裔帮助亚裔的理想。但是,对不起,Amy的她们救不了Naomi的我们。

这是过去的美式亚裔影视剧中无法触及也不敢处理的痛点。从《喜福会》(1993)、《初来乍到》(2015-2019) 到《摘金奇缘》(2018),这些故事充其量是为了迎合美国大众认可的亚裔的模样、彰显好莱坞政治正确的宣传片。近期刚获2023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瞬息全宇宙》还只是蜻蜓点水,而到了《怒呛人生》就是抽丝剥茧,更犀利深刻地讲述了不同阶层的美籍亚裔的困境。

此外,它还贡献了令人震惊的荧幕死亡。

06 生存还是毁灭

当抢匪在Amy的指引下,突袭Jordan的豪宅时,Jordan对Amy小声说,一起去她(新建的)安全屋。

细心的观众应该还记得之前的铺垫:在Jordan听Naomi说了路怒事件后,她的第一反应是要装安全屋。

在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个传说中的高科技安全屋的时候,整个剧最惊悚的名场面也由此降临:

Naomi率先到了安全屋 Jordan让她等一等,但后面20米开外就是追兵 Naomi用理智战胜情感,果断按下按钮 Jordan被自己养的女人和自己买的安全门闸拦腰斩死

盯着电视屏幕,我下巴都要吓掉了。我在豆瓣上标记的已看影视剧目前是1400部,我上一次看到富家白女的惨死可能是《白莲花度假村》第二季。Tanya跳船不成脑瓜被撞而死于非命。但论惨状远不如《怒呛人生》里的Jordan。

一方面,导演和摄影非常克制,我们并没有看到写实的全部画面,但通过Jordan演员的脸部特写和惨叫、拦腰被夹的声效、安全门反复挤压Jordan躯体伴着“障碍物”(Obstruction)的平静女声提示音、Naomi盯着Jordan只剩上半截躯体的眼神、白男抢匪看着Jordan只剩下半截躯体掀开面具呕吐的反应、外加安全屋触发的浓雾和红灯渲染,这一切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颤。

另一方面,我相信按下按钮的瞬间,Naomi是有犹豫的,毕竟人心是肉做的。但到头来,Jordan和Naomi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危险逼近,才是检测她们之间到底是白银还是塑料。很可惜,Jordan除了给她所谓的荣华富贵之外,还有什么呢?她追求Amy的时候,也践踏Naomi的尊严。【厉害的网友指出:Naomi关门也是因为目睹了Jordan面对劫匪时,轻松选择出卖她自己。】

Jordan从来没爱过Naomi,也从来没给过她要的安全感。凭借Naomi左右逢源的交际手腕,今天死了一个Jordan,明天就能在天使之城找到一打Jordan。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此时不关门,更待何时?Naomi具有强烈的生存意识,她股子里的狠劲,确实令人背脊发凉。但对长期被标为模范少数族裔(model minority)的亚裔而言,这样的角色处理,具有历史性的突破意义。


在好莱坞的主流叙事中,多为白人主角。尤其是惊悚片恐怖片中,一般死的最多最快最惨的是黑人、拉丁裔等少数族裔。比如,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1993)的开场,最先死掉是黑人安保大哥。即便在有色人种和白人共同完成最终任务而上岸,但在故事结束之前,非白人多半会被怪兽吃掉或莫名其妙挂掉。八九十年代或更早的美国电影里,这样突兀的结尾不胜枚举。此类叙事仿佛是在说,只有白人才有资格“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近几年好莱坞、奥斯卡、金球奖对自己“太白”(too white)审美的反思中,似乎终于开始觉醒并意识到过去盛行的白人拯救世界(white savior)的默认主流叙事。而在漫威等超级英雄故事里,排得上号的都是白男。和《黑豹》一样,《尚气》是亚裔超英故事里零的突破,但刘思慕的角色还是绕不开亚裔男生若不是编程宅男,就是功夫英雄的俗套设定。

回到《怒呛人生》,Jordan的惨烈死法在视觉上冲击是巨大的。因为对一直霸屏、占叙事主导的白女而言,太少见了,甚至可以说是罕见的。故事里另外唯二死掉的是一起去打劫的白男。车里的小胖、表哥、弟弟命运多舛,却都幸免于难。这在美国影史上都是罕见的。它带来的冲击力让我们吃惊。但吃惊之余,我们也会隐约意识到这和我们固有的影视剧逻辑完全不符。

在看到女富豪的惨死久久不能平静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问自己,心里面是否还有一个声音在悄声道:

Good job, Naomi! Good job!*


[1] 对《怒呛人生》的主要目标观众及本文探讨的「美籍东亚人」感兴趣的豆友,推荐阅读这篇【西方世界里的东亚文化背负】。

PS. 我在油管上看到编剧的一个采访,说演Jordan的Maria Bello非常enjoy被夹死的场景。知道这点后,我对她更是深深的respect。为了作为少数族裔的亚裔生活地不那么压抑,她贡献了一场堪称伟大的荧幕死亡。

PPS. 我非常能理解“good job"这种说法可能对部分网友产生的不适感。也许只有在当地被视作「少数族裔」生活工作过才可能会有更深切的体悟。这种感觉和当时《逃出绝命镇》的公映很类似:你去任何黑人同胞居多的场子,最后白人被一个个干掉时,全场是鼓声雷动、欢呼雀跃的。因为他们第一次在惊悚片中看到同为黑人的主角终于坚持到了最后而没有挂掉。所以我说Naomi以及编剧这个大胆的选择是"good job"——这是美国亚裔在荧幕上一次重要胜利。

 3 ) 「怒嗆人生」有很棒的劇外話題!劇中的女主丈夫和反派的現實生活!

「怒嗆人生」有很棒的劇外話題!劇中的女主丈夫和反派的現實生活!

每次片頭一開始有一幅快閃的畫作,那些畫其實是David Choe 畫的,他也在劇中飾演 Danny詭異的表哥Isaac Cho 。Issac在現實生活中不只是演員、記者、還是一位蓺術家!

如果你眼睛銳利的話,你應該會發現他有點眼熟.臉書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草創第一家臉書辦公室成立時,請了一位蓺術家畫一面辦公室的大牆,當時請台藝術家收現金,或是在末來領股票。那位藝術家認為現金也不多,不如賭上這一把,決定不收任何一毛錢,等末來的股票。

在2012年,zuckerberg對那位藝術家補上當時價值200萬美金的臉書股票作為感謝,那位藝術家就是 David Choe !

這個新聞後來成為矽谷傳奇,也開始了矽谷科技公司聘請蓺術家畫辦公室大牆作為裝飾的藝術文化。他可能是全劇組員最有錢的演員,但是他在真實生活中,完全看不出來他千萬富翁,過得相當樸實,乍看還以為他是位潦倒的蓺術家。導演去 David的家翻出了未曾展示的畫作當作片頭的驚悚的圖片!

另外,劇中女主角Amy Lau的丈夫 George Nakai是由Joseph Lee飾演,他在劇中飾演一位在家帶小孩的「不成功的藝術家」。他在現實世界裡是一位超級成功的藝術家!他的畫作嘗試印象派風格,在真實的人像油畫中突然加入破壞的筆畫,殘缺卻和諧,善於拼貼與黑暗的美。他的作品不止展出就售完,同時還有一派畫迷追逐。

(節取自數位藝術家黃飛龍文章)

 4 ) Road rage有利于身心健康

Amy这样的人,真的很妙。

我不觉得她是抑郁的,或者不稳定的,或者负面的,她不要太正常。

一生要强的亚洲女人,有钱有能力,但是每天跟个火药桶一样,很紧绷,感觉并不对自己的社交圈子感到舒适。

很多镜头都觉得哎!为什么周围让她感到这么不舒适啊! 她的成就,家庭,社交关系,社会地位,都没有能真的给她幸福。

Amy在面对她的花瓶老公时讲话明显不是自己,有种紧张和努力迎合的感觉。不舒适。

虽然Amy和Danny从第一集到第九集都在撕,只有第十集的最后一分钟抱在一起,但他们一直是一种人。

情感非常充沛的人。

就如同Danny在教堂听歌到疯狂落泪、但没说一句话那种状态。

而George是他们俩的反面,非常chill、自洽,没啥能力但很自信稳定,认为愤怒只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情绪,一切都可以正面看待的“那种人”。

这部剧还塑造了一些其他类型的人,也很有意思,但不展开了。

情感充沛的人撕起来的时候确实很爆笑,因为他们想表达的东西真的就太多了。从童年到家庭到工作到生活感想,这一切到了George那里,“你只是抑郁了,it's ok。你会好起来的。”

这句话是真的太下头了,也太真实了。就是生活中总是会有George这样的人,在你认知不够的时候给你痛苦、在你认知足够的时候让你愤怒、在你认知完全够了,可以抵抗他者的时候,你才会体会到对方并不是善意,也不想帮你,只是在你的身上释放他自己的主体,在侵略。

为啥Amy认为自己爱George?因为她虽然靠自己成功了但由于原生家庭交流不够、接收到的爱意不够,加上看过父亲出轨对婚姻有一定阴影,所以她厌恶自己的一部分人格。

因为她前期需要靠拼命压抑和自我说服去得到所谓“成功”,需要成为以及拥有“everything that i'm not“,她不停强调“unconditional love“,事实上她比谁都清楚这世界上的爱意都是拼命奋斗换来的,根本没有无条件的爱。

长期的自我厌恶和自我洗脑导致她真正的人格完全没有出口,所以“fuck gun"、“fuck life”,和Danny road rage。但只要她还在厌恶自己的人格,她就没法爱自己。所以她和George谈论离婚的时候,说房子给你、一切给你,但是求你不要把琼带走。因为她还是爱不起来自己,需要“女儿”这个“George的延续”去继续论证她成功了(不再是自己那个样子了)。

Road rage以及她每一次的发疯,都是她最真实的时候,也是最放松的时候。真的很爱。

Rage,是Amy和Danny这样的人,表达对这个世界恨意的一种方式,而本质上是一种非常渴望以及想要去爱,而暂时做不到。

George这种人,虚伪演绎到极致,骨子里是一个只在乎自己社会地位的人。接到女儿直接不管老婆死活离开现场,离谱撒谎说只有精神出轨没有肉体。最能体现他人格的一句台词,是离婚的时候他回答Amy“律师会知道怎么处理”,他可以做到在痛苦的下一秒发PR稿一般的官方,说明一刻真心都没有,Amy何必为一个假象痛苦呢。不同的两类人罢了,互相侵略有什么意义。

所以as long as Amy还在恨自己,她看到和自己本质是一种人的Danny的时候,那种厌恶和愤怒其实是给自己的。而当她终于不恨了、接受了自己,她也拥抱了Danny,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充满爱意,是松弛的,不是紧绷的了。

很搞笑,很浪漫,很讽刺。对Amy来说她经历了我最熟悉的陌生人,和我最陌生的自己人。

最后一幕,真的很爱

 5 ) 黄阿丽拿枪自high,不愧是A24

《怒呛人生》由一个很小的切入点,一起路怒事件,连接了两个不同性别、不同境遇但同样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苦恼的人。

丹尼·周是一个失败的承包商,在生活中处处气运不佳、在工作上技不如人、在家庭里被父母和弟弟拖累......

无法掌控自己人生的无力感和时代背景下个体的没落感都在丹尼·周遇到这起怒路事件后彻底爆发,面对一个极度暴躁的陌生人,他决定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导权,驱车追赶白色SUV的司机。

艾米·刘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作为一名成功的女企业家,艾米·刘承担了传统家庭中男性的主导地位,而来自艺术世家的日本丈夫成为了家庭主夫。

尽管艾米已经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她的公司也即将以1000万元的价格被收购,但艾米时常因为不能陪伴家人、无法彻底放松偶尔依赖他人而烦恼。

艾米在演讲会上说,面对女人常常要被问到的那个问题,她以自己的经历表示:“我们可以拥有一切。”

但事实上,艾米并没有在兼顾事业的同时兼顾到家庭,她并没有如她台前表演的那般自如。

工作的疲惫、女儿的疏离、性生活的无趣、丈夫社会价值的隐没都构成了艾米的人生困境。

于是这场路怒事件刚好给了艾米一个脱下面具,尽情爆发的机会。

面对匿名的他者,艾米毫不顾忌的发泄着来源于自己生活的愤怒。

而在一切由愤怒引起的报复行为的背后,两位路怒事件的当事人却逐渐进入了对方的私人生活,在与其相关者的接触下逐渐完善了那个模糊的他者轮廓,并且也看到了愤怒之下那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艾米接触到了周的弟弟,并且在聊天中与其产生了共鸣,在与弟弟的暧昧中重获了失去已久的激情和情欲,最终跨过了婚姻伦理道德的界限。

丹尼接触到了艾米的丈夫,找寻到了两人的共同爱好。

通过画像的聚焦,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艾米。作为一个成功者,她没有获得应有的自如和安慰。

丈夫在逆情感关系中丢失传统男性气质转而向艾米的助理寻求等级认同;婆婆高人一等的挑剔态度、为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用尽心机;弟弟看似单纯的陪伴却也在借钱被拒后厌女本质暴露无疑。

在抛弃宗教信仰后,处于人生谷底的丹尼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信仰和对教会的归属感。教会的翻新项目,不仅帮他解决了财务困境,还逐渐找到了那个父母口中的好韩国女孩。

一起路怒事件后的人生相遇,两人看似已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平和,但更大的矛盾正在无形中酝酿。

艾米发现丹尼以丈夫朋友赞恩的身份直接出现在自己家中,而丹尼也发现了艾米就是弟弟一直以来的那个网络女友。

私人生活被侵入和监控的愤怒迅速让两人的矛盾再次升温。

之后艾米出轨的事情被丹尼弟弟报复性的告知给丈夫,艾米又作证将丹尼的表哥从监狱放出……

直到最后的高潮,相关人都各有目的齐聚富婆家中。

富婆离谱的死亡和《白莲花度假村》惯有的黑色幽默如出一脉。

艾米和丹尼的荒野求生又有着《瞬息全宇宙》的诗意和哲学。

不止文本角度上的独特和精彩,《路怒人生》还是一部极具先锋性意义的剧集。满屏的亚裔角色打破了传统荧幕霸权,暴躁的亚裔故事讲述了亚洲人独有的紧绷情绪。

当《亚特兰大》、《姿态》等聚焦黑人的剧集在电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时,我们也需要诸如《路怒人生》这样能反映亚洲文化和亚裔心理的优质剧集。正如《瞬息全宇宙》获得奥斯卡对于亚洲文化的意义,《路怒人生》也帮我们抢夺了主流文化话语权。

 6 ) Beef怒呛人生,安利给每一个不幸福的人

今年大火的剧也看了一些,黑暗荣耀,重启人生挺不错,可是让我共鸣最多,一气看完,还回味反思的就是Ali的怒呛人生,将东亚自我压迫到崩溃最终家破人亡的一生通过黑色幽默和各种粗话展现出来,其中原生家庭,亲密关系,沟通表达,自我压迫等课题也是我最近一直在反复思考的,我要安利给所有焦虑缺少自我的女孩子!

简要剧透(慎看):Amy辛苦工作创办一家小公司养活全家老少,丈夫中看不中用还精神出轨,女儿情绪控制有问题,更喜欢爸爸。Amy希望通过丈夫家族名声把公司卖个好价钱,从此回归家庭。结果开车撞上自杀不成退货也不成的美国蓝领Danny,他养活自己和弟弟都困难,但还要背负着父母期望努力攒钱买一块地重建家族旅馆。全剧透露着压抑,Amy为着自己实际并不想要的“完美生活”带面具生活,Danny拼死拼活为别人而活却怎么也实现不了家族期望,两人经历互相报复,Amy出轨,Danny朋友抢劫绑架等,最终亲手破坏掉了对方和自己的人生,反而获得了解脱。

原生家庭的痛苦和承袭

逃离

我在豆瓣和小红书看到了太多太多人凄惨的成长经历。父母那一辈物资困乏,普遍认为把你养大,不缺吃少穿,供你上学,满足你的基本物质条件已经算是合格。以他们的眼光看的确是,毕竟还有很多人生而不养, 不给钱上学,这种情况女生居多。

然而东亚的家庭氛围多是严父慈母,加上重男轻女,母亲被压榨的缺少情绪管控,父亲不会表达自己的爱意,孩子就在吵架/冷漠、高压甚至家暴的环境下长大,青春期走向抑郁自杀的不在少数,好不容易长大逃离家庭,却陷在小时候的痛苦中走不出来,又缺乏切割亲情的勇气,每次回家每次通话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窒息。“你说的好像我们很邪恶,我们做了什么?”

有些父母尚可以保持理智沟通,有勇气的子女通过和父母沟通还可以解开心结,走向自己的人生。但同时也有很多父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偏执观念,无论怎么沟通都没用,他们永远不会认识到自己有问题。这种父母,我就一个建议,放过自己,尽快逃离,永远保持距离。

继承

我日常的一个焦虑点是批判父母却不自觉的成为了他们,无意识的用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比如我始终觉得爸妈压根不尊重我,没有把我当成独立的人看待,就像养了个宠物一样,希望我听话懂事,不尊重我的诉求,不重视我的情绪。导致我形成了待人的惯性:畏惧职场上位者,和他们相处会小心翼翼保持距离,然而和我亲近平等或者弱小的人,我也会不自觉的做出不尊重他们的行为,甚至自己都意识不到哪些行为属于不尊重。相比父母,我们好的一点是会自省会道歉,但这种深植在神经回路的习惯改起来的确非常困难,需要长期觉察和自我教育。

和解

就像剧中所说,父母生育子女,“以父母的身份把自己的创伤撒到下一代”,一个家庭几代人存在相同的问题。小时候觉得父母恩,现在更觉得生孩子是父母的自私,这是人之本性,父母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选择把孩子生下来。有些未自省的父母选择以相同的方式对待子女,有些努力不让孩子走老路获得救赎,还有些人选择不要孩子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亲密关系,有钱有爱就够了吗

我想问下各位女生,你们父母给的择偶建议是什么?我爸没参与过,我妈一直说“有钱没钱没关系,对你好就行”。她从自身经验出发,觉得男人体贴就可以少受点苦,可是仅仅对我好就够了嘛?她辛苦一生到老还是很穷,一直吃没钱的苦而不自知,甚至觉得钱不重要,真不理解她的脑回路。从我自身经验出来,我相处十年的男友能挣钱能照顾人,这就够了吗?并不,我们还是经常大吵小吵,所有这些吵架的根源都是三观不同。我认为物质很重要,去哪玩吃什么很重要,必要时可以冒险,而男友觉得情绪更重要,安全第一位,和谁玩和谁吃更重要。

亲密关系啊,只有爱和钱是远远不够的。

剧中没介绍Amy为何选择他丈夫,但可以明显看出他两的需求并不匹配,他丈夫喜欢丰满的身材,没有经受养家的压却经常告诉Amy要平静情绪。Amy显然喜欢钱,但更喜欢能和她一起打闹的伴侣,老公这种名声花瓶根本就不是她想要的。

所以啊,走入婚姻要慎重,生孩子更要慎重。

怎么有那么多不能说

这个东亚的刻板印象,就我个人而言,是认的。东亚家庭里有太多不能公开讨论的话题,比如父母的过错,重男轻女,性教育,情绪表达。从小到大,我和父母聊的都是成绩,就业,薪资,其他基本没聊过。爸妈吵架基本都是冷战,我妈对我哭诉,我怨恨我爸,同时还不敢表露出来,怕引发他更大的怒火。我最开始在亲密关系中,并不知道可以通过平静理智的沟通处理冲突,甚至都不知道原来冲突可以很快结束。

也就是今年春节,已满30岁的我第一次和他们浅谈我的感受,然而也都是浅尝辄止。父亲表现的有难言之隐,母亲表现得蒙混过关。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多少人压根不会沟通表达的技巧,也缺少实践,自己的感受藏在心里直到崩溃。

就像Arm所说:房间里有个大象我们都视而不见,即便所有人都知道,依然没有敞开沟通的空间。

自我压抑深入骨髓

东亚社会和家庭对于个人有太多要求,成功的标准如此单一,基本无视个人需求。人人陷于绩优主义,人人都可以成功需要成功,为了世俗成功自我剥削,长期对于所谓成功的渴望让自己焦虑迷茫疲惫,直到丢失自我。背负家族期望,从没有为自己活过的Danny,迎合父母社会期望打造完美人设的Amy,人到中年终于通过如此大的代价打破了原有生活,他们接下来还能活出自我嘛?

我不知道。

 短评

东亚人还没携手发疯是世界另一大奇迹

9分钟前
  • 帕玛拉特酸奶
  • 力荐

简直是为黄阿丽量身定制的剧本 大部分和她现实重合 华而不实的老公 靠自己打拼事业养家 喜欢里面还是有呈现一些很深度的问题 人性根本还是恶 就算是亲兄弟也没有盼你好 只想我们差别不要太大 夫妻失去共同利益也只是分分钟消散 女性出轨立马被利益抛弃 男性出轨还是默认可以被原谅 甚至还是女性是赚钱养家的状态下 女性总是被想要一个家而被蒙蔽双眼 新时代独立女性之路还是如此怒

10分钟前
  • 艾希
  • 力荐

水准高到和netflix调性不相符

11分钟前
  • langhhhe
  • 力荐

甚至感觉是Ali自己和老公的写照

13分钟前
  • 帅哥们的辣妈
  • 力荐

亚裔自己的《白莲花酒店》

17分钟前
  • 哼一首歌给哈尼
  • 力荐

亚裔中年版《去xx的世界》,最后两集实在是妙!最后的hug,我们亚裔还是纯爱批……

20分钟前
  • 水猫
  • 力荐

东亚人的精神焦虑永远靠一层保护膜来维护,暗地靠路怒症来拳打人生中。

24分钟前
  • anty
  • 还行

严厉的父母,嫉妒的同侪,势力的社群文化,极度功利化的人生态度,亚裔人生问题大集合。

26分钟前
  • 蓝房子
  • 力荐

asian drama必看。最后一集比较好,虽然讲的东西是身为老东亚人天天半夜不睡觉自我审视早就想清楚的,like女人怕缺爱,男人怕被抛下,之类的。可能A24那帮中产以上文艺咖除了让主角们吃点致幻的玩意儿就想不出其它表达的契机了吧…生孩子像排泄那个理论我喜欢,都是把你精神上的垃圾都unload到下一代身上罢了,你的毒素越多,你的后代越五毒俱全,而你只会怀抱着希望后代能够弥补自身缺憾这个天真的梦想不断加重痛苦的轮回。

31分钟前
  • Lucius🥐
  • 推荐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fucked up.

34分钟前
  • Fornever
  • 力荐

亚裔的美国生活和个人家庭背景的矛盾真挺大的,但我们也经常有“跑到美国一切就会好起来”的心态

35分钟前
  • chichariot
  • 推荐

喜欢喜欢喜欢喜欢喜欢东亚人需要发疯实录!!!!!!什么体面温和相互支持,we fcking depressing!!!!路怒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36分钟前
  • 亚当司机
  • 力荐

能够遇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完全展示出阴暗面的人也是一种幸运,甚至到最后觉得就这样一起死了也挺好的🚬东亚文化你到底害了多少人的一生。。👊🏻😭

39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上一次有那么多亚洲人让我听90s/early 2000’s alternative rock/grunge还是我初中每个月都看《hit轻音乐》那会儿

40分钟前
  • Kreuzberg
  • 还行

东亚人爱起来总是那么撕裂,好像不让对方的双手沾上自己生活破碎的血,就达不到百分百的亲密。我们是没有unconditional love的民族,我们只能用unconditional hate来成就conditions.。

45分钟前
  • treenametree
  • 推荐

再怎么用东亚病根包装也只是一场虚晃一枪的好莱坞闹剧罢了

48分钟前
  • 豆瓣2023:)
  • 还行

你们真的觉得这个好看?

49分钟前
  • XOXO
  • 还行

隔壁霓虹国在重启人生,亚裔在美国怒呛人生,我在这里只想结束人生!

54分钟前
  • 用戶秋舫
  • 推荐

“Western therapy doesn’t work on Eastern minds.” So damn true. 不如发疯来的有用

59分钟前
  • 孤島與橋
  • 力荐

以往的美剧中亚裔都只是有着统一模糊面孔的形象,但在《怒呛人生》这部剧中却能很鲜明地体现出中日韩越美国裔各自的国族特性,真的是很难得。

60分钟前
  • 白羊先生
  • 还行